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咯烷生物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窦阻塞综合征,吡咯烷生物碱,磁共振成像
吡咯烷生物碱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倩,李骞,叶进,宋宇虎,李欣[1](2019)在《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17-12期间共43例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MRI资料;MRI资料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独立盲法阅片获得。[结果]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MRI特点为:平扫期腹水43例,肝肿大28例,胆囊壁水肿39例,门静脉区水肿41例,胸腔积液24例,脾大10例;门静脉期43例患者均可见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其中32例表现为沿肝静脉分布的"爪形"强化;平衡期27例肝右静脉狭窄,16例肝右静脉显影不清,42例下腔静脉狭窄。[结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因此MRI可以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提供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消化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郭严,张世荣,文良志,刘凯军,胡辂[2](2018)在《我国吡咯烷生物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我国吡咯烷生物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1980年1月-2017年4月我国107篇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报道文献,共计407例患者,总结该病的性别、年龄及分布地区,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407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22;发病年龄1岁1个月~81岁。临床表现多为腹胀、腹痛、腹水和肝肿大。典型的腹部CT表现为肝肿大,增强后呈"地图状"或斑片状改变。病理可见肝窦扩张淤血,肝小静脉不同程度狭窄。40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2例,死亡90例,病死率22.11%。结论我国吡咯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发病女性高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腹胀、腹痛、腹水和肝肿大为突出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的肝脏CT表现可明确诊断,肝穿刺病理表现为诊断金标准。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患者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杨小倩[3](2018)在《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研究MRI上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面积比例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共39例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MRI资料;影像学资料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获得。将每位患者的信息统计在设计好的Excel表格中。结果:1、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大多数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2、两位观察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0.982。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MRI共同表现为:腹水(100%),肝肿大(61.54%),胆囊壁水肿(92.31%),门脉区水肿(97.44%),胸腔积液(58.97%),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100%),肝右静脉狭窄(61.54%),肝右静脉显影不清(38.46%),下腔静脉狭窄(97.44%)。在上述表现中,门脉期的肝脏不均一低信号病变是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独特表现,大多数表现为沿肝静脉分布的“爪形”不均一强化。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在SWI及T2*WI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SWI及T2*WI序列上低信号的分布与增强MRI门脉期上的不均一低信号病变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3、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反映肝脏损伤的ALT(P=0.02),AST(P=0.003),肝脏合成功能的ALB(P=0.039),PT(P=0.012),INR(P=0.013)及肝纤维化的无创指标(APRI)(P=0.011)水平与不均一低信号病变面积比例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在MRI上具有独特表现,且MRI门脉期上肝脏不均一低信号面积比例与肝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低信号面积比例越大,肝功能越差,因此MRI可以为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和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骏飞,刘波,陈从新[4](2014)在《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临床上,肝窦阻塞综合征比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腹水、黄疸、肝肿大。主要病因是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或植物。目前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摄入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李杨,甘慧中,许建明[5](2010)在《含吡咯烷生物碱中草药的肝毒性及其实验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草药中所含的吡咯烷生物碱(PA),是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重要的植物性肝毒性成分。在体内和体外途径中,通过各种实验检测方法检测出PA的存在,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中草药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消化病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王强,鲁重美,郭涛[6](2008)在《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与肝小静脉闭塞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含吡咯烷生物碱(PAs)的中草药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HVOD的病因及诊治认识。方法对1980年至2006年国内报道的中草药导致HVOD病例10例,以及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中草药导致HVOD3例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国内报道的中草药致HVOD病例以土叁七为主,占84.6%(11/13)。土叁七用量150g~1800g(平均约582g),用药持续时间10余天至4个月(平均42.5天);千里光致病者1例,嗜食茶叶致病者1例。HVOD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胀痛、腹水、肝大、黄疸,可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多有GGT及ALP升高;超声下可见门脉血流减慢以及CT下不均匀脂肪肝样表现为其影像学特点;通过组织学诊断(9/13)和临床诊断(4/13)。保守治疗好转者2例,肝移植2例,死亡5例。结论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是导致HVOD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应慎用此类药物。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特点,早期临床诊断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临床消化病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7](2002)在《FDA就不含双吡咯烷类生物碱的西门肺草产品上市问题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7月6日,FDA 曾致函美国工商联和AHPA 等组织。禁止生产、销售含西门肺草[包括多刺西门肺草 Symphytum asperum(俗称 prickly com-frey)和俄罗斯西门肺草 S.×uplandicum(俗称Russtain comfrey)]的食品补充剂,因为这些植物中含有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双吡咯烷类生物碱(PAs)。同年7月31日,AHPA 致函 FDA,称西门肺草栽培种极少含或不含 PAs,也可通过加工技术去(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2年06期)
