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研究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研究

论文摘要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就近年来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不断提高的关注度和日渐成熟的价值观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利益也趋于多样化,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不到位,使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起到指导、解惑和规范行为的作用,甚至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也产生了疑问,动摇了其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这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问题提出了挑战。本文重点分析研究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认同感的途径。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作指导,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认同在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不强的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试图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论文从四个部分对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界定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以及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及其三者的关系。第二部分:根据社会环境的影响,结合三种认同的特点,具体分析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在分析提出具体解决路径的基础上,侧重阐述接受心理机制的构建,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本论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2、本论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 论题研究的现状与评价
  • 1、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 2、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三)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相关概念分析
  • 1.1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对象
  • 1.1.1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
  • 1.1.2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客体
  • 1.1.3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中介
  • 1.2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内容
  • 1.2.1 利益认同
  • 1.2.2 情感认同
  • 1.2.3 价值认同
  • 第二章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重要性分析
  • 2.1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研究的必要性
  • 2.2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研究的可行性
  • 2.2.1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利益认同的可行性
  • 2.2.2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可行性
  • 2.2.3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现状分析
  • 3.1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 3.1.1 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利益认同不够
  • 3.1.2 情感淡漠产生的“虚假接受”
  • 3.1.3 逆反心理严重,认同感差
  • 3.1.4 多元化的价值观显现,价值认同难度大
  • 3.2 相关原因分析
  • 3.2.1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3.2.2 认同主体的原因
  • 3.2.3 认同客体的原因
  • 3.2.4 认同中介的原因
  • 第四章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路径简析
  • 4.1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利益认同
  • 4.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实际
  • 4.1.2 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刻关注受教者的利益,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 4.2 加强人文关怀,增强情感认同
  • 4.2.1 加强情感教育,突出情感交流
  • 4.2.2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突出隐性教育
  • 4.3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实现价值认同
  • 4.3.1 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政治立场
  • 4.3.2 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培养道德情操
  • 4.3.3 把握大学生的信念特点,培养理想信念
  • 4.3.4 坚持自我教育,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 4.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
  • 4.4.1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点
  • 4.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构成
  • 4.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构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的研究述评[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3(12)
    • [2].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04)
    • [3].谈如何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才智 2017(15)
    • [4].优化接受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6].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J]. 现代交际 2016(21)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对策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9].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10].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核心范畴——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J]. 杭州(我们) 2016(09)
    • [11].对充分发挥党委统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思考[J]. 中国消防 2011(12)
    • [12].“唱读讲传”: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典范[J]. 决策导刊 2010(05)
    • [13].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4].刍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机制问题[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1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三性”原则[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04)
    • [16].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3(01)
    • [1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2)
    • [18].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19].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7(04)
    • [20].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引领[J].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1].工匠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 2017(04)
    • [22].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启示[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7(01)
    • [23].以日企员工教育看湖南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制约因素[J].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1(03)
    • [24].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探析[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5].学校德育网络跟进研究[J]. 教育革新 2017(02)
    • [2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J]. 河北交通科技 2008(03)
    • [2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6(03)
    • [28].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02)
    • [29].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30].对做好我院实训基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2(02)

    标签:;  ;  ;  ;  ;  ;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