一、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1(WAF1/CIP1) AND CYCLIN D1 PROTEI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论文文献综述)
匡彦蓓[1](2021)在《p21增强乏氧条件下胶质瘤辐射抗性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常用手段,超过50%的癌症患者需要采用放疗技术进行治疗。放疗不仅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治疗策略来缩小肿瘤体积,也经常与手术切除以及化学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放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随着对放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乏氧微环境。肿瘤乏氧微环境会造成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途径重编程,即原本占代谢主导地位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被抑制,而糖酵解途径被增强。代谢途径的改变可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增殖所需的大量能量和代谢物质,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肿瘤的辐射抗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筛选与肿瘤乏氧及辐射敏感性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并探究该分子标志物增强乏氧肿瘤辐射抗性的分子机制,为乏氧肿瘤的放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是最致命的肿瘤之一。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抗药性和辐射抗性强,治疗后极易复发,随后造成患者死亡。胶质瘤是常见的以乏氧为特征的实体肿瘤,其乏氧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肿瘤内部氧分压越低的胶质瘤恶性程度越严重。因此,胶质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乏氧肿瘤微环境增强了胶质瘤的辐射抗性,在放疗后仍有一些肿瘤细胞未被清除,造成复发。因此,本研究以胶质瘤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乏氧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抗性的机制。我们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出一部分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的蛋白分子。随后在胶质瘤细胞中验证了待选分子中p21蛋白在乏氧处理后表达量显着升高,即p21可以参与胶质瘤细胞对乏氧处理的应答。然后通过克隆存活实验,发现p21能够增强胶质瘤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的辐射抗性。实验过程中还发现调控p21可以改变乏氧条件下细胞培养基的酸化程度,因此推测p21很有可能参与乏氧条件下糖酵解途径的调控。通过检测胶质瘤细胞培养基中一定时间内乳酸的产量以及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量,我们证实p21的确参与了糖酵解途径的调控。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我们发现p21能够在乏氧条件下上调Glut1和LDHA来促进胶质瘤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的糖酵解。后续的实验也证明p21调控的糖酵解途径的确能够增强胶质瘤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的辐射抗性。因此,p21在乏氧条件下通过促进胶质瘤细胞的糖酵解途径增强肿瘤的辐射抗性。在分子机制方面,我们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了p21在乏氧条件下的表达升高是由于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直接结合在其启动子上并激活其转录。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被HIF-1α转录激活的p21能够反过来促进HIF-1α的转录,并且是乏氧条件下HIF-1α转录所必需的。因此,HIF-1α与p21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正反馈调节回路。众所周知,HIF-1α是调控糖酵解途径的重要分子,HIF-1α能够与Glut1和LDHA的启动子结合并激活其转录。所以,HIF-1α与p21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回路能够增强乏氧条件下胶质瘤细胞内的糖酵解途径。为了验证上述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得到的结论,我们构建了能够稳定过表达p21的胶质瘤细胞用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过表达p21可以增强胶质瘤的辐射抗性。通过对瘤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p21过表达的肿瘤中,HIF-1α、Glut1和LDH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的结果与细胞水平的结果一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胶质瘤中,p21与HIF-1α之间相互作用的正反馈调节回路通过促进糖酵解途径增强了乏氧导致的辐射抗性。
陈艳[2](2021)在《FOXG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肺癌在全球范围内高发,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男性高发,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虽然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有一定成果,但肺癌的侵袭性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主要以深入探索肺癌发病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手段。FOXG1(Forkhead box G1)是一个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在大脑中高表达,主要参与调节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异常表达会引起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雷特综合征、以及其他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近年来,关于FOXG1在肿瘤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已有研究表明,FOXG1的异常表达与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卵巢癌,以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有关FOXG1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很少。本课题首先通过数据库和临床标本分析了FOXG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了FOXG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为阐明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TCGA和Oncomine在线数据库下载与FOXG1表达谱相关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分析FOXG1的表达。3 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测定过表达FOXG1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4 Transwell和伤口愈合实验研究过表达FOXG1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5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FOXG1对A549细胞的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6 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FOXG1对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1WAF1/CIP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1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差异表达分析显示FOXG1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都呈现高表达;总生存期分析显示,在肺腺癌患者中,FOXG1高表达的无复发生存期低于低表达患者;Oncomine数据库分析显示,在小细胞肺癌中FOXG1表达增高。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FOXG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3 CCK8实验结果显示,A549-FOXG1细胞的OD值高于A549-NC细胞,提示过表达FOXG1使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4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FOXG1使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FOXG1使A549细胞的S期细胞占比减少,并且细胞凋亡率降低。6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提示过表达FOXG1后p21WAF1/CIP1表达显着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中PTEN、p53和BAX蛋白表达降低;EMT标志蛋白E-catenin、αE-caten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但是β-catenin和N-cadherin表达下调。结论:1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OXG1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进一步对临床标本分析表明,FOXG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2过表达FOXG1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FOXG1能够下调p21WAF1/CIP1的表达从而加快细胞周期进程;FOXG1可以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3过表达FOXG1对A549细胞的迁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通过EMT途径来调控的。
