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探讨

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探讨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动车组检修信息化技术的飞跃。研究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问题,对于提升整体检修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文章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并就动车段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展开了研究,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探讨

1前言

随着动车组检修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高铁动车组的维护检修手段是以运行状态中的日常维护检修和根据修程制定的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运行状态下的检修,是利用仪表监测设备和数据,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对有故障嫌疑的部件,进行诊断、拆卸,维修或更换。定期检修是根据动车修程,对整车牵引动力设备及系统、电气连接控制系统和车体结构,强制进行的定期维护和检修,预防动车运行故障,保证动车运行性能,消除重大故障隐患。

为保证动车组的快速和安全运行,建设配备先进和齐全的检修设备,具有科学合理的检修工艺的检修基地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在基地根据不同型号的列车和运行里程及状态,进行相应的检修流程,如里程1万公里动车组,对车体及走行部、制动系统检查、维修或者更换;6万公里的车动组,要对列车的受电弓、高压电器设备、走行部等系统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进行更加全面仔细的检测维修,甚至更换;累积行程100万公里以上时,动车组要进行更加彻底的分解拆卸、检查,大修或大量更换部件,甚至达到新车的状态。所以,维修基地必须配置与此相适应的先进科技装备和系统,采用可靠的机械自动化的检测技术,拥有高超的检测维修水平。

3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覆盖所有动车运用所,组成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集中、共享平台,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业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系统以计划、作业、技术、物流、安全、质量。

3.1调度管理

接收上级任务,完成生产计划编制,分解生成作业工单并下达,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作业活动和设备状态,管理动车组运用状态、运用实绩与走行公里,支持乘务管理,完成生产分析和上报数据审核。

3.2作业管理

接收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的作业工单,完成作业任务分配,支持故障报告和处理闭环跟踪,管理检修记录台帐,通过工位终端刷卡实现作业过程控制。

3.3技术管理

动车组履历维护和履历信息查询、检索;建立本地技术资料库,提供相关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片、图纸、应急处理预案等资料的快速查询、检索;采集和整合人工检查及设备检测、诊断信息,建立故障库和故障维修知识库。

3.4质量管理

质量检查、质量分析、质量整改和质量考核的录人同步更新,提供日常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对规和鉴定记录,提供质量检查记录的查询、统计、分析。

3.5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规章和安全问题信息库,综合管理动车组安全管理相关信息和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等安全信息,支持安全分析、考核、评估及反馈整改;将安防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内的视频、音频以数字形式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存储和共享。

3.6物流管理

提供重要配件履历管理、配件出人库、库存管理、配件维修管理,支持配件成本核算、分析。

3.7设备管理

提供所内配套的各种运用、整备、检修、检测设备设施及工具的台帐管理、使用管理、故障管理、维护更新管理,根据设备状态制定维护和更新计划。

3.8综合管理

支持培训计划编制,管理培训记录;实现一卡通卡务管理,提供权限认证服务;自动汇总相关业务数据生成综合统计报表,提供当前生产动态和历史情况的综合信息查询。

4动车段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4.1保证信息的同步性

由于动车段、各运用所、高级修车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形成独立的数据库系统,然而,各个单位的生产、检修活动都在系统平台的控制下,使用本地的数据库资源。段级的直属材料、设备车间和技术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登陆运用所或者高级修车间的数据库系统来对生产、检修的活动加以操作。这些技术人员在各个运用所和高级修车间对所要维护的设备分别维护,不互相干扰,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就不能保证录入数据的一致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即使是在同一个动车段的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因工作的需要,被频繁地调动。如果在每次工作任务调动的情况下,就需要删除原有的用户信息,并且在系统中新建用户名及其信息,这种繁琐的操作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和制约,同时也不能对数据资料做出有效的记录,更不能对跟踪操作人员的信息进行有效跟踪,从整体上来看,这种结构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同步运行,从而缺失有效性,而且不利于人员、设备的统一管理。

4.2动车组关键部件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技术

对动车组关键部件进行唯一编码,建立关键部件全生命周期模型管理,记录其从配属到报废全过程静态履历、走行公里、动态维修信息、故障信息和配件更换信息等动静态履历,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监控;用户调试日志主要记录了对相关子模块的访问和操作情况;系统运行日志主要记录了用户对系统各子模块的功能性操作,方便查询系统的功能性BUG;系统错误日志主要记录系统错误情况和出现错误的时间。通过该日志可以有效的对系统错误进行判断,在开发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可以基本解决题,降低了系统的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维护效率。

4.3检修管理系统运用的配套措施

4.3.1做好信息管理系统配套办法的编制、执行

制定身份识别卡的管理办法,做好身份识别卡权限的及时更新;制定记名检修办法,确保系统生成的检修记录能代替原纸质记录,切实减少作业人员的重复劳动。制定应急情况下的生产组织方案,实施组织应急演练,避免完全依赖管理系统影响生产。

4.3.2规范作业管理,强化一卡通的使用

在检修信息管理系统中,一卡通的身份识别卡作为职工身份识别的主要依据,要求工作者在作業开工及结束时均刷卡确认,以便系统采集相关数据。为用好身份识别卡,一是尽可能赋予身份识别卡更多的权限,包括门禁及段内金融功能,让作业人员认识到身份识别卡的重要性,不愿意将身份识别卡转借他人或丢弃不用。二是要为身份识别卡的使用带来便利,让作业人员认识到身份识别卡的方便性,愿意主动使用身份识别卡。三是在日常检修中,强化身份识别卡的管理,加强现场检查及处罚力度。

4.4做好机车部件电子履历的管理

运用段在更换部件时,及时修改部件编号信息。机车入段检修时,管理系统即可通过电子履历实现机车及部件编号数据的录入。在前期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设置配件编号信息录入工位。

5结束语

通过对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检修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灿.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1):88-89.

[2]冀传帅.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87-88.

[3]吕杰.信息化背景下高速动车组维修管理的优化[J].科技传播,2012,(6):25.

标签:;  ;  ;  

动车组运用检修信息化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