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金陵明秀山”——栖霞山,历来因良好的植被、丰富的植物资源而著称,但随着铅锌银矿的开采、环境的污染、盲目地清伐树木等等,使得栖霞山的水系和植被遭到破坏,如果不引起重视,及时地加以制止和保护,栖霞山将离“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称号越来越远。作者因工作及科研的需要,从2009年4月-2010年9月对栖霞山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采集制作植物标本100余份,拍摄照片2000余张,翻阅关于栖霞山植物资源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现有植物资源根据用途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类别对植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在2010年10月-2011年4月进行了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栖霞山属宁镇山脉西段北支,北临长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环流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资源充沛,土层深厚,透水性好。因此栖霞山的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的中古老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植物6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500余种,6种江苏分布新记录种,8种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并且以单树种为主的植物群落分布区域化比较明显。根据用途和经济价值可分为观赏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和其它用途的植物资源等,对于观赏植物资源要保留现有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强化栖霞山特色树种的优势,并根据栖霞山的土壤、气候等因素,有计划、适当地引进一些新品种,丰富栖霞山的观赏植物资源。对于古树名木,以加强保护为主,派专人管理,建立跟踪管理档案等。对于药用植物资源,一方面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结合旅游市场,打造一个药用植物资源基地,集科研、教学和旅游观光为一体,创造经济效益。对于濒危植物资源,强化保护的同时,开辟苗圃基地,有意识地进行人工繁殖,挽救这些植物资源。同时,修复被开采铅锌银矿所破坏的水系,打造栖霞的水景,增加栖霞山的灵秀之气,使栖霞山的植被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使“第一金陵明秀山”的称号得以保持和发扬,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植物资源基因库、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2.1 研究的内容1.2.2 研究的目标1.3 国内外关于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1.3.1 植物资源的定义1.3.2 植物资源的成因1.3.3 植物资源的特性1.3.4 植物资源的分类1.3.5 植物资源保护的定义1.3.6 植物资源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的方法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章 栖霞山景区概况2.1 栖霞山的地理位置2.2 栖霞山的土壤条件2.3 栖霞山的气候条件2.4 栖霞山的人文条件第3章 栖霞山植物资源分布特点3.1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3.2 中古老植物品种丰富3.3 以单树种为主的植物群落分布区域化比较明显第4章 栖霞山植物资源的分类4.1 观赏植物资源4.1.1 观叶植物4.1.2 观花植物4.1.3 观果植物4.1.4 藤本植物4.2 古树名木资源4.3 药用植物资源4.4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4.5 其它用途的植物资源第5章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5.1 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5.1.1 保留整个景区内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创建森林公园5.1.2 适当引进一些新的色叶树种,丰富栖霞山的秋景5.1.3 适当引进一些春花品种,打造栖霞山的春景5.1.4 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新的品种,丰富栖霞山的植物资源5.2 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5.2.1 拍照建档5.2.2 定人跟踪管理,建立管理档案5.2.3 根据每一株树的长势,制定详细的年养护措施5.2.4 对每一株树进行挂牌,完善每一株树的科学介绍5.3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5.3.1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展馆5.3.2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繁殖基地5.4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5.4.1 建立濒危植物管理档案5.4.2 建立濒危植物驯化繁育基地5.5 主要森林群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附表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栖霞山论文; 植物资源论文; 调查论文; 保护论文; 开发利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