张冲[3](2021)在《MicroRNA-106b-5p通过靶向CDKN1A促进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及利用体外细胞功能学实验,初步探究miR-106b-5p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NAs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出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的miRNAs;其次,我们挑选出在膀胱癌中被研究的较少miR-106b-5p初步探究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通过q RT-PCR检测miR-106b-5p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在膀胱癌细胞T24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后,通过CCK8、EDU、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划痕、Transwell等实验研究其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06b-5p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膀胱癌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筛选出473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高表达的有379个,低表达的有94个;通过结合临床数据进行预后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iRNAs中,有6个与膀胱癌的预后显着相关;其中miR-106b-5p和miR-141-3p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差,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好;而miR-99a-5p、let-7c-5p、miR-145-5p及miR-143-3p等在膀胱癌中低表达,且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差,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好。我们从中挑选出在膀胱癌中研究较少的miR-106b-5p进行研究,通过q RT-PCR检测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miR-106b-5p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较高(P<0.05)。同时,与正常人类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相比,miR-106b-5p在膀胱癌细胞(T24、J82)中表达量较高(P<0.05)。通过CCK8、EDU、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划痕、Transwell等实验发现,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后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下降而凋亡率升高(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DKN1A可能是miR-106b-5p下游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后膀胱癌T24细胞中CDKN1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我们发现共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和CDKN1A-WT质粒的T24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而共转染miR-106b-5p inhibitor和CDKN1A-MUT质粒的T24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miR-106b-5p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且下调miR-106b-5p可以抑制膀胱癌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凋亡。这表明miR-106b-5p在膀胱癌中可能是一个促癌基因。同时,CDKN1A是miR-106b-5p的下游靶基因,miR-106b-5p在膀胱癌中可能通过靶向CDKN1A来发挥促癌作用。
陈媛媛[4](2021)在《长链非编码RNA SCARNA2介导的DNA损伤修复在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一、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尽管早期诊断和干预方面的技术进步已经有效改善了结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但鉴于结直肠癌高复发率、高转移性及抗癌治疗的耐受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术前放疗是晚期结直肠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近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患者对放疗表现出低敏感性或者完全抵抗。因此,放疗抵抗仍是治疗结直肠癌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精准医疗”的时代,探索克服放疗抵抗的新靶点或新分子,是个体化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是一种精确的信号级联系统,可以检测DNA损伤并决定受损细胞的命运,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在肿瘤的放疗敏感性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肿瘤细胞产生放疗抗性的重要原因是,癌细胞可以识别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并通过激活各种途径修复这些损伤,癌细胞对DNA损伤具有较高的修复活性,因此对放疗产生高度抵抗。结直肠癌的发生也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修复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如KRAS、TP53和BRCA1/2突变等,这些突变会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促进癌变过程。研究显示,靶向DNA损伤修复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癌对放疗的敏感性,但关于DNA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调控分子在DDR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进一步寻找肿瘤中DNA损伤修复异常激活的新靶点或新分子,对于克服放疗抵抗、提高癌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以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X染色体失活、m RNA选择性剪接、RNA转录和翻译等。多项研究表明,lnc RNA失调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它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影响结直肠癌中的信号通路、癌细胞转移以及对放疗的敏感性。lnc RNA在DNA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转录方式与蛋白质、DNA或RNA相互作用,调控DNA损伤修复。因此lnc RNA通过DNA修复通路调控结直肠癌对放疗的敏感性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探索能够通过DDR通路调节结直肠癌放疗抗性的候选lnc RNA及其分子机制,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大多数lnc RNA在DDR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尚未阐明。ATR是检查点信号通路的中心转导因子,它可被DNA损伤和复制应激激活,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凋亡中具有广泛的功能和重要的生理意义。基于我们前期发现DNA损伤修复关键分子ATR具有结合lnc RNA能力的认知前提,本课题以此为切入点,利用RNA免疫共沉淀与高通量测序(RIP-seq)筛选出与ATR结合的lnc RNA,然后通过RIP和RT-PCR验证,筛选出与ATR结合丰度最高的SCARNA2,从DNA损伤修复角度,全面探索了它调控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具体效应及分子机制,为开发潜在的、预测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Lnc RNA SCARNA2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探讨1、RIP-seq筛选ATR结合的lnc RNA首先选用ATR抗体通过RNA免疫共沉淀方法(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富集与ATR结合的RNA,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筛选与ATR结合的lnc RNA,选取排名前30位的lnc RNA,然后通过RIP和RT-PCR的方法验证它们与ATR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SCARNA2与ATR的结合丰度最高,因此将目标靶分子确定为SCARNA2。通过探究SCARNA2在15种细胞系的基础表达量,确定研究细胞系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HT29。2、DNA损伤对SCARNA2表达水平的影响将HCT116和HT29细胞经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DNA损伤诱导剂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或依托泊苷(Etoposide,ETO)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提取细胞的RNA,经反转录和RT-PCR检测SCARNA2转录水平的变化。将HCT116和HT29细胞分别与DDR通路抑制剂(DNA-PKcs抑制剂Nu7441、ATM抑制剂Ku-55933、ATR抑制剂VE-821)孵育后,再分别用IR、CPT或ETO处理细胞后,在SCARNA2响应DNA损伤最明显的时间点提取RNA,RT-PCR检测DDR通路抑制剂对SCARNA2转录水平的影响。3、SCARNA2对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影响通过慢病毒包装质粒系统构建SCARNA2敲低(sh-SCARNA2)、CRISPR Cas9敲除(sg-SCARNA2)和过表达(SCARNA2-OE)稳转细胞系,通过RT-PCR测定下调和过表达效率。