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贫困是全球性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代世界性课题。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中国把“三农”问题视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重点在贫困村,难点在贫困户。在新时期,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客观要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找出制约我国农村的贫困因素,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探索出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了农村贫困基础理论,并从贫困内涵、分类、贫困线的测定入手,对比研究国内外贫困线的界定标准,从而对贫困概念进行理论解释;分析了世界反贫困主要理论,探索反贫困的发展趋势,揭示当前国际反贫困理论的主要作用,以及采取的解决农村贫困的措施;综合评价了国际反贫困的成功作法。运用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分析中国农村贫困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贫困特征,进而分析中国农村的贫困成因,并对区域贫困状态和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规律。 本文对贫困状况进行详尽分析和对生态环境现状及相互关系的深入论述,是研究我国反贫困问题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贫困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指出了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资源生态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问题,一般是由于经济贫困产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只能是经济利益。 本文对中国农村反贫困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多年来的农村扶贫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对中国东北地区社会扶贫的政府行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反贫困总体框架,提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评价体系和反贫困的目标,以求探索农村反贫困新路子。 本文从黑龙江地区等具有典型性的农村贫困问题入手,进行实证分析和抽样分析后,对国内外贫困问题的实证进行剖析,通过样本地区研究达到了解、认识和解决中国目前贫困问题的目的。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提出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指出我国农村反贫困应从开发人力资源入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实施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推进小额信贷,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农村贫困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 2.2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2.5 其他理论
  • 2.5.1 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
  • 2.5.2 纳克斯的恶性循环贫困理论
  • 2.5.3 缪尔达尔的贫困理论
  • 2.5.4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2.5.5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农村贫困的分类与测量
  • 3.1 农村贫困内容及分类
  • 3.1.1 贫困内容
  • 3.1.2 贫困分类
  • 3.2 农村贫困线及贫困程度的测量
  • 3.2.1 贫困线
  • 3.2.2 贫困程度的测量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
  • 4.1 农村贫困现状
  • 4.1.1 贫困人口增加
  • 4.1.2 贫困人口分布
  • 4.1.3 贫困人口分布失衡加剧
  • 4.2 农村贫困的特征
  • 4.2.1 收入特征
  • 4.2.2 家庭与劳动力就业特征
  • 4.2.3 人力资本特征
  • 4.2.4 生产经营特征
  • 4.2.5 生活消费特征
  • 4.2.6 贫困区域的确定及其特征
  • 4.2.7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贫困变动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
  • 5.1 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
  • 5.1.1 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匮乏
  • 5.1.2 恶劣的自然条件
  • 5.1.3 生态环境失调
  • 5.1.4 人口增长快
  • 5.2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 5.3 贫困户生活消费水平比较低
  • 5.4 贫困户生产经营落后
  • 5.5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面临着问题
  • 5.6 贫困地区教育落后
  • 5.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 5.7.1 农业生产水平低、
  • 5.7.2 农业产业化滞后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
  • 6.1 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措施
  • 6.2 发展极措施
  • 6.3 社会保障方案
  • 6.4 移民和区域综合开发
  • 6.4.1 移民
  • 6.4.2 区域综合开发
  • 6.5 信贷扶贫计划
  • 6.6 科技扶贫(技术推广)计划
  • 6.7 公共工程(以工代贩)计划
  • 6.8 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计划
  • 6.8.1 教育培训计划
  • 6.8.2 医疗保健计划
  • 6.9 本章小结
  • 7 生态环境与农村反贫困
  • 7.1 生态环境与农村反贫困的关系
  • 7.1.1 农村的资源环境
  • 7.1.2 环境与贫困
  • 7.1.3 贫困与自然生态环境
  • 7.1.4 农村资源和环境发展
  • 7.2 农村资源与环境状况
  • 7.2.1 耕地资源状况
  • 7.2.2 森林资源状况
  • 7.2.3 草地资源状况
  • 7.2.4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 7.2.5 自然灾害状况
  • 7.2.6 农村生产和人居环境安全
  • 7.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保障措施
  • 7.3.1 耕地保护措施
  • 7.3.2 森林保护
  • 7.3.3 环境政策对贫困的影响
  • 7.3.4 恢复草原
  • 7.4 农村贫困地区生存发展环境类型划分
  • 7.4.1 贫困区域的确定及其待征
  • 7.4.2 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环境类型
  • 7.5 本章小结
  • 8 农村贫困的实证分析
  • 8.1 个案实证县基本情况
  • 8.1.1 黑龙江省延寿县
  • 8.1.2 黑龙江省通河县
  • 8.2 实证县贫困现状与问题分析
