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张琛,陈思博,胡本进,吴晨源,张瑛

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张琛,陈思博,胡本进,吴晨源,张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对峙,抑菌活性

保护性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琛,陈思博,胡本进,吴晨源,张瑛[1](2019)在《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评价及其对水稻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来自化感水稻6173中分离得到的12株内生真菌菌株,以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菌为指示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研究了内生真菌菌株的抑菌活性,再采用牛津杯扩散法对初筛获得的抗性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并对筛选到的抑菌菌株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及其对非化感水稻93067相关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REF-04抑菌活性强,其对纹枯病菌抑制率达到50.6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效果显着,抑菌圈直径达到18.6 mm;菌株REF-04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抗菌成分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其发酵液能显着提高水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本研究筛选获得的水稻内生真菌REF-04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同时还能促进水稻幼苗保护性酶活性的提高,其作为生物农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颖,刘义玲,汤雨凡,许传强[2](2019)在《外源NAA对甜瓜嫁接愈合关键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外源施用植物激素NAA(萘乙酸)条件下甜瓜嫁接愈合3个关键时期(隔离层形成期、愈伤组织形成期、维管束桥形成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析外源施用NAA对甜瓜愈合过程中生理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以蘸取清水的嫁接苗为对照,外源施用40 mg·L-1NAA的嫁接苗为处理,薄皮甜瓜‘银泉一号’为接穗,白籽南瓜‘圣砧一号’为砧木,采用顶端贴接法嫁接。利用石蜡切片筛选嫁接愈合关键时期,测定嫁接愈合过程中4种关键代谢酶(SOD、POD、PPO和PAL)活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测定其相关基因表达量。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源NAA处理后,愈伤组织形成期和维管束桥形成期较对照提前1 d。SOD、P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最高值,且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PAL酶活性在愈合过程中均高于对照,且在维管束桥形成时期达到最高值。PPO酶活性在隔离层形成期显着高于对照,随后其活性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着。除CmPOD外,外源NAA处理能够显着提高CmFe-SOD、CmCu-Zn-SOD、CmMn-SOD、CmPPO相对表达量,且其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施用NAA后,缩短了甜瓜嫁接苗的愈合期,并且能够诱导影响嫁接愈合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提高其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甜瓜嫁接苗的愈合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9期)

夏军,王远远,乔露,陈宗奎,马卉[3](2019)在《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下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以MnSO_4·H_2O、KCl、CuSO_4·H_2O为相应Mn源、K源、Cu源,对棉种进行营养元素引发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8℃)胁迫下棉种发芽率、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与CK处理相比,经过营养元素引发,棉种种子活力增强,发芽率提高,棉花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低温胁迫24 h后,营养元素引发处理组棉花幼苗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平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16.67%、17.55%、42.23%、6.09%,以Mn、K、Cu浓度分别为3.500、0.746、0.280 g/L时,棉种引发24 h的效果最佳。因此,中微量营养元素引发可增强低温胁迫下棉种活力,提高发芽率,同时增强棉苗的保护性酶活性,降低膜系统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进而增强棉花的抗低温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张迪,孙婷,王冀川,石元强,冉文星[4](2018)在《不同水氮组合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水氮组合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水氮调控的生理机理,为新疆冬小麦水氮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新冬20号为材料,采用水氮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测定不同水氮条件下四种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及产量构成。【结果】(1)适宜的水氮条件能增加小麦叶片SOD、POD、CAT的活性。低水低氮、高水高氮组合MDA含量较高。(2)水氮对MDA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具有较强的耦合调控效应,在干旱条件下,适当增施氮肥,或在氮素亏缺条件下,保证灌溉,可有效降低叶片MDA含量、提高叶片保护性酶的活性,促进叶片细胞的生理活性。(3)随施氮量和灌水量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N3W2、N2W3和N2W2的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水氮对产量构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大小为供水效应>供氮效应>耦合效应。【结论】适宜的水氮供应为滴水量4 050~5 400 m~3/hm~2和滴氮量207~276 kg/hm~2,此时小麦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较小,产量表现最佳。(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玥琳,徐大平,杨曾奖,刘小金,洪舟[5](2019)在《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移植、钾肥、修枝、乙烯四种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以胸径6~8 cm幼龄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修枝强度、乙烯百分数及移植中机械处理方法引起的降香黄檀SOD、POD、CAT、PAL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移植、钾肥、修枝、乙烯四种培育措施均对降香黄檀叶片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四种酶活性在移植各处理中以全冠移>断根>去冠>去冠移>CK为顺序依次升高;与修枝强度、钾肥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乙烯百分比增加先增大后减小。MDA含量增加与修枝强度和钾肥的用量呈负相关关系,随乙烯百分数增加先降后升,移植试验中以CK>去冠移>去冠>断根>全冠移各处理为顺序依次增加。(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2期)

