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舞蹈服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绣工艺,秦汉舞蹈服饰,图案,毛呢服装
舞蹈服饰论文文献综述
高强[1](2019)在《基于秦绣工艺的秦汉舞蹈服饰图案在毛呢服装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秦汉舞蹈服饰图案的艺术特色及陕西秦绣在现代毛呢服装中的创新应用,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陕西秦绣在服饰设计中运用的意义。同时,就秦汉舞蹈服饰图案在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传统图案与秦绣针法的关系,以及毛呢服装中秦绣创新应用的图案布局、造型、色彩肌理及工艺处理方法等。以秦绣工艺为技术支撑,以秦汉舞蹈服饰图案为内涵元素研究其在当代毛呢服饰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并以此增加毛呢服装设计的附加值,为毛呢服装设计提出新的创新发展思路,同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毛呢服装时尚化、个性化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吴翔宇[2](2019)在《舞蹈服饰对少儿成长的辅助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服饰作为舞蹈表演的造型辅助,为舞蹈表演提供了具象化的视觉表达,舞蹈服装影响着小演员们表演的质量,从视觉印象中增加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感同身受,在角色塑造方面也有重要影响。舞蹈服装设计与制作如能达到优良的效果,则能为舞蹈表演和角色的塑造增加别样的美感,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在每两年一届的"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中,创作出了大量主题各异故事新颖的舞蹈节目,通过舞蹈及形象造型传播少儿艺术的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上取得有效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小小文化艺术家。(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1期)
李晓燕,徐懿然,刘佳丹[3](2019)在《祭神舞《跳马夫》中舞蹈服饰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跳马夫》原为迎神赛会中的祭神舞,入选第叁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跳马夫》舞蹈服饰的传承情况目的是梳理出舞蹈服饰的传承过程,为舞蹈服饰的传承设计提供参考,助力"非遗"舞蹈的传承和保护。研究采用田野调研和访谈法,依托于收集的影像、图片资料以及部分成衣,分析各版服饰的特征。研究认为,马夫服饰有较好的传承体系。(本文来源于《轻纺工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澜静,张漪宁,刘晗,李晓燕,孙晔[4](2019)在《南通传统舞蹈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轻纺工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婷[5](2019)在《唐代宫廷舞蹈服饰在地方戏中的运用 以碗碗腔《杨贵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一直被视为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高峰。不言而喻,"盛唐"文化成为了我们想象中国、解读中国和理解中国的独特文化符号。它凝结着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盛唐气象之下的中国的渴望和向往。而服饰作为文化表象的一种阐释具象,不仅囊括着巨量的身份信息和社会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深层次上蕴藉着丰富的生活习惯、文化意义和审美趣味,亦体现了深刻的生命精神哲学观念。因之,一个时代(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07期)
蒋振刚[6](2019)在《基于音乐语言引导的舞蹈服饰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是人类的好朋友,也在舞蹈中担任着重大组成部分,音乐和舞蹈是同时出现的,两者在发展中息息相关,相互依存。音乐和舞蹈以及服饰相互关联,互相在视觉效果和造型上以及节奏上对音乐的语言引导是对舞蹈服饰设计的重要因素,音乐的整体风格中也体现出对舞蹈服饰上的设计材质与造型上都是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9期)
赵寅希[7](2019)在《“自由的节律”—现代舞舞蹈服饰实验性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舞舞蹈服饰实验性设计为研究方向,以国内外现代舞蹈团体为研究背景,以北河身体剧场为实验对象进行一系列的现代舞舞蹈服饰实验性设计案例,从多角论述了现代舞舞蹈服饰设计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色彩特征以及中国现代舞舞蹈服饰设计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叁年研究生学习期间不断观摩现代舞蹈作品、与许多服饰设计师和现代舞专业人士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不断总结经验并对现代舞舞蹈服饰设计和创新进行实验探究。论文研究内容以现代舞发展五个时期的服饰设计为脉络,并分析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现代舞团云门舞集、陶身体剧场、金星现代舞团等的服饰设计,研究现代舞舞蹈服饰与服饰设计的互为关系,对现代舞舞蹈服饰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探讨与实验性设计,解决北河身体剧场舞蹈服饰设计难的部分问题,从而扩展现代舞舞蹈服饰的设计思路与格局,为现代舞舞蹈服饰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19-03-05)
