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化学减薄中多种因素关系的模型研究

鸭梨化学减薄中多种因素关系的模型研究

一、鸭梨化学疏果中几个因子关系的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慧[1](2020)在《邯郸市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梨作为邯郸市适宜发展的果树种类之一,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使种植户和相关企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试验、文献分析和调研等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梨产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着重立足于邯郸市梨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梨品种、种植面积、栽培模式、产量、种植规模、营销渠道,产品加工等方面,剖析了邯郸市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发展策略。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种植的梨品种比较集中。以鸭梨、黄冠梨、晚秋黄梨等中晚熟品种为主。2.梨的栽培模式发生转变。栽培密度由500833株/hm2向2500株/hm2转变,树形由疏散分层形向圆柱形转变,由梨园行间清耕向行间生草转变,行间生草显着提高了表层(20cm)土壤的养分含量。微喷和沟灌较畦灌年节水1260m3/hm2和900m3/hm2。3.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邯郸市超过1000hm2的县市有3个,分别是魏县、临漳县和馆陶县。这三个县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的72.7%和78.0%。2017年较2015年种植面积增长2.9%,产量增长9.2%。4.农业经济组织所占比重增大。梨产业农业经济组织有126家,种植2hm2以下组织约占82%,种植2hm210hm2的经济组织占16%;10hm2以上的经济组织占3%。以2hm210hm2的种植规模,户均效益较高。5.梨果销售逐步在发生转变。由以家庭零售为主的单一渠道,转向批发给果品经营企业、网上销售、超市销售等多种营销渠道。鲜果销售占90%以上,还缺乏梨深加工产品。6.梨品牌效应还不够凸显。有1个区域品牌-魏县鸭梨,注册的企业品牌有8个,但品牌影响力较弱,而且整体销售价格和销量均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品种比较试验园,筛选适宜发展的优良品种;研究与推广优新梨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适度发展规模;重视梨果采收与采后商品化处理;建立冷链物流体系;研发梨的深加工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邯郸市梨区域品牌的影响力等,为邯郸市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张俊[2](2019)在《梨花序形成相关CCD基因家族分析及硫代硫酸钾(KTS)疏花的应用》文中认为梨是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aceae)梨属(Pyrus)植物,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栽果树之一。梨树的花序多为伞房花序,大多数品种每个花序有5-10朵花,且在正常年份,通常一个花序可以坐果5到10个不等。然而在梨树坐果阶段,尤其是在花芽发育的前期,由于许多有机物被利用和消耗,直接影响了当年梨树对养分的积累,并对次年花芽的分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不利于梨果的商品化生产。梨树疏花疏果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花量和结果量的措施,以减少树体的营养消耗,从而有利于坐果和花芽分化,保证连年丰产;同时还可集中营养供给保留的果实,使其果型增大、品质提高。因此对于花果量大的果园需进行疏花疏果,而疏花疏果时若留果过多,则果实偏小、重量轻、增果而不增产;反之留果过少,虽然果实大、重量重,但个数减少,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本研究通过对梨花序分枝数目差异品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梨树花序分枝数目差异的生理基础及挖掘控制花序分枝的关键基因。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免疏花疏果品种选育和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究梨花序形成的生理机理,了解造成花序分枝数目差异的原因,选择花序分枝数目较多的代表品种‘金香水梨’(12-14朵/花序)和花序分枝数目较少的代表品种‘恩梨’(3-6朵/花序),测定其花期生理指标的差异。发现花序分枝数目不同的2个品种在同一时期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矿质元素含量各不相同。表明花序分枝的形成不是由单一的生理指标决定的,而是几种营养成分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效果。2.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对梨花序分枝的调控效应,对蔷薇科CCD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于2018年7月初至9月底对花序分枝数目有显着差异的‘金香水梨’和‘恩梨’两个品种的花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苹果、梨、草莓、桃、梅子的CCD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分别为20、12、11、10、8,每种果树的CCD基因随机的分布于2-4条染色体上。CCD蛋白由于均仅含有类胡萝卜素裂化双氧酶结构域(PF03055),大部分基因理论等电点(PI)均在5.02-6.82,显酸性;且大部分基因最大疏水系数均小于0,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因此其结构是高度保守的。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其位于细胞质周质和细胞质上,且梨和其他蔷薇科果树物种CCD同源基因Ka/Ks分析结果表明这些CCD同源基因Ks值在0.05-1.9之间。由于大部分Ks≈0.05-1.00,进一步推测这些同源基因对可能由近代全基因组复制引起。另外,PbCCD7-PpCCD5、PbNCED3-FvNCED2 和 PbCCD4-FvCCD2 这三对同源基因对Ks≈1.10-2.00,表明这些同源基因对可能是由远古时期同样的三倍体加倍复制过程(γ)引起的。蔷薇科果树CCD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基因FvNCED3在果实中表达较显着;基因PpCCD3、PpCCD5、MdCCD13和MdCCD14只在根中表达;基因MdCCD7、MdCCD11、PpCCD7、PpNCED3、PbCCD6、FvCCD6 和 FvCCD7在果实、叶片、根、花芽中均不表达;其余基因均在多个组织中表达。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基因PbCCD1和PbCCD5为调控梨花序分枝的关键候选基因。3.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的:硫代硫酸钾(KTS)可有效而又安全的用于苹果的疏花疏果,为此以‘奥嘎二十世纪’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硫酸钾对梨疏花疏果效应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因此,在初花期(花朵开放率20%)和盛花期(花朵开放率80%)各喷施1次KTS,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后统计坐果率,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后,0.5%、1.0%及1.5%KTS处理组的坐果率分别为15%、0.2%和0.25%,CK坐果率为30.25%。综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0.5%的KTS处理对‘奥嘎二十世纪’梨疏花疏果效果较好。

丁云龙[3](2019)在《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发育及冷藏品质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是评价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方面。为探讨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贮藏过程中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品质形成及变化规律的差异,本研究以中熟品种‘霞晖6号’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桃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间(硬核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对树体冠层不同部位(上部、中部外围、中部内膛和下部)微环境的温度、光照变化动态,以及果皮色差值、果皮色素含量、果皮中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糖酸比(RSA)、糖、糖醇和有机酸组分含量进行了探讨;此外,还研究了采后贮藏期间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变化规律,初步解析了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在发育期间和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2个品种树体冠层不同部位的微环境和果皮着色情况,发现果实所处冠层部位的温度、光照水平越高,果皮红色色泽越深。综合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霞晖6号’冠层上部以及‘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的成熟果实的果皮红色色泽更浓。不同发育期果实的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表明,果皮花色素苷合成是多基因协同调控的过程;果实转色前,低光照强度抑制了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对‘霞晖6号’果皮UFGT、F3H和‘霞晖8号’果皮UFGT、DFR、CHS基因的调控作用更明显;果实成熟期,与高光照条件相比,低光照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2.果实发育期间,2个品种树体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的温度、光照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在果实成熟期,‘霞晖8号’冠层中部内膛的温度、光照水平也较高。2个品种冠层下部的光照条件总是相对较弱。着生的冠层部位不同,果实品质形成具有一定差异。良好的光照条件提高了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SSC、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同时降低了总酸含量。其中,自果实膨大期开始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单果质量出现差异,糖、糖醇和有机酸组分含量的差异则开始于果实硬核期,然而,仅成熟期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SSC具有差异;光照条件对中熟品种‘霞晖6号’的果实硬度无明显影响,但弱光环境下晚熟品种‘霞晖8号’的果实硬度自膨大期开始显着较高。