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海战中,舰艇严重受损后,舰员将被迫弃舰逃生。伤员落水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水浸泡。近些年来由于台独势力猖獗,以及在东海、南海我国海域热点地区争端频发,使我国未来爆发海战的可能性大增,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军加大了对海战伤救治的研究,海水浸泡伤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海水具有低温、高渗、碱性、富含致病微生物等独特理化特性,使得海水浸泡伤具有和陆战伤不同的特点,在一般战伤损害的基础上会出现更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腹部穿透伤为常见战伤,多为投射物(爆炸弹片、舱体碎片)命中腹部造成腹膜腔与外界相通,目前对此类伤员合并海水浸泡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少有研究。本课题在研究腹部穿透伤合并海水浸泡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装备部队的普通三角巾,无阻水功能,在海战伤救治中应用受限的不足,与相关厂家协作,研制旨在阻断海水由腹部穿透伤口进入腹腔的防水三角巾,并在腹部穿透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动物实验模型上开展防水三角巾防护效果的验证研究,为提高海战中伤员救治成功率创造条件。目的:1、观察腹部穿通伤犬合并海水浸泡后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流动力学及腹部重要脏器的影响,为海水浸泡伤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2、研制防水三角巾,并验证其阻水性能。3、在腹部穿透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动物实验模型上,观察应用防水三角巾后对减轻海水浸泡腹部穿通伤犬所导致的病理生理紊乱的作用。方法:1、采用成年杂种犬20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不浸泡,n=10)、浸泡组(致伤后不包扎敷料浸泡,n=10),以小型点爆源埋置于犬腹直肌浅层内,电引爆,爆炸后腹膜形成3cm×1cm的裂孔,以模拟爆炸性腹部穿通伤。将致伤动物剑突上3cm以下置于人工海水浸泡4h,以建立腹部爆炸性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实验模型。实验期间,动态观察浸泡犬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致伤前及伤后1~4h Na+、Cl-、动脉血气及血浆渗透压等各项指标,并于实验结束后观察腹部主要脏器肝脏、肾脏、小肠大体及显微病理改变。对照组除不浸泡外,余处理同前。2、研制防水三角巾。提出防水三角巾阻水设计指标,由江西3L公司试制。在北海、东海、南海多处海域指导多批次海军指战员(169名)腹部包扎试制防水三角巾后在海中模拟逃生2h,上岸后统计防水三角巾阻水有效率。3、防水三角巾防护效果实验。将20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防水三角巾组(n=10)和普通三角巾组(n=10)。防水三角巾组采用前述腹膜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犬实验模型,浸泡前致伤犬腹部伤口包扎防水三角巾,浸泡后4小时内观察指标同方法1;普通三角巾组犬致伤后包扎普通三角巾,余处理同防水三角巾组;比较二组的防护效果。结果:1、腹部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出现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浸泡组在实验期间MAP、CVP、CO、pH值、HCO3-持续性下降,而血钠、血氯及血浆渗透压则逐渐升高,在海水中浸泡的时间愈长,上述变化愈严重。肝脏、小肠、肾也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对照组只有轻微的变化。对照组动物实验期间全部存活,浸泡组动物生存率仅为50%。2、研制出由离型纸、吸收垫、黏合剂、弹性防水膜、缓冲垫、包扎巾组成防水三角巾。防水三角巾包扎人体模拟腹部伤抗浸泡实验表明,海水中漂游2小时,防水三角巾阻水有效率为95.9%。3、防水三角巾组动物在实验期间全部存活,生存率为100%,普通三角巾组生存率为60%;普通三角巾组实验期间MAP、CVP、CO、pH值、HCO3-、血钠、血氯及血浆渗透压变化趋势与单纯浸泡组相同,肝脏、小肠、肾病理改变也基本相似相似。而防水三角巾组上述指标在实验期间只有轻微变化,肝脏、小肠出现轻度炎性反应,肾脏基本维持正常组织结构。防水三角巾组动物生存率明显高于浸泡组和普通三角巾组。结论:1、腹部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出现高钠、高氯、高渗血症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血流动力学紊乱明显,肝脏、小肠、肾脏出现以炎症反应、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病理改变。2、防水三角巾结构独特,在长时间运动逃生状态下可耐受海水浸泡不脱落、不开胶,具有可靠的阻水功能,在未来海战中具有重要使用价值。3、防水三角巾对腹部穿通伤口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可有效预防海水进入腹腔,从而避免浸泡后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水电酸碱失衡,并可阻止海水对腹腔脏器的损害。同时也证实,海水进入腹腔是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病理生理紊乱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