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

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

赵喆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形象和标志,作为文化建筑的图书馆馆舍要体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意”,笔者对“建筑意”做了较为简单的浅析,并从必然性上做了分析,而且从三个层面(外观造型的诗意、空间组合的画意、理念层上的哲学意)对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做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舍建筑意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171-02

“建筑的每一现象都有文化的根基”。从整体造型到空间布局再到环境装饰,从传统的四合院到现代的建筑群,都承载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意蕴。2010年的世博会,各国展馆展现了不同国家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主题。如西班牙馆用“舞动的篮子”体现了西班牙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和充裕的创造力;德国馆用象征性的手法阐释和谐都市的主题;日本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心之和,技之和”,寓意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这种象征、这种理念的体现就是“建筑意”,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建筑理应表现出具有文化意蕴的“建筑意”。

一“建筑意”的含义

1.梁思成、林徽因对“建筑意”的诠释

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梁林二位大师对“建筑意”作了诠释: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筑....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也许是个狂妄的说法——但是,甚么叫作“建筑意”?我们很可以找出一个比较近理的含义或解释来。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建筑意”是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内心的愉悦,包含“诗意”、“画意”,且有比二者更为丰富的意境。

2.“建筑意”的现代阐释

所谓“建筑意”是和中国传统的“诗意”和“画意”同范畴的,从文化审美角度加以规范的,指通过建筑元素、建筑符号塑造出造型实体意象、空间意象和环境意象,而营造出的建筑的审美意境,是包括哲学观念、伦理规范、美学追求等精神因素在内的文化意蕴。

二高校图书馆馆舍“建筑意”表现的必然性

1.高校图书馆的性质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对读者具有超强的聚合力,教师学生的教学创作以及科研课题的展开都离不开图书馆,各类学术报告、书展书评等活动也要以图书馆场地为活动空间,为学生营造文化的氛围,提升学生学术境界。同时图书馆又是文化学术信息的前沿阵地,图书馆通过网络资源、馆藏文献以及各类讲座报告向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术信息,从而引领校园学术文化动向。高校图书馆已然成为各院校校园文化的形象标志,这就要求图书馆馆舍必须饱蕴文化的韵味。

2.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其审美心理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面对新事物新东西容易表现出认同感,喜欢标新立异,具有强烈的审美新风尚。据此,图书馆要想吸引学生,除了要有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外,还有就是图书馆馆舍在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环境上要创造出艺术的审美意境。外观造型要适应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视觉感官上的形式美,还要具有文化品位;内部环境上也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环境具有静谧祥和的氛围。总之,图书馆的馆舍在造型设计和内部空间及环境上都要表现出一定的“召唤性”,能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且能打破他们的视野,对他们形成超强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图书馆馆舍表现出丰富的“建筑意”。

三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内涵

所谓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是指图书馆馆舍借助于建筑语言塑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舒适典雅的建筑空间,演绎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之美,营造出具有文化内质和艺术魅力的艺术意境,给人以精神的文化熏陶和濡染,以此达到“性灵的融合,神志的感触”,使读者在这种具有文化意蕴的建筑空间里,悉心享受书香墨韵。“建筑物具有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此。

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包括三个层次:外观造型的“诗意”、空间组合的“画意”和理念层面上的“哲学意”。

1.外观造型的“诗意”

所谓“诗意”就是诗歌利用跌宕起伏的节奏恰入其分的意象营造出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建筑外观造型的“诗意”也就是指通过建筑语言塑造唯美的造型,通过造型的象征给大家营造出的具有文化意蕴的建筑意境。艾略特曾说:“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蔡元培曾说:“图书馆是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心,作为大学的形象标志,图书馆的造型设计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体现出建筑的诗意美。黑格尔认为,最典型的象征艺术就是建筑。图书馆就是通过一定的建筑造型暗示出一定的“建筑意”。“建筑形象采用象征性手法,具有某种寓意,使人产生联想。给人以文明道德、刻苦攻读、陶冶情操的感染力,以刺激读者的探索热情。”

如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的造型取自于盛开的莲花,象征着图书馆是开在山艺校园内的“山艺之花”。莲花这个诗意的造型,首先凸显了图书馆在院校的中心地位。其次取自莲花意象,承载着山东艺术学院“闳约深美”的艺术追求。盛开的莲花,向四周伸展的花瓣象征着“闳”——知识广阔,具有雕塑感的倾斜外墙有向内收束的趋势,象征着“约”——择己所用,而莲花的中心则象征着“深”——苦读钻研,圆形的造型则象征着“美”——圆满完美之境。另外“莲”古解“怜”也,就是爱的意思,寓意对书籍的爱恋。这个莲状馆舍造型不仅满足了读者视觉感官上的审美需要,而且丰富的文化内蕴使读者的内心产生愉悦之感,从而达到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之效用。