3.低温贮藏期间,2个品种冠层各部位果实均出现了果皮红色色泽加深的现象,但不同部位果实的表现不尽相同。‘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在贮藏0~3d时果皮红色色泽加深,随后逐渐褪色,而冠层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在0~3d时褪色,贮藏3 d后果皮红色色泽逐渐加深;‘霞晖8号’冠层各部位果实的果皮红色色泽在贮藏前期均有一定程度增加,随后褪色,其中,冠层下部果实的迅速褪色发生在贮藏5 d后,其他3个部位果实的快速褪色则发生在贮藏15 d后。低温贮藏末期,‘霞晖6号’冠层中部内膛果实的果皮UFGT基因和冠层下部果实的UFGT、DFR、LDOX、CHS基因上调表达,同时相应果皮中的花色素苷含量上升;研究认为,中熟品种‘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采收时着色相对较好,虽然在贮藏期间有一定程度褪色但仍能维持在较理想的状态;晚熟品种‘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采收时的着色情况相对较差且贮藏期间的褪色幅度更大,其他3个部位的果实能维持较好的着色。4.低温贮藏期间,2个品种冠层各部位果实的硬度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其中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的软化程度最大,中部内膛果实次之,下部果实软化程度较小。2个品种桃果实的SSC与总糖、RSA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贮藏期间,‘霞晖6号’冠层上部果实的SSC总体保持稳定,中部外围、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则下降,其中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的降幅较大;‘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SSC快速上升,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且降幅基本一致。贮藏期间,果肉糖、糖醇和有机酸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仅在品种间具有差异,在冠层不同部位间亦具有差异。‘霞晖6号’冠层下部果实和‘霞晖8号’冠层上部果实的蔗糖、总糖含量降幅较大,而2个品种冠层上部果实的奎尼酸、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升幅较大。研究认为,采收品质较好的果实(中熟品种‘霞晖6号’:树冠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晚熟品种‘霞晖8号’:树冠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综合品质总是相对较高;‘霞晖6号’和‘霞晖8号’分别于贮藏6 d和10d后加快软化,采收时综合品质更好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软化程度更大。

苏卿[4](2014)在《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生理落果和疏果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13份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的生理落果和疏果为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落果和疏果酚类物质主要成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自由基清除(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s, DPPH),自由基抗氧化(2,2’-azino-bis(3-ethylbenzthiozoline-6)-sulhonic acid,ABTS)和铁离子还原(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我国特有柑橘属植物资源及废弃果实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在各基因型柑橘及其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中差异显着(P<0.05),第一次生理落果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基因型的总酚变异范围在(2.11±0.096)-(60.598±0.252)mg GAE(gallic acid equivalent)/g DW(dry weight)之间,胡柚总酚含量最高为60.598±0.252mg GAE/g DW,疏果含量最低,其中枸橼含量最低为2.11mg GAE/g DW。各基因型的总黄酮变异范围为在(2.478±0.05)-(47.061±0.71)mg RE(rutin equivalent)/g DW之间,联合酸橙含量最高为47.061±0.71mg RE/g DW,疏果含量最低,其中枸橼含量最低为2.478±0.05mg RE/g DW。2.黄烷酮和酚酸是供试材料的主要酚类物质。橙皮苷和柚皮苷是主要的黄烷酮。橙皮苷和柚皮苷在各基因型的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含量差异显着(P<0.05),橙皮苷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含量最高,变异范围在(ND)-(88.472±0)mg/g DW之间,其中沙田柚中橙皮苷含量最高为88.472±0mg/g DW。柚皮苷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含量最高,变异范围在(ND)-(55.476±0.124)mg/g DW之间,其中沙田柚中柚皮苷含量最高为55.476±0.124mg/g DW。酚酸的种类和含量在各基因型及其不同生理期都有显着差异(P<0.05)。道县野橘(1.114±0.079mg/g DW)、胡柚(0.724±0.039mg/g DW)第二次生理落果中绿原酸含量丰富。道县野橘(0.71±0.126mg/g DW)疏果中绿原酸含量丰富。北京柠檬(1.916±0.062mg/g DW)、道县野橘(0.932±0.065mg/g DW)、枸橼(0.864±0.069mg/g DW)、四季橘(0.849±0.05mg/g DW)第一次生理落果中咖啡酸含量丰富。各基因型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酚酸的含量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咖啡酸和绿原酸是生理落果和疏果的主要酚酸,咖啡酸在第一次落果中含量最高,变异范围在(ND)-(2.475±0.02)mg/g DW之间,其中黄黎檬含量最高为2.475±0.02mg/g DW。绿原酸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的果实中含量最高,变异范围在(ND)-(1.607±0.031)mg/g DW之间,其中黄黎檬的含量最高为1.607±0.031mg/g DW。没食子酸在胡柚(1.655±0.035mg/g DW)、沙田柚(1.327±0.131mg/gDW)、黄黎檬(0.635±0.114mg/g DW)、联合酸橙(0.634±O.014mg/g DW)的第一次生理落果中含量丰富,阿魏酸在黔江1号香橙(2.027±0.01mg/g DW)、联合酸橙(0.307±0.089mg/g DW)、道县野橘(0.255±0.035mg/g DW)第一次生理落果中含量丰富。黔江1号香橙(0.483±0.023mg/g DW)第二次生理落果中阿魏酸含量丰富。3.各基因型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着(P<0.05),各生理落果和疏果抗氧化能力依次为:第一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疏果。总体上,第一次生理落果的道县野橘、土柑、联合酸橙、胡柚、锦橙的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其它供试基因型及其落果和疏果。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酚、总黄酮与DPPH、ABTS、FRAP之问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关系(P<0.01),DPPH与ABTS、FRAP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ABTS、DPPH与FRAP之间也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各基因型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酚类物质含量极其丰富,变异范围大,第一次生理落果酚类物质含量最丰富,总体上,道县野橘、土柑、联合酸橙、胡柚、锦橙等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不仅酚类物质含量丰富,而且抗氧化能力也显着高于其它基因型,可加以深度利用,酚类物质是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抗氧化能力的主要贡献者。

张倩[5](2013)在《影响库尔勒香梨开花与果实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香梨属新疆梨种,原产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等地,是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库尔勒市具有发展香梨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香梨最主要的原产地,种植面积广,香梨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本研究以库尔勒市作为香梨的研究区,并选择以种植库尔勒香梨遐迩闻名的国有专业化园艺场—沙依东园艺场建立果园小气候监测站并开展香梨生长发育的观测。通过研究气象条件对香梨花期和果实生长的影响,分别构建了香梨始花期和花期长度的预测模型以及香梨果实生长的统计模型。同时通过对库尔勒市香梨大风灾害的调查资料与近40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对影响大风危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980-2012年库尔勒市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香梨花期物候资料,对影响香梨花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香梨始花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香梨花期有延长的趋势。通过相关分析可知,3月及3月下旬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及香梨花前期≥5℃积温和≥10℃积温与香梨始花期日序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开花期间的日照时数具有最高的综合关联度,其次是开花期间的平均相对湿度,这两个因子是影响花期长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别构建了香梨始花期和花期长度预测模型,通过回代和预报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可用做香梨始花期和花期长度的预报。另外,研究还利用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香梨花期长度的灰色预测模型,可为香梨花期长度预测提供参考。2.分析香梨果径和重量的实测资料和果园小气候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可知,5月中旬-7月中旬是香梨果实横、纵径的主要生长期,7月中旬-8月下旬是香梨果实鲜重和干重的主要生长期。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60cm地温和10cm地温是影响香梨横径增长的主要因子;60cm地温和20cm地温是影响香梨纵径增长的主要因子;60cm地温和40cm地温是影响香梨鲜重增长的主要因子;60cm地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香梨干重增长的主要因子。通过分析香梨果径和重量与发育天数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分别构建了香梨果实重量与果径、香梨果实生长与发育天数以及香梨果实生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数学模型,方程拟合效果均较为理想,可为果实生长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3.通过对1971-2010年香梨主要生长期(4-9月)大风日数资料的分析可知,4-9月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但年际变化较大。统计分析近40年来库尔勒香梨大风灾害灾情资料,初步确定了香梨大风灾害的危害指标。

