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小练笔”之石,铺“大写作”之路
夏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小学730030
摘要:在教学中,只要巧点妙悟,关注学生生活,为学生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搭建宽阔平坦的习作平台,学生就会在习作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感受创作的乐趣,写出一篇篇精彩的大作文!
关键词:小练笔策略随文生活大写作
所谓小练笔,即在学习、生活中,只要有时间、有需要就可以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因其“小”,所以可以经常进行;因其是“练笔”,故没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没有内容、题目的限制,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不会感到为难,更容易表达和激发习作兴趣。可见,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我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习惯培养策略有两种:随文小练笔和生活小练笔。
一、随文小练笔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在课内宜于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常见的有以下形式:
1.活化形象。可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草原》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朗读这句以后,我播放欢快的《草原晨曲》,接着让学生大胆想象:“假如你是骏马或大牛,来到美丽的草原,会做什么或说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话。”学生表现得与众不同,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把他们的奇思妙想、天真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
2.弥补空白。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人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让学生想象:台湾青年面对生死存亡,他心里会想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写下来。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巧换角色。“转换”也是设计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又必须创新。常见的是角色转换,如学习了《珍珠鸟》一课之后,我让学生以《珍珠鸟的自述》为题进行练笔,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写这幅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还有就是文体转换,如让学生将古诗《秋思》改写为记叙文等。
4.活用迁移。运用迁移,让学生明确练笔思路,这是我们语文课堂常用并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如《走遍天下书为侣》重点段第七段,这段话是在教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在教学生利用恰当的连词将事情按时间顺序表达清楚的方法。在学完这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用“首先……然后……还……最后……”来写写自己平时是怎样读书的。这样的设计就是课文语言的拓展和迁移。
5.深化情感。我们有时可以借助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所以,我在设计时就尽量不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是入情入境地体验课文。在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学生接受练笔任务时丝毫不感觉压力,相反感觉无比的兴奋。
6.提炼内容。即要求学生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以此加深理解,并获得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比如:学了《瑞恩的井》后,我让学生运用第一人称“我”缩写这个故事,效果很好。
二、生活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的确,生活是个大舞台,只要你善于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练笔的好素材。
1.关注生活。可以写写亲人、同学、朋友、邻居的故事。在小练笔中可以写他们的外貌,或一个动作,或几句有意思的对话等。利用小练笔的灵活性、及时性,把自己瞬间的感受记下来,既真实又感人,一篇篇发自内心的好文章便会出自孩子稚嫩的手中。
2.借助活动。比如各种比赛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等,只要引导恰当,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
3.借助校园“阵地”。可利用创建书香班级、习作乐园营造习作学习的氛围,利用“校园生活启示卡”等形式来积累习作资料,激发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三、在学科整合中练笔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科学学科中有趣的实验;音乐课本上的图片和插图,想象、给各民族服装配上文字说明;英语课上,同学在对话中没有听懂而答非所问的哄堂大笑……都能给学生带来习作的灵感,成为学生习作的好材料。
通过随文和生活两种小练笔的习惯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习作中尽情表达,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只要巧点妙悟,关注学生生活,为学生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搭建宽阔平坦的习作平台,学生就会在习作的海洋里自由徜徉,写出一篇篇精彩的大作文!真可谓借“小练笔”之石,铺“大写作”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