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研究

归有光研究

论文摘要

明代中期,文坛上摹拟、雕缋之风极盛,士人不受其影响者盖少。归震川以一乡间老儒,不趋于时潮,务求自得,最终能树立于世,既让时人心折,也为后世文家所景仰。本文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震川的思想状况及文学创作,着重对其著述、评点及其文学思想作一考述与评析。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震川撰著述略》,从总体上描述震川的著述情况。在《震川集》现存的三个较早刻本中,昆山本最早,受批评也最大。笔者查阅了各刻本及清代抄本《震川先生未刻稿》中的相关材料,并结合批评者们观点上的漏洞,认为加在昆山本上的批评有空穴来风之嫌,三种版本并重才是科学的态度。在对比明隆庆刻本《古今文则》和清乾隆抄本《文章指南》的基础上,辨析《文章指南》为震川所作基本可信。虽然后世用它来指导古文写作,实际上当时是用来指导举业的材料。第二章《<震川集>评选本述要》,笔者调查了黄宗羲、董说、陈维崧、鲍倚云、张士元等十余人对震川散文的评点情况,择其重要者略加介绍。他们多指出:震川既善于以“俚俗琐事”入文,使“文情深渺”;又长于“谠言正论”,对时世充满关切之言。这些评析既全面深入地展示出震川的主张和散文特点,也显示了清代桐城派之外颇具丰富的文学批评资源。第三章《震川与明清文坛》,分析了震川与明清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关系。他有接受台阁文风影响的一面,但重美刺和言情,祛除了台阁文学的肤庸软滑;他以古文为高,主张师其意而不师其辞,反对言辞上的摹仿,批判了复古派文章的赝古倾向。他与唐宋派之间交往不多,但都主张文道合一,讲究文行出处,成为后世学习古文的门径,在唐宋派中应当保留他的位置。桐城派声称上祖震川,实质上反对震川以琐事俚语入文,认为他既不合“义法”,也不够“雅洁”。桐城派只得其衣冠,难得其神髓。第四章《震川的评点文字述略》,收集了震川对古文的评点文字,进一步讨论了他的思想特点。他评《战国策》时,以“义”御“利”,体现了他注重经世的精神。评《史记》时要求文有“生气”、“文与事称”,展示了他的审美要求。他评唐宋文,有重“气骨”的意向,也说明了他要求文品与人品相统一。归震川不具有世俗中的权势,但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位置,明清以来巨大的阅读面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本文并不刻意拔高他的地位,而是力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对他作出平允的描述,并借以增进对明清文学批评史的了解。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震川撰著述略
  • 第一节 《震川集》刻本述略
  • 第二节 清抄本《震川先生未刻稿集》
  • 第三节 《文章指南》辩略
  • 第四节 震川其它著述
  • 第二章 《震川集》评选本述要
  • 第一节 董说评点《震川先生集》
  • 第二节 康熙时另四家评
  • 第三节 鲍倚云评震川文
  • 第四节 乾嘉时另三家评
  • 第五节 林纾、徐世昌两家评
  • 第三章 震川与明清文坛
  • 第一节 震川与明代的台阁文
  • 第二节 在科举和复古背景下
  • 第三节 震川与唐宋派论略
  • 第四节 震川与桐城派
  • 第四章 震川的古文评点述略
  • 第一节 震川评点《战国策》
  • 第二节 震川评两汉文
  • 第三节 震川评点《史记》
  • 第四节 震川评唐宋文
  • 附录一《四大家文选》
  • 附录二 《震川文集》汇评辑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简笔写深情——归有光散文的朴素之美[J]. 语文知识 2015(01)
    • [2].归有光传记文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09)
    • [3].看似无情却有情——论归有光散文抒情艺术的民族特色[J]. 文教资料 2011(19)
    • [4].归有光文章中女性观点的浅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3)
    • [5].归有光散文的女性书写[J]. 古典文学知识 2015(02)
    • [6].刚柔并济真男儿——归有光[J]. 语文学刊 2014(07)
    • [7].归有光何须借书满架[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35)
    • [8].归有光之母为何早逝[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08(01)
    • [9].浅论归有光性格与文风的反差[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 [10].拳拳之心,幽幽之情——归有光的朴素言情[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04)
    • [11].归有光的情感世界和抒情艺术[J]. 文史知识 2015(03)
    • [12].归有光——时光的归人[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29)
    • [13].归有光崇尚“质实”的文学思想[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4].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J]. 牡丹 2019(03)
    • [15].家庭的温馨与女性的柔情——读归有光《项脊轩志》随感[J]. 文史知识 2020(11)
    • [16].中国古代散文之归有光[J]. 散文选刊 2010(06)
    • [17].以才情立身的归有光[J]. 现代班组 2015(06)
    • [18].也说“借书满架”之“借”[J]. 语文教学之友 2008(12)
    • [19].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惨怛”之情[J]. 中学语文 2018(06)
    • [20].归有光出谜[J]. 故事家 2010(03)
    • [21].试论归有光抒情散文写作特色[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6)
    • [22].归有光之文学思想态势[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23].朴素言语中的思母之情[J]. 美文(下半月) 2019(04)
    • [24].归有光文学观研究文献综述[J]. 绥化学院学报 2013(02)
    • [25].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特色赏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02)
    • [26].自伤——冰川下的大悲——谈《项脊轩志》一文中归有光的“悲”[J]. 语文学刊 2009(06)
    • [27].归有光的空中楼阁——《项脊轩志》文本细读[J]. 中学语文 2018(30)
    • [28].在归有光散文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J]. 新教育 2015(08)
    • [29].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论归有光的诗歌[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30].雅俗的共容与交融——论归有光散文中的“小说笔法”[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标签:;  ;  ;  ;  

    归有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