李英丽[6](2013)在《温度与光照强度对鸭梨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果实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然而,由于果实发育期(甚至在贮藏期)经常遭受温度或(和)光照逆境的胁迫,致使产量和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揭示温度与光照逆境对果实影响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对于提高果实对温度、光照逆境的抵御能力,从而保证梨果丰产、优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v:Yali pear)为试材,采用田间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变化对果实活性氧含量(O-.2、H2O2)、抗氧化酶(SOD、POD、APX、MDHAR、GR)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细胞中Ca2+分布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果实抗氧化系统以及细胞中Ca2+分布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处理显着提高了鸭梨果实中活性氧(O-.2、H2O2)含量,同时提高了POD和APX活性。但鸭梨果实中POD和APX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存在时间上的差异:高温胁迫1h时显着提高了APX活性,而POD活性在处理初期无显着变化,处理后期(5h后)才显着升高。高温胁迫初期果实内H2O2主要由APX清除,使H2O2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当胁迫变得严重时,POD开始起作用。2. AsA-GSH循环是温度逆境下清除鸭梨果实活性氧的主要途径之一。APX、GR、MDHAR作为该循环的主要抗氧化酶,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在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的差异:APX在胁迫1h时活性最大,而MDHAR和GR分别在处理3h和5h活性最高。3.高温处理初期显着提高了抗坏血酸合成速率,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和MDHAR活性变化相一致,因此可推断:抗坏血酸主要通过AsA-GSH循环参与活性氧的清除。4.高温和强光具有胁迫增效作用,能够加重氧化胁迫的发生:高温条件下,照光处理显着提高了高温初期鸭梨果实中活性氧含量,使APX和POD活性增强,抗坏血酸合成量增加,但随着时间延长,LOX活性迅速增加,加速了果实伤害的进程。5.高温强光胁迫下,施用不同外源调节物质可以减缓胁迫对果实造成的伤害:AsA、草酸、SA、ABA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内源H2O2含量。当胁迫发生后,果实内大量H2O2积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了AsA-GSH循环中关键酶(APX、GR)活性以及AsA含量、AsA/DHA比值有所提高,确保了AsA-GSH循环顺利运转,使LOX活性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延缓了高温强光对果实的伤害进程。6. Ca2+信使促进剂(CaCl2)显着提高了胁迫初期果实内H2O2含量,大量的H2O2诱导了APX、GR活性,AsA合成量增加,使胁迫后期LOX活性保持较低水平,避免了膜磷脂过氧化,提高了果实的抗逆性。胁迫过程中Ca2+信使抑制剂(EGTA、LaCl3)显着抑制了APX、GR活性和AsA的合成,使AsA-GSH循环运转受到影响,LOX活性迅速提高,加剧了细胞膜磷脂的过氧化进程,加重了果实的伤害。并且从抑制剂的抑制效果来看,LaCl3较EGTA效果更为显着。7.温度能明显影响果实细胞中Ca2+分布。45℃处理初期,液泡中Ca2+开始向细胞质中移动,使细胞质中Ca2+浓度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液泡中Ca2+浓度减少,大部分Ca2+颗粒沉淀流向胞质中。处理7h细胞质中的Ca2+浓度减少,液泡中Ca2+颗粒增多,液泡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果实细胞伤害发生。8.鸭梨果实中Ca2+分布受光照的影响,无光条件下果实中Ca2+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隙和液泡中,细胞质中几乎没有Ca2+分布。照光条件下,细胞间隙和液泡中的Ca2+向细胞质中转移,细胞质中Ca2+浓度急剧增加,但细胞间隙仍有少量Ca2+沉淀颗粒分布,而液泡中几乎没有Ca2+分布,由此可见:细胞质中的Ca2+主要来源于液泡中。9.在温度和(或)光照逆境胁迫下,果实活性氧和细胞质中Ca2+浓度升高,而高浓度活性氧和(或)细胞质中Ca2+作为信号分子,刺激或诱导细胞膜上SOD、APX、MDHAR、GR等酶活性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消除了胁迫后期活性氧对果实细胞膜的伤害。然而,随着温度和光照胁迫加重,当果实活性氧产生速度远超过抗氧化系统清除速度时,此时液泡中的Ca2+全部流入细胞质中,细胞失去了自动调节能力,再不能诱导抗氧化系统做出相应的响应(或者能力达不到实际需要),从而导致果实细胞膜系统遭受伤害,直至果实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伤害。

杨念[7](2013)在《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梨果产业是河北省最主要的水果产业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居全省干鲜果品的首位,在全国也稳居第一的位置。但是,从目前国内外生产及销售形势来看,河北省的梨果产业还有很多不足,存在诸多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包括梨果在内的各类农产品之间竞争的焦点已经由价格转变为品质,因此未来河北省梨果产业不能仅仅依靠价优取胜,而是要从生产、加工等多方面提升梨果质量。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到多地走访调研、收集多年的数据,分析了目前生产、加工、流通、对外贸易等多个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河北省梨果产业的发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全文以产业链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竞争理论、竞争政策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运用因子分析、综合指数、灰色关联分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和聚类分析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加工—流通—对外贸易—战略对策的顺序进行安排,构建了研究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制定出符合河北省农业经济实际的梨果产业发展战略,并从政府、企业和农户三个层面提出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河北梨果产业从产量大省向梨果强省的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从生产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研究了国内外梨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收获面积、产量、单产、生产者价格及区域布局,进出口规模、布局和价格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梨果出口贸易的国际环境,论证了中国梨果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为分析河北省梨果产业奠定了基础。第二,从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成本收益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梨果生产的现状;应用比较优势模型,分析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香港、澳门、海南省不种植梨果,西藏的种植量很小)梨果生产的规模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结合种植面积、产量、区位商、资源禀赋系数和单产水平,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梨果生产综合的综合优势居全国第一,但是单产水平落后于山东、安徽和河南,因此河北省的梨果生产优势还有提高的空间,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通过品种更新,技术进步,推广无公害生产,加强标准化建设等方式,提高梨果的单产水平、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第三,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影响河北省梨果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关联程度依次为有效灌溉面积>梨果种植面积>成灾面积>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用工量>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通过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分析出在11个因素中,有效灌溉面积、种植面积、成灾面积、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6个因素的影响度总和达到了88.27%,是影响河北省梨果产量的主要因素。第四,通过市场调研和对资料的整理,收集了河北梨果加工产品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河北梨果加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河北梨果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流通体系和市场主体。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梨果物流网络进行了布局,建议构建以唐山和石家庄为物流园区,沧州、邯郸、承德为物流中心,秦皇岛、张家口、保定、廊坊、邢台、衡水为配送中心的物流网络。在唐山和石家庄建立起面向全国的果品批发市场,沧州、邯郸、承德建立现代化大型果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实现梨果采摘季节集中供货、批量外销。并在主要产地石家庄和沧州建立专业市场,集中销售品牌梨果,以品牌产品营销促名牌市场建设,形成互动发展。