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江陵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凤凰山简牍,西汉初年,江陵地区,物质生活
江陵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武效青[1](2018)在《从凤凰山简牍看西汉初年江陵地区的社会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社会史作为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后,随着大批简牍和地下文物的出土,为秦汉社会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尤其是1973年到1976年间,凤凰山汉墓发掘出土的实物和简牍,为西汉初年江陵地区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凤凰山汉墓出土的遣策、实物和乡里行政文书,是研究西汉初年江陵地区社会生活概况的重要资料。从事生产的奴婢俑、漆器、丝织品,与十号墓的《中舨共侍约》、F类竹简等陪葬物的出土,反映了西汉初年江陵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物质生产情况;与物质生活相关的遣策记录、出土实物和乡里的行政文书等,呈现了官僚和地主、农民、奴婢在衣、食、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差异,也凸显了江陵地区社会风俗的特点,官僚和地主的奢侈、农民的艰辛和奴婢的不易,依旧历历在目;六博、博茕、文书工具和告地下官吏书的出土,展示了江陵官民在娱乐、学习教育和民间信仰等精神生活方面的情况;通过与存世文献对比研究,揭示了西汉初年江陵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和受楚文化影响颇深的社会现象。目前,学术界对凤凰山西汉简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容的集释,江陵农、商业发展情况和地方财政方面,社会生活只是零星的穿插在一些着作中。深入挖掘和分析凤凰山简牍中关于社会生活的部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汉初年江陵地区官民在物质生活、生产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情况,加深对西汉初年地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卢斌[2](2016)在《江陵地区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地区为东周楚国腹心所在。迄今为止,本区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研究重心多置于礼器之上,而对广泛见于楚墓之中的青铜兵器的研究却较为单薄。故笔者拟以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为研究对象,力图构建各类兵器的发展演变序列,并进一步对兵器的组合形式、功能及与周边地区文化间的交流、互动问题进行相应探讨。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时空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全文的研究思路、特色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出土青铜兵器及其年代对江陵地区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的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并参考简报、报告及学者对相关遗迹、遗物年代的研究成果,对各墓葬及其所出青铜兵器的年代进行相对合理的判定,为下文相关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资料。第叁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类型学分析对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归纳出不同器类兵器的发展演变规律。第四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分期依兵器形制的变化及组合方式的差异,将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划为四期,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早段。第五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组合研究以时间为轴线,对本区东周楚墓(经科学发掘且未遭盗扰者)所出青铜兵器的组合形式及不同器类兵器在组合中的量化差异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不同兵器组合与墓主身份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发现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的组合呈现剑、戈并重的格局,常见组合有“剑、戈、镞”、“剑、戈”、单出剑和单出戈四种。此外,兵器组合中含殳的墓主级别一般较高。第六部分:相关问题探讨首先,在对兵器形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墓主身份、地位及兵器的出土位置对部分铜兵所具备的除实战功能外的其他功能进行分析。其次,将江陵地区与叁晋两周、燕、秦、巴蜀、吴越及岭南地区所出青铜兵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区同上述地区在文化上或多或少存在交流,并尝试结合历史文献对这些共性兵器所反映的文化互动背景进行探讨。第七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文中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林[3](2014)在《唐代江陵地区经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地区地处湖北中部偏南,位于江汉平原腹地,自然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江陵作为荆州核心区域所在,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都会之一,自春秋时期楚王建都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封王置府的战略要地,其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突出已不言而喻。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黄金盛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唐代,江陵的经济地位首次超越其政治军事地位。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在唐前期不断持续并在唐中期得以完成,江陵地区水陆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以及唐朝廷持续施行的积极经济政策,叁者合力的助推下,唐代成为了江陵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而江陵地区在唐代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对唐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中唐以后,其经济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伴随着江陵人口的急剧增长,居民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江陵地区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经济影响力逐渐开始向周围地区扩散,并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游经济核心区域之一。本文对唐代江陵地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大区域内亚区域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丰富了唐代城市史的研究;经济课题属于荆楚文化研究的范畴,对于江陵经济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荆楚文化的研究体系,作为一名就读于荆州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荆楚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文章将以今荆州市为中心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为更好了解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具体包括史学典籍、文学作品、地理方志等,同时借助考古资料、文物遗存作为旁证和补充,具体包括考古发现、碑刻、墓志等。