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阿尔法磁谱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尔法磁谱仪,丁肇中,宇宙大爆炸理论,奇异物质,国际空间站,带电粒子,发射中心,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磁铁,宇宙线
阿尔法磁谱仪论文文献综述
赵致真[1](2019)在《阿尔法磁谱仪:在丁肇中的5分钟游说中“一步登天”》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哈勃望远镜的“法眼”,是在地球轨道上采集太空深处的微弱光线,那么,阿尔法磁谱仪的“魔力”,则是在国际空间站捕捉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宇宙线。这是人类第一个大气层外的“高能物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肇中说,阿尔法磁谱仪的重要使命是寻找反物质。如果宇宙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3-01)
肖家鑫[2](2018)在《大科学项目,要选对题目》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物质是否存在?暗物质源于何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着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团队,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7月7日,丁肇中造访山东大学时表示,这些问题预计在2024年会有决定性结果。阿尔法磁(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7-10)
王延斌,冯刚,车慧卿[3](2016)在《阿尔法磁谱仪5年太空实验结果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一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次AMS的突破,那就是如果说我们之前对宇宙线的认知是一只‘乒乓球’的范围,现在已经扩展到了一只‘足球’的面积。”12月9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对外发布了5年太空实验的结果和突破,(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6-12-10)
许琦敏[4](2016)在《探索暗物质不断刷新对宇宙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首席许琦敏)暗物质的神秘面纱似乎又掀开了一些,初始宇宙可能存在反物质,宇宙射线的传播可能需要新的理论模型……5年前随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AMS),正刷新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昨天凌晨,国际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12-10)
谢敏[5](2016)在《阿尔法磁谱仪在轨运行外热流分析与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法磁谱仪(AMS)是一台通用性高能物理探测设备,其宇宙射线探测研究结果,为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及宇宙起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AMS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上,其结构、热环境均较为复杂,热分析对保障其长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宇宙射线探测计划,AMS在轨运行外热流分析与温度控制研究对下一代空间高能物理探测设备的研发有借鉴意义。以AMS热相关数据为分析依据,采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事例/规则型混合推理策略,将实测数据、专家经验、技术文件和研究论文等综合,形成了AMS热分析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图形化功能完成了对AMS在轨运行的热状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AMS的运行温度要求,需要分析ISS右舷主散热板角度(STRRJ)操作对AMS温度的影响,避免穿越辐射探测器气体系统(TRD气体系统)温度过低,评估ISS侧边飞行操作对AMS温度的影响;分析中涉及AMS前方主散热板、AMS后方主散热板和TRD气体系统叁个重要部件。以轨道力学公式为计算依据,通过简化六面体模型,分析了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各项外热流和总外热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太阳辐射热流的重要性,计算了AMS热控分析区域的轨道太阳辐射热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ISS正常飞行姿态下,ISS左、右舷因阳光持续照射导致散热条件不佳,不适合作为散热元件的布置区域;AMS的z轴相对于ISS的z轴倾斜导致了AMS顶部轨道太阳辐射热流密度与ISS顶部数值差异较大。以蒙特卡罗-节点网络法建立了AMS热数值模型,计算了AMS重要部件的各项外热流密度,并对比轨道太阳辐射热流计算结果分析了ISS部件及操作对AMS重要部件太阳辐射热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SS部件对阳光的遮挡、反射作用可明显地改变AMS后方主散热板和TRD气体系统的外热流。除轨道参数以及ISS热影响外,AMS前方主散热板的温度影响因素还包括其上自动温控加热装置的热量补给和电子箱的热耗散,AMS后方主散热板的温度影响因素还包括其上电子箱的热耗散,TRD气体系统温度影响因素还包括该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通过稳态、瞬态数值模拟结果评估了STRRJ操作对AMS临近部件和重要部件温度的影响,制定了TRD气体系统温度的控制措施,分析了ISS侧边飞行操作对AMS外热流的影响,设计了关于ISS侧边飞行操作的AMS热控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STRRJ调整可改善或恶化TRD气体系统温度,但改善作用仅在β<-45?时有效,在-20?<β<+20?区间该系统仍然存在严重的超温问题;外加隔热罩通过减少TRD气体系统的红外辐射散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系统的温度;TRD气体系统温度的最佳控制方案:在ISS正常飞行姿态下,ISS右舷主散热板锁定于+25?,ISS所有太阳能电池板执行“自动追踪阳光模式”操作并在AMS左舷真空箱与TRD气体系统外表面覆盖隔热罩;ISS侧边飞行操作违背了AMS散热区域布置原则,可能引发AMS部件的超温问题,ISS正侧边飞行操作的AMS热安全区域为-30?≤β≤+15?,ISS负侧边飞行操作的AMS热安全区域为-15?≤β≤+30?。综上所述,本文建立并实际应用了AMS热分析专家系统;实现了ISS部件及操作对AMS重要部件外热流和温度影响的定量分析;设计并论证了AMS温度控制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均已具体应用在AMS运行过程中,保障了AMS的科学探测任务,并能为类似设备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1)
