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心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肌梗塞,休克,心原性,心室功能,左,超声心动描记术
局部心肌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余正春,马小静,夏娟,胡萍[1](2019)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前后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测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此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AMI并发CS的患者进行IABP治疗。应用STI技术测量各梗死心肌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峰值(LS_(peak)、RS_(peak)、CS_(peak))及达峰时间(TPS_(LS)、TPS_(RS)、TPS_(CS))。IABP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AMI并发CS患者IABP治疗后,各梗死节段LS_(peak)、RS_(peak)、CS_(peak)比治疗前增高,TPS_(LS)、TPS_(RS)、TPS_(CS)比治疗前缩短(P均<0.05)。结论:ST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AMI并发CS患者IABP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孙璐,任卫东,谭雪莹,吕慧娜,张昕彤[2](2019)在《叁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肺高压患者右室心肌整体及局部功能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叁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并评价局部心肌与肺动脉压力增高时的关系。方法测量18例肺动脉高压(PH组)患者及18例健康者的右室心肌各节段及整体叁维斑点应变值。结果 PH组患者整体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面积应变(AS)均减低;LS中,PH组各节段应变值较健康组明显减低;AS及CS中,流入道及流出道各节段应变明显减低。各整体应变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AS中,各节段应变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LS中,除心尖游离壁外余节段应变值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CS中,只有流入道3个节段应变与肺动脉压力有相关性。结论叁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孙玉珍,刘玉洁,张颖,骆永娟[3](2019)在《叁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NSTE-ACS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03位NSTE-ACS患者,行3D-STI及冠脉造影(CAG)检查,利用3D-STI获取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根据冠脉狭窄部位及程度将心肌节段分为缺血节段组及非缺血节段组,比较两组应变。结果:与非缺血节段组相比,缺血节段组LS在左室各节段均降低(P<0.05),CS在前降支供血区基底段及中间段,回旋支供血区及右冠供血区降低(P<0.05),RS在左室各节段与非缺血节段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LS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3D-STI可定量评价左室局部心肌功能,LS可敏感识别缺血心肌,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安秀芝,王秋霜,黄党生,张丽伟,杨菲菲[4](2019)在《叁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检查,根据结果将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透壁型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组,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3D-STE测定左室心肌梗死区域心肌应变GAS、GLS、GCS和GRS及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结果不同心肌梗死节段的GAS、GLS、GCS和GRS及WMSI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并与SPECT测定的MIS均良好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梗死节段数≥50%心肌应变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GLS的诊断价值最高[0.82(0.71~0.90),R值<0.001,CutOff值-11.6,敏感性70.4%,特异性87.1%]。结论叁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估心肌梗死程度,并对左心室局部收缩进行有效评价,以GLS为最敏感。(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曹黎君,钱大钧,周达琼[5](2018)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行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对象均接受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对象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LVESV、LVEDV、RSDI)、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EDV、ESV、SEF)。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局部收缩功能指标均较术后1周明显改善,差异显着(P<0.05)。结论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客观地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估。(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A4期)
邱林立,谢明星[6](2018)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成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LVNC)患者左室致密节段心肌与非致密节段心肌对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20例ILVNC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16节段法将ILVNC患者心肌节段分为2组:非致密心肌节段组和致密心肌节段组;正常人心脏对应ILVNC患者相应节段也分为2个对照组(对照组A,对照组B)。运用RT-3DE技术分别测量ILVN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左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LVEDV)、整体收缩末期容积(LVESV)、整体射血分数(LVEF)及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并进行比较。另外,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估ILVNC患者心肌致密化不全程度。结果①ILVNC患者LVEDV、LVESV均较正常组显着增大,LVEF较正常组显着减低(P<0.01)。②ILVNC患者非致密节段和致密节段rEDV、rESV均较正常组相应对照节段显着增大,rEF较对照节段显着减低(P<0.01)。③ILVNC患者非致密节段和致密节段之间局部容积和功能测量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LVNC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致密化不全程度呈负相关,左室容积与之呈正相关。结论①ILVNC患者非致密心肌节段和致密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均受损;②ILVNC患者非致密心肌节段和致密心肌节段之间收缩功能没有显着差异;③ILVNC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与致密化不全程度呈负相关,左室容积与之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刘楠楠,焦晓芳[7](2018)在《实时叁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A组,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返流的流颈宽度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应用实时叁维超声测量左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结果 A组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为(24. 90%±2. 34%),显着高于B组的(18. 20%±6. 68%),A组患者的流颈宽度为(4. 60±1. 04) mm,显着高于B组的(3. 00±2. 2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各节段射血分数较B、C两组均减小,其中,前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下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的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较C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实时叁维超声技术可无创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准确评估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信息。