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以上海市侨联为例

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以上海市侨联为例

论文摘要

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跑步式前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非营利组织”这个在西方日益发展壮大的新名词也步入了国人的视野。西方的实践经验证明,非营利组织是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进行补救的社会良性组织形式,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力量。政府应积极主动的加速培育扶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成长,应通过转让职能,还权于社会,并从财力、人力、物力及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为非营利组织创造条件。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已引起政府的关注,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支持各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与该类组织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是相呼应的。同时,其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式又要受到中国自身文化环境和制度体系的制约,具有本土色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正在渐进式发展,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政治角色。笔者认为,侨联组织系统是在马列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指导下,履行侨界利益诉求的特殊非营利组织。本文以此为重点,试以侨联为个案,运用历史研究方法、经验分析法、实验研究法、规范方法、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侨联这个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回顾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发展脉络,探究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作为多元化的载体正以一种崭新的跨国华人的身份姿态,实践并促进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与共享,进一步揭示侨联工作的意义所在。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体制性完善中,对中国社会进步,政府效率提高、社会有序参与和实现中国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本文框架是,在导论后,先诠释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发展,提出自己的分析视角,探讨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适应性,特殊性。随后,具体对归侨这个特殊群体和侨联这个特定组织进行说明,从侨联的组织沿革和组织机构网络,特别是结合侨联下属的青委会、华侨基金会两个典型的非营利组织,阐述侨联组织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然后,从侨联推广至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的瓶颈与障碍,对管办的现状,发展大环境不良,法律不健全,管理的欠缺等方面引发思考。而后,提供了现阶段笔者认为中国特色非营利组织较可行的努力方向——完善法制建设,营造成长环境,增强自为能力等,最后,揭示出中国非营利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有机结合,利用繁忙工作之余有限的时间,尽力运用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尝试对工作和意识形态中的某些困惑求解。从一个在职攻读复旦MPA的学生视角,提供方法论和自己的解题答案,希望对相关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认识有所裨益。而实践意义希望是,通过论文的写作过程,于已是学习提高,理论的积累,潜能的挖掘,自我价值的提升;于单位,是对工作视野的开拓,对现阶段宏观形势的把握,对组织使命的再次确认和提高,让更多的目光聚焦侨联,聚焦上海,聚焦非营利组织,返本开新,共创和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问题提出
  • 2、文献综述
  • 3、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理论
  • 1.1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与分类
  • 1.2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1.3 非营利组织与和谐社会建构的理论分析视角
  • 第二章 侨联的发展与沿革
  • 2.1 归侨:特殊群体的作用
  • 2.2 侨联组织沿革
  • 第三章 侨联的结构与功能
  • 3.1 侨联的结构
  • 3.2 市侨联的组织结构特色—网络化
  • 3.3 侨联功能定位
  • 3.4 上海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功能定位
  • 3.5 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功能定位
  • 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战略
  • 4.1 非营利组织现存问题及原因
  • 4.2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向
  • 4.3 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以上海市侨联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