  • 8.2.1 实证县贫困现状
  • 8.2.2 实证县问题分析
  • 8.3 调查县反贫困措施体系与实践效应
  • 8.3.1 反贫困措施体系的构成
  • 8.3.2 延寿县、通河县反贫困措施的实践效应
  • 8.4 本章小结
  • 9 农村反贫困的绩效评价
  • 9.1 农村反贫困的主要成就
  • 9.1.1 贫困发生率下降
  • 9.1.2 贫困人口收入、消费水平提高
  • 9.1.3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9.2 农村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9.2.1 大规模减贫的宏观环境
  • 9.2.2 扶贫开发专项反贫困
  • 9.2.3 增加扶贫投资总量
  • 9.2.4 扶贫资金到村到户
  • 9.3 反贫困的政治承诺和制度保障
  • 9.3.1 高度政治承诺
  • 9.3.2 制度保证
  • 9.4 合理开发反贫困人力资源
  • 9.4.1 人力资源开发
  • 9.4.2 人力资本投资
  • 9.4.3 坚持科技扶贫
  • 9.5 农村反贫困绩效的国际比较
  • 9.5.1 国际合作与农村反贫困绩效
  • 9.5.2 国内社会各界参与反贫困活动的绩效
  • 9.5.3 反贫困绩效的国际比较
  • 9.6 本章小结
  • 10 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10.1 实施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
  • 10.1.1 推进“人的发展”的进程
  • 10.1.2 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 10.1.3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
  • 10.2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反贫困措施
  • 10.2.1 可持续发展措施
  • 10.2.2 发展生态农业
  • 10.3 加速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10.3.1 大力提高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 10.3.2 推进本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 10.3.3 加快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
  • 10.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
  • 10.5 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
  • 10.5.1 大力发展“以工代赈”项目
  • 10.5.2 实施农村贫困户小额信贷计划
  • 10.5.3 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 10.5.4 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 10.5.5 加强移民工作
  • 10.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J]. 南方论丛 2016(05)
    • [2].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对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启示[J]. 当代农村财经 2020(03)
    • [3].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设置与反贫实践的延续性[J]. 社会发展研究 2020(03)
    • [4].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等理念明确写入联大决议[J]. 老区建设 2018(23)
    • [5].山西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分析[J]. 山西农经 2016(14)
    • [6].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探究及应对策略[J]. 甘肃农业 2017(02)
    • [7].破解现阶段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J]. 中国市场 2016(47)
    • [8].山西农村贫困问题浅谈[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06)
    • [9].农村贫困问题成因及简要策略[J]. 时代报告 2019(01)
    • [10].新疆农村贫困问题调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4)
    • [11].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性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2].浅析当前贵州农村贫困问题[J]. 农业与技术 2016(10)
    • [13].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4(10)
    • [14].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 2012(11)
    • [15].浅议中国农村贫困问题[J]. 北方经贸 2011(03)
    • [16].社会保障视角下农村贫困问题分析[J]. 才智 2011(16)
    • [17].西北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以福建省龙岩市的试点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5)
    • [18].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之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原因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9].新形势下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思路[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0].对新阶段农村贫困问题的再认识[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 [21].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8(30)
    • [22].青海农村贫困问题简析[J]. 青海统计 2009(01)
    • [23].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4)
    • [24].创新社会扶贫机制 解决农村贫困难题[J]. 今日财富 2019(15)
    • [25].农村贫困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5)
    • [26].我国农村贫困问题[J]. 四川统一战线 2008(04)
    • [27].“后扶贫开发”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分析[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6)
    • [28].精确聚焦 精准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J]. 奋斗 2017(13)
    • [29].基于财政角度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2)
    • [30].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解读[J]. 世界农业 2015(02)

    标签:;  ;  ;  

    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