第五,从出口规模、价格和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北梨果出口的现状,运用出口地理集中度和贸易强度两个指标分析了河北梨果出口市场的稳定性,论证了河北省梨果出口存在出口率低,出口价格与主要梨果出口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等问题。选取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出河北省梨果出口的竞争力在全国23个主要梨果出口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位居第二。第六,根据对生产、加工、流通、对外贸易几个环节的分析,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制定了河北省梨果产业的战略目标,并采用SWOT分析方法选择了产业化发展战略、支撑保障战略和市场需求战略,并从政府、企业和农户三个层面提出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侍瑞[8](2013)在《骏枣落果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阿克苏地区骏枣枣果落果现象严重的问题,本试验以8a生骏枣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总结骏枣落果规律,研究骏枣果柄离区组织结构特征、测定果实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初步揭示骏枣落果机制,并采用喷施叶面肥和外源激素、根施生物有机肥以及疏花疏果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来减少骏枣落果量,研究结论如下:1.骏枣坐果(6月9日)后第10天幼果开始出现脱落,此现象一直持续至果实成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出现两次落果高峰期,其累计落果数分别占落果总数的47.1%、78.7%,骏枣总落果率高达90.4%。2.骏枣果实与果柄的离层是逐步分化成的,落果过程中髓部离层细胞先分离形成裂纹,后延伸至木质部与韧皮部形成大的空隙,但是维管束组织中的导管和伴胞并不会分离,果实与果柄结合处最终在外力作用下脱离。3.骏枣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形成与枣果IAA和ZT含量过低有关,第二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与GA3、IAA和ZT含量减少,ABA含量急剧上升相关,在骏枣发育过程中,枣果中ABA/(GA3+IAA+ZT)值对研究骏枣生理落果的发生情况有一定指示作用。4.坐果期之前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酸防治落果效果最好;枣果幼果期前,喷施5种叶面肥(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锌、硝酸钙)均可以减轻落果的发生;果实膨大期,喷施硫酸锌对落果防治效果不明显,其它喷肥处理效果显着,但是此时落果率相对其他时期都比较高;果实成熟期,5种叶面肥均未达到防止落果的预期。5.花期喷施赤霉素可有效减轻骏枣落果,而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效果不明显;喷施萘乙酸也可以防止落果,喷萘乙酸在坐果期和幼果期均能减轻落果数量;果实膨大期和脆熟期喷施赤霉素和萘乙酸均未起到缓和落果的效力,落果率超过70%。6.根施生物有机肥对减轻落果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肥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生物有机肥3相对效果较好。7.坐果期前疏花,坐果期疏果均能减轻枣果不同发育阶段落果的大量发生,枣树疏花后整个生长期平均落果率为21.09%,而疏果后落果率仅为18.42%。

陆金珍[9](2013)在《昆明地区苹果、梨对不同化学疏除剂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不同化学药剂对坐果率、单果比例、果实品质、花粉管萌发及生长和胚囊及早期胚胎的影响。本研究以16年生红富士、8年生红梨为试材,选用单氰胺、尿素、硫脲、石硫合剂、TMN-6、CFA和NAA+Eth作为红富士和红梨的疏除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在盛花期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研究苹果、梨对不同药剂的响应机制,筛选出适宜昆明地区对苹果、梨疏花疏果效果明显、经济、安全的化学疏除剂及其喷施浓度。主要试验结果:(1) TMN-6对红富士的疏除效果好,喷施浓度为0.4%,16年生红富士的药剂用量为6.69g/株,药液用量1.67L/株。其落果集中于喷药后2周内。2012年生理落果后的花序坐果率为22.8%,单果比例为81.02%。TMN-6处理后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纵、横径及单果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烧伤花瓣、花药和柱头,杀死部分花粉粒并抑制花粉管的生长而起作用,对授粉前的胚囊发育进程没有影响。(2) CFA喷施时期与TMN-6同为盛花期后4-5天,浓度为10g/L。对16年生红富士用量为16.67g/株,药液用量1.67L/株。应用后落果动态与TMN-6相似,处理后的花序坐果率为33.8%,花朵坐果率为9.57%,单果花序比例为83%。CFA能提高单果重,增大果实的平均横径,影响果实的内在品质。并能杀死大部分的花粉管并对柱头造成杀伤,但对已经伸入柱头中下部的花粉管作用不大。(3)硫脲的疏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尤以对红梨的疏除效果最好,使用浓度为0.25%,喷施时期为盛花期后4-5天。8年生红梨的药剂、药液用量分别为1.76g/株、0.70L/株,它能抑制位于花柱中上部的花粉管生长。(4)石硫合剂喷施后花粉在柱头上能正常萌发,其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用于红富士上以低浓度的疏除效果好,而在红梨上则随年份呈现两种不同的结果:2011年高浓度的作用效果强于低浓度的,有明显的疏除效果;而在2012年的试验中则是低浓度处理的效果强于高浓度的,即受不同年份的影响,石硫合剂疏除效果多样。(5)应用于红富士和红梨上的各种药剂均对授粉前的胚囊发育进程没有影响。(6)由红富士落果的花粉管生长及胚胎观察的显微照片上看出,四种药剂处理后的落果中均可发现在少量的花柱底端仍可观察到少量的花粉管,同一时期的胚囊中均可见到少量的胚珠中有胚乳核的存在,绝大部分胚囊早已退化,其停止发育始于八核胚囊时期,仅有少量属于胚败育。(7)受花期病害的影响,从2012年红梨的花粉管生长和胚胎学的两方面无法得出尿素和NAA+Eth的疏除机理的结论,其坐果率与对照也没有差异。

张淑云[10](2011)在《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调查》文中认为本研究着眼于目前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之间分工不明确,协作运转无序,利益协调不清,难以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益的现状,以农业推广框架理论、农户行为产生和改变理论、自组织发展理论和超循环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的成功经验,以河北省梨产业技术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河北省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运行现状,河北省梨主产区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农户对梨产业技术需求与供给意愿的调查分析,明确推广组织在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空间;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农户视角对推广组织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以期从评价结果中发现和纠正推广组织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超循环理论构建从“政府一元供给”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动力机制模型,以期为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建立以“农户合理需求为导向,市场运作为基础,政府主导、多方主体互动”的协同治理机制提供参考。并通过机制的运行力求使各推广组织高效有序,协同运行,进而提高农业技术采纳率,实现农户稳定增收、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职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多元投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主导型推广服务体系自身实力不够等问题,借鉴国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的农业推广模式要逐步优化到多元化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型发展模式:一是推广组织多元化;二是推广内容全程化;三是推广行为社会化;四是推广方式多样化;五是农业推广从“以技术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2.河北省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公益性农业推广机构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服务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意识逐步增强。多元化推广组织在梨产业技术推广上形成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和培训,龙头企业带动三大支撑体系。但是从总体上看,在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上,河北省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滞后,推广组织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紧密协同运行机制。3.以农户对河北省梨产业技术需求与供给意愿为分析的切入点,运用对河北省冀中南部梨区597户梨农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于依据样本区域实际情况选择的9项技术,得出生产资料是目前农户最需要的技术类型,农户对技术信息、新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四项技术有着较强需求,不同区域农户技术需求优先序有一定差异。从技术总供给意愿来看,政府推广组织和龙头企业在样本区域9项技术的推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农户技术推广选择的主体,大学科研机构和合作组织仅起到了辅助作用。从分区域技术供给意愿来看,政府推广组织、龙头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组织均有所涉及,但不同地区这些组织发挥的作用强度不一样:政府推广组织依然是辛集、赵县地区农户最希望提供技术服务的首选组织;龙头企业成为泊头地区农户最信赖的技术推广组织;“其它”和示范户在魏县地区发挥的推广作用较大。4.从农户获取技术受不同组织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农户采纳梨果新技术的决策依据主要是亲友邻居和政府推广组织;农户接受培训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推广组织,其次是大学科研机构;推广人员推广的技术与农户的需求有一定的锲合,但也有一定的矛盾;推广人员的推广方式与农户的喜好有一定差距。现阶段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均已参与到梨果技术推广服务中,但推广区域和辐射农户面还很窄。