郑啸[8](2002)在《以(S)-苹果酸为手性源的吡咯烷生物碱不对称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咯烷类生物碱大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在医药及生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这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发展手性吡咯烷(酮)碳负离子合成子的方法学,即探索手性吡咯烷(酮)碳负离子合成子的形成、反应性及以之为基础的C-C键形成反应;进而发展其在吡咯烷类生物碱swainsonine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此外,在本实验室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先前已开发的手性吡咯烷酮阳离子合成子的反应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一.从(S)-苹果酸1出发,通过研究手性合成砌块苹果酰亚胺2和3的还原烷基化反应,阐明了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进而从N,O-苄基苹果酰亚胺2出发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R)-3-吡咯啉4,完成了茴香霉素5形式上的不对称全合成,关键步骤的区域选择性从80%提高到99%以上。 二.在手性吡咯烷酮碳负离子合成子6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突破,采用苯砜7作为6的合成等效体,在萘-锂作用下还原锂化,进而与亲电试剂苯甲醛的“一瓶”反应可以得到预期的C_5位产物8(收率16.5%)。这是迄今达到的最好结果。研究了吡啶砜9与亲电试剂在二碘化钐作用下的类Barbier反应,但未能得到预期的产物,初步结果显示9不能作为合成子6的等效体。摘圣Ph弊。 叁.从(习一苹果酸出发,合成了关键的手性合成砌块阎一3一经基毗咯烷酮10,路线总产率达到50%。进而合成了苯硫醚n,毗咙硫醚12和13。研究了苯硫醚n在蔡一铿作用下还原铿化,进而与亲电试剂的“一瓶”反应;以及毗咙硫醚12或13与亲电试剂在二碘化衫作用下的类Barbier反应,成功的建立了基于二碘化杉还原衫化毗咤硫醚12和13的手性毗咯烷碳负离子合成子14的形成方法。后者与醛、酮的“一瓶”反应可高立体选择性地在Q位形成反式的碳一碳键,得到轻烷化产物15(产率30一83%)。这样,成功地建立了以12和13作为合成子14合成等效体的不对称轻烷化方法。誉刁_场“S知 例Fhs N PyrS’N扮。衬成 13 14 15Hl0 四.研究了在开发手性毗咯烷碳负离子合成子14的过程中发现的酷的酸胺 化反应,建立了基于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L一H)16与伯胺或仲胺的盐酸盐作用 制备的有机铝一钱试剂的酞胺化新方法。 五.在合成(习一3一轻基毗咯烷酮10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习一苹果酸为手性源的a一轻基一Y一内酞胺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匀一N-节基一3一轻基毗咯烷酮17,并完成了生物碱鸭嘴花醇18的首次手性合成,从尚一苹果酸出发的总产率为 28.1%;,沂BnI7 of 六.以(O一苹果酸为手性源,通过苹果酸M乙酯19的烷基化反应,在p位上非对映选择性地引入甲基;然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经还原脱除羟基,还原酯基得到(卜2一甲基上,4丁二醇20,对映体纯度分别为79.8 既和84.6%ee。通过后者合成了毒蚁信息素(R{optothoracine ZI、*R,2’p-No’一甲基丁基)-3一甲基毗 咯烷22和怵)孙(2’一苯基乙基)-3一甲基毗咯烷23。 OH M\TH”古J””、T” 、-。。xMM-CO,Me八(t MZOZC、。HOM \-OH\L-\ 19 20 -- ~-r \ZI\22八 23 七.探索了乳跺里西陡生物碱(个swainsonine 24的不对称合成。利用本论文开发的手性毗咯烷碳负离子合成子14的不对称羟烷化反应,通过毗睫硫醚25得到羟烷化产物26,继而经并环和CS位立体化学的重新构造得到乳除里西陵酮 27,高立体选择性的构造了生物碱 CS和 CS。位的手性中心。在 27的基础上通过黄原酸酯的热消除反应合成了阿噪里西陵酮 28,为厂个swainsonine 24的不对称全合成奠定了基础。HO^一、TBSO. TBSO. BnO BnQ IJ OH\卜一一,A卜一一一1uOH LJ IHW‘“)---1 IHy“IH IOH PyFS N N NN———N Cbz”O Cbz。 24 25 O 26 O 27 O 28(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2-12-01)
龚苏晓[9](2002)在《半边莲中抑制α-葡糖苷酶的2种新的吡咯烷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广泛分布于中国、韩国和日本, 其全草作为中药用作利尿、解毒、止血剂和胃癌抑制剂。本次在研究生药热水提取得到的生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中分离出2种新的吡咯烷生物碱,即半边莲碱(radicamines)A(1)、B(2),并在光谱(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2002年03期)
徐尚成[10](1999)在《瓢虫防卫生物碱2-(12-氨基十叁烷基)吡咯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 (12 -氨基十叁烷基 )吡咯烷 (1)是从墨西哥大豆瓢虫 Epilachna varivestis中分离的新防卫生物碱。本文报道以 2 -吡咯烷甲醇和 11-溴 - 1-十一烷醇为起始原料合成该防卫生物碱 ,Wittig反应是实现本合成的关键步骤(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吡咯烷生物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我国吡咯烷生物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1980年1月-2017年4月我国107篇肝窦阻塞综合征临床报道文献,共计407例患者,总结该病的性别、年龄及分布地区,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407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22;发病年龄1岁1个月~81岁。临床表现多为腹胀、腹痛、腹水和肝肿大。典型的腹部CT表现为肝肿大,增强后呈"地图状"或斑片状改变。病理可见肝窦扩张淤血,肝小静脉不同程度狭窄。40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2例,死亡90例,病死率22.11%。结论我国吡咯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发病女性高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腹胀、腹痛、腹水和肝肿大为突出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的肝脏CT表现可明确诊断,肝穿刺病理表现为诊断金标准。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患者预后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咯烷生物碱论文参考文献
[1].杨小倩,李骞,叶进,宋宇虎,李欣.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9
[2].郭严,张世荣,文良志,刘凯军,胡辂.我国吡咯烷生物碱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3].杨小倩.吡咯烷生物碱导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MRI特点[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张骏飞,刘波,陈从新.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
[5].李杨,甘慧中,许建明.含吡咯烷生物碱中草药的肝毒性及其实验检测方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
[6].王强,鲁重美,郭涛.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与肝小静脉闭塞病[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
[7]..FDA就不含双吡咯烷类生物碱的西门肺草产品上市问题表态[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
[8].郑啸.以(S)-苹果酸为手性源的吡咯烷生物碱不对称合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2
[9].龚苏晓.半边莲中抑制α-葡糖苷酶的2种新的吡咯烷生物碱[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
[10].徐尚成.瓢虫防卫生物碱2-(12-氨基十叁烷基)吡咯烷的合成[J].农药学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