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大承气汤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澜[1](2020)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将中医治疗肠梗阻方法与现代西医医学先进治疗手段结合,应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旨在为传统中医学结合现代西医治疗AIO提供新方法。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8年09月—2020年4月住院病人中确诊为气滞血瘀证型粘连性肠梗阻的40名病人,随机分为临床对照组和临床实验组。临床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是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临床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是将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及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导管的拔除时间、插管后患者仍需要的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变化以及其治疗结果。结果:临床实验组患者平均出现排气排便的时间、腹痛与腹胀消失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腹部立位平片显示肠管中的气液平消失时间、肠导管的拔除时间、插管后住院天数普遍短于对照组;临床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相关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其总有效率高于临床对照组。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方能较好的解除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的肠道梗阻。其可以使肠管恢复蠕动功能的时间缩短,还能有效缩短肛门出现通气通便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季双双[2](2020)在《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发生于腹部术后,表现为机械性、动力性共存的肠梗阻类型。该病发生率较高,诊断难度较大,极易误诊误治,强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多数学者主张该病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增加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因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胃肠下合穴及芒硝脐敷疗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探究针药结合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探索临床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新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4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护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肥皂水灌肠,酌情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相关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胃肠下合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联合芒硝脐敷,共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血钠、钾离子水平及临床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年龄分布、原发病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入路、麻醉方式、影像学资料及入组时白蛋白分布水平进行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均衡性,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肠功能恢复及血清CRP、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症状积分评价:治疗组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总症状积分评价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功能评价: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1)血清CRP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血清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B水平两组患者第1天、治疗第3天及第7天ALB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钠、血钾水平: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第1天、治疗第3天、第7天测定钠、钾离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有效率: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针刺胃肠下合穴联合芒硝脐敷够促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蠕动,调节肠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加快肠功能恢复时间,快速缓解肠梗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临床应用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莫佳丽[3](2020)在《小肠梗阻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复方大承气汤对其影响》文中提出实验一、可复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模型的建立目的:利用Wistar大鼠建立新型的可复性机械性完全性小肠梗阻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48只健康Wistar 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梗阻1d组(S1)、梗阻2d组(S2)、梗阻3d组(S3)、梗阻2d解除组(J2)、梗阻3d解除组(J3)。采用软聚氯乙烯管制成肠梗阻环并将其包绕住回肠末端以建立机械性小肠梗阻模型,通过再次手术取出肠梗阻环即可解除梗阻。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小肠黏膜的大体形态学以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S1组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及明显的肠黏膜损害;S2组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及较严重的肠黏膜损害;S3组的梗阻症状及肠黏膜损害进一步加重。梗阻解除后,J2组的肠梗阻症状逐渐消失,至第7d时肠黏膜的大体形态以及病理形态基本恢复至Sham组水平;J3组症状消失缓慢,至第7d时肠黏膜损伤仍存在。结论:利用软聚氯乙烯环可成功建立可复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模型,解除梗阻的最佳时间为梗阻后48小时。实验二、肠梗阻进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目的:观察低位小肠梗阻进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及数量的变化,并分析目标菌群与肠黏膜屏障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2只健康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梗阻1d组(S1)、梗阻2d组(S2)、梗阻3d组(S3)。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研究梗阻近端肠内容物中肠道细菌的构成及相对丰度。根据菌群测序的结果,再利用qPCR测定总菌以及相关菌属的绝对数量。