首次基于农户视角,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元化推广组织的服务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是:认为推广组织服务绩效优秀的农户达到了7.3%,良好的农户达到了25.1%,一般的农户达到了34.6%,说明推广组织的推广绩效在农户评价中处于一般水平。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适合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议。5.依据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在梨产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现状,梨农的技术需求与供给意愿,以及农户对推广组织的服务绩效评价,结合我国国情,首次基于超循环理论构建了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在系统内,组织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推广的整体效率,体现出超循环系统的优越性。在现实工作中,要化解超循环主体在运行中的障碍,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运行。6.提出以河北农业大学和泊头东方果品公司为典型案例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的协同运行模式。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创建的与政府推广部门、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相结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实现了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国家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宗旨。泊头东方果品公司创建的“专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技术推广协同模式一方面优化完善了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方面吸引了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了所联结农户的经营增收。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模式的运行还需建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保障机制,多元化推广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和风险抵御分担机制等。

二、鸭梨化学疏果中几个因子关系的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鸭梨化学疏果中几个因子关系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市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邯郸市梨栽培模式与经营模式
    2.1 邯郸市区位现状与生态条件
        2.1.1 区位现状
        2.1.2 生态条件
    2.2 邯郸市梨产业生产现状
        2.2.1 主要梨树品种的规模与产量
        2.2.2 栽培模式的变化
        2.2.3 梨园种植规模与效益
        2.2.4 梨果销售和物流状况
        2.2.5 品牌化建设
        2.2.6 梨产业加工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市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品种相对老化,品种区域化特征不突出
    3.2 栽培技术与品种不配套
    3.3 种植规模较小,规模效益不突出
    3.4 梨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薄弱
    3.5 物流运输建构不完整
    3.6 销售体系不健全
    3.7 品牌效应较弱
    3.8 供需矛盾凸显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对策略
    4.1 建立新品种比较试验园
    4.2 加强与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4.3 确定适宜的发展规模
    4.4 重视梨果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4.5 建立梨物流运输体系
    4.6 研发梨的深加工产品
    4.7 拓宽销售渠道
    4.8 加大宣传,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2)梨花序形成相关CCD基因家族分析及硫代硫酸钾(KTS)疏花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梨疏花疏果的进展
        1.1 疏花疏果的概述
        1.2 常用化学疏除剂及作用机理
        1.3 新型化学疏除剂及其作用原理
    2 花序的形成
        2.1 花芽分化
        2.2 营养成分调控花芽分化
    3 独脚金内酯
        3.1 独脚金内酯的发现
        3.2 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及传导的关键基因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梨花序形成生理指标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恩梨’和‘金香水梨’开花物候期对比
        2.2 ‘恩梨’和‘金香水梨’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2.3 ‘恩梨’和‘金香水梨’可溶性淀粉含量比较
        2.4 ‘恩梨’和‘金香水梨’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
        2.5 ‘恩梨’和‘金香水梨’矿质元素含量比较
    3 讨论
第三章 梨花序形成相关CCD基因家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蔷薇科果树CCD家族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1.3 蔷薇科果树CCD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1.5 引物设计及表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蔷薇科果树CCD家族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2 蔷薇科果树CCD家族基因染色体定位与基因共线性分析
        2.3 蔷薇科果树CCD家族基因系统发生树构建和分析
        2.4 蔷薇科果树CCD家族基因结构与蛋白序列分析
        2.5 蔷薇科果树CCD基因家族Ka/Ks分析
        2.6 蔷薇科果树CCD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2.7 ‘恩梨’和‘金香水梨’梨花芽中PbCCDs基因表达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硫代硫酸钾(KTS)用作梨疏花剂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KTS浓度对坐果率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KTS处理对叶片、花朵的影响
        2.3 KTS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发育及冷藏品质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桃树形及树体冠层结构研究
        1.1 桃树的生长型分类
        1.2 桃树的树体结构
    2 果树冠层微环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2.1 果树冠层微环境
        2.2 冠层微环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
    3 果实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研究
        3.1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3.2 环境等因素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4 采后桃果实品质生理研究
        4.1 果实成熟衰老与软化进程
        4.2 外观品质变化
        4.3 内在品质变化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着色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其处理
        1.2 指标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间冠层不同部位温度、光照强度的比较
        2.2 不同时期冠层不同部位温度、光照强度日变化
        2.3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色差的比较
        2.4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色素含量的比较
        2.5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树体冠层不同部位的温度、光照条件差异
        3.2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果皮着色差异及其原因解析
        3.3 冠层微环境影响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结构基因的表达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发育过程中内在品质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其处理
        1.2 指标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冠层不同部位温度、光照强度的比较
        2.2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发育期间单果质量和内在品质比较
        2.3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发育期间糖和糖醇组分含量的比较
        2.4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发育期间有机酸组分含量的比较
        3 讨论
        3.1 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温度、光照条件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3.2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发育期间糖酸代谢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冷藏期间果皮色泽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及其处理
        1.2 指标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贮藏期间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色差值变化
        2.2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色素含量变化
