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法律
作者: 陈元庆
导师: 戴永盛
关键词: 诉讼时效,时效中断,时效中止
文献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诉讼时效直接关系到民事权利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其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内容非常丰富,而现行立法对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争议不断。为此,论文从遵循立法的价值选择,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民法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审判实践遇到的问题,对诉讼时效的基本问题及学术观点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既符合民法基本理论,又切合我国国情的诉讼时效制度和判断标准,力图使诉讼时效制度具体丰富,司法实践有章可循。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诉讼时效的概念、目的和适用对象,重点阐述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第二部分阐明诉讼时效期间的设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立法对两种秩序和利益的平衡,分析各国的规定所反映的现象后,指出我国《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设定的缺陷,并提出建议。第三部分阐述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主要针对实践中常遇的且争议较大的几种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从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请求权)的可分性入手,对分期履行之债诉讼时效的适用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了分期履行之债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并设定了一可分性标准,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按着从“权利可行使说”和“权利主张说”分析比较入手,阐述未定履行期限债权诉讼时效的起算,阐明“权利主张说”的合理性,并针对实践分五种情形进行分析;最后从无效合同的确认和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请求权两个方面讨论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第四部分分析了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三种事由,并结合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要求不以债务人收到为必要,并且权利人提出要求的方式多种多样,解决了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邮件催收、金融机构从债务人帐户扣收欠款本息、起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等问题。同时分析了时效的中止与不完成的概念和异同,指出我国时效不完成的适用空间。第五部分阐明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应采抗辩权发生主义,并依据该理论对时效利益的抛弃和法院能否主动援引诉讼时效进行裁判等两个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目的及适用对象
二、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设定
(一) 外国民法及台湾民法对消灭时效期间的设定
(二) 我国诉讼时效期间的有关规定及立法建议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 分期履行之债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
1、分期履行之债的请求权
2、分期履行之债请求权的可分性探讨
3、对最高人民法院两个答复意见的评析
4、分期履行之债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立法建议
(二) 没有约定履行期限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三) 无效合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1、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适用于诉讼时效
2、关于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问题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中止与不完成
(一)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履行义务,其中包括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
2、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二)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不完成
五、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
(一)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的几种学说
(二) 我国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应采抗辩权发生主义
1、符合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
2、符合私法自治原则
3、符合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方向
4、抗辩权发生主义符合国际立法经验
(三) 司法实践中涉及诉讼时效届满法律后果的两个问题
1、时效利益的抛弃
2、人民法院能否主动援引诉讼时效进行裁判
结语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10-26
参考文献
- [1].论无效合同的认定[D]. 李志杰.内蒙古大学2011
- [2].无效合同三种利益变动模式及其处理规范研究[D]. 江蕾喜.广西大学2018
- [3].无效合同的认定[D]. 颜智勇.西南政法大学2006
- [4].论无效合同财产后果的处理[D]. 张能宝.中国政法大学2002
- [5].论无效合同及其补正[D]. 蒯化平.中国政法大学2004
- [6].论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其处理[D]. 李淑梅.西南政法大学2004
- [7].诉讼时效的排除适用研究[D]. 陈洁.南昌大学2018
- [8].中国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研究[D]. 颜庆生.西南政法大学2010
- [9].诉讼时效完成障碍研究[D]. 尚秀海.吉林大学2005
- [10].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D]. 胡继飞.西南政法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研究[D]. 李北平.四川大学2006
- [2].我国诉讼时效制度司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D]. 杜宏权.吉林大学2006
- [3].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D]. 陆晓燕.华东政法学院2006
- [4].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D]. 李艳斐.华东政法大学2007
- [5].我国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陈艳.华东政法大学2007
- [6].论我国的诉讼时效客体[D]. 史海生.西南政法大学2007
- [7].民事诉讼时效适用范围之研究[D]. 陈静.西南政法大学2007
- [8].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D]. 黄建民.郑州大学2007
- [9].诉讼时效若干争议问题研究[D]. 王成钧.山东大学2005
- [10].我国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王伟世.吉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