邓冀杰[8](2019)在《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藏族舞蹈璀璨夺目,成为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舞蹈服饰作为舞蹈伴同物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孕育在舞蹈服饰中的文化内涵也在舞蹈服装上有显性的体现,首先其满足了实用性的要求,其次舞蹈服饰又是服饰艺术的载体,西藏藏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孕育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极具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2期)
郭珍妮[9](2019)在《论朝鲜族舞蹈与舞蹈服饰的相融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服饰是一种舞美艺术,与之舞蹈形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相互对应,舞蹈服饰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及地域特色,能够符合人物基本形象特点,还能展示出朝鲜民族舞蹈艺术特征。在朝鲜族民族服饰中集中突出了地域特色、传统风尚和文化习俗。各类服饰和饰件是中国朝鲜民族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能够突出朝鲜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朝鲜族舞蹈民族韵律较为明显,在舞蹈服饰中也能反映出整个民族文化世界。本文主要对朝鲜族舞蹈与舞蹈服饰的相融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朝鲜族舞蹈与舞蹈服饰在形象、情感、韵律等层面上的艺术问题。(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02期)
许乔贵[10](2019)在《民族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的艺术交融——评《舞蹈编导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其能够通过人们的肢体动作线条将舞蹈演员想要表达的情感与话语悉数呈现于观众面前,将舞蹈作品中抽象化的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舞蹈服饰对于舞蹈作品来说是其非常重要的"灵魂成员"之一,因为舞蹈服饰不仅仅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起着美化舞蹈演员的作用,还具有营造舞台气氛的作用,舞蹈演员与舞蹈服饰的双重结合能够将观众更好地带入特定舞台表演氛围中去,带领观众理解到舞蹈作品的深层次含义。服饰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既可以为人们起到遮挡、美化的作用,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保暖功能。由于民族(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舞蹈服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舞蹈服饰作为舞蹈表演的造型辅助,为舞蹈表演提供了具象化的视觉表达,舞蹈服装影响着小演员们表演的质量,从视觉印象中增加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感同身受,在角色塑造方面也有重要影响。舞蹈服装设计与制作如能达到优良的效果,则能为舞蹈表演和角色的塑造增加别样的美感,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在每两年一届的"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中,创作出了大量主题各异故事新颖的舞蹈节目,通过舞蹈及形象造型传播少儿艺术的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上取得有效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小小文化艺术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舞蹈服饰论文参考文献
[1].高强.基于秦绣工艺的秦汉舞蹈服饰图案在毛呢服装中的运用[J].毛纺科技.2019
[2].吴翔宇.舞蹈服饰对少儿成长的辅助作用[J].中华少年.2019
[3].李晓燕,徐懿然,刘佳丹.祭神舞《跳马夫》中舞蹈服饰的演变[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
[4].王澜静,张漪宁,刘晗,李晓燕,孙晔.南通传统舞蹈服饰[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
[5].王婷.唐代宫廷舞蹈服饰在地方戏中的运用以碗碗腔《杨贵妃》为例[J].中国戏剧.2019
[6].蒋振刚.基于音乐语言引导的舞蹈服饰设计探析[J].北方音乐.2019
[7].赵寅希.“自由的节律”—现代舞舞蹈服饰实验性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
[8].邓冀杰.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服饰成因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
[9].郭珍妮.论朝鲜族舞蹈与舞蹈服饰的相融关系[J].艺术品鉴.2019
[10].许乔贵.民族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的艺术交融——评《舞蹈编导学》[J].上海纺织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