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李琳

导师: 李一智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区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途径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来源: 中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成功高新区发展的显著特征。硅谷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给国内高新区以很大的启发,各级政府试图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进入,引致产业集聚来构筑高新区的竞争优势,并由此来建立自己的“硅谷”。然而,发展实践却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至今,我国高新区从整体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凸现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发展实践的偏差引出理论上的困惑:硅谷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如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怎样的途径机制来提升高新区竞争力?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定位?等等,回答与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围绕这一研究目标,本文展开了以下研究: 从界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高新区竞争力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探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在评析与吸收M·E·Porter的“钻石”模型、Tim Padmore, Hervey Gibson的“GEM”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即“七因素模型”; 分析与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的形式与特征,由此引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两大途径机制; 知识溢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途径机制一。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创新效率;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默会性知识,形成集群区独特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成功高新区发展的显著特征

1.1.2 中国高新区在整体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1.1.3 中国高新区发展凸现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1.1.4 实践的偏差引出理论的困惑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与本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集群定义的演变

2.1.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2.1.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

2.1.4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2.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

2.1.6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的关系

2.2 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综述

2.2.1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内涵

2.2.2 关于高新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2.3 关于高新区的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2.3 对高新区竞争力及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2.3.1 对现有区域竞争力概念的述评

2.3.2 对高新区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2.3.3 对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集聚经济理论

3.2 交易成本理论

3.2.1 产业集群与不确定性问题

3.2.2 产业集群与资产专用性问题

3.3 社会资本理论

3.4 技术创新理论

3.5 三螺旋理论

3.6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

3.7 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4.1 “钻石模型”及其评价

4.1.1 “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4.1.2 “钻石模型”的主要缺陷

4.2 “GEM”模型及其评价

4.2.1 “GEM”模型的主要内容

4.2.2 对 GEM模型的评价

4.3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七因素模型”构建

4.3.1 “七因素模型”的构建

4.3.2 “七因素模型”的主要特点

4.4 小结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形式与特征

5.1 知识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5.1.1 知识的基本特征

5.1.2 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

5.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类型与形式

5.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类型

5.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的层次与形式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的主要特征

5.4 基于知识流动的高新区竞争力影响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途径机制一:知识溢出

6.1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内涵

6.2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主要实现途径

6.2.1 人员流动(Eomployee Flow)

6.2.2 企业衍生(Enterprise Spin-off)

6.2.3 非正式交流(Informal Communication )

6.3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区域竞争力影响效应

6.3.1 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概况

6.3.2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区域竞争力提升效应

6.3.3 集群内知识溢出的动态平衡

6.4 外部知识溢出、集群吸收能力与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6.4.1 集群利用外部知识溢出的重要意义

6.4.2 集群吸收能力:有效利用外部知识源的关键

6.5 小结

第7章 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途径机制二:创新网络

7.1 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

7.2 高新区创新网络的构成

7.3 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模型

7.3.1 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模型研究概况

7.3.2 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模型构建

7.4 高新区创新网络的网络化创新机制与创新优势

7.4.1 风险和成本降低机制—创新低成本优势

7.4.2 基础科学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创造优势

7.4.3 知识流动机制—知识流动优势

7.4.4 交互学习机制—互动学习优势

7.4.5 本地根植性机制—本地化优化

7.5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联盟及其对企业核心能力提升效应

7.5.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知识联盟

7.5.2 产学研知识联盟的内涵

7.5.3 产学研知识联盟是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7.5.4 组织学习:基于产学研知识联盟的企业核心能力影响效应的实现机制

7.5.5 社会资本在产学研知识联盟中的作用

7.6 支持创新网络的支撑作用

7.6.1 政府部门的作用

7.6.2 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7.6.3 金融机构的作用

7.7 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8.1 国内外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8.1.1 国外研究综述

8.1.2 国内研究综述

8.2 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框架

8.2.1 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思路

8.2.2 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功能

8.2.3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8.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8.3 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8.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8.3.2 评价方法

8.4 小结

第9章 实证与例证分析

9.1 美国硅谷

9.1.1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进与发展概况

9.1.2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因素分析

9.1.3 知识溢出及其对硅谷竞争力提升效应分析

9.1.4 创新网络及其对硅谷竞争力提升效应分析

9.2 北京中关村

9.2.1 概况

9.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与现状分析

9.2.3 中关村科技园区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因素分析

9.2.4 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园区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9.3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3-28

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组织原理的产业集群衰退机理研究[D]. 李雪.东北大学2015
  • [2].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D]. 付丹.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 [3].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代瑞红.天津大学2009
  • [4].虚拟产业集群演化的复杂网络研究[D]. 王娜.北京邮电大学2010
  • [5].基于双重视角的产业集群网络研究[D]. 赵志豪.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 [6].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 张伟.北京交通大学2010
  • [7].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D]. 吴晓军.江西财经大学2004
  • [8].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 鲁开垠.暨南大学2004
  • [9].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D]. 马建会.暨南大学2004
  • [10].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 苏江明.复旦大学2004

标签:;  ;  ;  ;  ;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