谢敏,高建民,杜谦,吴少华,秦裕琨[6](2016)在《轨道参数对阿尔法磁谱仪太阳辐射热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阿尔法磁谱仪(AMS)的温度变化规律,并为制定AMS的热控制方案提供指导和依据,推导了AMS重要区域(AMS前方、后方、顶部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区域太阳辐射热流随轨道参数的变化,解释了AMS顶部的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在热控方案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在国际空间站(ISS)正常飞行姿态下,AMS前、后方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受太阳光与ISS轨道面的夹角(β角)、ISS与会日点的角距(θ角)和地球阴影区的影响,AMS顶部太阳辐射热流受β角和θ角的影响。得出结论:β角、θ角和地球阴影区均是影响AMS温度的主要因素,各区域的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可以作为设计AMS温度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王坤[7](2015)在《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阿尔法磁谱仪(AMS)电子设备热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飞行数据,论证了热控系统设计思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分析了阿尔法磁谱仪探测器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国际空间站(ISS)的操作对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温度预警现象规律和原因,并提出了基于调节热环境的热控制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AMS实验的目的、意义以及已经获得的物理学结果。本文分析了国际空间站上的外部热环境、AMS自身内部热负荷情况以及热要求,介绍了AMS热控制系统的方案。由于例子探测需要以及与国际空间站相配合,AMS热控制系统设计思路与以往航天器的“完全包覆式”热控制不同,AMS热控制设计使用了大热容材料应对近地轨道热环境的周期性剧烈变化。电子设备热控制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表明,电子设备成功启动,启动过程温度曲线与模拟结果吻合;断电时各电子箱均能保持在最低存活温度以上;热工况中各电子箱温度低于最高存活温度;轨道周期内温度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内。长时间飞行数据证明了热控制系统设计思路的正确性以及热控制系统的有效性。AMS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后,在监控过程中发现,AMS热控制系统运行状态受到国际空间站口角的明显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由于温度测点过多(1100多),温度数据量过大(每分钟读取一次温度数据),轨道周期内温度波动明显,本文选取AMS主散热器上的8个测温点,基于叁年的温度数据(2011.06.01-2014.05.31),用一个轨道周期内算术平均温度代表轨道周期温度水平,得到了AMS局部温度随口角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学拟合对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温度变化规律给出了AMS主散热器的冷热工况β角区间,并且显示在特定β角区间,RAM主散热器会发生温度骤变现象,并分析了原因。通过计算轨道周期内温度变化标准差,进一步分析了轨道周期内温度波动随β角的变化规律。使用双三次样条插值构建不同β角下的散热器温度场,温度场表明,主散热器整体温度随β角变化与轨道平均温度随β角变化一致,并在较冷工况时会激活加热器,对低温区域加热效果明显,热控制是有效的。基于飞行数据对运行规律的研究为AMS长时间(-20年)在轨运行提供了热控制参照依据。除了正常运行状态外,国际空间站会因执行任务而进行一些特殊操作,主要有锁定太阳光伏面板、改变飞行姿态以及调整空间站右舷侧主散热板的固定角度。锁定太阳能光伏面板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操作,通常会造成主散热器温度下降。由于在轨运行的复杂多变,本文选取了47次锁定太阳能光伏面板的操作和WAKE主散热器上四个温度测点,计算了操作发生后两个轨道周期内的温度下降幅度,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该操作对WAKE主散热器造成的温度下降幅度随β角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较低β角时,温度下降幅度通常更大。β处于正极值时锁定太阳能光伏面板也会造成WAKE散热板温度大幅下降,会自动激活PDS加热器。飞行姿态调整通常不会对AMS的温度造成重大影响。调整俯仰姿态是国际空间站调整最频繁的飞行姿态,对AMS影响较小;后端向前的飞行姿态使用较少,在这种姿态中(β≈-51°),AMS局部温度与其在相反β角时的走势类似;在一些复杂的姿态调整中,AMS主散热器温度受到明显影响,但仍处于安全运行范围之内;在侧向飞行姿态中,WAKE主散热器长时间受到照射,处于极热工况,而RAM主散热器不受太阳照射,处于极冷工况,电子设备热控制系统能够成功保障电子元件处于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之内。调整国际空间站右舷侧主散热板角度对AMS左舷侧和WAKE主散热器的温度会有影响,这是因为散热板面能够向上述位置反射太阳辐射热。