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本试验应用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同时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脑局部血流量(rCBF)的影响和治疗效果,从而评价通心络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梗死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期间神经内科病房的脑梗死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OCSP分型为PACI;③发病在24小时以内;④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者;⑤既往无脑卒中史。随机分为2组:基础用药对照组(n=31),通心络治疗组(n=29)。第一阶段:基础用药对照组31例,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胞二磷胆碱1.0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续2周,每日口服吡拉西坦3次,每次0.8g,连续服用4周;通心络治疗组29例,给予基础用药,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第二阶段:基础用药对照组每日口服吡拉西坦3次,每次0.8g,连续服用8周;通心络治疗组给予基础用药,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8周。每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均行首次99mTc-ECD SPECT脑灌注显像,第一阶段治疗结束时再次显像,两次成像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处理,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各组治疗前后rCBF(以半定量值RI表示),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并于治疗第二阶段结束后及发病后半年再次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及残疾水平评分(Barthel指数,BI)。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及各组内治疗前后的RI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的差异,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患者治疗第一阶段结束时脑灌注显像均示放射性稀疏缺损区有不同程度的填充,通心络治疗组更显著。基础用药组治疗前后RI值无明显差异(t=1.667,P>0.05),通心络治疗组治疗后RI值明显高于治疗前(t=5.175,P<0.01)。且治疗后通心络治疗组RI值明显的高于基础用药对照组(t=3.086,P<0.01)。2.治疗第一阶段结束后基础用药对照组与通心络治疗组ESS为(43.7±6.9 vs48.24±8.4,t=2.273,P<0.05),Barthel指数为(30.04±5.0 vs 32.5±5.5,t=1.844,P>0.05),通心络组较对照组均数有所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已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I指数尽管通心络组略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二阶段结束后基础用药对照组与通心络治疗组ESS为(50.4±3.6 vs 60.8±7.5,t=6.918,P<0.01),Barthel指数为(46.4±7.3 vs 49.8±4.6,t=2.14125,P<0.05),通心络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arthel指数通心络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六个月基础用药对照组与通心络治疗组对照ESS为(60.84±2.4 vs 83.5±6.2,t=18.934,P<0.01),Barthel指数为(58.64±5.7 vs 78.54±3.5,t=16.161,P<0.01),通心络组ESS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较用药三个月后更加明显(P均<0.01)。结论:1.99mTc-ECD SPECT脑rCBF显像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病人病情恢复情况的指标并可以用于观察和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2.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局部脑血流。3.通心络胶囊能够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残疾水平,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面积脑梗死影像标志物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6)
- [2].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1)
- [3].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02)
- [4].1例脑梗死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01)
- [5].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4)
- [6].高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5)
- [7].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3)
- [8].精细化护理在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体会[J]. 心理月刊 2020(13)
- [9].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2)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1)
- [11].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大面积脑梗死1例[J]. 人民军医 2020(03)
- [1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4)
- [1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22)
- [14].二级预防相关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干预效果[J]. 当代医学 2020(16)
- [15].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偏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8)
- [16].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轻型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20(06)
- [17].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J]. 名医 2020(06)
- [18].MicroRNA-26a-5p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6)
- [19].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再发的预防[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1)
- [20].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新疆医学 2020(08)
- [21].依达拉奉辅助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7)
- [22].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11)
- [23].常见实验室指标与初发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19)
- [24].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06)
- [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01)
- [26].脑梗死 糖友致残致死的杀手[J]. 江苏卫生保健 2019(02)
- [27].情绪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09)
- [28].院内肢体活动增加对轻度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6)
- [29].整体针灸治疗脑梗死疗效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3)
- [30].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改善其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