方海涛[6](2017)在《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的蒙古扁桃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变化及其对天幕毛虫食物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诱导的蒙古扁桃抗性对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食物利用的影响。在室内对蒙古扁桃苗木喷洒0.01、0.1和1.0 mmol/L 3种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照喷2.2%的乙醇水溶液,喷洒后1d,3d和5 d分别采集叶片,分析其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和饲养3龄天幕毛虫,测定其取食量、体重和排粪量,统计分析其食物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 3种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均使蒙古扁桃叶片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较对照增加(P<0.05)。0.1 mmol/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诱导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高于其他两个浓度,除苯丙氨酸解氨酶外,其他酶均在处理第3d活性达到最大。取食茉莉酸甲酯诱导的蒙古扁桃苗木后,3龄天幕毛虫对叶片的消化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均有所降低,取食0.1 mmol/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第1 d、3 d、5 d的叶片,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6.4%、6.61%、8.21%,食物转化率分别降低18.26%、11.75%、20.22%。(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7年06期)

王玉平,杨景宁,王丹丹,杨倩,张小明[7](2017)在《刈割高度对粮饲兼用小麦抗逆性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刈割对冬小麦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温室控制条件下,设置不同刈割留茬高度(6cm(RE-6)、3cm(RE-3),不刈割(CK)),以‘陇育4号’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分析植株干物质(DM)积累,可溶性糖(WSS)、可溶性蛋白含量(WP),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逆指标活性。结果表明:刈割后20d内冬小麦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刈割留茬高度增加而减少(P<0.05),RE-3处理下叶可溶性蛋白与地上部SOD活性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18%~25%和10%~30%(P<0.05),RE-6处理茎POD活性较对照显着增加30%(P<0.05)。刈割降低植株地下部POD活性,但对地下部SOD活性无显着影响。刈割留茬3cm下‘陇育4号’通过增加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及地上部抗氧化酶活性,为其安全越冬及早春的恢复生长提供生理基础。(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凯音,孙万仓,刘自刚,方彦,杨刚[8](2016)在《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杂交后代保护性酶活性与越冬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寒性品种杂交后代的越冬率均介于2个亲本之间,但不同世代越冬率存在较大差异;母本的抗寒性越强,在F1代中,后代的越冬率越高,F1代的自交后代(F2)越冬率比F1代的低;在BC1中,后代的越冬率变化范围较大,既有低于F2代自交后代的杂交组合(天2×陇7)×天2,也有高于F1代的杂交组合(陇7×天2)×陇7,以抗寒性强的品种作轮回亲本可以使回交一代的越冬率明显升高。低温胁迫后,2个群体不同世代的保护酶活性均增加,在群体1中,F1代CAT平均值从降温后比降温前升高了,F2从8.41 U·g-1到15.72 U·g-1,BC1从10.62 U·g-1到19.20 U·g-1。对越冬率与保护性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208+2.698X1+1.154X2+0.163X3,可得出越冬率与CAT酶、POD酶、SOD酶活性的关系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保护性酶活性越强,越冬率越高,抗寒性也就越好。(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王晓维,徐健程,孙丹平,罗宇航,龙昌智[9](2016)在《生物炭对铜胁迫下红壤地油菜苗期叶绿素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2%、5%)对铜胁迫(300 mg·kg~(-1))下红壤地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苗期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下油菜叶片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所降低,SOD、CAT、POD、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油菜叶片的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油菜叶片的SOD、CAT、POD、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综合来看,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提高红壤地铜污染(300 mg·kg~(-1))中油菜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减缓铜胁迫的毒害作用,从而有利于维持油菜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祝美云,李小月,梁丽松,马庆华,王贵禧[10](2015)在《1-MCP处理和打蜡处理对‘早红考密斯’西洋梨贮藏期和货架期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打蜡等采后处理措施对‘早红考密斯’西洋梨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为西洋梨果实的贮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早红考密斯’西洋梨做打蜡和不同剂量(0.5、1μL/L)的1-MCP处理,研究其果肉和果皮组织在为期90 d的低温(0±0.5)℃贮藏,并在冷藏60、90 d后取样,在25℃进行货架期实验期间保护性酶活性代谢的变化。结果:在低温贮藏期间,1-MCP处理和打蜡处理均提高果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果肉组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果皮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冷藏60、90 d后的货架期间,打蜡处理增加果肉组织SOD活性,提高果皮组织POD活性。结论:1-MCP处理对改善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生理状态有积极意义,0.5μL/L 1-MCP处理作用于果肉组织的效果好于1μL/L 1-MCP处理,而1μL/L 1-MCP处理作用于果皮组织的效果好于0.5μL/L 1-MCP处理。打蜡处理更好地提高货架期果皮组织的效果。另外,在低温贮藏90 d期间和常温货架5 d期间,果皮组织的SOD、CAT、APX、POD的保护性酶活性远高于果肉组织。(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5年24期)

