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以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L1)和碘离子为混合配体的一维链式结构配合物[Cd(L1)(μ-I)I]n (1);设计合成了以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L1) [4―甲氧基吡啶氮氧化(L2)]和硫氰酸根为混合配体的二维层型结构配合物[Co(μ1,3-SCN)(μ-L1)]n (2)、[Co(μ1,3-SCN)(μ-L2)]n (3);设计合成了以3, 5-二甲基吡啶氮氧化物(L3)和硫氰酸根为混合配体的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Cd(μ1,3-SCN)2(μ-L3)]n (4);设计合成了以吡嗪-1, 4-二氧化物(L4)为桥联配体的二维层型结构配合物{[Cu(μ-L4)1.5(ClO4)2(H2O)]?(H2O)0.5}n (5);使用2, 5-二甲基吡嗪氮氧化物(L5)、8-羟基喹啉氮氧化物(L6)设计合成了一维链式结构配合物{[Mn(μ1,6-L5)(L6)2(H2O)2]?(ClO4)2}n (6);设计合成了以2, 3, 5, 6-四甲基吡嗪-1, 4-二氧化物(L7)和硫氰酸根为混合配体的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Cd2(μ1,3-SCN)4(μ4-L7)]n (7);设计合成了以3-(2-吡嗪基)-2-羟基吡啶(L8)和硫氰酸根为混合配体的二维层型结构配合物[Cd(μ1,6-L8)(μ1,3-SCN)2]n (8)。对所合成的八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表征;对配合物(4)、(7)、(8)进行了固体荧光性质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设计合成以吡啶吡嗪类和硫氰酸根为混合配体的新型配位聚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2,6-二甲基吡嗪与水杨酸衍生物共晶的合成、结构与表征[J]. 化工时刊 2019(12)
- [2].2-甲基吡嗪分子激发态系间交叉过程的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影像研究[J]. 物理学报 2020(10)
- [3].吡嗪酰胺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使用的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04)
- [4].2-乙酰基-3,5或6-二甲基吡嗪合成反应工艺研究[J]. 山东化工 2020(17)
- [5].2,3,5-三甲基吡嗪的合成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4(09)
- [6].2-乙酰基吡嗪合成新工艺[J]. 山东化工 2015(19)
- [7].分析吡嗪酰胺耐药对肺结核疗效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0)
- [8].一种吡嗪酯类香料前体的制备及其热性能[J]. 精细化工 2020(09)
- [9].吡嗪酰胺不同给药频次的效果及药效学评价[J]. 河北医药 2020(19)
- [10].2-甲基吡嗪-5-羧酸的制备工艺优化[J]. 云南化工 2018(09)
- [11].2,6-二甲基吡嗪与芳香酸共晶的合成、结构与表征[J]. 化工时刊 2019(02)
- [12].吡嗪酰胺耐药对肺结核疗效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06)
- [13].5-甲基吡嗪-2-羧酸的合成工艺[J]. 化工时刊 2018(06)
- [14].2,5-二甲基吡嗪的合成[J]. 山东化工 2017(05)
- [15].2-甲氧基-3,5-二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 2016(17)
- [16].200例吡嗪酰胺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 重庆医学 2015(08)
- [17].315例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5(09)
- [18].吡嗪酰胺的质量标准研究及其应用[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06)
- [19].服用吡嗪酰胺当心血尿酸升高[J]. 药物与人 2012(07)
- [20].5H-5-甲基-6,7-二氢环戊并吡嗪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4(12)
- [21].噻吩并吡嗪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J]. 广州化工 2014(05)
- [22].吡嗪酰胺肝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4(06)
- [23].维持期含吡嗪酰胺方案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 西藏医药杂志 2013(01)
- [24].酒中吡嗪类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13(09)
- [25].吡嗪酰胺致严重高尿酸血症78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房 2012(28)
- [26].香料解析(十二):2-乙酰基吡嗪[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12(09)
- [27].左氧氟沙星替代吡嗪酰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J]. 西部医学 2011(01)
- [28].乙酰基吡嗪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1(08)
- [29].3-碘-1H-吡唑并[3,4-b]吡嗪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0(04)
- [30].吡嗪酰胺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