通过彗星电泳检测SCARNA2下调细胞照后的DNA损伤程度;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CARNA2干扰细胞在照后0、0.5、4、8、12和24 h形成γH2AX和53BP1 foci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通过蛋白凝胶电泳(Western Blot,WB)的方法检测SCARNA2下调细胞经IR、CPT或ETO处理后,DDR通路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二)Lnc RNA SCARNA2对ATR及同源重组修复途径的调控作用及机制1、下调SCARNA2对细胞照后基因转录组的影响取对照组和SCARNA2敲除组细胞,通过RNA-seq检测下调SCARNA2对照后基因转录组的影响。2、SCARNA2对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方式的影响通过构建I-Sce I-HR/NHEJ报告基因系统测定SCARNA2下调细胞中NHEJ或HR的修复效率。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下调SCARNA2对细胞核中形成RAD51和RPA2 foci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3、SCARNA2结合蛋白的筛选与鉴定通过RNA pull down实验筛选HCT116细胞中与SCARNA2结合的蛋白复合物,然后通过质谱检测,筛选与SCARNA2结合的蛋白。4、SCARNA2对ATR与HR通路相关蛋白互作情况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探讨SCARNA2对ATR与HR通路相关蛋白互作及蛋白修饰的影响。(三)Lnc RNA SCARNA2促进DNA损伤修复调控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1、SCARNA2对结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SCARNA2下调和过表达细胞系,经IR、CPT、ETO等处理后,通过克隆形成率、CCK-8、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以及Western Blot检测SCARNA2对结肠癌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而探究SCARNA2对结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经IR、CPT、ETO等处理后,SCARNA2对细胞周期进程以及周期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2、SCARNA2对裸鼠荷瘤(CDX)模型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构建人源肿瘤细胞系裸鼠皮下荷瘤模型(Cell derived xenograft,CDX),通过测量照后裸鼠皮下荷瘤肿瘤的体积,探究SCARNA2对瘤体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TUNEL染色,检测SCARNA2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探究SCARNA2对HR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以上体内实验,探究SCARNA2对裸鼠皮下肿瘤放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3、SCARNA2在放疗敏感和抵抗的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组织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l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的方法分别检测临床结直肠癌病人放疗敏感和抵抗的肿瘤组织中,SCARNA2、ATR的表达以及二者共定位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见技术路线图(图1)图1.技术路线图三、研究结果:(一)Lnc RNA SCARNA2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1、通过RIP-seq筛选出与ATR结合的lnc RNA SCARNA2,它在结肠癌细胞中的基础表达量相对较高,并且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响应由IR、CPT和ETO诱导的DNA损伤应答;当使用ATM和ATR抑制剂后,显着抑制了SCARNA2对DNA损伤的响应,说明DNA损伤诱导的SCARNA2上调受ATM/ATR激酶调控。2、下调SCARNA2会显着加重电离辐射导致的DNA损伤,同时延缓了DNA损伤的修复过程;并且抑制了由IR、CPT或ETO诱导的ATR-Chk1通路的激活。(二)Lnc RNA SCARNA2通过HR通路调控DNA损伤修复1、SCARNA2通过HR通路促进DNA损伤修复,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HR通路关键修复分子RAD51和RPA2在损伤位点的募集,进而延缓了DNA损伤修复过程。2、SCARNA2结合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DNA复制与合成、RNA转录及翻译等通路。SCARNA2的缺失会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DNA损伤刺激反应的相关基因转录组产生影响。此外,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ATR与HR通路相关蛋白如Top BP1、NBS1、Mre11、Chk1等的相互作用。3、SCARNA2的缺失抑制了ATR下游Chk1靶点的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Chk1甲基化或泛素化的修饰方式有关。(三)Lnc RNA SCARNA2通过促进DNA损伤修复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的放疗敏感性1、照射和DNA损伤剂处理后,下调SCARNA2可以降低结肠癌细胞的存活能力、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抑制G2/M周期阻滞。2、通过移植瘤内多点注射sg-SCARNA2慢病毒载体,成功下调了瘤体细胞内SCARNA2的表达水平,发现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肿瘤的生长速度、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照后肿瘤细胞的HR修复通路。3、相较放疗敏感的结直肠癌组织,SCARNA2在放疗抵抗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了80%左右(p<0.00001)。四、结论:本研究通过RIP-seq筛选出与ATR结合的lnc RNA SCARNA2,通过一系列的体内外生物学实验发现SCARNA2与结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和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SCARNA2的缺失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与DNA损伤诱导剂或IR联合使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了结肠癌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通过对其具体机制的探讨,发现SCARNA2通过HR修复方式参与DNA损伤修复。缺失SCARNA2抑制了ATR下游靶点Chk1的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Chk1发生了甲基化或泛素化修饰有关。同时,下调SCARNA2抑制了CDC25C的磷酸酶活性和Wee1的激活,进而通过影响Cyclin B/CDC2复合物的活性抑制G2/M期阻滞,由此明确SCARNA2通过激活ATR-Chk1-CDC25C/Wee1通路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综上所述,SCARNA2有潜力成为结直肠癌的放疗增敏新靶点。此外,SCARNA2在放疗敏感和抵抗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也有望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放疗预后生物标志物。
回雅玲[5](2021)在《新型铁螯合剂Fusaricide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肺癌作为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其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一种病理表型,占肺癌总数的80-85%。众所周知,铁是人体中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参与氧气运输,DNA合成等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矛盾。过量的铁催化Fenton反应产生有害自由基,诱导基因突变累积,促使癌症发生,癌细胞对铁的依赖性也远远超过了非恶性细胞。这些发现使得基于铁的抗癌策略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天然产物都是抗癌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Fusaricide(FCD)是一种从宁夏枸杞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小分子。本文从以上理论基础出发,研究了FCD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1.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系统及细胞铁代谢、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基于铁的抗癌机制以及抗癌策略。最后,梳理了几种常见的铁螯合剂的抗癌活性以及临床研究进展。2.我们评估了FCD的抗癌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首先检测了FCD对NSCLC以及正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FCD在较低浓度就能够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IC50=1.76±0.07μM)。接下来本研究说明了FCD能够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伴随着细胞DNA损伤。借助荧光探针calcein-AM,发现FCD可以有效减少细胞内游离铁的含量。经过FCD处理后,细胞内转铁蛋白受体(Tf R1)表达量上调,铁蛋白重链(FTH)表达量下调,表明癌细胞试图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恢复铁稳态。当无机铁盐和FCD共同处理NCI-H460细胞时,可以完全或部分逆转FCD诱导的细胞凋亡和抑制作用,进一步表明FCD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可能依赖于与细胞内铁的结合。