        2.3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贮藏期间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果皮色泽变化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3.2 果皮色泽变化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冷藏期间软化衰老及糖酸代谢的差异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及其处理
        1.2 指标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贮藏期间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硬度变化
        2.2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糖和糖醇组分含量的变化
        2.3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有机酸组分含量的变化
        2.4 冠层不同部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的变化
        3 讨论
        3.1 低温贮藏期间果实软化的原因解析
        3.2 果实糖酸代谢及风味品质变化规律的探讨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生理落果和疏果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特有柑橘资源概况
    1.2 柑橘生理落果和疏果情况
    1.3 柑橘果实生物活性物质
    1.4 柑橘果实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1.4.1 柑橘果实类黄酮的种类、物化性质、分布
        1.4.2 柑橘果实酚酸的种类、物化性质、分布
        1.4.3 柑橘果实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1.4.4 酚类物质分析检测技术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5.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法
        1.5.2 ABTS自由基抗氧化实验法
        1.5.3 FRAP铁离子还原实验
        1.5.4 ORAC抗氧化能力
第2章 引言
    2.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材料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3.2.1 酚类标准物质单体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酚类物质的提取
        3.3.2 总酚的测定
        3.3.3 总黄酮的测定
        3.3.4 酚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条件及含量测定
        3.3.5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3.6 ABTS自由基抗氧化实验
        3.3.7 FRAP铁离子还原实验
    3.4 数据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酚类物质标准品HPLC分析结果
    4.2 柑橘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差异
        4.2.1 各基因型柑橘第一次生理落果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差异
        4.2.2 各基因型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差异
        4.2.3 各基因型柑橘疏果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差异
        4.2.4 相同基因型柑橘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差异
    4.3 柑橘果实抗氧化活性研究
        4.3.1 各基因型柑橘第一次生理落果抗氧化活性比较
        4.3.2 各基因型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抗氧化活性比较
        4.3.3 各基因型柑橘疏果抗氧化活性比较
        4.3.4 相同基因型柑橘不同生理落果和疏果期果实抗氧化活性比较
    4.4 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4.4.1 各基因型柑橘第一次生理落果酚类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4.4.2 各基因型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酚类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4.4.3 各基因型柑橘疏果酚类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
    5.1 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生理落果和疏果酚类物质的组分与含量
    5.2 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生理落果和疏果抗氧化能力的差异
    5.3 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
附件

(5)影响库尔勒香梨开花与果实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果树花期的研究进展
        1.2.2 果树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1.2.3 大风对果树危害的研究进展
        1.2.4 库尔勒香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库尔勒香梨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3.2 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3.3 库尔勒大风日数变化特征及对香梨生产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物候及气象资料的分析方法
        2.2.3 模型构建方法
    2.3 研究支撑项目来源
3 气象条件对库尔勒香梨花期的影响及花期预测模型
    3.1 资料处理
    3.2 气象条件对库尔勒香梨始花期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
        3.2.1 库尔勒香梨始花期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
        3.2.2 气象因子对库尔勒香梨始花期的影响
        3.2.3 库尔勒香梨始花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3.2.4 预报模型的检验
    3.3 气象条件对库尔勒香梨花期长度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
        3.3.1 库尔勒香梨花期长度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
        3.3.2 影响库尔勒香梨花期长度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3.3 库尔勒香梨花期长度的回归模型
        3.3.4 库尔勒香梨花期长度的 GM(1,1)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1 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动态
        4.1.1 库尔勒香梨横径和纵径发育动态
        4.1.2 库尔勒香梨鲜重和干重发育动态
    4.2 气象因子与香梨果实增长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2.1 气象因子与果实横径和纵径增长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2.2 气象因子与果实鲜重和干重增长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3 香梨果实生长的回归模型
        4.3.1 香梨果实重量与果径之间的回归模型
        4.3.2 香梨果实生长与发育天数之间的回归模型
        4.3.3 香梨果实果径和重量增长量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库尔勒大风日数变化及对香梨生产的影响
    5.1 大风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长季大风对香梨生长的影响
    5.3 影响香梨大风灾害的因素分析
        5.3.1 风力
        5.3.2 大风持续时间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库尔勒香梨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6.1.2 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6.1.3 库尔勒大风日数变化及对香梨生产的影响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温度与光照强度对鸭梨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温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光照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温度和光照互作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1.1.4 Ca~(2+)信使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1.1.5 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途径
    1.2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树冠不同方位果实抗氧化性比较
        2.2.2 树冠外围和内膛果实抗氧化性比较
        2.2.3 正常和褐化果实抗氧化性比较
        2.2.4 不同温度处理果实抗氧化性比较
        2.2.5 照光处理对果实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2.2.6 不同遮阴及驯化处理对果实抗氧化性的影响
        2.2.7 外源物质缓解高温强光对果实伤害的作用
        2.2.8 Ca~(2+)信使系统在果实抗高温强光胁迫中的作用
    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3.1 活性氧测定
        2.3.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3.3 抗坏血酸含量(AsA)测定
        2.3.4 细胞膜稳定性测定
    2.4 果实组织显微化学观察
        2.4.1 温度对细胞 Ca~(2+)分布的影响
        2.4.2 光照对细胞 Ca~(2+)分布的影响
        2.4.3 温光互作对细胞 Ca~(2+)分布的影响
        2.4.4 Ca~(2+)细胞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与光照对果实活性氧形成的影响
        3.1.1 超氧阴离子(O_2~-.)
