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章高糖高脂环境下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细胞外基质产生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浓度D-葡萄糖及溶血卵磷脂(LPC)在不同时间点对细胞外基质(ECM)-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产生的影响,初步探讨高糖高脂条件下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对ECM产生的影响,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微孔底膜套皿法构建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以单独培养的系膜细胞作为对照。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 D-葡萄糖)、高糖组(10、20、30mm D-葡萄糖)、高脂组(5、10、20mg/LLPC),各组分别培养6h、12h、24h、48h,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Fn、ColⅣ的含量。结果1.共培养及单培养条件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相同时间点上,高浓度D-葡萄糖(10、20、30mm D-葡萄糖)呈浓度依赖方式促进细胞上清液Fn、ColⅣ产生(均P<0.05);高浓度D-葡萄糖(10、20、30mM D-葡萄糖)作用6h、12h、24h、48h均能引起细胞上清液Fn、ColⅣ显著升高(均P<0.05),24h达高峰,48h有所下降;但随作用时间延长,正常对照组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2.在共培养及单培养条件下,随作用时间的延长,5、10、20mg/LLPC对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Ⅳ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均P<0.05),其中作用24h达平台期,48h与24h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10、20mg/L的LPC在各作用时间点均能引起细胞上清液Fn、ColⅣ的升高(均P<0.05),Fn、ColⅣ含量与LPC浓度成正比。3.正常对照组中,共培养时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含量与单培养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糖(10、20、30mM D-葡萄糖)、高脂(5、10、20mg/L LPC)条件下共培养时Fn、ColⅣ含量均较单培养时明显增高,共培养6、12、24、48h与系膜细胞单培养比较,P均<0.05。结论:1.高浓度D-葡萄糖及LPC可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方式促进系膜细胞Fn、ColⅣ的产生。加入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含量增加更明显。2.高糖高脂环境下,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促进ECM的合成。第二章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素-1在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关系中的作用目的: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高糖高脂对内皮细胞内皮素-1(ET-1)表达及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合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内皮细胞生成的ET-1在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方式,按照培养条件不同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5mM D-葡萄糖)、高糖组(30mM D-葡萄糖)、甘露醇组(24.5mM甘露醇)、高脂组(20mg/L LPC)、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30mM D-葡萄糖+20mg/L LPC)、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干预组:BQ-123工作浓度分别为0.01μM、0.1μM、1μM。各组均培养24h。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含量;放免法测定上清液ET-1含量;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ET-1 mRNA及系膜细胞ET-1特异性受体-ETRA mRNA的表达。结果:1.共培养条件下,30mM D-葡萄糖及20mg/L LPC干预24h能促进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Ⅳ的产生(均P<0.05);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对Fn、ColⅣ的分泌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Ⅳ的增加更为明显,与高糖组及高脂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葡萄糖及LPC刺激均能使内皮细胞ET-1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高糖高脂联合作用下,上述刺激作用更加明显(P<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高脂组均可增加系膜细胞ETRAmRNA的表达(均P<0.05),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ETRA mRNA表达增加更为明显(P<0.05),甘露醇对系膜细胞ETRA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4.在共培养模型中,经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0.01-1μM)预处理组细胞上清液中ColⅣ及Fn的含量较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明显减少(均P<0.05),且随拮抗剂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P<0.05)。BQ-123预处理后,内皮细胞ET-1及系膜细胞ETRA mRNA的表达与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高糖及高脂能促进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细胞上清液Fn、ColⅣ及内皮细胞ET-1的表达及合成,高糖高脂联合作用组Fn、ColⅣ及ET-1的表达及合成增加更明显。2.ET-1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O-123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高糖高脂所致的系膜细胞ECM合成增加,高糖高脂所致的ECM产生增加可能部分由ET-1介导。3.高糖高脂可促进系膜细胞ETRA表达,加重ET-1对肾脏的损害。4.高糖高脂条件下,内皮细胞分泌的ET-1可能对系膜细胞产生影响,促进ECM的合成及释放。第三章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素-1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作用机制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目的:通过研究高糖高脂条件下ET-1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KCβI/PDGF-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Fn、Col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DN发病的分子机制及氯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体外系膜细胞单培养方式,按培养条件分为正常对照组、ET-1组、ET-1+RG50864组、ET-1+LY333531组、高糖高脂+ET-1组、高糖高脂+ET-1+RG50864组、高糖高脂+ET-1+LY333531组、高糖高脂+ET-1+氯沙坦组;各组细胞分别培养24h。