最后采用RT-PCR法测定肠壁组织中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sIgA的含量,分析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屏障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肠道菌群的构成结果显示,梗阻后肠道菌群的OTU数量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1)。在门水平上,梗阻24h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1),变形菌门、疣微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1),24h~72h厚壁菌门丰度略有回升,变形菌门、疣微菌门逐渐下降,拟杆菌门持续增加。在属水平上,梗阻24h时Romboutsira、Lactobacillus、Turicibacter相对丰度显着减少(P<0.01),Esherichia-Shigella、Akkermansia、Bacteroides 显着增加(P<0.01),24h~72h的丰度变化类似于其所属门类。2、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显示,梗阻24h后肠道内总菌的绝对数量显着增加(P<0.01),24h~72h数量无明显变化。3、在相关性分析中,Claudin-1和sIgA均与Romboutsia呈正相关,与Escherichia coli、Akkermansia、Bacteroides 呈负相关。结论:1、小肠梗阻发生后肠道微生态出现严重紊乱,肠道菌群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加,构成发生显着变化;2、疾病的不同时期优势菌群有所不同,梗阻24h内为Escherichia coli、Akkermansia,241h~721h主要为Bacteroides;3、梗阻时肠黏膜屏障损伤可能与Escherichia coli、Akkermansia、Bacteroides有关,Romboutsia在疾病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实验三、复方大承气汤对肠梗阻恢复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影响目的:利用可复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的动物模型,观察肠梗阻解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对其影响。方法:选取32只健康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梗阻2天模型组(S2),自然恢复3天组(R3),中药干预3天组(T3)。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及数量、肠壁组织Claudin-1相对表达量、血清sIgA含量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1、从菌群结构上分析,梗阻解除后,R3和T3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增加(P<0.01),疣微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1);2、与R3组相比,T3组的OTU数量及群落构成更接近Sham组。3、从菌群数量上分析,与R3组相比,T3中厚壁菌门的Romboutsia、Turicibacter的数量显着增加(P<0.01),而拟杆菌门的Bacteroides 数量显着降低(P<0.01)。4、中药干预组中sIgA含量上升趋势比自然恢复组快,用药3d后接近Sham组水平。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可有效促进梗阻解除后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以及机体的快速恢复,其作用机制包括:1、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抑制细菌的过度生长繁殖;2、促进Romboutsia、Turicibacter等益生菌的生长,降低Akkermansia、Escherichia-Shigella、Bacteroides等致病菌的数量;3、促进机体sIgA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肠黏膜屏障免疫功能。
倪震博[4](2020)在《健胃清肠合剂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IIO气机壅滞证患者,并与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IIO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作对比,以便从中医理论角度探讨健胃清肠合剂治疗IIO气机壅滞证患者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健胃清肠合剂治疗IIO及其相关疾病。方法:根据参照标准筛选出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的62例IIO气机壅滞证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甘油灌肠剂,将药液加热至39℃,每次300ml,保留灌肠30min,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组予以健胃清肠合剂,将药液加热至39℃,每次500ml,保留灌肠30min,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拟定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IIO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变化情况,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1.两组IIO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中除首次排便时间小幅度短于对照组外,首次排气、腹痛缓解腹胀缓解、饮食恢复时间均大幅度短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后的CRP水平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内,说明两组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炎症方面反应均具有一定疗效。其次,治疗组降低患者CRP水平大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未超过两周,但治疗组的实际住院天数平均值小于一周,对照组的实际住院天数平均值大于一周,说明治疗组在缩短患者实际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5.在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的比较上可看出两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从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来看,两组中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中,两组治疗后在改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其余各单项中医症状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效率为62.07%。7.在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24量表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和HAMD-24量表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在治疗后的X线阳性例数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阳性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体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5.52%。结论:本次研究中,健胃清肠合剂可以显着改善IIO气机壅滞证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明显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较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张雅[5](2020)在《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性,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共收入患者30人,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对照组共15人,脱落2人。实验组共15人,脱落1人。