综上所述,FCD与细胞内铁的结合是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机制,这一发现为FCD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曹峰[6](2020)在《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通过调控MLCK表达影响下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MLCK是否可作为下咽癌潜在的靶点,探讨其机制及寻找潜在治疗药物,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108例临床下咽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LCK、Cox-2、E-Cadherin的表达,Graphpad Prism 6统计分析MLCK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TUNEL和ISOL的方法检测ATPR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FaDu细胞皮下移植到裸鼠体内,给予ATPR,探讨其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sh RNA方法敲低MLCK在FaDu细胞的表达,以探讨MLCK对细胞迁移的影响。脂质体转染法建立过表达MLCK细胞系,以探讨MLCK对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MLCK在ATPR诱导的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中的影响。结果MLCK在下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表达与患者五年生存率呈负相关,提示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ATPR可抑制MLCK表达和活性,抑制FaDu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FaDu细胞凋亡。同时,体内实验结果证实ATPR可抑制FaDu在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且对裸鼠其他组织无明显毒性。MLCK敲低明显抑制FaDu细胞的迁移。过表达MLCK明显增加FaDu细胞的迁移、凋亡,并且减弱了ATPR诱导的细胞迁移抑制,提示ATPR对FaDu细胞的迁移抑制与其对MLCK的表达和活性的调控相关。但MLCK过表达未影响ATPR对FaDu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提示在尚有其他机制参与ATPR的肿瘤抑制作用的调控。有趣的是,过表达MLCK增加细胞对凋亡诱导的敏感性。提示MLCK参与ATPR诱导的肿瘤抑制作用,其调控机制相对复杂。结论MLCK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ATPR通过抑制MLCK的表达和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MLCK与ATPR诱导的增殖抑制无关,MLCK过表达明显增加ATPR诱导的肿瘤细胞的凋亡。
刘翔宇[7](2020)在《miR-195-5p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但卵巢癌的病死率显着高于另外两种肿瘤。在过去十年中卵巢癌的治疗方法虽有所发展,但由于早期阶段卵巢癌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就诊时多已发生肿瘤的局部播散及远处转移,故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仍然较低,仅为30%-40%。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 RNA(miRNA)在卵巢癌的进展和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其中miR-195-5p被证实与多种肿瘤有关,但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机制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miR-195-5p能否调控卵巢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进而深入分析可能的分子机制,即miR-195-5p通过调节下游靶基因影响卵巢癌的增殖、转移,从而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为卵巢癌提供新的预后预测指标。方法:1、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卵巢癌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共50例,同时收集正常卵巢组织标本50例,并培养正常卵巢细胞系(IOSE80)、卵巢癌细胞系(SKOV3、OVCAR3、A2780、ES-2),通过实时定量PCR(q RT-PCR)技术观察、分别比较miR-195-5p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细胞系与正常卵巢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2、在miR-195-5p表达水平相对低的SKOV3细胞系中利用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miR-195-5p的细胞株,在miR-195-5p表达水平相对高的A2780细胞系中转染miR-195-5p inhibitor抑制内源性miR-195-5p表达,采用MTT、克隆形成、Ed U等细胞学实验观察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划痕实验等方法观察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卵巢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195-5p后细胞周期的分布特点;通过小鼠体内成瘤实验,观察过表达miR-195-5p后小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情况。3、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95-5p调控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miR-195-5p与其潜在靶基因--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4(Cell Division Cycle-Associated protein 4,CDCA4)的靶向调控关系。q RT-PCR方法检测miR-195-5p和CDCA4在miR-195-5p过表达卵巢癌细胞系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同方法对比miR-195-5p和CDCA4在miR-195-5p低表达卵巢癌细胞系及对照组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iR-195-5p过表达/低表达卵巢癌细胞系中CDCA4的表达水平。在SKOV3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iR-195-5p过表达组、miR-195-5p及CDCA4均过表达组、control三组中cyclin D1、p16的表达,细胞功能学实验明确三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4、q RT-PCR技术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95-5p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CDCA4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95-5p、CDCA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miR-195-5p在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下调卵巢癌组织中miR-195-5p的表达显着低于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卵巢正常细胞系(IOSE80)相比,miR-195-5p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iR-195-5p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体外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95-5p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miR-195-5p的过表达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减慢了其细胞周期进程。体内实验表明:过表达miR-195-5p的小鼠种植瘤,其体积及重量较对照组均降低。3、在卵巢中CDCA4是miR-195-5p的靶基因Starbase数据库显示CDCA4是miR-195-5p的潜在靶基因,继而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CDCA4 3’-UTR的活性能被miR-195-5p降低,进一步结合使用位点突变技术发现miR-195-5p结合位点突变的CDCA4 3’-UTR活性不能被miR-195-5p降低。卵巢癌细胞系中CDCA4的表达水平与miR-195-5p呈负相关,miR-195-5p通过对CDCA4的调节作用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过表达CDCA4后可逆转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4、miR-195-5p、CDCA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miR-195-5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有关,CDCA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有关,miR-195-5p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较好,CDCA4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更差,miR-195-5p、FIGO分期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上述研究表明:miR-195-5p在卵巢癌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系中呈下调表达,miR-195-5p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且证实miR-195-5p可下调其靶基因CDCA4的表达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在卵巢癌组织中miR-195-5p、CDCA4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生存状况等呈现显着的相关性。综上所述,miR-195-5p/CDCA4轴提供了一种解释卵巢癌疾病进展的机制,可成为卵巢癌诊断、治疗的潜在靶点,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李雪[8](2020)在《RRP1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黏膜上皮。