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方式即意义——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改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观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张璟慧
导师: 高继海
关键词: 小说,电影,转化,黑暗之心,现代启示录,中国古典美学
文献来源: 河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于人类文化,若进行思想研究,则大凡可能形成命题的学理探讨中,其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以某种新的、可替换性的形式去取代原有的、业已陈旧的方式,去展开知识的再生产,以促使新的知识、观念及理论的出现。研究电影,尤其是研究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 长期以来,对小说-电影改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缺失。其一,电影在蓬勃发展,而电影改编作品则陷入向不属于自身艺术特性的门类中寻求欣赏的标准的境地。这种情况,不仅无助于对电影艺术之独立性的认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及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各自应有的美学欣赏与理论定位。其二,电影诞生于西方,因而,诸多电影研究总是习惯于从西方某些既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去欣赏电影改编作品,为其界定理论的趋向;而与此同时,却忘记或根本无视中华文化中可能含有的思想资源与建设性的力量。于是,电影成了现代性的产物,电影理论本身也成为一样性质的、源自同一地区的思想。 本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选定的课题。与现有的小说-电影改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主要是以《现代启示录》对《黑暗之心》的创造性改编为研究对象,藉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来观照自小说文本到电影的转化过程及审美过程,以期体现中国古典美学对作为新技术化媒体的电影所可能具有的、独特的理论阐释意义与审美鉴赏作用,同时着意突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互补态势与共同促进。 《现代启示录》是美国著名导演科波拉的作品,是对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的改编。其改编手法之妙、在美国影史上地位之重、对战争本质涉入之深、在电影奖项上所获之丰、在美国公众中反响之大、对美国尤其是 9·11 之后的美国影响之巨,使人不能不对这部战争影片刮目相看。本文认为,就科波拉的最终成果来看,《现代启示录》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升华,其表现为提取原作之魂,于原作的艺术空间之外别构一番灵奇。本文将这种再创造的改编手法称为“转化”,将它视为理想或标准。而一般意义上的改编,则由于可能未及从原作之形“化”出,或过分拘泥于原文本的形式上的因素,或局限于小说的艺术特性,因而或许只能做到“转换”,即某种意义上的对原作形式上的摹仿。但这样的作品,很可能因为艺术之间品性的根本差异无法克服,而使改编本身沦入亦步亦趋的复制,或者因仿效原作结构而违背艺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因而使改编作品无法达成实质上的升华。就转化而论,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显示出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为本文探讨、分析科波拉的改编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引言、六章正文及结论组成。 引言部分,以电影对鲁迅的冲击谈起,点明论文所要进行的探讨,正是在视觉文化对传统主流文化进行演变的背景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ii第一章以被视觉化的战争导入,藉越战电影史凸显《现代启示录》这一战争电影巨制在同类影片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通过对小说与电影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的分析,突出科波拉对《黑暗之心》异于常规却合乎艺术理想规律的改编手法。与《黑暗之心》相比,《现代启示录》故事背景“移位”、人物与事件“异形”,但原文本的“神”却得以保留;此种改编手法究竟该如何命名、界定?它使电影“形”异却“神”采依旧的原理与成因是什么?它对今后的电影改编是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于是,第二章将小说-电影的改编与语际间的翻译进行类比,以“转换”此改编手法的困境,引出改编小说时的再创造,即“转化”的手法问题;实际上,科波拉对《黑暗之心》的改编手法即为转化。之所以将电影改编与语际翻译加以类比,是因为,前者是艺术门类间的改换,后者则是语际间的改换,即二者都要跨越界限与边界,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果说语际间的翻译要抛却源语言既定的形式,那么,艺术之间的“翻译”同样也须扬弃源艺术的桎梏。这就意味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与语际翻译一样,都含有再创作/再创造的问题:小说改编应是对原文本艺术世界/意境的再创造,而不是对原作品形式上的移植或仿造。换言之,艺术再创造应摄取原作之“神”,而同时忘却原作之“形”,即将焦点集中在“化”,使之“化为我有”,而不仅仅是“为我所用”。但是,为什么只有转化才能保持原文本之“魂”?这实际是在追问“为何”,即变化的根本。因而,第三章讨论转化中的“为何”疑问,即为何以转化的手法才能无斧凿痕迹地传达原文本的精神姿致。文章剖析了艺术作品创生的过程及其中“言”、“意”、“象”的关系,指出,由于转化是关注艺术世界的再生的改编,因而它能够为新的“精神”创造出寄寓之所,使之与原作之“魂”相互呼应,完成对原作精神姿致的保留与再现。那么,转化在实际改编中究竟该如何操作呢?紧接着,第四章探讨转化中的“如何”问题,即具体如何操作才能使转化者与原文本作者间个体生命体验达到契合,以求异体化的再生,即原文本之“魂”于电影中的再生。文章指出,转化在操作中,本质上要求的是思维符码的转化;它背后所隐含的,是艺术家之间生命体验的相契合以及由此而来的艺术世界的再生。当然,转化也许会形成某种原则或指导方针,但既为“转化”,此手法于具体操作中便不可能有固定单一的模式。不过,受众对通过转化再创造产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0.1 从鲁迅的弃医从文说起
0.2 本文的尝试
第一章 美国越南战争电影及科波拉的改编手法
1.1 美国越战电影:时代、战争、电影
1.2 电影语言阐释《黑暗之心》的困境
1.3 科波拉的改编手法
第二章 转换的可行性及困境
2.1 转换的可行性
2.2 转换的困境
第三章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为何”
3.1 原文本/作品的创生方式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
3.2 原文本/作品中的言、意、象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
第四章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如何”
4.1 小说到电影转化的操作原则
4.2 《现代启示录》转化操作的关键
第五章 对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的审美:“如何”
5.1 “如何”:意境审美
5.2 审视《现代启示录》
5.3 意境审美:变量而非定量
第六章 对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的审美:“为何”
6.1 “为何”:虚实之境
6.2 原文本艺术世界的再现
结论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方式即意义
7.1 视觉文化之于文字的文学:方式即意义
7.2 越战电影之于越战:方式即意义
7.3 《现代启示录》之于《黑暗之心》:方式即意义
7.4 中国古典美学之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方式即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越战电影及相关影片)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电影国家形象论[D]. 刘辉.武汉大学2013
- [2].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 郑宜庸.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
- [3].东方影像中的女性[D]. 赵小青.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 [4].电影表述研究[D]. 康尔.上海戏剧学院2004
- [5].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 韩鸿.四川大学2004
- [6].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 包燕.浙江大学2005
- [7].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 徐晓东.浙江大学2005
- [8].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 朱洁.南京师范大学2005
- [9].拯救与困惑[D]. 周霞.中国传媒大学2006
- [10].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D]. 张硕果.华东师范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 包燕.浙江大学2005
- [2].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 倪骏.中央戏剧学院2005
- [3].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 王菊丽.河南大学2005
- [4].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D]. 于丽娜.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 [5].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 徐晓东.浙江大学2005
- [6].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D]. 朱洁.南京师范大学2005
- [7].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 陈林侠.浙江大学2006
- [8].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D]. 朱建新.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 [9].大风起兮[D]. 傅明根.暨南大学2006
- [10].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 龚金平.复旦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