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析外源施用植物激素NAA(萘乙酸)条件下甜瓜嫁接愈合3个关键时期(隔离层形成期、愈伤组织形成期、维管束桥形成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析外源施用NAA对甜瓜愈合过程中生理及其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以蘸取清水的嫁接苗为对照,外源施用40 mg·L-1NAA的嫁接苗为处理,薄皮甜瓜‘银泉一号’为接穗,白籽南瓜‘圣砧一号’为砧木,采用顶端贴接法嫁接。利用石蜡切片筛选嫁接愈合关键时期,测定嫁接愈合过程中4种关键代谢酶(SOD、POD、PPO和PAL)活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测定其相关基因表达量。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源NAA处理后,愈伤组织形成期和维管束桥形成期较对照提前1 d。SOD、P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最高值,且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PAL酶活性在愈合过程中均高于对照,且在维管束桥形成时期达到最高值。PPO酶活性在隔离层形成期显着高于对照,随后其活性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着。除CmPOD外,外源NAA处理能够显着提高CmFe-SOD、CmCu-Zn-SOD、CmMn-SOD、CmPPO相对表达量,且其变化趋势与酶活性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施用NAA后,缩短了甜瓜嫁接苗的愈合期,并且能够诱导影响嫁接愈合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提高其相关酶活性,进而促进甜瓜嫁接苗的愈合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琛,陈思博,胡本进,吴晨源,张瑛.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评价及其对水稻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2].张颖,刘义玲,汤雨凡,许传强.外源NAA对甜瓜嫁接愈合关键期保护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瓜菜.2019

[3].夏军,王远远,乔露,陈宗奎,马卉.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下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张迪,孙婷,王冀川,石元强,冉文星.不同水氮组合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

[5].王玥琳,徐大平,杨曾奖,刘小金,洪舟.不同培育措施对降香黄檀保护性酶、PAL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6].方海涛.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的蒙古扁桃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变化及其对天幕毛虫食物利用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

[7].王玉平,杨景宁,王丹丹,杨倩,张小明.刈割高度对粮饲兼用小麦抗逆性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7

[8].王凯音,孙万仓,刘自刚,方彦,杨刚.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杂交后代保护性酶活性与越冬率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6

[9].王晓维,徐健程,孙丹平,罗宇航,龙昌智.生物炭对铜胁迫下红壤地油菜苗期叶绿素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

[10].祝美云,李小月,梁丽松,马庆华,王贵禧.1-MCP处理和打蜡处理对‘早红考密斯’西洋梨贮藏期和货架期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5

标签:;  ;  ;  ;  

保护性酶活性论文-张琛,陈思博,胡本进,吴晨源,张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