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分离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分离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是豆科(leguminosae)植物甘草(Radix Er Rhizoma Glycyrrhizae )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差向异构体。甘草中甘草酸以α体和β体两种构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本文对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α,β-甘草酸二铵原料药和β-甘草酸铵原料药进行分离纯化,制备得到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对照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本研究首次建立了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在甘草药材中同时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66:34,v/v),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44~0.208 8mg·mL-1(r=0.999 5)和0.05 1 88~1.038 mg·mL-1(r=0.999 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7%和99.4%,RSD(n=9)分别为2.1%和2.3%。采用本研究方法,对19批样品中的甘草酸差向异构体进行了含量测定,除河北Ⅰ产地外其他产地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含量总和都大于2%。β-甘草酸与α-甘草酸的比值都在13:1左右。本研究首次建立了α-甘草酸二铵和β-甘草酸二铵在甘草酸二铵注射剂中同时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Ultimate XB-C18柱(250 min×4.6 mm i.d,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60:40v/v),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92~0.218 4mg·mL-1(r=0.999 8)和0.005 188~0.103 8m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5%和99.1%,RSD(n=9)分别为2.4%和2.1%。采用本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铵注射剂中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含量都较大。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甘草酸在甘草中以α体和β体共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转化条件并无报道。本研究考察了甘草提取、浓缩及干燥过程中的提取时间和加热温度对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放置时间和光照对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对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药材提取过程中α体和β体不相互转化,但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两者峰面积逐渐下降;不同温度下甘草提取液中α体和β体含量稳定不变。放置时间和光照使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混合对照品(β体:α体=26:1)峰面积略有改变,存在α体向β体缓慢转化的趋势,在实验条件下两者达到33: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甘草酸的研究概况
  • 1.2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
  • 1.3 差向异构体简介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对照品的制备
  • 2.1 α-甘草酸对照品的制备
  • 2.2 β-甘草酸对照品的制备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3.1 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同时含量测定
  • 3.2 甘草酸二铵注射剂中甘草酸二铵差向异构体的同时含量测定
  • 第四章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稳定性研究
  • 5.1 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稳定性
  • 5.2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对照品的稳定性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比较研究概况[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1(S1)
    • [2].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 2018(21)
    •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含量[J]. 中国药业 2008(19)
    • [4].甘草酸的热回流提取工艺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5].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国不同产地甘草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含量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5(14)
    • [6].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酸制剂中18α-、18β-甘草酸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12(02)
    • [7].甘草酸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02)
    • [8].甘草汽爆处理对甘草酸转化及其产物提取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0)
    • [9].甘草酸的抗肿瘤作用[J]. 上海医药 2010(11)
    • [10].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01)
    • [11].甘草酸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 2008(20)
    • [12].甘草酸的提取与纯化[J]. 科技视界 2015(10)
    • [13].整体化色谱柱分离测定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J]. 化学试剂 2013(06)
    • [14].18α-甘草酸保肝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抗感染药学 2011(01)
    • [15].α-甘草酸对药物遗传差异豚鼠血钾浓度的影响[J]. 医药导报 2008(12)
    • [16].18α-和18β-甘草酸治疗肝病的疗效比较[J]. 抗感染药学 2011(03)
    • [17].甘草酸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1)
    • [18].HPLC法测定黄体超泻痢丹中甘草酸[J]. 中草药 2008(07)
    • [19].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6(01)
    • [20].12产地甘草中18α-甘草酸及18β-甘草酸的含量分析[J]. 生物技术通讯 2016(04)
    • [21].2014~2017年杭州地区12家医院肺癌患者甘草酸制剂用药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9(08)
    • [22].甘草酸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J].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7)
    • [23].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快速检测甘草酸方法的建立[J]. 药物分析杂志 2017(10)
    • [24].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大鼠原代肝细胞CYP3A酶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3)
    • [25].甘草提取物对甘草内生真菌G11的生长及产甘草酸能力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11)
    • [26].甘草酸与脱氧胆酸钠分子自组装胶束的形成及稳定性研究[J]. 中成药 2014(05)
    • [27].正确使用甘草酸制剂治疗肝炎[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27)
    •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利欣注射液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测定[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11)
    • [29].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中18α-甘草酸和18β-甘草酸的含量[J]. 中国药房 2014(08)
    • [30].甘草酸的生物学功能、提取工艺及其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07)

    标签:;  ;  ;  ;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分离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