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白居易相异性研究

元稹白居易相异性研究

论文摘要

元稹、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二人自结交后便把对方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一生友谊牢不可破。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言:“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宦海生涯中,他们有相似的治国理想,相互扶持;诗歌创作上,他们有近似的主张,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形成了以浅切为代表的元和诗派;日常生活中,他们相互资助,每有喜事便诗歌道贺,遭遇困难时,便以诗歌相慰。可以说他们二人各自在文学史上取得的成就与另外一人是分不开的。在生前,他们二人名气相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元稹对世人的影响逐渐下降:人们对元稹的关注、评价没有对白居易的高,元稹的地位也不如白居易重要,更不用说元稹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远没有白居易高大、正直。尽管近几年学术界对元稹的研究热情有所高涨,但是系统的将元稹和白居易的相异性进行比较的资料还是很少的。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以元白之间的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梳理元白相异性研究成果,并通过科学、严谨的统计数字,结合元白历史地位的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指出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相异性。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引起大家对元稹和白居易比较研究的关注和了解,以期对元白研究有所帮助。元稹、白居易均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相似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使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有相通的感受。但是作为个人,他们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本文从思想个性、诗歌创作、后人评价三方面入手,细致深入的探讨元白之间的差异性,认为元白二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首先,元稹一生主导思想是“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白居易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参政行为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元稹不达目的不罢休,白居易则有着较强的知足色彩。其次在对待婚姻爱情上。尽管元白青年时期都曾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也都没有成功,二人后来都娶到门当户对的女子。但是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各自对于婚姻爱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元稹对于婚姻爱情没有过多的热情。在他眼中,只要能在仕途上有所帮助,婚姻爱情是可以用来利用、牺牲的。而在白居易眼中,婚姻爱情是平等、专一的。再次,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元白在叙事型诗歌和抒情型诗歌中存在不同之处。如叙事型诗歌中的新乐府。他们在创作动机、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写作手法、语言艺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最后,作为中唐文学的大家,元稹、白居易在身后名及作品的流传方面也有许多差异的。评价上,元稹白居易在同时代的地位不相上下,到了后代,人们对元稹的关注逐渐下降,而且关注点也逐渐转移到否定方向。白居易的评价则持续升温,对白居易的好评逐渐增多。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选本上,众所周知,流传广、影响大的唐诗选本往往对作者、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在历朝历代的唐诗选本中,对元白诗歌的选入有明显的差别。即选入的元稹诗歌数量和所占比重都没有白居易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元白思想和个性中的相异性
  • 1.1 元白个性差异
  • 1.2 元白婚恋观差异
  • 第二章 元白文艺创作中的相异性
  • 2.1 元白叙事型诗歌的不同之处
  • 2.1.1 新乐府写作动机——元作模糊、白作明确
  • 2.1.2 新乐府题材选择——元作狭窄、白作广阔
  • 2.1.3 新乐府主题不同——元作繁复、白作明朗
  • 2.1.4 新乐府写作手法——元作单一、白作丰富
  • 2.1.5 新乐府语言——元作语句整齐、一韵到底;白作语句错落、中途换韵
  • 2.2 元白抒情型诗歌的不同之处
  • 2.2.1 主题不同——元诗单一、白诗多样
  • 2.2.2 人物不同——元诗集中、白诗分散
  • 2.2.3 表现手法的不同——元诗较多使用“夜”、白诗则不然
  • 第三章 元白评价及影响之间的相异性
  • 3.1 评价上的差异
  • 3.1.1 各个时代人的赞誉与攻击
  • 3.1.2 历代史书的评价
  • 3.1.3 元白评价数量上的差异
  • 3.2 选本之间的差异性
  • 3.2.1 选本入选数量上的差别
  • 3.2.2 从选本中经典篇目来看元白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元白”并称与多面元白[J]. 文学遗产 2016(02)
    • [2].谈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之法——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J]. 语文学刊 2013(19)
    • [3].凭着乐趣写书法[J]. 新天地 2017(04)
    • [4].劉禹錫與元白詩派的離合[J]. 岭南学报 2017(01)
    • [5].领异标新二月花——元白妇女诗新探[J]. 情感读本 2017(23)
    • [6].“元白”并称和释疑[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27)
    • [7].元代诗文面貌的再认识——读元白先生《元代诗文研究专题》讲学录笔记[J]. 古典文学知识 2020(03)
    • [8].元白艳诗特点及其成因探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从元稹的婚恋与仕宦态度看其人品——读《元白诗笺证稿》札记[J]. 语文学刊 2011(24)
    • [10].读《元白诗笺证稿》有感[J]. 青年文学家 2018(20)
    • [11].從中古譯經和元白話看第二語言習得導致的語言接觸——以語言接觸導致的語法變化爲例[J].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5(00)
    • [12].论元白诗风对郑谷诗之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 2009(03)
    • [13].元白唱和诗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4].陈寅恪“元白”诗研究以及内藤湖南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5].元白艳诗再审视[J]. 飞天 2010(16)
    • [16].浅析元白判文[J]. 南昌高专学报 2009(01)
    • [17].元白先生论元、白[J]. 关东学刊 2020(04)
    • [18].聽吴小如先生談啓元白 兼憶吴小如先生[J]. 中国文化 2015(02)
    • [19].從元白話中與語序有關的特殊語法現象看語言接觸和語言變化[J].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8(00)
    • [20].元白“元和体”诗学思想的矛盾及其成因[J]. 中州学刊 2010(03)
    • [21].唱和间渗透的文学观念——以元白唱和诗为例[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2].元白唱和诗与地域文化传播[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3].地理空间位移与元白唱和之关系[J]. 安顺学院学报 2012(02)
    • [24].“元白”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受容[J]. 学术探索 2017(10)
    • [25].元白的深厚情谊[J]. 美文(下半月) 2019(07)
    • [26].杜牧攻讦元白诗的儒家思想立场及意义[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7].论乐人与元白诗歌的传播[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8].“元白”之“文友诗敌”三十年——“古诗文与中华美德”之四[J]. 博览群书 2020(09)
    • [29].元白唱和诗用典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30].《元白诗笺证稿》[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06)

    标签:;  ;  ;  

    元稹白居易相异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