胃癌发病率居于世界第四位,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率第三位,进展期胃癌术后五年生存率低。在胃癌发生的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控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控会对细胞多种功能起到直接或间接影响。RRP12(ribosomal RNA processing 12 homolog),参与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的成熟和转运,是一种RNA结合蛋白。RRP12是一种核蛋白,但是它可以穿过核膜参与pre-rRNA的运输与装配。RRP12主要参与核糖体40S和60S亚基前体的核外运输。虽然RRP12的表达缺失会削弱60S和40S亚基的核外运输,但是RRP12缺失后酵母的核糖体总量变化不大。并且已有研究证明RRP12可以调节酵母的细胞周期和DNA损伤应答。目前仅有的研究证明,在骨肉瘤细胞中,RRP12可以增强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干扰RRP12表达后,p53的表达明显上调。但是RRP12促进细胞抵抗化疗药物,促进细胞增殖、调节p53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RRP12在其他肿瘤中的作用也未见报道。我们首次研究了 RRP12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发现RRP12可通过调控p21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衰老,促进胃癌的发生。实验目的研究RRP12在人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干扰RRP12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评价RRP12作为一种新的胃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持。实验方法1.RRP12在人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癌旁和胃癌组织切片中RRP12的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其是否能作为胃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2.RRP12对在体外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检测不同的胃癌细胞系中RRP12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包被有RRP12干扰序列载体的慢病毒(Lentivirus-RRP12)和阴性对照(Lentivirus-negative control)处理RRP12表达水平较高的两个细胞BGC823和AGS,并构建稳定干扰RRP12的细胞株。检测稳转细胞系中RRP1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稳定干扰RRP12细胞系的增殖能力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检测;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干扰RRP12对胃癌细胞衰老的影响;稳定干扰RRP12细胞系细胞周期变化通过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稳定干扰RRP12细胞系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3.RRP12对在体内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稳转细胞系中RRP12的表达水平,将对照和稳定干扰RRP12表达的细胞注射到裸鼠腋下或尾静脉,检测RRP12在体内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4.RRP12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分子通路稳定干扰RRP12的BGC823、AGS细胞株与其对照细胞提取总蛋白,检测与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衰老相关的关键分子,包括p53、p21、p27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明确RRP12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分子机制。。5.RRP12是否通过p53调控p21的表达在稳定干扰RRP12的BGC823和AGS细胞株与对照细胞中检测p21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筛选稳定干扰RRP12的AGS细胞株,干扰p53后检测p21的表达变化。稳定干扰RRP12的AGS、BGC823细胞株,加入环己酰胺孵育0、15、30、60、90、120min后提取蛋白,检测p21半衰期的变化。过表达RRP12并加入MG132处理后检测p21的表达变化。6.Co-IP与质谱寻找与RRP12相互作用蛋白首先通过co-IP实验获取与RRP12相互结合的蛋白,通过质谱技术进行RRP12结合蛋白的定性检测,根据western blot结果筛选调控细胞衰老、细胞周期的关键效应分子。最后通过co-IP确定该分子与RRP12的相互作用。7.幽门螺杆菌对RRP12在胃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使用幽门螺杆菌Hp11637和Hp26695感染胃癌细胞,MOI=100。感染2、4、6和8小时后收取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RRP12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RRP12在胃癌临床组织标本中高表达IHC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RRP1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RRP12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2.干扰RRP12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诱导胃癌细胞衰老和细胞周期停滞QRT-PCR结果表明,RRP12在BGC823和AGS细胞中表达较高;利用包被有RRP12干扰载体的慢病毒(Lentivirus-RRP12)感染胃癌细胞BGC823和AGS,构建稳定干扰RRP12的细胞株。稳定干扰RRP12的细胞株中RRP1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细胞。细胞功能实验表明,稳定干扰RRP12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显着降低和细胞增殖能力显着降低(***P<0.001);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干扰RRP12后实验组衰老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下调RRP12后,胃癌细胞S期细胞数量显着减少,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G1期到S期的进程受到抑制(*P<0.05);transwel实验表明,稳定干扰RRP12细胞株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减弱(***P<0.001,***P<0.001)。3.干扰RRP12后胃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和转移能力受到抑制Western blot首先确定稳定干扰RRP12的BGC823细胞中RRP1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细胞。随后腋下注射细胞,对照组观察到瘤体后开始测量,记录。记录完成后处死裸鼠,对瘤体拍照、称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干扰RRP12的胃癌细胞在体内的增殖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细胞(**P<0.01,***P<0.001)。裸鼠尾静脉注射胃癌细胞,35天后进行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干扰组(**P<0.01)。处死裸鼠并解剖,肝肺荧光信号采集后发现对照组细胞比稳定干扰RRP12的胃癌细胞肝和肺部转移能力更强(*P<0.05)。肉眼观察发现,实验组肿瘤结节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肝肺的体积也小于对照组,实验组肺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肝和肺部瘤体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RRP12干扰组裸鼠肝部和肺部肿瘤转移明显减少。4.下调RRP12的表达影响p21相关信号通路中分子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发现,稳定干扰RRP12的细胞株,AGS和BGC823细胞中p21、p27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细胞,CDK2、CDK6和cyclin E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细胞,p53、p16的表达无差异,提示RRP12可能通过负向调控p21的表达诱导胃癌细胞衰老逃逸和促进细胞周期进程。5.RRP12通过不依赖于p53的途径调控p21的表达在稳定干扰RRP12的BGC823和AGS细胞株中,我们通过qRT-PCR检测发现p21 mRNA的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nsP>0.05)。同时干扰RRP12和p53的AGS细胞中p21的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只干扰RRP12的AGS细胞中p21的水平,但是明显高于只干扰p53胃癌细胞中的p21的表达水平。因此我们推测,RRP12可能通过独立于p53的方式调控p21的表达。加入环己酰胺抑制蛋白质合成后,干扰RRP12,p21降解速率明显变慢,半衰期延长(***P<0.001)。因此,在胃癌细胞中RRP12可能通过促进p21的降解调控p21的表达。随后,过表达RRP12并加入泛素化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结果显示加入MG132可以显着上调由过表达RRP12引起的p21的表达降低。因此,RRP12可以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调节p21的表达。6.RRP12通过与SKP1相互作用调控p21的降解为进一步明确RRP12调控p21的机制,我们在胃癌细胞中做了 co-IP实验和质谱检测。结果提示RRP12可以与SKP1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干扰RRP12表达后SKP1蛋白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我们猜测RRP12通过影响SCF复合物的稳定性促进p21的降解诱导胃癌细胞的衰老逃逸和细胞周期停滞。7.幽门螺杆菌能够上调胃癌细胞中RRP12的表达水平Hp11637和Hp26695以MOI=1:100感染BGC823和AGS细胞,分别感染2、4、6和8小时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GC823和AGS细胞中RRP12蛋白水平逐渐升高。
