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冰缘地貌是古气候重建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知的冰缘地貌总数可达60余种,我国冰缘地貌分布广泛,中纬度高山高原的冰缘地貌尤其发育。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两大现代冰缘区之一,属中纬度垂直冰缘带,冰缘营力以寒冻风化和雪蚀作用为主,冰缘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根据冰缘地貌分布特点及其动力过程,确定海拔1700m为冰缘作用下限,并将长白山现代冰缘地貌划分为三个垂直作用带:1700~2100m为冻胀、冻融分选作用带;2100~2400m融冻泥流、寒冻风化作用带;2400m至山顶为雪蚀、寒冻风化作用带。长白山现代冰缘垂直作用带与其它高亚洲冰缘垂直带相比,具有降水充沛温度低的特点。虽然未达到现代理论雪线高度,雪蚀作用强于其它同类山地,属于冷湿冰缘地貌中等发育区。对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和古冰缘作用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冰川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晚期冰缘作用的下限,恢复了当时的气候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下限为1700m ,现代理论雪线高度3380±100m ,二者之间的高差为1680±100m;根据孢粉和14C测年等手段确定晚更新世晚期长白山冰缘下限约在海拔400m,相当于现代高山苔原带,当时气候比现代干旱,冰缘下限与古雪线高差大约为1900m。冰缘地貌的环境意义是利用冰缘现象进行环境重建的基础,但冰缘现象与古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观测,分析相关的温度、降水资料,讨论了各种冰缘地貌在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重点讨论了倒石堆的成因与运动机制,及形成石河的温度和降水条件。长白山有两期石海分布,依据地貌法,并对比长白山冰期序列,结合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证据,确定长白山在晚更新世晚期经历了两次冰缘作用,分别是22~18ka和11.3~10 ka。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冰缘的相关概念1.1.1 冰缘的涵义1.1.2 冰缘形成物1.2 冰缘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意义第二章 长白山区域概况2.1 研究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2.1.2 地质2.1.3 气候2.1.4 植被和土壤2.1.5 河流分布2.2 长白山冰缘地貌研究现状2.3 选题原因及拟解决问题第三章 长白山冰缘地貌分布及成因3.1 寒冻风化作用地貌3.1.1 倒石堆3.1.2 石河3.1.3 石流坡3.1.4 石海3.2 雪蚀作用地貌3.2.1 高夷平阶地3.2.2 雪蚀洼地3.3 冻融分选作用地貌3.3.1 石环3.3.2 石带3.4 融冻蠕流作用地貌3.4.1 泥流阶地3.4.2 泥流坡坎3.5 冻胀作用地貌3.5.1 小草丘3.5.2 冻胀丘3.6 热融作用地貌3.6.1 热融洼地第四章 长白山冰缘作用垂直带谱特征4.1 高亚洲冰缘作用类型及其垂直带谱特征4.1.1 影响冰缘作用的因素4.1.2 高亚洲冰缘类型区划分及其垂直带谱对比4.2 长白山冰期系列及雪线高度4.2.1 方法4.2.2 冰期系列4.2.3 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4.2.4 长白山古雪线4.3 长白山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4.3.1 长白山现代冰缘作用区垂直带谱特征4.3.2 长白山现代冰缘类型区与其它类型区对比4.3.3 长白山古冰缘作用区第五章 长白山冰缘期的划分5.1 划分冰缘期的依据及其对比5.1.1 地貌法5.1.2 地层法5.1.3 物质来源与风化程度5.1.4 动、植物依据5.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5.2.1 中国北方冰缘期的划分5.2.2 长白山晚更新世晚期冰缘期划分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6.1 主要结论6.2 问题和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长白山论文; 冰缘地貌论文; 冰缘期论文; 垂直冰缘作用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