共脱落3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抑酸止吐、生长抑素、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粘连缓解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灌肠,本次治疗以14天为观察时长,分别于D1、D7、D14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予行疼痛评分、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1、疼痛: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指标均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CRP、IL-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CRP、IL-6水平下降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RS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时间和治疗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凝血因子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凝血因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水平均较前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KPS评分上升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粘连缓解汤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使病程呈缩短趋势。
唐亚丽[6](2020)在《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气滞血瘀型的60例AIO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有30例,对该组进行住院基础治疗,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解痉抗炎等处理;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水煎浓缩共取汁300ml,150ml/次,2次/日,灌肠后,嘱患者先左侧卧,后右侧卧,最后平卧30min以上,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在肠腔内,保留1h以上,以利于药液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作用,5天为一个疗程。5天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X线检查结果,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治疗组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上(包括腹部胀痛、排便排气和肠鸣音恢复)及腹部X线结果等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能显着缩短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于雷,庄时刚[7](2019)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I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2组连续治疗7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WBV)、全血低切黏度(LWBV)、血清黏度(S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记录并统计2组治疗后排气排便、首次进食、腹痛腹胀缓解和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HWBV、LWBV、SV、HC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WBV、LWBV、SV、HCT、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WBC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用于AIO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快速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吕玲玲[8](2019)在《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血浆胃动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在西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灌肠治疗(治疗组+清肠合剂,对照组+肥皂水)。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动素和IL-6水平,中转手术例数,以及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的比较。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1),肠功能恢复速度显着增快。2.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水平均升高、IL-6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和IL-6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3.治疗1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显着改善(P<0.01);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清肠合剂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血浆胃动素及IL-6,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韩正阳[9](2019)在《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系统评价/Meta分析 ——含病例回顾性总结》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肠梗阻(Bowel Obstruction,BO)属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多,病位广,病情复杂多变,是腹部外科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古代虽无对应中医病名,但对腹痛、腹胀、大便闭、呕吐等类肠梗阻病症诊疗方面,可参考经验较多,故目前中医治疗肠梗阻应用前景好。大量文献也表明,在西医常规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特色疗法,能明显促进肠梗阻临床疗效。目前中医治疗肠梗阻呈现综合化趋势,近年来多种中医药疗法联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正不断出现,为中医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上述经验成果尚未得到系统评价证实,暂无法形成有效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指导临床。研究目的:从肠梗阻中医综合疗法大方向中,选择“针灸”结合“中药”为特点的“针药结合”疗法作研究对象,采用以Meta分析为主的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疗效及可行性等问题,为临床制作系统评价依据,并大致了解目前上述问题研究进展情况,以便为接下来进一步分析评价提供方向。研究方法:经参考部分相关研究提供思路,选取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NE(Pub Med)、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共计7个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作纳入文献来源。根据数据库类型制定相应文献检索策略和临床试验纳入、排除标准,得出符合研究主题的临床试验样本,将各结局指标测量数据、研究结果纳入本研究中,对纳入试验作方法学及文献质量评估。对所有样本数大于等于3且测量方法、标准一致的结局指标运用Rev Man5.3软件作Meta分析,制作并保留森林图;对其余无法作Meta分析指标作列表描述性分析。同时在病案室检索出导师所在科室近5年与肠梗阻有关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并将上述结果与系统评价结论相结合,进一步探讨肠梗阻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研究结果:包含回顾性总结和系统评价两部分:1)回顾性总结:经本院病案室共检出病例288例,人工检索补充25例,共计313例。排除8例入院当天行急症手术病例,最终纳入305例。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类型依次分为“针药结合”观察组A(90例)、“单中医治疗”条件对照组B(125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空白对照组C(90例),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包括总有效率、排气排便改善率、腹痛腹胀症状缓解率、中转手术率、死亡率、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首次腹痛(腹胀)症状减轻时间、住院天数。