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果再探

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果再探

论文摘要

本文从无权处分行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各国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评价了我国目前一些主流学者的观点,提出了我国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建议,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在原权利人对无权处分行为作出追认以及不予追认之下的法律效果,最后作出结论。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解释了处分与处分行为的多重含义,明确了本文讨论的处分主要指法律上之处分,然后介绍了处分与处分权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处分的正当性要求处分人具有处分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权处分行为的内涵及构成要件,最后指出了现实法律关系中无权处分行为的外延,即具体哪些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它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原则之间的竞合关系。第二章首先提出讨论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前提是物权变动模式,然后分别以法国、德国、瑞士民法的物权变动模式为代表,介绍了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债权形式主义三种体制下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接着展示了英美法系及国际统一实体法下的物权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第三章首先简述了我国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立法的历史与现状,然后对我国目前学者的三种主张,即无效说、效力待定说、物权行为理论下的有效说,逐一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最后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确立债权形式主义体制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采取区分说,即无权处分的合同仍然有效,物权变动的效果待定,取决于原权利人是否追认。第四章主要是具体分析了原权利人对无权处分行为进行追认之后的法律效果。首先探讨了追认权的性质与特征,接着研究了追认权行使的方式、期限、消灭、溯及力等问题,最后从不同主体之间详细分析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五章首先简述了原权利人不予追认之下的法律关系,然后分别阐述了在不予追认但适用善意取得以及不予追认且亦不适用善意取得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效果。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几点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无权处分行为的概念
  • 第一节 处分与处分行为之含义
  • 一、处分之含义
  • 二、处分行为之含义
  • 第二节 处分与处分权
  • 第三节 无权处分行为之内涵
  • 一、无权处分行为之定义
  • 二、无权处分行为之构成要件
  • 第四节 无权处分行为之外延
  • 一、擅自出卖他人之物
  • 二、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物
  • 三、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 第二章 物权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
  • 第一节 效力讨论的前提-物权变动模式
  • 第二节 债权意思主义体制下的无权处分效力-以法国法为代表
  • 一、法国法之基本内容
  • 二、日、意之变通
  • 第三节 物权形式主义体制下的无权处分效力-以德国法为代表
  • 第四节 债权形式主义体制下的无权处分效力-以瑞士法为代表
  • 第五节 英美法系及国际统一实体法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及无权处分效力
  • 一、英美法之规定
  • 二、国际统一实体法之规定
  • 第三章 我国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理论及立法评说
  •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实践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主要理论
  • 一、无效说
  • 二、效力待定说
  • 三、物权行为理论下的有效说
  • 第三节 在债权形式主义体制下确立我国的无权处分效力
  • 一、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效果区分说及其依据
  • 二、对善、恶意区分说之评析
  • 三、 小结
  • 第四章 追认之法律效果
  • 第一节 追认权的性质与特征
  • 一、追认权之权利性质
  • 二、追认权之特征
  • 第二节 追认权的行使
  • 一、追认权的行使方式
  • 二、追认之期间限制
  • 三、追认权的溯及力
  • 四、追认权之消灭
  • 五、追认的无条件性
  • 六、追认的选择权
  • 第三节 追认后之法律关系
  • 一、追认后合同关系主体
  • 二、追认后之权利义务关系
  • 第五章 不予追认之法律效果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不予追认但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况下的法律效果
  • 一、善意取得之适用条件
  • 二、善意取得之法律效果
  • 第三节 不予追认亦不适用善意取得的情况下的法律效果
  • 一、原权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
  • 二、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
  • 三、无权处分人与原权利人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据原权利人的权利与限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01)
    • [2].以善意取得制度为视角论原权利消灭之原因——处分[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5)
    • [3].善意取得制度之瑕疵与原权利人权益的救济[J]. 金田 2013(09)
    • [4].论和解协议不履行在诉讼法上的效果[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下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以“连某某诉臧某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6(20)
    • [6].占有脱离物善意取得问题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7].善意取得法律效力研究——以转让合同的效力确定为基点[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8].物权变动中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基准[J]. 青春岁月 2010(18)
    • [9].金钱“占有即所有”原理批判及权利流转规则之重塑[J]. 法学研究 2019(05)
    • [10].遗失物的善意取得——试析《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 [11].略论诉讼时效的权利保护功能及其适用范围[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12].夫妻身份权利体系的立法构想[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02)
    • [13].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J]. 学理论 2013(17)
    • [14].试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2(35)
    • [15].欺诈性抚养的损害赔偿及其原权利探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16].论财产罪的保护法益——本权说与占有说的冲突[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1)
    • [17].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 [18].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权利和谐——从法治视角解读和谐社会构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9].人本规划视角下城市更新制度设计的解析及优化[J]. 规划师 2016(10)
    • [20].民间法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1].论赃物在善意取得中的有限适用[J]. 法制博览 2015(35)
    • [22].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4)
    • [23].盗抢物之善意取得新见解[J].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4)
    • [24].如何实现房地登记与土地等管理工作有效衔接(三)[J]. 中国房地产 2017(04)
    • [25].我国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适用限制的理论构想[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2)
    • [26].表见理论的有限理性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 [27].论权利与债权两定义间的逻辑关系[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5)
    • [28].善意取得制度浅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0)
    • [29].原权利人未申请注销登记的,登记机构可否将权属证书公告作废[J]. 中国房地产 2010(10)
    • [30].论权利与债权之间的逻辑关系[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6)

    标签:;  ;  ;  ;  

    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果再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