王陈飞[9](2019)在《干扰MSI1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文中提出目的明确MSI1(Musashi-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增殖、侵袭及迁移等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材料和方法临床收集30例配对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磷酸化的STAT3和总的STAT3的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方法检测临床收集的配对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SI1的表达变化。筛选OSCC细胞株,选择实验细胞,检测MSI1干扰及过表达对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研究MSI1干扰及过表达后细胞周期蛋白(c-myc,cyclin D,p21,p27)以及STAT3表达量的变化。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裸鼠模型,研究干扰MSI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SI1及磷酸化的STAT3均表现为高表达。MSI1促进OSCC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干扰MSI1引起c-myc,cyclin D表达降低而p21、p27表达增加,也抑制了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实验也证明了MSI1与c-myc之间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SI1激活了STAT3信号通路,并且与c-myc基因结合,促进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进程。
侯振林[10](2019)在《TRIB2通过AP4/p21信号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衰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RIB2是TRBs家族的一员,具有激酶类似的结构,却缺乏ATP结合位点,因此不具备激酶活性。其作为支架蛋白或衔接蛋白在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衰老是一种不可逆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等密切相关。目前关于TRIB2在肿瘤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在结直肠肿瘤中TRIB2可通过调节AP4/p21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衰老。具体表现为,TRIB2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预后呈负相关;低表达TRIB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衰老,而过表达TRIB2则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衰老;TRIB2可通过非p53依赖的途径抑制p21的表达。在机制方面,TRIB2可与AP4直接结合,增强AP4在p2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能力,抑制p21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其表达。本研究结果揭示TRIB2是调控细胞衰老的重要分子,为以干扰细胞衰老为目的的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
二、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1(WAF1/CIP1) AND CYCLIN D1 PROTEI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1(WAF1/CIP1) AND CYCLIN D1 PROTEI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论文提纲范文)
(1)p21增强乏氧条件下胶质瘤辐射抗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1.1.1 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
1.1.2 胶质瘤的治疗现状 |
1.2 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1.2.1 肿瘤乏氧微环境 |
1.2.2 乏氧肿瘤的代谢重编程 |
1.2.3 乏氧肿瘤的辐射抗性 |
1.3 p21在肿瘤放疗中的功能多样性 |
1.3.1 p21参与电离辐射应答 |
1.3.2 p21与细胞周期 |
1.3.3 p21与DNA损伤修复 |
1.3.4 p21与细胞凋亡 |
1.3.5 p21与其他细胞进程 |
1.4 研究目的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细胞培养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2 细胞转染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3 CCK-8 检测细胞增殖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4 免疫印迹杂交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5 RNA提取、反转录以及Real-time PCR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6 EdU(5-Ethynyl-2'-deoxyuridine)细胞增殖检测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7 胞内葡萄糖摄入量的检测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8 培养基中乳酸产量的检测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10 构建稳定过表达p21的U87细胞株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11 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相关动物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12 本研究所用到的小分子抑制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乏氧处理 |
2.3.3 细胞辐照 |
2.3.4 细胞转染 |
2.3.5 克隆存活 |
2.3.6 CCK-8 检测细胞增殖 |
2.3.7 免疫印迹杂交 |
2.3.8 R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2.3.9 RNA反转录和Real-time PCR |
2.3.10 EdU(5-Ethynyl-2'-deoxyuridine)细胞增殖检测 |
2.3.11 胞内葡萄糖摄入量的检测 |
2.3.12 培养基中乳酸含量的测定 |
2.3.1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3.14 构建稳定过表达p21的U87细胞株 |
2.3.15 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构建及相关动物实验 |
2.3.1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胶质瘤乏氧及辐射抗性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乏氧处理增加胶质瘤细胞的辐射抗性 |
3.2.2 对待选生物标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3 检测待选生物标志在乏氧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
3.2.4 p21对胶质瘤增殖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乏氧条件下p21通过增强糖酵解途径提高胶质瘤细胞的辐射抗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乏氧条件下p21对糖酵解途径的影响 |
4.2.2 p21通过调控Glut1和LDHA影响糖酵解途径 |
4.2.3 乏氧条件下Glut1和LDHA对胶质瘤增殖的影响 |
4.2.4 乏氧条件下Glut1和LDHA对胶质瘤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p21与HIF-1α间的相互正反馈调节回路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 |
5.2.1 HIF-1α与p21的表达成正相关 |
5.2.2 乏氧条件下HIF-1α直接转录激活p21 |
5.2.3 乏氧条件下HIF-1α通过p21上调Glut1和LDHA |
5.2.4 乏氧诱导的p21促进HIF-1α的转录 |
5.2.5 HIF-1α能够调控Glut1和LDHA的表达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体内实验验证HIF-1α/p21信号轴增强胶质瘤辐射抗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 |
6.2.1 稳定过表达p21的U87细胞株的构建 |
6.2.2 p21过表达增强胶质瘤的辐射抗性 |
6.2.3 过表达p21增强胶质瘤内的糖酵解途径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FOXG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肺癌概述 |
1.1 非小细胞肺癌 |
1.2 小细胞肺癌 |
2 FOXG1与肿瘤 |
2.1 FOXG1与神经胶质瘤 |
2.2 FOXG1与其他肿瘤 |
3 数据库的介绍 |
4 立项依据 |
实验材料 |
1 菌株、质粒、细胞株 |
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1.2 实验细胞 |
2 主要实验仪器 |
3 主要实验试剂 |
4 其它一次性材料 |
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实验方法 |
1 TCGA数据库表达数据下载 |
1.1 从TCGA数据库提取数据 |
1.2 TCGA临床数据下载 |
1.3 数据预处理 |
2 从Oncomine数据库提取数据 |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 细胞培养 |
5 质粒制备 |
5.1 重组质粒转化 |
5.2 质粒的少量制备 |
5.3 质粒的大量制备 |
5.4 质粒纯化 |
5.5 菌株保存 |
6 慢病毒侵染建立稳定细胞株 |
6.1 慢病毒包装 |
6.2 慢病毒侵染细胞 |
6.3 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细胞株 |
7 DAPI染核 |
8 细胞计数 |
9 Real-time PCR |
9.1 mRNA的提取 |
9.2 mRNA的纯度验证及测定 |
9.3 逆转录 |
9.4 Real-time PCR检测样本中FOXG1的表达量 |
10 蛋白质免疫印迹 |
10.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10.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10.3 蛋白变性 |