二分类变量指标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指标采用t检验。其中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A为75.56%,条件对照组B为72%,空白对照组C为53.33%,组A和组B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34,P>0.5),组A和组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P<0.005);肛门排气恢复率方面,观察组A为84.13%,条件对照组B为82.86%,空白对照组C为66.67%,组A和组B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04,P>0.5),组A和组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5);排便恢复率方面,观察组A为86.08%,条件对照组B为81.40%,空白对照组C为56.90%,组A和组B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66,0.25<P<0.5),组A和组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P<0.005);腹痛腹胀症状缓解率方面,观察组A为86.36%,条件对照组B为82.79%,空白对照组C为62.50%,组A和组B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9,0.25<P<0.5),组A和组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P<0.005);死亡率方面,观察组A为4.44%,条件对照组B为4.00%,空白对照组C为12.22%,组A和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5),组A和组C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着(χ2=3.56,0.05<P<0.1);中转手术率方面,观察组A为6.67%,条件对照组B为9.60%,空白对照组C为16.67%,组A和组B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59,0.25<P<0.5),组A和组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A为4.69±3.49天,条件对照组B为4.67±4.41天,空白对照组C为3.74±3.22天,组A和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组A和组C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首次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A为4.19±3.92天,条件对照组B为4.16±2.40天,空白对照组C为4.73±4.06天,组A和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05),组A和组C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首次腹痛腹胀症状减轻时间方面,观察组A为4.76±3.79天,条件对照组B为4.34±3.55天,空白对照组C为4.16±2.89天,组A和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P>0.05),组A和组C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A为14.97±12.07天,条件对照组B为15.20±14.75天,空白对照组C为12.91±11.91天,组A和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组A和组C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90,0.25<P<0.5)。2)系统评价:最终共纳入42项试验,包含受试者3123例,其中试验组1609例,空白对照组1514例,提取出结局指标共记44项,当中可进行Meta分析的指标共18项;所得结论明确者共12项,其中证据较充分者9项,证据欠充分者3项;无法得出有效研究结论者共6项。Meta分析所得结论有效且证据较充分的结局指标分别为:中转手术率(敏感性分析后n=10,RR=0.31,95%CI=[0.19,0.51],I2=0%,P=0.99);总有效率(敏感性分析后n=37,RR=1.19,95%CI=[1.16,1.23],I2=10%,P=0.30);总显效率(敏感性分析后n=31,RR=1.42,95%CI=[1.33,1.51],I2=18%,P=0.19);肛门排气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17,SMD=-1.57,95%CI=[-1.96,-1.18],I2=88%,P<0.00001);肛门排便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12,SMD=-1.33,95%CI=[-1.67,-0.99],I2=80%,P<0.00001);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6,SMD=-1.16,95%CI=[-1.37,-0.96],I2=6%,P=0.38);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7,SMD=-1.27,95%CI=[-1.45,-1.10],I2=0%,P=0.60);治疗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7,SMD=-1.16,95%CI=[-1.34,-0.98],I2=45%,P=0.09);治疗后血清TNF-α浓度(敏感性分析后n=7,SMD=-2.31,95%CI=[-2.86,-1.75],I2=83%,P<0.00001)。Meta分析结果有意义但证据欠充分指标分别为: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3,SMD=-1.11,95%CI=[-1.38,-0.84],I2=45%,P=0.16);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敏感性分析后n=4,SMD=-1.18,95%CI=[-1.47,-0.89],I2=0%,P=0.73);治疗后血清IL-6浓度(敏感性分析后n=4,SMD=-1.59,95%CI=[-1.83,-1.35],I2=0%,P=0.87)。Meta分析结果无意义的指标分别为:腹痛症状缓解时间(数据合并稳健性欠佳),肠鸣音恢复时间(数据合并稳健性欠佳),恢复饮食时间(敏感性分析后剩余试验数小于3),胃管留置时间(敏感性分析后剩余试验数小于3),治疗后WBC计数(敏感性分析后剩余试验数小于3),治疗后血清Mot浓度(敏感性分析后剩余试验数小于3)。研究结论:由病例回顾性总结可见: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在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肛门排气、排便,减轻腹痛腹胀症状,降低中转手术率、死亡率等方面和西医基础治疗相比具备优势,但在缩短肠梗阻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优势不显着,且本回顾性总结对纳入病例的混杂因素控制较差,所得结论总体可靠性一般。由系统评价结果可得:中医“针药结合”治疗对提高肠梗阻患者总有效率、总显效率,降低中转手术率、血清TNF-α浓度,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方面可形成系统评价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较为充分,疗效满意;而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亦可缩短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降低血清IL-6浓度,却因纳入试验较少,所得结论证据不充分。然而总体上本系统评价纳入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与标准RCT差距明显,部分结论可信程度有待提高。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成本较高,风险大。但由上可见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在提高疗效方面有一定作用,安全性可,成本相对低廉,患者整体满意度高,故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肠梗阻具备实用价值,可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刘志鹏[10](2019)在《普通针刺联合电针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患者的观察,以及总结对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经验,运用针刺联合电针方法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观察其疗效,并收集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可靠地数据参考。