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

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考察对象是1949-1989年间中国大陆当代诗歌的形式特征。本文首先反思了诗歌社会学批评方式及其局限性,指出建国四十年诗歌批评尚未进入真正的多元话语时代。由此,提出了在诗歌研究中引入本体论研究、将诗歌研究作为文学科学研究对待的主张。这种集中关注诗歌“文学性”的研究方式,最终将落脚于诗歌的形式研究。在梳理了自毕达哥拉斯开始的西方形式研究传统后,本文指出了东、西方在形式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并进一步提出了将“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形式”自立为“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借鉴西方形式批评理论成果,廓清了“文本”、“语言”、“结构”等形式研究的基本概念,将本文对于建国四十年诗歌的形式研究界定为建立在诗歌语言分析基础上的内、外形式研究。第一章,本文简要梳理了颂歌的发展历程并在指明其具有自身形式传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1949-1957年间颂歌的形式特征。建国初期的颂歌以半自由体和半格律体为主,表现出了在“红”、“白”之间游移并以红色为主的语体色彩,并采用了适应广大工农群众需要的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式建构方式。在颂歌结构形式分析中,本文引入了叙事结构的概念,试图通过探究言说者、景物、人物、意象等形式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揭示颂歌文本自给自足的内在世界。颂歌中的言说者立足于“人民”立场言说,景物是具有时代特性的景物,“言说者-景物”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传统“我-物”关系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人物-人物”之间的行为承续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X遭遇Y——Y影响X——X与Y确立关系”;其意象体系也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黎明、春天和诞生’+时代象征物”。而颂歌中言说者、景物、人物、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构建的中心节点就是“人民英雄”塑形。第二章,本文首先明确了对“地上诗歌”的审视范围,重新梳理了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一直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内“地上诗歌”的发展历程。与建国初期的颂歌相比,“地上诗歌”具有格律化加剧的倾向,并在语体色彩上空前强化了红色的主导地位。在语言技巧方面,与颂歌相比,它更加重视用典和夸张(如数量词的使用)。而大量的实用语言特别是政治术语进入地上诗歌文本,则严重削弱了其文本“诗性”。与颂歌不同,地上诗歌的言说者其言说立场发生了向阶级立场的移位,景物显得贫乏

论文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姗姗来迟的多元话语时代——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形式——关于“文学科学”新定义的基础
  • 第三节 形式概念的辨析之路
  • 第四节 当代大陆诗歌形式研究的基点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诗歌
  • 第一节 1949-1957:中国当代诗歌的第一乐章——颂歌
  • 第二节 颂歌的语言和语体形式
  • 第三节 颂歌文本叙事结构网络
  • 第二章 “地上诗歌”
  • 第一节 “地上诗歌”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地上诗歌”的格律、音韵等外在体例
  • 第三节 “地上诗歌”的结构形式
  • 第三章 “朦胧诗”
  • 第一节 “朦胧诗”的指称范围及其主导下的诗坛
  • 第二节 以“自由”为核心的体式转变
  • 第三节 朦胧诗的语言体系
  • 第四节 朦胧诗的结构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译诗歌对早期“朦胧诗”的影响[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3)
    • [2].晚近诗歌对“朦胧诗”文本形态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生于风暴,归于沉寂——试论“朦胧诗”的成就[J]. 文教资料 2014(17)
    • [4].诗歌当季 2018年秋季中国诗歌巡览(下)[J]. 诗歌月刊 2018(11)
    • [5].抚慰着心灵,永远的诗歌[J]. 唐山文学 2016(10)
    • [6].“朦胧诗”概念分延及其人文生态问题[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6(01)
    • [7].浅谈“朦胧诗”意境的捕捉[J]. 成才 2017(04)
    • [8].异作家系列(三) 从“朦胧诗”代表人物到地洞思想家——记朦胧派代表诗人梁小斌[J]. 青年文学 2017(05)
    • [9].分行的支点——孔令剑诗歌的特质[J]. 五台山 2017(07)
    • [10].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09)
    • [11].“朦胧诗”话语特征及式微原因新论[J]. 名作欣赏 2013(11)
    • [12].关于“朦胧诗”的论争[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5)
    • [13].论“朦胧诗”的“命名”与“情节编织”[J]. 名作欣赏 2013(11)
    • [14].从贫乏的“想象的共同体”出发——创作语境下“朦胧诗”历史废墟意象张力论[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5].思想史视域下的“朦胧诗”——兼及该诗派的文学史地位及诗学价值[J]. 文艺争鸣 2017(04)
    • [16].论“朦胧诗”的撒娇情结[J]. 山花 2015(02)
    • [17].孱弱的抒情者——对“朦胧诗”抒情骨架与肌质的考察[J]. 文艺争鸣 2013(02)
    • [18].“朦胧诗”的情感内涵及其文化心理新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9].梁小斌访谈:写作,是不舍昼夜的[J]. 诗歌月刊 2018(07)
    • [20].论“朦胧诗”时期梁小斌诗歌中的自我想象——兼及他此后的反思与“忏悔”[J]. 理论界 2013(07)
    • [21].论“朦胧诗”对古典诗词美学风格的内在承继与创新[J]. 美与时代(下) 2019(03)
    • [22].重新走入朦胧诗的必要和理由[J]. 青年文学家 2020(26)
    • [23].“朦胧诗”论争——“中国式”现代主义诗歌的艰难叙述[J]. 扬子江评论 2009(06)
    • [24].浅论“朦胧诗”[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10)
    • [25].作为“朦胧诗”论前史的“人民”诗学——谢冕与公刘对“朦胧诗”意义的早期建设[J]. 求是学刊 2020(01)
    • [26].文学的回归与“人”的生命价值的找寻——关于“朦胧诗”现象的历史反思[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27].经典的纪念碑与阴影:“朦胧诗”的再反思[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28].“朦胧诗”问题讨论及前因后果[J]. 诗刊 2010(21)
    • [29].“朦胧诗”:历史的伪概念[J]. 学术月刊 2013(09)
    • [30].重审“第三代”诗[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标签:;  ;  ;  ;  

    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