10.4 Western blot检测FOXG1蛋白表达 |
11 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 |
12 流式细胞术 |
12.1 流式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 |
12.2 PI单染发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12.3 流式细胞仪操作 |
13 细胞迁移实验 |
13.1 Transwell |
13.2 伤口愈合实验 |
14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FOXG1在肺癌中表达增高 |
1.1 TCGA数据库中显示FOXG1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高表达 |
1.2 Oncomine数据库显示FOXG1在SCLC中高表达 |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FOXG1在SCLC中高表达 |
2 FOXG1在不同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 |
3 过表达FOXG1 A549细胞系的建立和检测 |
4 过表达FOXG1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 |
5 过表达FOXG1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周期进程 |
6 过表达FOXG1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凋亡 |
7 过表达FOXG1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讨论 |
1 FOXG1在肺癌中的高表达 |
2 FOXG1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
3 FOXG1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FOXG1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5 FOXG1对肺癌细胞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转录因子FOXG1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MicroRNA-106b-5p通过靶向CDKN1A促进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利用TCGA数据库筛选膀胱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s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mir-106b-5p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文缩写 |
附录B 主要试剂配制 |
附录C 个人简历 |
附录D 文献综述 CDKN1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长链非编码RNA SCARNA2介导的DNA损伤修复在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LncRNA SCARNA2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探讨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实验细胞 |
2、主要实验试剂 |
3、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4、抗体信息 |
(二)实验方法 |
1、~(60)Co-γ射线照射 |
2、细胞培养与处理 |
3、总RNA的提取、纯化及质量评估 |
4、RNA的反转录 |
5、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
6、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 |
7、RIP-seq生信分析 |
8、SCARNA2下调(敲低/敲除)和过表达细胞系的构建 |
9、蛋白凝胶电泳(Western Blot) |
10、中性彗星电泳(Comet Assay) |
11、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
12、统计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一)ATR结合lncRNA的筛选与验证 |
1、RNA免疫共沉淀及高通量测序 |
2、ATR结合lncRNA的筛选与验证 |
(二)SCARNA2的染色体定位及二级结构预测 |
(三)SCARNA2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 |
(四)结肠癌细胞在应答IR和 DNA损伤诱导剂时SCARNA2转录水平的变化 |
1、SCARNA2可以响应IR诱导的DNA损伤 |
2、SCARNA2可以响应CPT和 ETO诱导的DNA损伤 |
(五)DDR通路抑制剂对SCARNA2表达水平的影响 |
(六)SCARNA2下调和过表达细胞系的构建与验证 |
(七)下调SCARNA2显着增加结肠癌细胞受到照射后的DNA损伤程度 |
(八)下调SCARNA2显着抑制照后结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 |
(九)SCARNA2对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的影响 |
1、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DNA损伤修复通路的激活 |
2、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由CPT和 ETO诱导的DNA损伤修复通路的激活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LncRNA SCARNA2对ATR及同源重组修复途径调控作用及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实验细胞 |
2、主要实验试剂 |
3、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4、质粒信息 |
5、抗体信息 |
(二)实验方法 |
1、真核RNA-seq测序 |
2、构建I-Sce I-HR/NHEJ报告基因系统 |
3、RNA pull down-MS |
4、蛋白免疫共沉淀(IP) |
5、其他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一)敲除SCARNA2对照后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1、文库质检 |
2、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 |
3、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5、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二)SCARNA2主要通过HR通路修复DNA损伤 |
(三)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HR通路关键修复分子RAD51和RPA2 的募集 |
(四)SCARNA2结合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
(五)下调SCARNA2可以影响ATR与 HR通路相关蛋白的互作 |
(六)下调SCARNA2抑制了ATR下游Chk1靶点的磷酸化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LncRNA SCARNA2促进DNA损伤修复通路调控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实验细胞 |
2、实验动物 |
3、主要实验试剂 |
4、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5、SABER-ISH探针信息 |
6、抗体信息 |
(二)实验方法 |
1、克隆形成率 |
2、细胞凋亡 |
3、细胞增殖/细胞活力 |
4、细胞周期 |
5、构建裸鼠皮下荷瘤(CDX)模型 |
6、移植瘤体内注射慢病毒载体方法 |
7、荷瘤裸鼠放射处理 |
8、石蜡切片制作实验 |
9、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 |
10、石蜡切片荧光TUNEL实验 |
11、组织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ISH) |
12、其他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一)下调SCARNA2可以降低由IR和 DNA损伤剂诱导的细胞存活率 |
(二)下调SCARNA2可以增加照射和DNA损伤剂诱导的细胞凋亡 |
(三)下调SCARNA2可以降低照射后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 |
(四)下调SCARNA2可以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经照射和DNA损伤剂诱导的G2/M期阻滞 |
(五)SCARNA2对结直肠癌荷瘤模型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
1、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 |
2、移植瘤内多点注射慢病毒模型构建成功 |
3、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裸鼠皮下肿瘤细胞的增殖 |
4、下调SCARNA2可以促进照后结肠癌肿瘤细胞的凋亡 |
5、下调SCARNA2可以抑制照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的HR修复 |
(六)SCARNA2在放疗敏感和抵抗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 |
三、讨论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附表一、RIP-seq数据分析软件及参数列表 |
附表二、RIP-seq数据库信息 |
附表三、RNA-seq测序质量预处理结果 |
附表四、ATR结合相关lncRNA列表(前100 位) |
附表五、RNA-seq:sg-ctrl(CON vs IR)差异基因(下调) |
附表六、RNA-seq:sg-ctrl(CON vs IR)差异基因(上调) |
附表七、RNA-seq:sg-SCARNA2(CON vs IR)差异基因(下调) |
附表八、RNA-seq:sg-SCARNA2(CON vs IR)差异基因(上调) |
附表九、RNA pulldown-MS鉴定的差异蛋白列表 |
文献综述 lncRNA在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活中的作用及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型铁螯合剂Fusaricide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铁代谢 |
1.2.1 系统铁代谢 |
1.2.2 细胞铁代谢 |
1.3 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
1.3.1 临床及统计学中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
1.3.2 癌症中的铁失调 |
1.3.3 癌症中信号传递和铁之间的关系 |
1.3.4 基于铁的癌症治疗方法 |
1.4 铁螯合剂的抗癌活性 |
1.4.1 铁螯合剂的抗癌机制 |
1.4.2 常见的铁螯合剂 |