分析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脉络,力图描绘一幅较为深刻细腻的区域历史画卷,达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认识江陵地区区域发展史的同时,也能从其区域发展来反映整个唐代社会历史的目的。此外,在对江陵地区具体的经济研究中,积极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和考证法,确保引用文献资料的准确、可靠。绪论部分,首先从唐代前期和唐代中后期两部分,对“江陵”行政建制的演变及辖区变化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对文中所研究的“江陵地区”的范围进行初步界定。其次对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予以分析和把握。最后对江陵地区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研究综述。正文部分,重点对唐代江陵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原因、特点、影响分别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唐代江陵地区经济与同时期其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具体而言,首先,从自然条件、劳动力、惠农政策、庄园经济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精细化和农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其次,手工业方面的表现是分工细密与规模化生产,手工业品的商品化趋势加强,手工业消费对象趋于大众化;最后,在商业方面是水陆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唐政府实施的积极经济政策共同助推了商业的繁荣。结语部分,首先,对唐代江陵地区的经济地位做出了客观评价,即依据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其在唐代长江流域乃至唐代全国所处的一个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客观地定位。其次,对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在区域内和全国的影响进行了整体论述。最后,针对具体问题地探析。唐代江陵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具备诸多发展优势,却未能迈入一线城市的行列,就其具体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4-04-01)
李林[4](2012)在《唐代江陵地区农业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地区在唐代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唐中后期其经济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各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文章将对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该区粮食生产状况、农业经营模式等进行全面地探究,以更好了解唐代江陵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于书[5](2012)在《唐代江陵地区的民俗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地区的民俗风情是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楚人及其他夷人,秦汉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社会风尚、礼仪、习俗等。这些民俗风情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洗礼,在每个朝代都有着它不同的特点,在唐代这个社会高度繁荣而又兼容并蓄的朝代,再加上江陵地区自身的社会环境自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形成了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反差强烈的婚俗、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等。(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6](2008)在《江陵地区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孢粉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剖面沉积物孢粉提供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 B.P.,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 B.P.。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加强,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的陆源粗颗粒物质和营养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迅速增加,各粒径波动频繁,TOC、TN和C/N的高值以及有机质δ13C的低值。2500 a B.P.以后,沉积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气候变干,人类逐渐撤离该地区。(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7](2008)在《全新世以来江陵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了近9000 a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根据多环境指标综合分析,重建江陵地区近9000 a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研究表明,8900~6300 aB.P.为暖湿气候期;6300~4 700 aB.P.为冷期;4700~3400 aB.P.气候偏暖偏湿;3400~2500 aB.P.是湖沼泥炭堆积期,气候暖湿;2500 aB.P.以来,该地区沉积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为洪水漫滩堆积,古云梦泽开始萎缩,气候变干变冷。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B.P.,以种植经济作物罂粟及牧草类植物唇形科和车前草等草本花粉的出现及增加为标志;4700 aB.P.开始,人类在定居点附近从事农业、牧业兼少量经济木本的种植;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B.P.,禾本科含量急剧上升与湖周农田耕作范围的扩大有关,阔叶树和杂草花粉的增多与定居点扩大及其周围普遍种植经济阔叶林有关。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陆源粗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迅速增加,各粒径波动频繁,TOC、TN和C/N出现高值,δ13C出现低值。(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王秋良,李长安,谢远云[8](2006)在《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ka以来古气候演化的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和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较高,有机质的δ13C值偏负,沉积物的平均粒径较粗时,气候温暖湿润;反之,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较低,有机质的δ13C值偏正,沉积物的平均粒径较细时,气候温凉偏干.结合14C测年,判别江汉平原江陵地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8900-6070 aBP,为温湿时期;6000-4600 aBP为相对冷干时期;4600- 2500 aBP为温暖湿润时期;2500 aBP以来为温凉偏干时期.(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9](2006)在《江汉平原江陵地区近9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有机碳同位素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陵剖面沉积物的高密度采样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重建了江汉平原江陵地区近9.0kaB.P.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0~6.31kaB.P.属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晚期向干旱方向发展;6.31~4.97kaB.P.为冷干气候环境,在5.78kaB.P.达到极盛;4.97~2.50kaB.P.为暖湿气候时期,其间3.44~2.50kaB.P.湖沼泥炭发育,3360aB.P.、3110aB.P.、2935aB.P.和2710aB.P.为明显的降温期,尤以2710aB.P.的降温幅度最大;2.50kaB.P.以来温度相对较低,为冷期。江陵地区近9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国内相邻区域的研究资料相一致,但又有区域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06年01期)
