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

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念珠藻属(Nostoc)是一类不分枝、具有异形胞的丝状固氮蓝藻,广泛分布于全球7大洲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念珠藻属的一些种类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并受到很大的关注。通过对念珠藻进行大量的样本采集,以中国山西、吉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南、浙江、湖北、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日本广岛大学和菲律宾获得的3株念珠藻为研究材料,将采集的念珠藻进行分离纯化培养,使用传统分类学方法,观察和测量单根藻丝的营养细胞、孢子和异形胞的形态、大小及胶鞘的厚度,结果显示:(1)新疆的10株念珠藻的细胞形态和大小有一定的差异。(2)野外生长的普通念珠藻、发状念珠藻、球状念珠藻的形态差异较大,容易进行区分。但是细胞形态差异较小,这三种念珠藻的实验室纯化培养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均为胶质的球状体,很难对其进行区分。在研究中发现,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普通念珠藻和球状念珠藻都呈现同样的胶质球状,但是,发状念珠藻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会呈现非常短的丝体聚为一团毛绒的状态,未见出现胶质的球状体,也没出现很长的头发丝状的形态。(3)来自于吉林省的念珠藻和球状念珠藻的野外形态基本相同,但是吉林省的念珠藻胶鞘较厚,细胞也较大,明显大于球状念珠藻。(4)浙江省东钱湖念珠藻是橄榄绿色、较脆,胶鞘非常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成为念珠藻的分类和分子系统研究的重要和有力手段。本文选用16个目标基因,即16s rRNA基因、rbcL基因、hetR基因、nifH基因、kaiBC基因、tufA基因、gyrB基因、sodF基因、tRNALeu (UAA)内含子基因、ntcA基因、rpoB基因、rpoC1基因、ITS序列、cpcBA-IGS序列、glnA基因、psbA基因和其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13个基因的联合序列对不同来源的31株念珠藻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来自于新疆的10株念珠藻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XAO13和其它九株藻有较远的亲缘关系。(2)sodF基因和ntcA基因是区分普通念珠藻、球状念珠藻和发状念珠藻很好的分子工具。(3)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s)、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和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为念珠藻属中三个不同的种。(4)来自于南京师范大学的普通念珠藻和日本广岛大学普通念珠藻的亲缘关系很近。(5)和苏铁共生的念珠藻和所研究的其它念珠藻的亲缘关系较远。(6) GenBank数据库中鱼腥藻、节球藻各自分为一个分支,未和所研究的念珠藻分为一个分支,支持念珠藻、鱼腥藻、节球藻分为不同的属。综合传统分类学方法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念珠藻属的分类地位和分子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因此,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是研究分类和分子系统的很好的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
  • 1.1.1 传统的植物学分类方法
  • 1.1.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 1.1.3 细菌学分类方法
  • 1.1.4 生理、化学分类方法
  • 1.2 蓝藻念珠藻属的分类学研究
  • 1.2.1 念珠藻属的概述
  • 1.2.2 念珠藻属的分类学方法
  • 1.3 念珠藻属的分子系统研究方法
  • 1.3.1 距离矩阵法
  • 1.3.2 最大简约法
  • 1.3.3 最大似然法
  • 1.3.4 贝叶斯推测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念珠藻属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 2.3.1.1 中国山西神池县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2 中国湖南省永州市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3 日本广岛大学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4 中国山西偏关县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5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 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 2.3.2.1 中国宁夏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2 中国甘肃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3 中国内蒙古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3 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
  • 2.3.3.1 湖北省鹤峰市球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3.2 菲律宾球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4 吉林省白山市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5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6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念珠藻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念珠藻属的分子系统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3.2.3 PCR扩增并回收产物
  • 3.2.4 TA克隆
  • 3.2.4.1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3.2.4.2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3.2.4.3 挑取单克隆并检测
  • 3.2.5 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2 基于念珠藻cpcBA-IGS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3 基于念珠藻gln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4 基于念珠藻gyrB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5 基于念珠藻hetR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6 基于念珠藻ITS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7 基于念珠藻kaiBC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8 基于念珠藻nifH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9 基于念珠藻ntc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0 基于念珠藻psb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1 基于念珠藻rbcL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2 基于念珠藻rpoB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3 基于念珠藻rpoC1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4 基于念珠藻sodF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5 基于念珠藻tuf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Leu(UAA)内含子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3.3.16 基于念珠藻tRNALeu(UAA)内含子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16个基因的念珠藻属和其它近缘属的分子系统研究
  • 3.4.2 基于16个基因的念珠藻属中几个种的分类地位和分子系统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念珠藻属基于13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分子系统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系统发育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基于13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新记录属——绿叠球藻属及其系统位置[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5)
    • [2].西藏色林错短纹藻属硅藻初报[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06)
    • [3].奥杜藻属Audouinella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02)
    • [4].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J]. 植物分类学报 2008(05)
    • [5].韶关市主要饮用水库藻种类分布情况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5)
    • [6].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盘星藻属植物新疆新记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7].中国褐毛藻属Halothrix的分类学研究[J]. 海洋科学 2013(04)
    • [8].水华蓝藻类群乌龙藻属(Woronichinia)的分类学讨论[J]. 湖泊科学 2011(01)
    • [9].中国气生绿藻的新纪录属——细链藻属(Leptosira)[J].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5)
    • [10].中国海洋褐藻门多毛藻属的研究I[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4(05)
    • [11].中国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学Ⅱ——包括1个新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04)
    • [12].凹顶藻属海藻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2018(03)
    • [13].菱板藻属(硅藻门)中国新纪录种[J]. 植物研究 2011(02)
    • [14].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东湖蓝藻动态变化研究[J]. 人民长江 2018(19)
    • [15].舞阳河硅藻生物的多样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3)
    • [16].中国美叶藻属(红藻门,楷模藻科)新种——扇形美叶藻(Callophyllis flabelliforma H.W.Wang sp. nov.)[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7].更正[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01)
    • [18].中国蓝藻的新记录属——双囊藻属(Geminocystis)及分类和生态学讨论[J]. 湖泊科学 2019(01)
    • [19].头孢藻属中国新记录种[J]. 植物科学学报 2020(01)
    • [20].大兴安岭地区硅藻中国新记录[J]. 植物科学学报 2015(02)
    • [21].暗额藻属Aneumastus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地层意义(硅藻门Bacillariophyta)[J]. 地球学报 2009(06)
    • [22].再论龙凤山藻属(Longfengshania Du)的形态学特征与系统分类[J]. 地质通报 2019(08)
    • [23].中国球状绿藻新纪录属—索囊藻属(Choricystis)[J]. 海洋与湖沼 2016(06)
    • [24].熊野藻属Kumanoa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4(03)
    • [25].中国海洋红藻门新分类系统[J]. 广西科学 2015(02)
    • [26].中国熊野藻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基于叶绿体UPA序列[J]. 植物研究 2014(05)
    • [27].甲藻门环胺螺环藻属和环胺螺环藻酸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1)
    • [28].中国海洋仙菜科(Ceramiaceae)新记录属——盖氏藻属Gayliella(红藻门)的分类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20(02)
    • [29].冬季乌梁素海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J]. 环境工程 2014(03)
    • [30].中国短毛藻属Elachista(褐藻门)的分类学研究Ⅰ. 两个新种[J]. 海洋科学 2018(09)

    标签:;  ;  ;  

    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