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已有大量研究证实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有益,但其对非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用G-CSF自体动员骨髓干细胞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三组:ADR组、ADR+G-CSF组、CN组。ADR组(n=12):参照Tomita S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共15 mg/kg(分6次于两周内给完,每次2.5mg/kg);ADR+G-CSF组(n=12),阿霉素用法用量同ADR组,阿霉素用药结束后下一周皮下注射G-CSF50μg/kg/d,连续8天;CN组(n=12):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用药结束后观察4周,做血流动力学检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检测骨髓细胞归巢及分化情况,以及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N组比较,使用阿霉素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恶化,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DR+G-CSF组与ADR组相比,除LVSP(12.65±2.34Kpa vs10.95±1.51Kpa,p<0.05)有统计学差异外,前者较高,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是DAP(7.98±2.19Kpa vs8.01±1.54Kpa,p>0.05)、SAP(12.72±1.73Kpa vs12.56±0.75Kpa,p>0.05)、LVDP(2.49±2.14Kpa vs3.13±1.74Kpa,p>0.05)、LVEDP(3.46±1.75Kpa vs4.28±1.81Kpa,p>0.05)值前者比后者减小;LV+dp/dt(552.29±351.05Kpa/s vs423.00±297.63Kpa/s,p>0.05)、LV-dp/dt[(-310.68)±266.66Kpa/s vs(-186.39)±264.32Kpa/s,p>0.05]接受G-CSF处理组增加。ADR+G-CSF组和CN组比较除LVSP(12.65±2.34Kpa vs12.63±1.33Kpa,p>0.05)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态学检查下发现ADR组心肌细胞排列失去正常的结构形态、明显不规则,可见细胞坏死、肌纤维溶解、心肌纤维化,还出现了心肌胞浆的空泡样变性,ADR+G-CSF组上述病理改变比ADR组轻,未见胞浆空泡样变性,CN组光镜下无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测ADR+G-CSF组和ADR组心肌组织内均出现CD133+细胞,成单个细胞分布,CN组未见染色阳性细胞。根据TUNEL检测计算心肌凋亡指数(AI),CN、ADR和ADR+G-CSF组分别为4.13±0.46%、9.73±1.31%、8.54±0.84%,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N组相比,ADR组和ADR+G-CSF组细胞凋亡增加,而且ADR+G-CSF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比ADR组有所下降,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G-CSF自体动员骨髓干细胞可以减轻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心功能有所改善,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骨髓干细胞归巢到心脏并使心肌细胞再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灵芝酸T提高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08)
    • [2].一种阿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19(16)
    • [3].阿霉素的神经毒性及其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4].巯基化阿霉素的两种合成方法的比较[J]. 药学实践杂志 2014(06)
    • [5].阿霉素的毒性及降毒方法综述[J]. 湖北畜牧兽医 2014(09)
    • [6].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中医防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2)
    • [7].阿霉素纳米胶束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19(02)
    • [8].不同剂量阿霉素对脑胶质瘤术后局部化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17)
    • [9].线粒体转移引起肿瘤细胞阿霉素耐药的机制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23)
    • [10].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22)
    • [11].生脉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患者阿霉素化疗中的心肌保护作用[J]. 光明中医 2011(03)
    • [12].黄芪多糖下调骨肉瘤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可能机制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11)
    • [13].果胶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4].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残存肿瘤细胞特性[J]. 中国医药 2018(10)
    • [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含量[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07)
    • [16].表面修饰二氧化硅的脂质体对阿霉素的包埋与释放性质(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21)
    • [17].阿霉素椎间孔周围注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影响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02)
    • [18].阿霉素作用下兔血清中GDF-15的变化及心脏超声、病理改变[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86)
    • [19].硒联合阿霉素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研究[J]. 营养学报 2018(04)
    • [20].阿霉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4(12)
    • [21].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阿霉素应用中的作用[J]. 重庆医学 2012(16)
    • [22].阿霉素肋间神经干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30)
    • [23].阿霉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01)
    • [24].参麦注射液治疗阿霉素致心脏毒性的心电图观察[J]. 东南国防医药 2008(01)
    • [25].阿霉素对Nalm-6细胞增殖的影响[J]. 江苏医药 2018(10)
    • [26].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J]. 海峡药学 2014(02)
    • [27].六神丸逆转K562/DOX细胞阿霉素耐药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05)
    • [28].芯片毛细管电泳结合光谱法对阿霉素和谷胱甘肽相互作用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9(06)
    • [29].阿霉素纳米粒的制备与模拟体外释放行为[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02)
    • [30].阿霉素在临床应用中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哈尔滨医药 2008(05)

    标签:;  ;  ;  ;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