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生,郑凯欣,刘小春[1](2022)在《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制约因素及深化路径》文中指出在农业生产转型背景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公益性农技服务仍然存在刚性需求,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市场却出现了"公益疲弱与市场主导"双向发展的局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技服务获取困境是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焦点。本文基于江西省五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的具体成效、制约因素和深化路径。研究发现:在供给乏力、需求换代、技术变革和机制不畅等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增量提质、融合发展、服务升级和机制创新等成效,但仍存在农技服务多元供给不畅通、农技推广人员考评机制难执行、服务供需匹配不精准和推广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激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生机活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路径。
李玲[2](2021)在《完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 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针对如何通过完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展开深入研究,阐述了实施农机推广工作产生的缩短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农机科技的普及等积极效果,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推广工作完善措施,包括明确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路、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方式、有效实施并落实信息服务等,通过以上完善措施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龚传宁[3](2021)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分析》文中认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村息息相关,推动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是使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的关键。长时间以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始终秉持着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效益和收入的宗旨。但是,在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缺少相应的地区财政支持、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的稳定以及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罗喜生[4](2021)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文中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农机部门面临的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推进主线,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科技为先,大力抓好农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满足结构调整对农机化的新需求。
李永花,范昕[5](2021)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分析》文中提出在新时期,做好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水平。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了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具体的推广措施。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认识,要科学总结和完善推广模式,从而加强人们对于农机化的认识,以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刘红玉[6](2020)在《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深入分析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奚小波,张翼夫,张宝峰,金亦富,张瑞宏[7](2020)在《关于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文中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该文对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与农机手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对已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从创新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规划,构建了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框架。
李红[8](2020)在《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技推广服务是引导农民采纳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政府机构部门调整与职能优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政府涉农机构改革,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文以机构改革为背景,以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推广学、公共政策学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系统阐述了农业推广学、公共政策学相关理论基础上,描述了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机构改革,优化该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职能与人员调整衔接不顺畅、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配备不充分、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新业务难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不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权责不清、农技推广投入资金缺乏制度保障、缺乏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影响农技推广业务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偏离农户需求;为此,提出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优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的对策有: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建设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助推产业发展、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训,扶持新型农业主体、开拓农技推广服务新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胡睿麟[9](2020)在《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近些年一些新型农业主体逐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其中涌现出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等诸多新型主体。本文将对家庭农场进行研究,诣在探究其发展现状并为其提供发展对策。目前,家庭农场在国内外农业生产经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农业从业人口多等诸多现实条件,家庭农场不论从其发展自身的内部因素,还是从外部影响因素,比如土地流转、资金环境、技术环境、政策情况等因素来看,从其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在上述研究的背景之下,文章的研究中选取凌海市双羊镇的家庭农场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文献收集了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针对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从其区域特征、农业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发展途径和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是从凌海市双羊镇的26家家庭农场调查数据看,农场资金主要资金渠道为农信贷款,资金获取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从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从业人数、农业生产投入和市场服务体系数据能够看出调查样本在不同的指标规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性。二是从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看,双羊镇的家庭农场经营以农业生产等为主,近年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家庭农场+农业龙头公司”、“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公司”等三种常见的几种运营模式。建立了相对较为健全的家庭农场市场服务体系,但是服务体系的作用较为有限,无法真正满足家庭农场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需要。三是从双羊镇家庭农场影响因素看,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的素质、及运营模式,经营者素质不高,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能力较低。外部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土地、资金、技术及政策等几个方面,这些因素都对家庭农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在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培育新型农民群体、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扩大和调节家庭农场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加强技术培训、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实施多元化产业经营模式、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等建议。
罗晓菊[10](2020)在《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成绩斐然,颠覆了传统的农业运作模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以及新型农机具与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在基层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二、谈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制约因素及深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时代背景 |
2.1 供给乏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参差不齐 |
2.2 需求换代:农业三大体系发生重大转变 |
2.3 技术变革:数字农业技术转型升级加快 |
2.4 机制弊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弱化 |
3 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
3.1 增量提质:基层农技队伍稳步壮大 |
3.2 融合发展: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齐头并进 |
3.3 服务升级:技术供给效能稳步提升 |
3.4 机制创新:基层农技协同推广渠道逐步畅通 |
4 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制约因素 |
4.1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多元供给不畅通 |
4.2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考评机制难执行 |
4.3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供需匹配不精准 |
4.4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 |
5 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深化路径 |
5.1 推动政府购买: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服务供给 |