材料与方法:本项研究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随机与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症状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给予禁饮食水、给予胃肠减压、抑酸、使用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针刺联合电针治疗,取穴如下: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下巨虚、双侧天枢、双侧内关、中脘、关元、气海;其中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天枢采用电针治疗,其余穴位使用普通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针。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情况,未达一疗程而痊愈者则停止治疗,一疗程未愈者继续治疗。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体征改善情况、中转手术率、x线检查、临床疗效、住院时长诊疗指标,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30例,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住院时长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普通针刺联合电针疗法可以提高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明显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有效减少住院时长,方法安全可靠。
二、复方大承气汤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大承气汤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病例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3.4 终止试验标准 |
3.5 中转手术的条件 |
4.研究方法 |
4.1 治疗及用药方法 |
4.2 观察指标 |
4.3 拔除导管指征 |
4.4 临床治疗效果 |
5.统计分析 |
6.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1.基本信息的比较 |
2.临床表现比较 |
3.炎性指标的比较 |
4.平均住院时间 |
5.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临床观察记录表 |
附表二:知情同意书 |
综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EPISBO的概念 |
2. EPISBO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3. EPISBO的发病机制 |
4. EPISBO的临床特点 |
5. EPISBO的治疗 |
6. EPISBO的预防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籍文献溯源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中医药对EPISBO的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 安全性评价 |
4. 随访 |
5. 临床试验步骤 |
6. 统计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图 |
8. 质量控制 |
临床研究结果 |
1. 基础资料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疗效指标评价 |
4.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
5. 随访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本研究方案实施依据 |
3. 本研究的优点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临床试验流程图 |
附录2 CONSORT 2010对照检查清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小肠梗阻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复方大承气汤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可复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模型的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3 模型建立及标本采集 |
1.1.4 观察指标 |
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大体形态观察 |
1.2.3 病理形态学观察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肠梗阻进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实验试剂及器材 |
2.1.3 模型制作及标本采集 |
2.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1.4.1 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构成 |
2.1.4.2 qPCR检测肠道菌群的数量 |
2.1.4.3 RT-qPCR测定肠上皮Claudin-1 mRNA的表达 |
2.1.4.4 ELISA法测定血清sIgA含量 |
2.1.5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肠道菌群的构成分析 |
2.2.2 肠道菌群的数量分析 |
2.2.3 Claudin-1及sIgA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复方大承气汤对肠梗阻恢复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1.2 实验试剂及器材 |
3.1.3 治疗方法及标本采集 |
3.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3.1.5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病理形态学观察 |
3.2.2 肠道菌群的构成比较 |
3.2.3 肠道菌群的数量比较 |
3.2.4 Claudin-1及sIgA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与肠梗阻关系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健胃清肠合剂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估计 |
2.2 样本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3.1 西医常规治疗 |
3.2 分组灌肠治疗 |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本次临床研究观察指标 |
4.4 总体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4.5 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判定标准 |
4.6 中医症状总积分疗效判定标准 |
4.7 X线影像判定标准 |
4.8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
4.9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估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2 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痛缓解、腹胀缓解、饮食恢复时间 |
3 CRP水平变化 |
4 实际住院天数 |
5 临床疗效结果 |
5.1 中医各项症状总积分结果比较 |
5.2 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比较 |
5.3 中医症状总积分疗效结果比较 |
5.4 HAMA和HAMD-24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
5.5 X线阳性例数(率)结果比较 |
5.6 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
5.7 本次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估 |
5.8 研究结果分析 |
讨论 |
1 IIO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1.1 中医对IIO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IIO病因的认识 |
1.3 中医对IIO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IIO的发病机制研究 |