尹弘兵[10](2005)在《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墓葬资料。江陵地区在广义上是指以纪南城为中心的江汉之间地区,包括今荆州、荆门、当阳、枝江等地,在狭义上则仅指纪南城周围地区。从战国晚期至秦代,江陵地区分布着楚墓、楚遗民墓、秦墓这叁种类型的墓葬。本文主要通过组合分析的方法,将墓葬器物分成不同的器物群,然后分析不同墓葬之间在器物群上的差异和器物群内器型的不同,进而探讨江陵地区楚墓、楚遗民墓、秦墓所蕴含的楚秦文化演进过程。 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楚文化研究的历史,概要介绍了楚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成就,并分析了当前楚文化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着重说明了研究楚、秦、汉文化演进在学术上的意义,阐述了选择江陵地区进行研究的理由。在绪论部分特别就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作了一些必要的说明,提出以组合分析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从组合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江陵地区的楚、秦墓葬。 本文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的发现状况,对本文打算采用的主要资料作了概略性的说明。 第二章分析了江陵地区的战国晚期楚墓。通过分析不同墓葬间在器物群上的差异,对江陵地区的战国晚期楚墓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战国晚期楚国的墓葬礼制和社会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战国晚期楚国社会的不同阶层在礼器形制上的差异,揭示了战国晚期楚国中下层社会的构成状况。本章认为战国晚期楚国的中下层社会分为平民、下士、中士和元士四个阶层,每一阶层都使用特定的礼器组合,通过礼器组合的配置情况来区分不同的社会阶层,元士使用铜二鼎、铜四鼎和陶四鼎的礼制,中、下士使用铜、陶二鼎的礼制,但中、下士使用铜礼器时有特殊的限制,仅能使用核心礼器中的两类器物,不能使用器类齐全的完整铜礼器组合,元士阶层则不受此限制,平民阶层则可分为叁个等级,下层平民处于赤贫的状态,完全没有随葬器物,中层平民使用日用陶器随葬,上层平民使用不完整的陶礼器随葬,使用日用陶器的中层平民可能有部分来源于外地,是外地进入纪南城的移民。每一社会阶层内部都有贫富分化的情况,并且通过礼器配置上的加减来反映同一社会阶层内部的细微区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仅在礼器组合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所使用的礼器形制也有较大的差异。元士使用的陶鼎为仿镬鼎(鑐鼎)而来的大口直腹鼎,中、下士及平民则大部分使用仿(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5-01)
江陵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江陵地区为东周楚国腹心所在。迄今为止,本区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研究重心多置于礼器之上,而对广泛见于楚墓之中的青铜兵器的研究却较为单薄。故笔者拟以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为研究对象,力图构建各类兵器的发展演变序列,并进一步对兵器的组合形式、功能及与周边地区文化间的交流、互动问题进行相应探讨。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时空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最后指出全文的研究思路、特色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出土青铜兵器及其年代对江陵地区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的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并参考简报、报告及学者对相关遗迹、遗物年代的研究成果,对各墓葬及其所出青铜兵器的年代进行相对合理的判定,为下文相关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资料。第叁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类型学分析对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归纳出不同器类兵器的发展演变规律。第四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分期依兵器形制的变化及组合方式的差异,将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划为四期,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早段。第五部分:出土青铜兵器的组合研究以时间为轴线,对本区东周楚墓(经科学发掘且未遭盗扰者)所出青铜兵器的组合形式及不同器类兵器在组合中的量化差异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不同兵器组合与墓主身份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发现本区东周楚墓所出青铜兵器的组合呈现剑、戈并重的格局,常见组合有“剑、戈、镞”、“剑、戈”、单出剑和单出戈四种。此外,兵器组合中含殳的墓主级别一般较高。第六部分:相关问题探讨首先,在对兵器形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墓主身份、地位及兵器的出土位置对部分铜兵所具备的除实战功能外的其他功能进行分析。其次,将江陵地区与叁晋两周、燕、秦、巴蜀、吴越及岭南地区所出青铜兵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本区同上述地区在文化上或多或少存在交流,并尝试结合历史文献对这些共性兵器所反映的文化互动背景进行探讨。第七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文中不足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陵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武效青.从凤凰山简牍看西汉初年江陵地区的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卢斌.江陵地区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6
[3].李林.唐代江陵地区经济研究[D].长江大学.2014
[4].李林.唐代江陵地区农业述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5].于书.唐代江陵地区的民俗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
[6].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江陵地区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孢粉记录[J].地理科学.2008
[7].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全新世以来江陵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沉积记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
[8].王秋良,李长安,谢远云.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ka以来古气候演化的沉积记录[J].湖泊科学.2006
[9].谢远云,李长安,王秋良,殷鸿福.江汉平原江陵地区近9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有机碳同位素记录[J].中国地质.2006
[10].尹弘兵.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