5.2 完善考评机制:激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生机活力 |
5.3 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
5.4 突破制度约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
(2)完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 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施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
1.1 提升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速度 |
1.2 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1.3 逐渐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认识 |
2 存在的问题 |
3 完善措施 |
3.1 明确推广思路 |
3.1.1 转变传统推广思维 |
3.1.2 加大农机推广队伍的建设 |
3.1.3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机推广机制 |
3.2 创新推广方式 |
3.3 有效的实施并落实信息服务工作 |
4 结语 |
(3)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农机推广的必要性 |
2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 |
2.1 缺少相应的地区财政支持 |
2.2 区域设置不均 |
2.3 缺少丰富的技术经验 |
2.4 农机推广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性 |
3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
3.1 加大对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专项投入力度 |
3.2 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和社会化服务 |
3.3 重视农机推广人才的建设工作 |
3.4 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制 |
4 结语 |
(4)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 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策略 |
2.1 精准了解农户对农机的相关需求 |
2.2 注重农机交流学习平台的建设 |
2.3 加大农机推广的惠农力度 |
2.4 提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素素质 |
2.5 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
3 为新形势下农机使用奠定技术基础 |
4 结语 |
(5)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
2 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新思路 |
2.1 指导思想 |
2.2 遵循原则 |
2.3 推广项目和重点 |
3 关于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建议 |
3.1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 |
3.2 建立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 |
3.3 改善推广工作的条件 |
3.4 积极构建推广体系 |
3.5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推广技术队伍 |
4 结语 |
(6)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推广主体配备较差 |
1.2 推广机制较为落后 |
1.3 推广方法内容落后 |
1.4 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
1.5 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 |
2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2.1 加大推广扶持力度 |
2.2 加强推广机制建设 |
2.3 创新推广方法内容 |
2.4 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
2.5 构建风险保障机制 |
(7)关于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培训对象特点分析 |
1.1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特点 |
1.2 农机手特点 |
2 现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2.1 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2.2 培训内容陈旧 |
2.3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
2.4 培训授课方式单一 |
3 新型培训体系构建思考 |
3.1 培训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
3.2 培训课程的编排与设置 |
3.3 培训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
3.4 培训效果评估 |
4新型培训体系框架 |
5结语 |
(8)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技术服务 |
2.1.2 农业技术推广 |
2.1.3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 |
2.2.4 双向沟通理论 |
第3章 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的现状 |
3.1 太仓市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基础设施建设 |
3.1.3 人员情况 |
3.2 太仓市及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改革做法 |
3.2.1 成立改革机构组织 |
3.2.2 组织宣传发动 |
3.2.3 实施举措 |
3.2.4 保障措施 |
3.3 机构改革后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成效 |
3.3.1 理顺管理机制 |
3.3.2 优化服务职能 |
3.3.3 拓展服务内容 |
3.3.4 创新服务手段 |
3.3.5 提高服务质量 |
第4章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职能与人员调整衔接不顺畅 |
4.1.2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
4.1.3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配备不充分 |
4.1.4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新业务难拓展 |
4.1.5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满意度不高 |
4.2 成因分析 |
4.2.1 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权责不清 |
4.2.2 农技推广投入资金缺乏制度保障 |
4.2.3 缺乏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人才 |
4.2.4 从业人员素质影响农技推广业务开展 |
4.2.5 农技推广服务偏离农民需求 |
第5章 机构改革后优化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的政策建议 |
5.1 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建设与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
5.2 保障农技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助推产业发展 |
5.3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
5.4 加强对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训,扶持新型农业主体 |
5.5 开拓农技推广服务新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对乡镇农技服务站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太仓市农技推广人员情况表 |
致谢 |
(9)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家庭农场的涵义与特征 |
2.1.1 家庭农场的内涵 |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3.1 凌海市双羊镇概况 |
3.2 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
3.2.1 双羊镇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
3.2.2 双羊镇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
3.2.3 双羊镇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 |
3.3 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成效 |
3.3.1 保障区域农民的增产增收 |
3.3.2 培育新型的职业化农民群体 |
3.3.3 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经济效应 |
3.3.4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 |
3.3.5 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压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查方案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调查方案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地点选择 |
4.1.3 数据来源 |
4.2 调查样本分析 |
4.2.1 农场经营者情况 |
4.2.2 农场劳动力投入情况 |
4.2.3 农场分布情况 |
4.2.4 农场土地情况 |
4.2.5 农场类型情况 |
4.2.6 农场经济情况 |
4.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状况调查分析 |
4.3.1 生产运营模式 |
4.3.2 市场服务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经营者个体特征 |
5.1.2 家庭农场运营结构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土地流转方面 |
5.2.2 生产资金方面 |
5.2.3 技术方面 |
5.2.4 政策方面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主体 |
6.2.2 健全土地流转体系 |
6.2.3 增加资金来源渠道 |
6.2.4 加强技术培训 |
6.2.5 明确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标准 |
6.2.6 实行家庭农场结构多样化运营 |
6.2.7 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10)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农机概述 |
2 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
2.1 传统农业推广方式和当下现代化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
2.2 农机推广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2.3 农民群体无法学习新农机技术 |
3 开展基层农机推广的对策 |
3.1 改善基层农机推广模式 |
3.2 建立奖罚制度,加强推广人员培训 |
3.3 大力开展新型农机技术培训班 |
四、谈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制约因素及深化路径[J]. 李秋生,郑凯欣,刘小春. 世界农业, 2022(02)
- [2]完善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 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J]. 李玲.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10)
- [3]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 龚传宁. 河北农机, 2021(09)
- [4]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J]. 罗喜生. 河北农机, 2021(06)
- [5]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分析[J]. 李永花,范昕.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01)
- [6]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 刘红玉. 当代农机, 2020(12)
- [7]关于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奚小波,张翼夫,张宝峰,金亦富,张瑞宏. 江苏农机化, 2020(04)
- [8]机构改革背景下太仓市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D]. 李红. 扬州大学, 2020(05)
- [9]凌海市双羊镇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胡睿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新形势下基层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罗晓菊. 南方农机,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