1.5 本论文的科研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科研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usaricide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
2.1 摘要 |
2.2 引言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3.2 实验方法 |
2.4 结果分析 |
2.4.1 化合物鉴定 |
2.4.2 FCD的细胞毒性 |
2.4.3 FCD诱导细胞凋亡 |
2.4.4 FCD诱导细胞周期阻滞 |
2.4.5 FCD降低细胞内铁含量 |
2.4.6 外源性无机铁离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3.1 总结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Fusaricide谱图 |
(6)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通过调控MLCK表达影响下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MLCK在下咽癌肿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临床标本 |
2.3 组织切片 |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5 染色结果评估: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Cox-2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
3.2 E-Cadherin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
3.3 MLCK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TPR调节MLCK信号通路影响FaDu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常规细胞培养 |
2.3 shRNA转染敲低MLCK在下咽癌细胞中的表达 |
2.4 qPCR检测MLCK在敲低株细胞的表达水平 |
2.5 划痕实验检测MLCK敲低对下咽癌细胞FaDu迁移的影响 |
2.6 Transwell方法分析MLCK敲低对下咽癌细胞FaDu迁移的影响 |
2.7 Western blot检测ATPR处理的FaDu细胞中MLCK的表达及活性及ZIPK和 Rock的表达 |
2.8 划痕实验、Transwell方法检测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迁移的影响 |
2.9 流式细胞术检测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0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ATPR对下咽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 |
2.11 TUNEL染色检测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2 ISOL染色检测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3 流式细胞术检测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4 MLCK过表达FaDu细胞株的建立 |
2.15 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MLCK过表达对ATPR诱导的FaDu细胞迁移、增殖、凋亡影响的改变 |
2.1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MLCK敲低细胞株的建立 |
3.2 MLCK敲低明显降低FaDu细胞的迁移能力 |
3.3 ATPR抑制FaDu细胞的MLCK的表达及其活性 |
3.4 ATPR对其他MLC信号通路调节分子表达的影响 |
3.5 ATPR抑制FaDu细胞的迁移 |
3.6 ATPR抑制FaDu细胞的增殖 |
3.7 ATPR抑制裸鼠体内FaDu细胞的增殖 |
3.8 ATPR诱导FaDu细胞的凋亡 |
3.9 ATPR对下咽癌FaDu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影响 |
3.10 MLCK过表达FaDu细胞株的建立 |
3.11 MLCK过表达显着增加FaDu细胞的迁移 |
3.12 MLCK过表达显着缓解由ATPR诱导的迁移抑制 |
3.13 MLCK过表达对ATPR诱导的增殖抑制无明显影响 |
3.14 MLCK过表达明显增加ATPR诱导的下咽癌FaDu细胞的凋亡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
附录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下咽癌肿瘤标志物及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7)miR-195-5p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miR-195-5p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
1.1.5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miR-195-5p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下调 |
1.2.2 miR-195-5p在卵巢癌细胞、正常卵巢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体外细胞学验证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
2.2.2 体内动物学实验验证miR-195-5p对卵巢癌增殖的影响 |
2.2.3 miR-195-5p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miR-195-5p与 CDCA4 作用关系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物品 |
3.1.3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CDCA4是miR-195-5p下游调控靶基因 |
3.2.2 miR-195-5p通过对CDCA4 的调节作用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miR-195-5p、CDCA4 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临床资料 |
4.1.3 随访 |
4.1.4 研究物品 |
4.1.5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miR-195-5p、CDCA4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4.2.2 miR-195-5p、CDCA4 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胞周期调控与上皮性卵巢癌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RRP1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干扰MSI1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ARCT |
引言 |
第一章 MSI1、STAT3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MSI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探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MSI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TRIB2通过AP4/p21信号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衰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
全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TRIB2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衰老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RIB2通过AP4/p21信号轴调节结直肠肿瘤细胞衰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TRBs家族的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期刊论文 |
附录二 英文缩写表 |
附录三 实验试剂 |
四、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1(WAF1/CIP1) AND CYCLIN D1 PROTEI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论文参考文献)
- [1]p21增强乏氧条件下胶质瘤辐射抗性的机制研究[D]. 匡彦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FOXG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研究[D]. 陈艳. 大理大学, 2021(09)
- [3]MicroRNA-106b-5p通过靶向CDKN1A促进膀胱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D]. 张冲.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长链非编码RNA SCARNA2介导的DNA损伤修复在结直肠癌放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D]. 陈媛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新型铁螯合剂Fusaricide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D]. 回雅玲. 兰州大学, 2021(09)
- [6]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通过调控MLCK表达影响下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D]. 曹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miR-195-5p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刘翔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RRP1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雪. 山东大学, 2020(02)
- [9]干扰MSI1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D]. 王陈飞.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10]TRIB2通过AP4/p21信号轴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衰老的研究[D]. 侯振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