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梅
(永年县第二中学河北永年057150)
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生物学实验,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是具有一定实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验技能的,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融入到实验中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是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它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探究性教学的含义。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间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才能建立起对生物知识的真正理解,才能学好生物和提高能力。
“再创造教学”理论。荷兰著名的教育家佛赖登塔尔教授(H.Freudenthal,1905-1990年)提出:学生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把教学当成一个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前人已经创造的知识进行重新创造。当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时,他就能通过探究获得知识
2.开展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障碍
知识教学比重过大。不少教师认为,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任务比较重,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密集,而课时又有限,单单是知识内容的教学就要占用绝大多数的教学时间,几乎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探究活动和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的大纲要求就讲课和实验所占的课时比例大概是5:1,但在很多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用来讲课本知识,一些探究性活动几乎就没有开展起来。
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由于生物课堂教学在我国研究起步比较晚,部分学校都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的现象。例如,在农村很多学校,就没有显微镜等基本的教学实验设备,连实验室都没有,大纲所要求必做的验证类实验也就根本没办法做。在生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也就没有机会真正亲自去探究生命活动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配备实验员,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都完全是由教师自己来准备,导致教师压力增大,常常放弃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探究活动。
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过探究性学习,但是他们却发现,开展探究性学习很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即热爱生物的学生则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不愿意主动思考的学生则只是“随大流”,在探究性学习中毫无收获,成绩也没有得到提高。许多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还不那么清楚,对于开展探究性学习还是在摸索的阶段,同时,组织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全方位兼顾,对教师的组织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许多教师根本就无暇兼顾。
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策略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实验主题,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自己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及展开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能很好的掌握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科学研究能力也将得到提高。例如,检验酶活性的实验时,教师在介绍酶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大影响因素,PH值和温度。学生则利用单因素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先是温度一定,改变PH值,接着PH值一定,改变温度,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学生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探究未知的乐趣。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思考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同时还学习了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迸一步理解、掌握了课本知识。
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如今,随着科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多媒体教学便是互联网进入课堂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高中的生物课程,其特点是普遍具有抽象性和微观性,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们对这门课程进行全面认识的需求。因而,我们需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充分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知微观结构,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多媒体教学和生物学科的整合,为学生们创建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氛围中,教师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亲身观察、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最终实现生物课程的教学目的。一言以蔽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以探究者的心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的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素养。
组织学生探究,增强探究的实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将成为空话。首先,教师应善于利用新教材设计的丰富的探究素材“: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实验”、“技能训练”、“探究”等,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发言,多记录,多归纳,给予他们充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之体验更多科学探究的乐趣。其次,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此,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探究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实验的假说能力、方案的设计能力、过程的观察与记录能力、讨论与结论的分析能力等,充分体现新课程培养学生“过程与方法”的理念。再次,新课程强调,课堂探究要取得成效,合作讨论学习是不可忽视的。分好组和职务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还应解释清楚学习任务,说明成功标准;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行为,及时提供帮助,最后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公正、科学、合理地肯定学生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善于为学生准备好问题情境素材,设置适当的途径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最近出现的“大头娃娃”引出问题,并提出课题“'大头娃娃'形成的原因”。接着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蛋白质有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有些食品要添加某些氨基酸?这样提出问题,确立课题,非常得巧,非常得妙,非常得新,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得高涨。
总之,探究式学习,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转变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作为教师,应将探究式学习进行推广,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
收稿日期: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