2.空间组合的“画意”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空间是建筑的灵魂”;“空间是建筑的精髓”;“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是建筑的核心”,这是诸多建筑家对空间与建筑关系的界定,建筑通过空间来实现它的功用。建筑空间有自己的语言,它通过空间的组合分割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用线条、光、色彩等表现符号,塑造出静态美和动态美,营造出具有节奏和韵律的空间美感。这种空间意象像画家用线条和色彩饱蘸着情感汇聚于笔法墨韵中,创作出画意丰富的作品。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要体现出层次感,馆舍与外环境、书库与自习室、交流区与休息区的空间划分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在静态中融入动态,静态美与动态美的融合形成动静交融韵律。这种节奏和韵律除了能给人旋律的乐感,还能在身心上给读者轻松愉悦的感受。如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了四种环状的交流空间,由外到内分别是:人与景(陶冶情操)、人与书(获取知识)、人与人(交流思想)、人与建筑(休憩放松)”,人与景这个层次在赏心悦目之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还能在读书累时,解除视觉的疲劳,人与建筑的层次是使读者在疲惫时身心放松的栖居之处。

建筑空间布局的元素有光和色彩。光是环境变化的装饰,形成建筑的节奏和空间深度,光的明暗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气氛,使人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图书馆需要一种柔和的光,以使学生在这种舒适的柔光下以安静平和的心态阅读。色彩对人们的感官产生刺激,不同的颜色对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效应,主要有温度感有暖色、冷色、中性色之别,距离感是在读者的感觉上有远近之分等。图书馆是文化交流和学术中心,馆舍空间的色彩就要选取柔和舒适的色彩,以渲染安宁的气氛,使读者在空间里消除疲劳、放松心情,潜心攻读。

读者在这种建筑师所创造出的“画意”作品里,充分感受建筑的空间美感,领略空间意象的艺术魅力,在这个空间里汲取文化知识,读者会甚感惬意。

3.理念层面上的哲学意

图书馆馆舍在诗意的造型象征和画意的空间营造中体现了深刻的哲学理念。每一个建筑体由于其文化特质无论造型、空间之美如何变幻莫测,都离不开理念层面上的哲学思想,这是设计者情感思想的体现。高校图书馆馆舍的设计基本包括了两个基本理念:人本思想、天人合一。

人本思想自古有之,孔子的“爱人”、孟子的“民为贵”都是人本思想的闪光点。作为哲学的重要思想必定会体现在作为文化建筑的建筑语言和建筑意象里,可以说“人本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的建筑史中。中国的四合院表现出均衡对称的空间观,这是与人体造型的对称相吻合的。住宅建筑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的空间秩序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图书馆的受众是读者,图书馆工作一直秉承“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其建筑设计就要体现人性化,处处以人为本。如造型设计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空间布局要以方便读者为准则;采光和用色也要让读者在柔和安宁的氛围中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如采光可设计成倾斜的外窗接收委婉斜射进来的舒适光。

天人合一思想。天,是指自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与人是相应的,天人合一就是天人一致、天人相应或者天人相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文化具体体现的高校图书馆建筑必然反映这一文化内涵,其表现就是注重用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和环境来架构建筑的意境,以使读者产生美感,产生阅读的欲望。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楼就大多依山傍水,造型独特,具有环境之美,造型之美,空间布局之美。现代大学图书馆亦都注重环境装饰,空间布局,为读者营造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的读书空间,在这个宁静幽雅舒适的空间里,读者由建筑自然景观产生“性灵之融合,神意之感触”的审美,并受到熏陶濡染,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这就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例证很多,如湖南大学图书馆建在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顶部设置了美丽的楼顶花园。有研究者对天人合一的效果做了经典论述,“自然美的景观,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这些对学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和熏陶,有利于学生的心态稳定、心情舒畅、心理健康;有利于读者生理和心理疲劳的积极恢复;有利于学生形成高雅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健康的体魄;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给学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自然、图书馆、读者通过建筑造型、建筑空间达到和谐统一。

高校图书馆馆舍的造型和空间结构布局营造了具有文化特质和艺术魅力的空间环境,用独特的建筑语言叙述着平和宁静,暗示着天人合一、人本思想,演绎着自然和谐之美,这就是图书馆所表现的“建筑意”。它是情景交融、意境相浑的建筑意境,带给读者精神的愉悦和赏心悦目之感。读者在此意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濡染,体现出图书馆的强度“聚合力”,从而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学术中心的作用,使图书馆馆舍成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8:50

[2]林徽因.林徽因讲建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280

[3]朱珺.图书馆的审美环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102

[4]高建宇、王雷.象征意义与实用功能: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

[J].建筑创作,2007(11):64

[5]朱永忠、朱敏.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J].河北科技图苑,2006(11):24

标签:;  ;  ;  

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筑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