        3.1.2 过氧化氢(H_2O_2)
    3.2 温度与光照强度对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2.2 过氧化物酶(POD)
        3.2.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3.2.4 谷胱甘肽还原酶(GR)
        3.2.5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3.3 温度与光照对果实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
        3.3.1 树冠不同方位温、光变化与果实 AsA 含量的关系
        3.3.2 树冠内膛和外围果以及正常果和褐化果 AsA 含量比较
        3.3.3 温度处理对 AsA 含量的影响
        3.3.4 光照变化对 AsA 含量的影响
    3.4 温度与光照对果实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3.4.1 脂氧合酶(LOX)活性
        3.4.2 细胞膜相对透性
    3.5 外源物质缓解高温强光对果实伤害的作用
        3.5.1 外源物质对 H_2O_2含量的影响
        3.5.2 外源物质对 APX 活性的影响
        3.5.3 外源物质对 GR 活性的影响
        3.5.4 外源物质对 AsA 含量的影响
        3.5.5 外源物质对 LOX 活性的影响
    3.6 高温强光下 CA~(2+)信使调节剂对果实抗氧化性的影响
        3.6.1 Ca~(2+)信使调节剂对 H_2O_2含量的影响
        3.6.2 Ca~(2+)信使调节剂对 APX 活性的影响
        3.6.3 Ca~(2+)信使调节剂对 GR 活性的影响
        3.6.4 Ca~(2+)信使调节剂对 AsA 含量的影响
        3.6.5 Ca~(2+)信使调节剂对 LOX 活性的影响
    3.7 温度与光照对果实 Ca~(2+)分布的影响
        3.7.1 不同温度对 Ca~(2+)分布的影响
        3.7.2 高温胁迫对 Ca~(2+)分布的影响
        3.7.3 光照对 Ca~(2+)分布的影响
        3.7.4 温光互作对 Ca~(2+)分布的影响
4 讨论
    4.1 温度与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4.2 光照与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4.3 温光互作与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4.4 Ca~(2+)在鸭梨果实抗高温强光胁迫中的作用
    4.5 温光影响鸭梨果实发育机理的探讨
    4.6 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的技术途径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1.3.1 农产品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
        1.3.2 农产品流通研究
        1.3.3 农产品竞争力研究
        1.3.4 梨果产业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2 梨果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梨果产业的内涵
        2.1.1 梨果
        2.1.2 产业
        2.1.3 梨果产业
    2.2 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2.1 需求因素
        2.2.2 供给因素
        2.2.3 技术进步
        2.2.4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2.3 梨果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
        2.3.1 产业链理论
        2.3.2 产业关联理论
        2.3.3 产业竞争理论
        2.3.4 产业政策理论
3 国内外梨果产业发展现状
    3.1 世界梨果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世界梨果生产
        3.1.2 世界梨果贸易
    3.2 中国梨果产业发展现状
        3.2.1 中国梨果生产
        3.2.2 中国梨果贸易
    3.3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梨果产业的生产现状分析
    4.1 河北省梨果产业生产现状
        4.1.1 生产规模
        4.1.2 区域布局
        4.1.3 品种结构
        4.1.4 成本收益
    4.2 河北省梨果生产的国内比较优势分析
        4.2.1 规模优势
        4.2.2 资源优势
        4.2.3 综合优势
    4.3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梨果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
    5.1 河北省梨果生产的影响因素
        5.1.1 内部构成要素
        5.1.2 外部环境因素
    5.2 河北省梨果生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法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5.3 河北省梨果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概述
        5.3.2 计算河北省梨果生产影响因素的关联度
    5.4 河北省梨果生产影响因素的影响度分析
        5.4.1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概述
        5.4.2 计算河北省梨果生产影响因素的影响度
    5.5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梨果产业的加工和流通分析
    6.1 河北省梨果加工分析
        6.1.1 河北省梨果初级加工产品现状
        6.1.2 河北省梨果深加工产品现状
        6.1.3 河北省梨果加工特点及存在问题
    6.2 河北省梨果产业的流通分析
        6.2.1 河北省梨果流通体制演变
        6.2.2 梨果的流通体系
    6.3 河北省梨果物流网络布局设计
        6.3.1 系统聚类方法概述
        6.3.2 指标选取
        6.3.3 分析结果
        6.3.4 布局设计
        6.3.5 详细布局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河北省梨果出口贸易及竞争力分析
    7.1 河北省梨果出口贸易
        7.1.1 出口概况
        7.1.2 出口规模
        7.1.3 出口价格
        7.1.4 出口市场
        7.1.5 地理集中度
        7.1.6 贸易强度
    7.2 河北省梨果出口市场竞争力分析
        7.2.1 出口竞争力的概念
        7.2.2 评价指标体系
        7.2.3 各省市区梨果出口竞争力因子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分析与建议
    8.1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理论选择
    8.2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8.2.1 政府扶持梨果产业的原因
        8.2.2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8.2.3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8.2.4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8.3 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政府层面
        8.3.2 企业层面
        8.3.3 农户层面
9 结论
    9.1 基本结论
    9.2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骏枣落果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试验概况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骏枣果实发育动态与落果规律的研究
    3.1 骏枣果实发育动态研究
    3.2 骏枣落果规律的研究
第4章 果柄离区组织结构的研究
    4.1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内源激素对骏枣落果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落果调控措施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昆明地区苹果、梨对不同化学疏除剂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早期常用疏除剂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1.1.1 二硝基化合物(DONC)
        1.1.2 石硫合剂
        1.1.3 NAA及NAAm
        1.1.4 乙烯利
        1.1.5 西维因
        1.1.6 6-苄氨基腺嘌呤(6-BA)
        1.1.7 敌百虫
    1.2 新型化学疏除剂及其作用机理
        1.2.1 多效唑(MET)
        1.2.2 钙化合物(Calcium Compounds)
        1.2.3 硫酸盐尿素(MCDS)
        1.2.4 支链仲醇聚氧乙烯醚 (TMN-6)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
        1.2.6 其他类化合物
    1.3 不同化学药剂在仁果类果树上的应用
        1.3.1 疏除剂在苹果上的应用
        1.3.2 疏除剂在梨上的应用
    1.4 发展趋势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2.1.1 红梨试验地
        2.1.2 红富士试验地
    2.2 试验材料
        2.2.1 梨
        2.2.2 苹果
        2.2.3 化学药剂
    2.3 试验方法
        2.3.1 喷施药剂及浓度
        2.3.2 坐果率调查
        2.3.3 药剂处理对花柱头上花粉萌发及生长影响的观察
        2.3.4 药剂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的观察
        2.3.5 果实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红富士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药剂处理的疏花疏果效应
        3.1.1 2011年对红富士坐果率、单果比的影响
        3.1.2 不同药剂处理对2012年疏花疏果的影响
    3.2 不同药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2.1 果实外在品质测定
        3.2.2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3.3 药剂处理对花粉管萌发、生长的影响
        3.3.1 硫脲
        3.3.2 TMN-6
        3.3.3 CFA
        3.3.4 石硫合剂
    3.4 药剂处理对胚胎发育进程的影响
        3.4.1 对胚囊及授粉受精的影响
        3.4.2 对落果胚胎的影响
    3.5 讨论
4 红梨的试验结果
    4.1 不同药剂处理的疏花疏果效应
        4.1.1 2011年对坐果率及单果比例的影响
        4.1.2 2012年的疏花疏果效应
    4.2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药剂处理对花粉管萌发、生长的影响
    4.4 药剂处理对胚胎发育进程的影响
        4.4.1 对胚囊及授粉受精的影响
        4.4.2 落果胚胎
    4.5 讨论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图版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政府一元化农业推广的弊端分析
        1.2.2 多元化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户技术需求和采用行为的研究
        1.3.2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研究
        1.3.3 农业技术供需互动和均衡问题
        1.3.4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业推广问题的研究
        1.3.5 本文提出基于超循环理论研究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的新思路
        1.3.6 本文基于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进行研究的主要依据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推广组织与农业推广体系
        2.1.2 农业推广体制、运行机制与体系之间的互联互制关系
        2.1.3 农业推广体系与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一主多元)
        2.1.4 推广体制、运行机制、政策导向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的经济学分类和推广主体的最优选择