通过计算得出了一定β角下右舷侧主散热板对AMS反射太阳热辐射的最高效率角度,并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中的WAKE主散热器温度场验证了计算。国际空间站操作对AMS局部温度的影响本质上是因为其短暂改变了AMS所处的热环境,本研究不仅为AMS长期在轨运行热控制提供了参照依据,也为太空平台上的科学仪器热控制设计提供了参考。AMS在运行过程中,少数工况下的个别部件会由于外部热环境的变化出现温度预警现象。处于温度预警中的部件能够正常运行,但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进一步恶化。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特殊操作对TRD气体循环箱(低温预警)、硅微条探测器第一层(低温预警)和下层飞行时间计数器中的光电倍增管(高温预警)的温度影响。通过拓展使用前文规律分析方法,得到了轨道周期最低(高)温随β角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得到了易发生温度预警的β区间,并分析了国际空间站操作对发生温度预警部件的影响。基于这些外部热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的热控制操作建议,为AMS在轨运行热控制提供了额外可选择的方法。本文的研究为太空中科学仪器的热控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太空承载平台上的科学仪器热控制系统设计和热控制方法提供了参考,为AMS长期在轨运行提供了热控制参照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28)
王坤,崔峥,李金波,孙锲,王乃华[8](2015)在《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空间站轨道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β角)以及空间站右舷侧散热板的固定角度(γ角)是影响阿尔法磁谱仪局部温度的两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本文计算了右舷侧散热板对阿尔法磁谱仪的辐射角系数与β角和γ角的关系,得到了在任意β角下,右舷侧散热板对阿尔法磁谱仪反射太阳辐射热最高效率的,y角。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γ角对穿越辐射探测器气体循环箱温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调节的机制。下层飞行时间计数器以及WAKE主散热板也受到γ角影响,温度对比发现这种影响符合关于热辐射反射效率的计算。(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坤,李金波,程林[9](2014)在《阿尔法磁谱仪在轨运行异常温度及热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控系统为阿尔法磁谱仪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提供了有效和稳定的支持。长时间的在轨运行监测显示,个别工况下,阿尔法磁谱仪的穿越辐射探测器气体循环箱、硅微条探测器第一层和下层飞行时间计数器存在温度预警现象。同时,对国际空间站右舷侧太阳能光伏面板和右舷侧主散热板的操作,可以调节阿尔法磁谱仪的局部温度。通过分析具体工况的温度数据,得到了锁定太阳能光伏面板对上述3处温度的影响,计算了右舷侧主散热板向阿尔法磁谱仪反射太阳热辐射最优辐射角系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分析了异常温度部件的热响应,证明了已有热控系统的有效性。给出了针对异常温度现象的热控制建议,为阿尔法磁谱仪和其他航天器热控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4年S2期)
崔峥,王坤,田富中,王乃华,罗峰[10](2014)在《BETA角对阿尔法磁谱仪热系统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β角是航天器热控制设计中关键的设计参数,本文通过对阿尔法磁谱仪(AMS)在国际空间站上两年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AMS外部温度变化受β角影响很大,PORT侧和STBD侧尤为明显,且呈近似相反的变化规律,而主散热板温度分布相对均匀。β角对AMS热系统的影响规律可以为AMS热控系统监测和近地轨道航天器热控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阿尔法磁谱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物质是否存在?暗物质源于何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着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团队,一直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7月7日,丁肇中造访山东大学时表示,这些问题预计在2024年会有决定性结果。阿尔法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尔法磁谱仪论文参考文献
[1].赵致真.阿尔法磁谱仪:在丁肇中的5分钟游说中“一步登天”[N].中国科学报.2019
[2].肖家鑫.大科学项目,要选对题目[N].人民日报.2018
[3].王延斌,冯刚,车慧卿.阿尔法磁谱仪5年太空实验结果发布[N].科技日报.2016
[4].许琦敏.探索暗物质不断刷新对宇宙认识[N].文汇报.2016
[5].谢敏.阿尔法磁谱仪在轨运行外热流分析与温度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谢敏,高建民,杜谦,吴少华,秦裕琨.轨道参数对阿尔法磁谱仪太阳辐射热流的影响[J].宇航学报.2016
[7].王坤.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5
[8].王坤,崔峥,李金波,孙锲,王乃华.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控制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
[9].王坤,李金波,程林.阿尔法磁谱仪在轨运行异常温度及热响应分析[J].化工学报.2014
[10].崔峥,王坤,田富中,王乃华,罗峰.BETA角对阿尔法磁谱仪热系统影响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
标签:阿尔法磁谱仪; 丁肇中; 宇宙大爆炸理论; 奇异物质; 国际空间站; 带电粒子; 发射中心; 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磁铁; 宇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