2.1 肠屏障功能与IIO的相关性研究 |
2.2 肠道菌群移位与IIO的相关性研究 |
2.3 炎症反应机制与IIO的相关性研究 |
2.4 机械性损伤、术后腹腔粘连与IIO的相关性研究 |
2.5 精神心理与IIO的相关性研究 |
3 IIO的中医保留灌肠治疗 |
4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1 健胃清肠合剂立方依据及配伍意义 |
4.2 健胃清肠合剂单味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
5 对照药甘油灌肠剂的研究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2.1 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 |
2.2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 |
2.3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
2.4 预防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比较 |
2.2 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肠粘连缓解汤药物组成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对照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
2.1 辨证论治 |
2.2 专方专药治疗 |
2.3 中成药治疗 |
2.4 外治法治疗 |
3 西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
3.1 非手术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4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进展 |
5 讨论与展望 |
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试验病例标准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排除病例标准 |
1.3.3 终止和撤除试验的标准 |
1.4 病例基本资料 |
1.4.1 病例来源 |
1.4.2 数据资料 |
2 临床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3.1 常规观测 |
2.3.2 疗效性观测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h) |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排气时间(h) |
3.3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排便时间(h) |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h) |
3.5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腹部立位X平片结果 |
3.6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
4.1 疗效标准 |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4.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4.4 2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
5 讨论 |
(8)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血浆胃动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收集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及方法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检测技术 |
(六)数据统计 |
三、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三)疗效评价 |
(四)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一)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 |
(二)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
(三)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 |
二、血浆胃动素、IL-6与粘连性肠梗阻的联系 |
三、祖国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四、研究结果及疗效评价 |
五、清肠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探讨 |
(一)清肠合剂的药物研究 |
(二)清肠合剂的组方配伍分析 |
六、研究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一、发病机制 |
(一)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发病机制的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发病机制的认识 |
二、治疗方法 |
(一)手术治疗 |
(二)中医药综合治疗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9)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系统评价/Meta分析 ——含病例回顾性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肠梗阻中医沿革及针药结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浅述Meta分析及其在中医治疗肠梗阻方面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病例回顾及疗效总结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案 |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研究方案 |
研究结果 |
1.文献检索及筛查 |
2.纳入试验特征及文献质量评估 |
2.1 基线特征 |
2.2 干预措施及中医相关特征 |
2.3 文献质量特征 |
2.4 偏倚风险评价 |
3.各结局指标分析 |
3.1 二分类变量指标 |
3.2 连续性变量指标 |
4.发表偏倚分析 |
研究总结 |
研究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实用性 |
研究创新性 |
研究局限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普通针刺联合电针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复方大承气汤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气滞血瘀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研究[D]. 李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针药结合外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D]. 季双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小肠梗阻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复方大承气汤对其影响[D]. 莫佳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健胃清肠合剂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 倪震博.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 张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的临床研究[D]. 唐亚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J]. 于雷,庄时刚. 新中医, 2019(08)
- [8]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血浆胃动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D]. 吕玲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肠梗阻系统评价/Meta分析 ——含病例回顾性总结[D]. 韩正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普通针刺联合电针治疗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观察[D]. 刘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