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东营市257000
摘要: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情况来看,软土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软土路基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也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就结合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软土地段是施工常见现象,由于其强度、密实度以及承载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对公路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造成影响,是公路施工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公路的寿命以及使用,施工单位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有效的施工技术提高软土地段的施工建设水平。
1公路工程软土路基
1.1软土路基的特征分析
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首先要对施工路段的地基软土实情进行初步分析。常见软土地基特征为:高压缩量、低强度、土层软弱、有机质含量丰富。同时具有较大的变形特点,表现为:具有大变形量,难压缩,压缩稳定周期长,侧向变形凸显的特点。在软土层中含有大量水分,以黏粒为主要颗粒结构,颗粒间隙大,单个空隙比较小,因此往往难以排出土层水分,若不能保证水分排出,将存在一定斥力难以压实土层,长期压载排水也难以保证水分的完全排除,增加排水时长的同时有较大压缩变形量,增大变形速率。因此要通过一定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提升路基建设的稳定性,保证路面承载力。
1.2软土路基处理时考虑的因素
1.2.1道路的形状
在进行路基软土施工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陆地设计的高宽标准,对结构大概构型确定直接的处理方式。如根据道路结构,选择处理方法。选择换填法时,可能局部破坏宽的路堤,在高路堤下进行换填。在进行软土施工时,可对每部分的压力进行充分考虑,恰当把握道路形状,以此为基础开展地基处理施工,由此可见,确定道路形状是施工至关重要的步骤。存在软土路基建设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施工技艺与道路的形状不相符,因此制定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道路形状,以路基稳固为前提,结合道路形状,保证施工技术质量。
1.2.2道路条件
对于高等级公路,以平整度为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在施工中常常使用沉降的方式进行道路质量控制。对于低等级公路常常选择铺设路基、沉降路面等方式保证道路质量。在进行路基施工时,需要结合不同的道路条件,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则有考虑不同公路施工要求,进行合理施工,其施工原理受因材用料的影响。
1.2.3周边环境的考虑
进行道路地基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度,对特殊情况、周边分布情况等进行充分考虑。如对地别软的地基进行处理时,过高坡度,会增加坡度沉降问题发生率,为有效避免此情况带来的危害与影响,可充分考虑控制剪切变形的最佳办法、利用高架桥进行环境替代,降低施工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周边环境的综合考虑,考验工程师的技术与经验积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便是对周边环境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
1.2.4所在地段的考虑
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出现沉降但沉降均匀不大,不影响路面平整性的情况时,沉降可忽略不计。但需要考虑软土地区的地质厚度,往往通过敷设砂垫层的方式加固软土地基。通过对不同地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实现对软弱土层的固定,强化排水层功效。除此之外,可选择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方式,有效缩短施工时长。综上可知,在进行软土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地端不同特点,择优选择最可靠的施工方案。常见的包括重锤夯实软土路段施的处理方式,重复操、反复重锤打,加固软土,强化软土压缩。通过重锤向下垂直下压上层的覆盖土层,挤压周围软土,提升土层整体硬度。综上可知,应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可有效提升不同路段质量。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2.1碎石桩施工技术
处理软土路基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碎石桩施工处理,此时采用碎石桩施工技术,工作周期较长,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经验。在施工前对成路基荷载水平进行预判,结合震动冲击试验,确定最佳的土体添加剂使用剂量。结合公路施工的事情,确定碎石桩大小、为之布设方案,以此保证路基均匀受力,缩减地基沉降问题发生率。图1位碎石桩施工现场。
图1碎石桩施工现场
2.2排水施工技术
常见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为排水施工技术,其主要是指在软性程度较低的路基中,对软土水分采用砂井固结法进行排除,以铺设砂井的方式促进排水进程加速运行。但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控制预压速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软土下沉问题,降低路基下沉发生率。
2.3冻结施工技术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利用氯、二氧化碳膨胀的原理实现对软土的冻结处理。利用冻结施工技术,实现冷却处理软土。利用对软土层的冷却液处理,提升路基建设的强度,降低路基压缩性能。相比于其他施工技术,冻结施工技术因使用条件宽泛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内。
2.4纵向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应用纵向排水固结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软土层内利用纵向排水结构实现对水分比例的合理控制,进而降低施工消耗。此技术以基坑降水为施工原理,将软土路基四周不舍打造水井,实现对路基水分的汇聚,清理抽水后,实现对软土路基地下水位的缩减。
2.5注浆施工技术
此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相关设备实现高压注浆,以此固结软土层结构,保证路基建设的稳定性。采用注浆施工技术时,需要选择最佳的钻孔设备,在软土层中选择适宜的深度,随后进行机械注浆。在完成注浆后,重视观察浆体凝结情况,对土体结构的性能进行判断加固,以此保证可解决软土路基松软性难题。
2.6换填施工技术
根据软土勘查结果确定最佳的施工技术,以施工实情,就地选材,选择刚度强、稳定性好的碎石或煤渣铺垫分层,提升软土施工的路基质量。在换填施工技术的影响下,深路基施工中效果显著。
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对地基做好科学合理的勘查工作,同时还要择优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与技术。在进行软土施工时,主要以因地适宜原则位置,保证施工结构刚度刚好,道路性能稳定等。控制水分也是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关键性内容,其主要是通过边沟设置、以倒流方式处理公路表面水分,降低表面积水下渗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检测排除异常,强化结构沉降、加强变形监测强度,通过对问题的排除,适当调整施工。如:进行施工时,发生整体路基结构倾斜等问题,为保证路面平稳降低发生滑坡事件的概率,可选择放置反压护道在低侧路段的方式,加固地基整体结构,提升软土施工质量。
结束语
软土路基施工中,主要存在路堤滑坡、路基沉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公路的运行安全。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工艺,并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确保公路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冲.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62-63.
[2]蒋林宏.关于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