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生命形态看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

从女性生命形态看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

论文摘要

严歌苓是近年来颇为人瞩目的旅美华人女作家,她的作品能跨越国界和文化等多重阻隔,呈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她塑造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生命形态显示出对他人的包容和对生命的信心,并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叙事伦理内涵。本文拟从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形态着手,采用具体的文本细读方式,并运用叙事伦理学的一些理论,把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与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力图明确把握严歌苓作品中女性的几种基本生命形态,来看其小说中彰显出的叙事伦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对生命形态、叙事伦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述了作家作品的研究现状。正文根据小说中的女性在各种境遇之中不同的生命形态分为三章。第一章写处于苦难之中的女性,她们或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或因战争、动乱而颠沛流离,但她们历尽生活的艰辛却能够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命运,在残酷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焕发出生存与爱的强大意志。对于苦难中的女性生命形态的书写,蕴含着作家强烈的此在关怀,呈现出作家呵护世道人心,对生命充满敬重与关照的叙事伦理内涵。第二章写女性在面对情感时的态度和表现。她们能够以善良对抗着现实的苦难并为爱情勇敢地承担,并以爱的名义拯救败落中的人性,完成对灵魂的伟大救赎。这些周身洋溢着爱的光辉的伟大女性,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坎坷,但她们生命中充盈着丰富和美好,给人间增加了一份爱的信念,也增加了一份生存的力量,彰显了作家的爱情理想主义和女性主体性的叙事伦理。第三章写女性悲天悯人的“地母”情怀。她们身上有着东方女性的古老传统美德,受尽磨难仍然本真生存,尽管活得卑微、屈辱但却拥有包容一切的宽厚与仁爱。作家能够用超越善恶的眼光关注弱者生命深处的挣扎,小说叙事呈现出的伦理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宽容和爱的能力。叙事伦理不对世界作出明晰和简单的善恶判断,而是理解个人的生活,关注人的灵魂,通过叙事帮助人理解自己,提高对自己的信心。严歌苓从个体的生命体验出发,关怀着整个人类的基本处境,写出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表达着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也在作品中寄寓了对现实人性的生命理想。作家关照、爱惜笔下的每一个女性,她们无论以什么样的生命形态出现,都呈现出一种宽容和悲悯,让我们感受到呵护人心的温暖,这是严歌苓小说叙事伦理的重要特点,也是叙事伦理的最终旨归之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苦难生存:认同、反抗与超越
  • 第一节 认同苦难:荒诞理想的坚守
  • 第二节 反抗苦难:改变命运的渴求
  • 第三节 超越苦难:生存的最高伦理
  • 第二章 情感书写:相信爱的力量
  • 第一节 爱的承担
  • 第二节 爱的执着
  • 第三节 爱的救赎
  • 第三章 地母情怀:宽厚的悲悯精神
  • 第一节 以善良跨越文化障碍
  • 第二节 以宽恕涤净世间罪恶
  • 第三节 以仁爱包容天下万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严歌苓小说中边缘化女性形象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01)
    • [2].自由与超脱的进境——严歌苓小说创作比较谈[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1)
    • [3].严歌苓小说创作的新趋向——以严歌苓近十年来长篇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3)
    • [4].浅析严歌苓小说《芳华》改编成电影的不足之处[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2)
    • [5].介于短篇小说与散文之间的“互文”文体双生花——评严歌苓新作《穗子的动物园》[J]. 南方文坛 2020(03)
    • [6].严歌苓小说影视化改编现象探析[J]. 汉字文化 2020(11)
    • [7].战争、女性与权力——论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空间书写[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4)
    • [8].严歌苓小说《舞男》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探究[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04)
    • [9].“严歌苓文体”的审美意义——读钟海林的博士论文有感[J]. 名作欣赏 2020(25)
    • [10].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嬗变及其意义[J]. 巢湖学院学报 2020(05)
    • [11].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窥视”书写[J]. 大众文艺 2018(24)
    • [12].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3].严歌苓小说中的戏曲叙事策略[J]. 写作 2019(01)
    • [14].女性的命运时空:严歌苓创作的成长节点与小说的艺术特色[J]. 当代作家评论 2019(03)
    • [15].严歌苓小说语言风格探析[J]. 当代文坛 2019(04)
    • [16].动物的“性”和魅力——严歌苓小说中动物叙事的生态体认[J]. 名作欣赏 2019(26)
    • [17].严歌苓小说与影视剧改编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9(09)
    • [18].严歌苓小说电影改编热现象研究[J]. 电影评介 2018(04)
    • [19].严歌苓创作中“文革”叙事的独特视角探析[J]. 新西部 2018(14)
    • [20].严歌苓小说中女性的生存悲剧——探究其出国经验是阵痛还是资源[J]. 名作欣赏 2018(14)
    • [21].浅析严歌苓作品中军人形象的独特性[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22].论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 [23].“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严歌苓《老人鱼》解读[J]. 名作欣赏 2017(03)
    • [24].“异域”与“历史”书写:讲述“中国”的方法——论严歌苓的小说及其创作转变[J]. 文学评论 2016(05)
    • [25].历史的通俗化、美学与意识形态——严歌苓小说批评[J]. 长江文艺评论 2016(01)
    • [26].探究严歌苓作品深受导演青睐的原因[J]. 就业与保障 2016(10)
    • [27].温和的反思与理性的同情——论严歌苓的《陆犯焉识》[J]. 名作欣赏 2017(22)
    • [28].严歌苓自称文学是最真实的家园[J]. 文学教育(上) 2017(09)
    • [29].严歌苓《床畔》中英雄话语权力的建构与瓦解[J]. 文学教育(上) 2017(04)
    • [30].女性视角下的移民生存与人文关怀——论严歌苓的《扶桑》[J]. 大众文艺 2017(04)

    标签:;  ;  ;  ;  ;  

    从女性生命形态看严歌苓小说的叙事伦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