        2.2.2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2.2.3 农户行为产生和改变理论
        2.2.4 自组织理论
        2.2.5 超循环理论
3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演化进程分析与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3.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演化进程
        3.1.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
        3.1.2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
        3.1.3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效
        3.1.4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3.2 国外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
        3.2.1 政府领导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
        3.2.2 政府和地方(或农民)合办(或协作)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
        3.2.3 民间领导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
    3.3 国外多元化农业推广体制对我们的启示及借鉴
        3.3.1 国外农业推广体制对我们的启示
        3.3.2 国外农业推广体制对我们的借鉴
    3.4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作用现状
    4.1 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 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
        4.1.2 政府在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2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
        4.2.2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3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3.1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现状
        4.3.2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推广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推广的组织体系
        4.4.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推广现状
        4.4.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多元化推广组织在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现状及样本区域选择
    5.1 河北省梨产业发展现状
        5.1.1 河北省梨果产量远高于其它果品
        5.1.2 河北省梨生态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5.1.3 无公害种植面积显着提高,果品质量明显改善
        5.1.4 梨果出口创汇优势明显
        5.1.5 梨果业在林业产值中的贡献位居前列
    5.2 多元化推广组织在梨产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现状
        5.2.1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体系
        5.2.2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和培训体系
        5.2.3 龙头企业带动体系
    5.3 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5.3.1 梨产业新型实用技术的研发与集成推广能力弱
        5.3.2 梨采后商品化处理、包装、贮运标准化环节薄弱,品质品牌建设滞后
        5.3.3 病虫害依然较为严重,安全生产意识较为薄弱
        5.3.4 生产组织化和市场销售的信息化程度不强
        5.3.5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应对与应急机制尚未构建起来
    5.4 样本区域概况
        5.4.1 样本区域的选择依据
        5.4.2 调查数据获取
        5.4.3 调查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描述
    5.5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中农户需求与供给意愿研究
    6.1 农户技术需求特点
        6.1.1 农户对技术需求相应分散
        6.1.2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全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1.3 农户采纳新技术需要有配套的防范市场和自然风险的服务
        6.1.4 农业技术示范点建设是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6.2 农业技术应用到农户的制约因素
        6.2.1 农技推广部门技术服务不足
        6.2.2 农业技术供给和需求不协调
        6.2.3 现行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6.3 梨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现状与原因剖析
        6.3.1 梨果新品种推广现状
        6.3.2 土肥水管理技术推广现状
        6.3.3 花果管理技术推广现状
        6.3.4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现状
    6.4 梨果销售
    6.5 梨产业技术推广供需状况研究
        6.5.1 农户对梨产业技术需求意愿
        6.5.2 梨产业技术推广中农户技术供给意愿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推广组织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7.1 农户获取技术受不同组织的影响分析
        7.1.1 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决策依据
        7.1.2 农户接受技术讲座或培训情况
        7.1.3 农户喜欢的技术服务方式
        7.1.4 影响农户采纳新技术的主要因素
        7.1.5 农户接受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技术服务情况
    7.2 基于农户视角的推广组织服务绩效评价
        7.2.1 模型设定
        7.2.2 确定指标框架及各指标内涵描述
        7.2.3 构建评价模型分析
        7.2.4 推广组织服务绩效的模糊综合测评
    7.3 建立适合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的构建
    8.1 运用超循环理论研究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
    8.2 超循环理论基础
        8.2.1 反应循环
        8.2.2 催化循环
        8.2.3 超循环
    8.3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成要素
        8.3.1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
        8.3.2 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推广
        8.3.3 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农业推广
        8.3.4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业推广
    8.4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超循环系统
        8.4.1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反应循环
        8.4.2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催化循环
        8.4.3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超循环
    8.5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超循环主体职责及运行障碍
        8.5.1 政府
        8.5.2 农业高校或科研院所
        8.5.3 涉农企业
        8.5.4 农业科技中介机构
        8.5.5 合作组织
    8.6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超循环客体的职责及运行障碍
        8.6.1 科技成果本身
        8.6.2 自然生产资源
        8.6.3 生态环境
    8.7 本章小结
9 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
    9.1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案例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
        9.1.1 河北农业大学参与农业推广的优势
        9.1.2 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组织框架
        9.1.3 主要模式
        9.1.4 河北农业大学与其它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的建议
    9.2 以泊头东方果品公司为案例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模式
        9.2.1 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概况
        9.2.2 “专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技术推广协同模式运作程序
        9.2.3 “专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技术推广协同模式的基本特征
        9.2.4 “专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技术推广协同模式的效果评价
        9.2.5 “专家+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技术推广协同模式的建议
    9.3 本章小结
10 总结全文与讨论
    10.1 全文总结与发展对策
        10.1.1 全文总结
        10.1.2 发展对策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致谢

四、鸭梨化学疏果中几个因子关系的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市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D]. 马慧.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2]梨花序形成相关CCD基因家族分析及硫代硫酸钾(KTS)疏花的应用[D]. 张俊.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发育及冷藏品质差异研究[D]. 丁云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中国特有柑橘属植物生理落果和疏果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D]. 苏卿. 西南大学, 2014(05)
  • [5]影响库尔勒香梨开花与果实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D]. 张倩.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6]温度与光照强度对鸭梨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李英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7]河北省梨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念.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8]骏枣落果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D]. 侍瑞. 新疆农业大学, 2013(12)
  • [9]昆明地区苹果、梨对不同化学疏除剂的响应研究[D]. 陆金珍. 西南林业大学, 2013(02)
  •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调查[D]. 张淑云.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鸭梨化学减薄中多种因素关系的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