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之态度研究

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之态度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逐渐开放化和人性化,越来越多的身心障碍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心障碍学生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的调查,来探究北京市高校身心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的基本状况;体育教师对待特殊体育推行的态度、对待特殊体育的价值态度以及对待特殊体育的安置态度,从而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完善和发展身心障碍学生,健康弱势学生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根据PEATID—Ⅲ,制定了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的73所学校发放了365分调查问卷,其中回收了309份有效调查问卷。所有数据使用SPSS11.0进行了处理。并得出了如下结论:1.北京市普通高校不同背景因素的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导致体育教师的态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的背景因素是:性别、是否修过适应体育课程或特殊教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对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的满意度亦导致上述态度方面的显著性差异。2.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因年龄、教学年限、毕业专业而异,但并无显著性的差异。3.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不同障碍类别学生的态度均表现为积极、正向。体育教师对教授不同类别的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由正向到负向依次为:身体病弱、肥胖/超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视觉障碍、情绪/行为异常。4.北京市大部分普通高校重视身心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对于身心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并且从事教授身心障碍学生的体育教师大多处于精力旺盛,教学经验丰富阶段。5.北京市体育教育专业中,适应体育课程或特殊体育教育课程还没有得到普及,专门的特殊体育教师还很匮乏。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营造教育公平的氛围。2.加强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立法工作。3.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4.提高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水平。5.加大对于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身心障碍学生
  • 2.1.2 态度
  • 2.1.3 适应体育
  • 2.1.4 保健体育
  • 2.2 我国特殊教育的研究
  • 2.2.1 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
  • 2.2.2 我国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的研究
  • 2.3 我国特殊体育的文献研究
  • 2.3.1 我国特殊体育的年代频度
  • 2.3.2 我国特殊体育的研究方向
  • 2.3.3 我国特殊学校体育的内容研究
  • 2.4 我国关于体育教师态度的研究
  • 2.4.1 我国体育教师对于教师职业态度的研究
  • 2.4.2 我国体育教师对于普通学生态度的研究
  • 2.4.3 我国体育教师对于身心障碍学生态度的研究
  • 2.5 国外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以美国为例
  • 2.5.1 美国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
  • 2.5.2 美国特殊体育的研究
  • 2.5.3 美国关于体育教师态度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教师基本状况描述与态度差异分析
  • 4.1.1 体育教师基本状况的描述
  • 4.1.2 不同状况的体育教师对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差异
  • 4.1.3 不同状况的体育教师对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差异分析
  • 4.2 体育教师对身心障碍学生态度量表的统计与态度差异分析
  • 4.2.1 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态度量表的统计
  • 4.2.2 体育教师对教授不同类别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差异
  • 4.2.3 体育教师对教授不同类别身心障碍学生的态度差异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营造教育公平的氛围
  • 5.2.2 加强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立法工作
  • 5.2.3 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
  • 5.2.4 提高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水平
  • 5.2.5 加大对于特殊教育和特殊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之态度的调查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身心障碍患者父母护理需求与亲职压力之关系[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1)
    • [2].身心障碍患者家庭的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J]. 安顺学院学报 2017(04)
    • [3].日本大学图书馆身心障碍读者服务现状及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19(23)
    • [4].身心障碍人士的家庭支持研究简述[J]. 老区建设 2018(24)
    • [5].鼓励父亲参与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J]. 现代特殊教育 2015(03)
    • [6].为身心障碍考生提供考试调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经验[J]. 考试研究 2020(05)
    • [7].身心障碍消费者金融友善服务措施探讨——以中国台湾保险业为例[J]. 中国商论 2019(21)
    • [8].融合教育中身心障碍学生的评量调整[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9].台湾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变迁及启示[J]. 台湾研究 2012(01)
    • [10].医疗史还是身心障碍史?——评《战争之费:康复治疗与一战中的美国》[J].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18(01)
    • [11].体育教师对身心障碍学生态度的调查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9)
    • [12].中美身心障碍学生全纳安置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 2008(35)
    • [13].社区助残志愿服务发展机制探究[J]. 同行 2016(12)
    • [14].国外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校园欺凌的研究及启示[J]. 现代特殊教育 2019(08)
    • [15].台湾地区身心障碍鉴定制度建设与整合[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12)
    • [16].贵州省身心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和照顾压力[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04)
    • [17].新竹市身心障碍福利服务大楼[J]. 现代装饰 2019(04)
    • [18].基于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综合康复评估与治疗一例[J]. 华西医学 2015(07)
    • [19].红土地“星星儿”领路三人行——江西赣州身心障碍儿童家长支援中心纪事[J]. 中国残疾人 2012(02)
    • [20].自我决策在身心障碍学生转衔阶段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J]. 成才之路 2008(01)
    • [21].台湾地区身心障碍高职课程的调整及启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2].第三波身心障碍运动——自我决策[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2)
    • [23].融合教育理念下高职辅导员角色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24].高校实施适应体育课程之挑战与应对策略[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08)
    • [25].坚持形神合一,防止形神分离[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4)
    • [26].警惕知识焦虑症[J]. 金秋 2014(14)
    • [27].In语[J]. 成才与就业 2011(06)
    • [28].从为身心障碍群体服务看英日两国的公共电视[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0(17)

    标签:;  ;  ;  ;  ;  

    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教授身心障碍学生之态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