(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朱君艳[8](2018)在《利用~(13)N-氨水PE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Beagle犬心脏局部放疗后血流及功能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13)N-氨水(~(13)N-NH3)PE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及整体和局部心功能参数在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动态变化方面的价值。方法:6只1岁龄健康雄性Beagle犬于照射前1周及照射(单次20Gy)后3、6、12个月分别行~(13)N-NH3 PET GMPI。结果用Myovation软件和QGS/QPS软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定性分析与照射前相比,受照射区照射后3个月心肌血流灌注增加;照射后6个月,心肌血流灌注减低;照射后12个月,心肌血流灌注进一步下降。第二部分定量分析⒈整体心功能参数与照射前相比,EDV、ESV、LVEF在照射后3个月未见明显变化,在照射后6个月ESV增大,LVEF减小,EDV未见明显变化;照射后12个月ESV进一步扩大,LVEF进一步减小,EDV开始增大。⒉局部心功能参数⑴左室局部运动参数与照射前相比,2个心肌节段(前间隔中段、心尖下部)WM(2/20,10%),4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和中段、前间隔心尖段、心尖上部)WT(4/20,20%)在照射后3个月即可出现变化且表现为功能增强(P<0.05);照射后6个月3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前侧壁心尖段、心尖上部)WM(3/20,15%),4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和基底段、前侧壁中段、心尖上部)WT(4/20,20%)出现下降(P<0.05);照射后12个月7个心肌节段(前壁中段、前间隔心尖段、后间隔中段、后侧壁中段和基底段、前侧壁心尖段、心尖上部)WM(7/20,35%),9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中段和基底段,下壁心尖段,后侧壁基底段,前侧壁心尖段和中段,心尖上部和下部)WT(9/20,45%)下降更加明显(P<0.05)。⑵左室局部心肌灌注参数与照射前相比,2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心尖上部)EDP(2/20,10%)及3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和中段、前侧壁心尖段)ESP(3/20,15%)在照射后3个月即可出现变化且表现为功能增强(P<0.05);照射后6个月3个心肌节段(后侧壁心尖段、前侧壁心尖段、心尖下部)EDP(3/20,15%)及5个心肌节段(下壁中段、后侧壁心尖段、前侧壁心尖段和基底段、心尖上部)ESP(5/20,25%)出现下降(P<0.05);照射后12个月8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前间隔中段、后间隔基底段、后侧壁心尖段和基底段、前侧壁心尖段和中段、心尖下部)EDP(8/20,40%)及12个心肌节段(前壁心尖段和中段,前间隔心尖段和基底段,下壁中段,后侧壁心尖段、中段和基底段,前侧壁心尖段、中段和基底段,心尖上部)ESP(12/20,60%)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⒈~(13)N-NH3 PET GMPI可用于早期发现RIHD。与整体心功能参数相比,局部心功能参数(WM,WT,EDP及ESP)更加灵敏,或许可作为RIHD的早期指标。⒉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可用来显示RIHD的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RIHD的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6-28)
郑锦滨,黄贤生[9](2018)在《RT-3D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叁维心脏彩超(RT-3D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PCI治疗的AMI患者21例为PCI组,选择相同年龄段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20例,作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RT-3DE时间-容积曲线、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PCI组术前时间-容积形态最为不规则,术后原有紊乱节段改善明显。PCI组术前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着低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CI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CI组左室前壁和前间壁的术前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和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整体射血分数(RGEF)显着低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RT-3DE可以直观、细致地评价AMI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本文来源于《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谢朝阳[10](2018)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PCI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局部(心尖帽、前壁中间段、前间壁中间段)的EDV、ESV及节段SEF值,比较两组LEDV、LESV、LSEF和R-SDI。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左心室心尖帽、前壁中间段、前间壁中间段等局部EDV、ESV、LVEDV、LVESV及R-SDI值均明显小于术后1周,SEF和LVEF值均明显大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以上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可用于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局部心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叁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并评价局部心肌与肺动脉压力增高时的关系。方法测量18例肺动脉高压(PH组)患者及18例健康者的右室心肌各节段及整体叁维斑点应变值。结果 PH组患者整体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面积应变(AS)均减低;LS中,PH组各节段应变值较健康组明显减低;AS及CS中,流入道及流出道各节段应变明显减低。各整体应变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AS中,各节段应变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LS中,除心尖游离壁外余节段应变值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CS中,只有流入道3个节段应变与肺动脉压力有相关性。结论叁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进行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心肌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余正春,马小静,夏娟,胡萍.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前后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
[2].孙璐,任卫东,谭雪莹,吕慧娜,张昕彤.叁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肺高压患者右室心肌整体及局部功能中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9
[3].孙玉珍,刘玉洁,张颖,骆永娟.叁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NSTE-ACS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
[4].安秀芝,王秋霜,黄党生,张丽伟,杨菲菲.叁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5].曹黎君,钱大钧,周达琼.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6].邱林立,谢明星.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7].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刘楠楠,焦晓芳.实时叁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8
[8].朱君艳.利用~(13)N-氨水PE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Beagle犬心脏局部放疗后血流及功能动态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18
[9].郑锦滨,黄贤生.RT-3D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的价值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
[10].谢朝阳.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