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PDGF-B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PDGF-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Fn、ColⅣ的蛋白含量。2.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ET-1组、ET-1+LY333531组、高糖高脂+ET-1组、高糖高脂+ET-1+LY333531组、高糖高脂+ET-1+氯沙坦组;各组细胞分别培养24h。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PKCβI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PKCβI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系膜细胞PKCβI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ET-1刺激能促进上清液Fn、ColⅣ的产生及系膜细胞内PDGF-B mRNA及蛋白表达(P<0.05);高糖高脂对此有协同作用(P<0.05)。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RG50864可以抑制高糖高脂条件下ET-1所致的Fn、ColⅣ产生增加(P<0.05),但其对系膜细胞PDGF-B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1能上调系膜细胞内PKCβI mRNA及蛋白表达(P<0.05),ET-1刺激后,细胞免疫荧光显示,PKCβI蛋白表达增强,且发生胞膜及胞核转位;高糖高脂对此有协同作用。PKCβI抑制剂LY333531干预能显著下调系膜细胞PKCβI、PDGF-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减少下游靶基因Fn、ColⅣ的产生(P<0.05)。3.与高糖高脂+ET-1组比较,氯沙坦干预可显著下调系膜细胞PKCβI及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明显减少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Ⅳ的产生(P<0.05)。结论:1.高糖高脂条件下,ET-1所致系膜细胞ECM产生增加可能由PKCβI信号通路依赖产生的PDGF-B部分介导。2.高糖高脂条件下,氯沙坦可抑制高糖高脂条件下ET-1对PKCβI/PDGF-B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下游靶基因Fn、ColⅣ的产生,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6(22)
- [2].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屏障功能[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01)
- [3].VE-statin/Egf17-siRNA抑制恶性胶质瘤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体外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3)
- [4].内皮细胞微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05)
- [5].Ang-Ⅱ通过AP-1调控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6].狼疮性肾炎患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35)
- [7].内皮细胞微粒与糖尿病血管病变[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4)
- [9].小凹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转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10].基于聚乙二醇和不同多肽构建的生物涂层及其内皮细胞选择性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6(01)
- [11].以内皮细胞微粒为靶点治疗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12)
- [12].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医学 2015(05)
- [13].辛伐他汀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1)
- [14].内皮细胞微粒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3(01)
- [15].环氧化酶-2与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相关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0)
- [16].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1(02)
- [17].培哚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04)
- [18].光化学疗法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及整合素表达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0)
- [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06)
- [20].内皮细胞微粒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04)
- [21].内皮细胞dNTP合成过程依赖脂肪酸碳源[J]. 生理科学进展 2015(04)
- [22].辛伐他汀对人肾小管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23].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预测玄参中的活性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03)
- [24].归龙汤对160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外周内皮细胞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7(07)
- [25].焦油、尼古丁和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影响[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04)
- [26].人外周血来源的过度生长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 [27].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临床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3(01)
- [28].内皮细胞抗体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部分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10)
- [29].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9(11)
- [30].维、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细胞微粒表达与血脂的关系[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5)
标签:高糖论文; 溶血卵磷脂论文; 细胞间相互作用论文; 型胶原论文; 纤维连接蛋白论文; 细胞外基质论文; 内皮素论文;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论文; 蛋白激酶论文; 氯沙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