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加的矛盾日益激烈,以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急剧加强。在环境意识不够深入、治理投入难以跟上的现实情况下,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 水土流失是人类对土地非科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后果。本文以重庆壁山县为例,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为基础,对区域内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的生态格局进行定量研究,以达到较为科学、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现状,从而为水土流失的治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中,以GIS软件ARCVIEW为数据处理平台,选取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分维数、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以及分离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研究了壁山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水土流失空间格局、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以及各水土流失等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壁山县土地利用以生产性用地坡耕地、水田为主,具有一定有林地面积分布,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相对极少,景观优势度指数较大;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分离度指数相对较低,斑块分布较为集中;(2)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坡耕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以轻度、中度为主,水土流失优势度指数较低,各侵蚀等级面积均有一定分布;从整体角度,轻度及中度水土流失的破碎化程度较大,微度斑块形状破碎化最为严重,且斑块分布集中,分离度指数低;(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流失景观优势度指数普遍较低(除经果林外),各强度侵蚀等级普遍存在于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坡耕地及水田中各侵蚀强度斑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为严重,斑块分布较为集中;(4)强度侵蚀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普遍较低。 在壁山县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格局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防护林争夺农田土壤水分的解决办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2)
- [2].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就及其效益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3)
- [3].植树造林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03)
- [4].预防水土流失视野下的植树造林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5)
- [5].建立水土保持长效机制 夯实生态环境建设基础[J]. 吉林农业 2019(18)
- [6].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措施分析[J]. 吉林农业 2014(12)
- [7].吉林省延吉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 北京农业 2012(09)
- [8].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J]. 才智 2009(05)
- [9].合肥地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1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8)
- [11].坡耕地养分流失研究进展[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2)
- [12].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 甘肃农业 2010(02)
- [13].浅谈道路建设中关于水土流失防护的建议[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11)
- [14].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水土保持设计[J]. 智能城市 2018(23)
- [15].“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7)
- [16].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成因与水土保持策略核心探寻[J]. 智能城市 2018(21)
- [17].采用“沟、管、洞、缝”模式治理水土流失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8)
- [18].甘肃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效益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0)
- [19].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J]. 地下水 2014(04)
- [20].浅议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 才智 2012(02)
- [21].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耕地退化现状及修复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22].浅谈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 2010(09)
- [23].浅谈水土流失治理[J]. 才智 2009(16)
- [24].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J]. 中外企业家 2019(11)
- [25].水土保持术语中水损失的新概念[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12)
- [26].公路施工与养护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 [27].浅析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J]. 湖南水利水电 2010(01)
- [28].浅谈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作用[J]. 今日科苑 2008(14)
- [29].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设计初探[J]. 黑龙江科学 2014(05)
- [30].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