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水利局山东青岛2666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因此人均用水量不断减少,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说,高效节水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当前阶段,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效灌溉农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意识,理清发展思路,才能够确保现代农业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满足我国新型农村的建设需要,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1导言
由于近几年科技的进步,新型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引进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灌溉效率,实现了节水理念。例如GPS、GI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作物的生长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并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高效的灌溉,从而有效避免浪费。而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农田灌溉中,能够在灌溉中根据农作物生理特征自行调节输水量,防止农作物过度生长,从而实现节水目标。
2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因地制宜选择灌溉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根据农田实际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科学地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作物所处的地质土壤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农田灌溉用水量的需求不同。在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区域的土壤类型和特点,选择有效的灌溉方式,从而提高农田灌溉的经济性,例如,一些南方地区土壤湿润,降雨较多,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在作物缺水时期进行灌溉。
2.2根据作物种类选择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农作物的特点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不同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也存在差异。例如,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少,对于这些农作物,在选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少一次灌溉水量、延长灌溉时间;而水稻等农作物,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对于这种类型的农作物而言,要提高节水灌溉的频率。此外,对于产出效益偏低的常规农作物,还应以地面灌溉为主,可以考虑采用步行式灌溉技术、膜垄沟灌溉技术等,将水资源集中到植物附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设在野外,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风雨、雷电等都可能对输水管道、喷灌设备等造成破坏,此外,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还常常遭到一些人为破坏。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工程管理与维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以分级管理为基本原理,可以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乡镇和村落担任工程管理的基础单位,从而实现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聘请专业素质较高的水利管理人员,组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公室,对辖区内的工程进行专职管理,同时,提高农民的保护意识,使得农民能够积极投身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中。
2.4增强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积极发挥带头和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合理设置工程建设资金,进一步提高惠民补贴力度,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要与社会各界以及农民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投资水平。此外,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使得资金的使用方向得以明确,重点补助农业生产效益较高的县区,并对重点工程(例如灌区续建、节水改造、水库加固等)增加资金投入比例。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新思路
3.1优化水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最大的现实就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水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人员首先应当做的就是综合分析,从而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有条理的供水、种植。同时在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过程当中,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有效的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环境检测与评估工作,在水资源分配的过程当中应当本着“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基本原则,细化到对每一个灌区或者是每一个用水单位的用水指标进行明确,最终做到保障农业水资源配置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结合。
3.2加强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的建设
为了有效地实现节水这一目标,加快高效节水示范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起到示范作用,对于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推动节水示范工程的建设,需要有效地推进节水灌溉高新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的引进一下几种新技术手段。
3.2.1生物技术之上的调控灌溉技术
生物技术之上的调控灌溉技术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机理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农作物的特定生理期内实施亏水生长,从而有效地加强农作物亏水锻炼,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同时还能够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实现经济效益与高效节水的协同发展。
3.2.2建立在智能化技术之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农业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有效地引入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生物学和智能化、自动化和微电子化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管理,对农作物本身的水分以及土壤当中的含水量进行实时的监控,然后将监控信息传递到计算机网络中心,并且由计算机发出指令,实现农作物用水量的有效调节。
3.3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包括建设过程当中的管理和工程后期使用的管理,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按照设计环节有条不紊的展开,从而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水利灌溉工程还将长期的运行,为了确保其运行过程的顺畅,那么必须加强对于灌溉工程管理,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并且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组织各个乡镇协调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应当明确了管理责任制,将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节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保障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地发挥效用。
4结语
水资源是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保障,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消耗量也在逐年上升,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农业生产是水资源消耗较多的领域,尤其在传统农田灌溉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农田水利工程就是针对农田用水的一项重要工程,有利于调节和保障农业生产用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节水措施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224.
[2]崔粉玉.浅谈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问题及今后发展[J].吉林蔬菜,2016(09):44-45.
[3]郭志双.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J].民营科技,2015(09):201.
[4]韩晓斌.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