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通感的转喻分析

唐诗中通感的转喻分析

邹春玲郭明梅(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的概念,对通感进行分析。本文的语料基于汉语中最恢弘的唐诗,可以对汉语的转喻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通感;转喻;认知;唐诗

1通感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通感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心理联想,而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之间相似性的联想。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觉域的意象中所体验到的心理美感的相似性。通感意象的呈现向我们揭示了主体认识事物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把属于乙感官域的意象特征映射到甲感官域的意象上,使甲感官域的意象染上乙感官域的意象色彩。

在通感意象中,意象特征的映射方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表现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复杂的映射。在通感意象的运作中,由触觉域向听觉域映射的现象最为普遍,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这是因为视觉域的语词比听觉域的语词丰富得多。

2转喻

在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次革命。这本书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性,认为转喻和隐喻是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但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常见的认知模式。Lakoff和Johnson称:“像隐喻,转喻的概念结构,不只是我们的语言,而是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动”(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39)。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又有区别。隐喻是两个不同经验域的概念投射,主要是理解功能;转喻是由同一经验域内一个次域(subdomain)作为源域(sourcedomain)向另一个作为靶域(targetdomain)的次域的概念投射,或者由于映射所引起的靶域的心理激活(mentalactivation)。转喻不仅具有理解功能,同时具有指称功能。

认知理论认为转喻作为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转喻构造出普遍的,日常生活中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大量的转喻语言反映了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转喻思想在话语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喻的认知理解,与受几个世纪影响的修辞和文学的传统的观点不同。

邹春玲教授把转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AFORB,AISB,andAISKNOWNTHROUGHB(邹春玲,2010b:36-40)。首先是在传统的修辞转喻,如“面子”为“人”。toexplainthevehicleappearsatthepositionofthetarget,orviceversa,第二是由徐盛桓(2009:2-8)提出的媒介出现在目标域位置,反之亦然。第三种是指称(Zou,2010b:36-40)。

3通感与转喻

通感现象本质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与把握。这一认知模式有其生理和心理基础。国内学者赵艳芳指出:通感与由基本认知域到复杂、抽象的认知域投射的隐喻认知方式是一致的,故所谓的通感隐喻是不同的感官能相互补充、替代或共鸣,是人类在不同的范畴之间发现了事物的相似性。那么怎样才能发现“相似性”呢?所以,要理解通感现象中域与域之间的深层关系,只有通过转喻(metonymy)对其进行研究,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在认知的范畴里,通感是隐喻的一种特殊表现。无论是从认知路径、认知原则还是从认知功能来看,通感的认知性都可以从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中得到启发性阐释。但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的基点是感觉,即两域均为感觉域,这种感觉域的表现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例如,我们把温觉映射到听觉,就会得到像“coolthesoundofthebrook”(让小溪的叮咚声冷凝下来)这样想象突兀新颖的通感意象句。

由于这种心理基础的存在,在特定的语境、情感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以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去映射另一种感觉域的意象特征的认知方式,人类凭借这种认知方式来发展、丰富和升华其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心理美感的相似性为基础、情感为逻辑的感觉域之间的映射也透视出通感智能(intelligence)(包括意象的形成和感受相似性联想的流利性)。例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对颖师所弹的琴声的描绘: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这两句是把视觉映射到听觉。诗人写琴声的轻快,像无根的浮云、飘扬的柳絮。轻快的声音是听觉感知的,而这种感知在此境中类似视觉感知的状态:像无根的浮云,飘扬的柳絮那样。于是,两种感觉域中的意象就相通了。

本文讨论的是通感转喻,所讨论的概念实体,其本质是感情,是人对事物的所思所想。听觉,触觉,视觉,嗅觉,感觉是人类在生活中首当其冲的感受世界的方法,是先于语言存在的人类的认知感觉,是基于人类对世界万物的经验,是认知领域的概念。所以,本文需要验证在感情域之间的替代转换中的心理过程。

以杜牧的《秋夕》为例:

银烛秋光冷画屏,

青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一、三两句均为视觉向触觉挪移而产生的通感意象。在秋夜里,室内烛光照到画屏上,使人感到清冷;皇宫石阶色彩暗淡,如水似得冰凉。这种通感挪移的生理反应是很明显的,在一般感知活动中都是可能发生的,当诗人把它纳入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中,就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内容,不着痕迹地流露出深闭内廷的宫女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并寄予了诗人深深的同情。这里一个“冷”字,一个“凉”字,其感情以为耐人寻味,将一般的感觉挪移经过艺术转化,创造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通感意象。

综上所述,转喻是在表达中借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而这两事物应具有部分-整体或在同一整体内部分-部分的关系。认知语言学将转喻所涉及的两事物的指代通常称作“映射”(mapping),本文将这种现象看作是这两事物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祥英,戴宝琴.通感-从辞格到隐喻认知之多维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5):57-59.

[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2):13-17.

[3]郭焰坤.论汉语通感的范围及其心理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9).

[4]李克,李淑康.体验哲学-转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24-29.

[5]孙李英.中国古诗词中通感隐喻的认知解读[D]开封:河南大学,2009.

[6]邹春玲.言外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模式[J].外语学刊,2010(2):36-40.

[7]邹春玲.外延内涵传承与类-属思维[J].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5.

[8]邹春玲.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2009(5):2-9.

[10]Croft,W.andA.D.Cruse.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

标签:;  ;  ;  

唐诗中通感的转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