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活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活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的基础上,各种纤维化相关因子激活导致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活化及表型转化,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而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是NASH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亦缺乏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目前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属于甾体激素类受体超家族中的细胞核受体家族成员,人体内PPARγ在肝脏、肌肉均有表达,PPARγ在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目前认为PPARγ是维持HSCs静息状态的重要细胞因子,推测PPARγ激活可能具有逆转活化HSCs恢复静息状态而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罗格列酮为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可通过激活PPARγ实现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实验采用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high fat, methionine-choline deficient diet, MCD)饮食建立小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应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进行干预治疗,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SCs活化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表达变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 TGFβ)在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并观察罗格列酮干预后PPARγ及TGFβ1表达变化,以明确PPARγ及TGFβ1在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探讨罗格列酮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发生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MCD饲料,对照组给予胆碱、蛋氨酸充足的饲料,罗格列酮干预组应用MCD饲料加罗格列酮(50mg/kg/d),共喂养8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采用日本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采用苏丹Ⅳ染色、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组织α-SM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PARγ、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对照组小鼠活泼、毛发有光泽,体重逐渐增加。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小鼠体重均下降,尤以模型组明显。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体重、肝湿重分别为:38.00±0.60 g、17.60±0.89 g、18.25±0.50 g,1.37±0.35 g、0.70±0.07 g、0.73±0.05 g。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小鼠体重、肝湿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均<0.05),而罗格列酮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肝脏指数分别为: 0.036±0.008、0.040±0.002、0.040±0.020,各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生化学改变: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血清ALT、TG水平依次为:49.67±7.64 U/L、591.50±71.60 U/L、270.70±85.05 U/L;0.76±0.29 mmol/L、0.34±0.81 mmol/L、0.47±0.18 mmol/L。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罗格列酮干预后可明显降低ALT水平(P<0.01)。各组小鼠血清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脏病理学变化:肉眼观察:对照组小鼠肝脏为红褐色,明亮有光泽。模型组小鼠肝脏体积明显减小,整个肝脏呈浅黄色,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切面油腻、无光泽。罗格列酮干预组小鼠肝脏体积亦有缩小,为红褐色、有光泽。光镜观察:对照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正常,肝板排列整齐;模型组肝细胞弥漫性水样变,呈现大泡性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以腺泡3带明显,小叶内可见点状或灶状肝细胞坏死伴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分叶核白细胞。汇管区及窦周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F34G23S34)。罗格列酮干预组小鼠肝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脂肪变肝细胞明显减少,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F01G12S1)。4肝组织α-SMA的表达变化:对照组小鼠肝组织α-SMA仅在小动脉壁上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α-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大量HSCs胞浆表达α-SMA(0.50±0.05 vs. 1.57±0.05,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α-SMA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1.57±0.05 vs. 1.07±0.06,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肝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ARγmRNA表达明显下降(0.73±0.17 vs. 0.53±0.08,P <0.05),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0.53±0.08 vs. 0.71±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0.39±0.01 vs. 0.27±0.01 ,P<0.05 ),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0.27±0.01 vs. 0.57±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 mRNA表达显著增加(0.32±0.01 vs. 0.89±0.01,P<0.01 ),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0.89±0.01 vs. 0.46±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小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0.55±0.01 vs. 1.15±0.00,P <0.01),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1.15±0.00 vs. 0.93±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8周可诱导典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此模型造模时间短,模型复制率高,病理改变符合人类脂肪性肝纤维化特点。2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肝组织活化的HSCs明显增多,PPARγ表达明显减少,推测减少的PPARγ不能维持HSCs静息状态而致活化的HSCs数量增多,参与肝纤维化形成。模型组小鼠肝脏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具有促进HSCs活化及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3罗格列酮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证实罗格列酮具有延缓或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干预组PPARγ表达明显升高,TGFβ1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激活PPARγ而逆转活化的HSCs恢复静息状态,并抑制TGFβ1表达而阻止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活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尼罗罗非鱼PPARδ的原核表达及其多抗制备和纯化[J]. 福建农业学报 2019(09)
    • [2].PPAR_γ激动剂荧光探针法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01)
    • [3].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9)
    • [4].PPARγ: the dominant regulator among PPARs in dry eye lacrimal gland and diabetic lacrimal g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0(06)
    • [5].鸡PPARγ基因转录本3上游开放阅读框转录后的调控作用[J]. 遗传 2018(08)
    • [6].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系统评价[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12)
    • [7].血脂、PPARγ在子痫前期及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中的检测及意义[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 [8].PPARδ调控巨噬细胞的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7(04)
    • [9].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products for targeting PPARα[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7(04)
    • [10].人PPARγ基因过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3)
    • [1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色谱模型的构建及在小分子肽筛选中的应用[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1)
    • [1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0(02)
    • [1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20(04)
    • [14].Protective Effects of Yinzhihuang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 Based on PPAR-α Signaling Pathway[J]. Medicinal Plant 2020(04)
    • [15].畜禽PPARα基因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12)
    • [16].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1)
    • [17].Anti-Hypertensive Action of Fenofibrate via UCP2 Upregulation Mediated by PPAR Activation in Baroreflex Afferent Pathway[J].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9(01)
    • [18].不同骨量状态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PPAR-γmRNA表达水平及意义[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04)
    • [19].PPARγ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3)
    • [20].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血清PPARγ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03)
    • [21].藏鸡PPARα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2].PPARα激动剂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6(01)
    • [23].“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肾组织PPARγ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 江苏中医药 2016(07)
    • [24].激活PPARα缓解PPARγ诱导的小鼠脂肪肝[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5(04)
    • [25].卵形鲳鲹PPARα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组织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5(04)
    • [26].阻断PPARβ/δ途径对阿托伐他汀抑制衰老心肌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J]. 心脏杂志 2013(06)
    • [27].PPARγ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03)
    • [28].PPARα基因多态性对妇科手术患者舒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J]. 江西医药 2020(10)
    • [29].PPARγ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05)
    • [30].PPARγ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活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