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建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量化辨证分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探讨“络气虚滞”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变化、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o-endocrine-immunity,NEI)网络调控紊乱及两者的内在联系,同时观察病证复合模型动物血清对内皮细胞骨架的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actin,F-actin)及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研究络气虚滞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并探索不同类别通络药物的作用机制,为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建立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中医四诊信息的分级赋分确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以上;②至少具备下列诊断中的一项:单纯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代谢综合征人群;③一氧化氮(nitro oxygen, NO)<59 umol/L及内皮素(endothelin , ET)>53.38 pg/ml。排除标准:①心、脑、肾、神经、眼底等靶器官损伤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调查由专人负责,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将40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0例,乙组100例,甲组用于建立量化辨证分型标准及对量化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乙组用于量化辨证分型标准的前瞻性检验。将甲组300例临床调查资料,采用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按症状聚堆结果,提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各证型的中医症状信息,归纳各证型,并计算各证型中的症状对相应证型的贡献分值,采用诊断性试验中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确定各证型的诊断阈值。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进行量化辨证分型标准的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分析各证型之间的关联度,归纳各证型组合规律及病机转趋规律。2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依据上述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确立的辨证分型标准,以中医“劳则气耗”、“饥则损气”理论为指导,在高蛋氨酸(homocysteine,HCY)饮食建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基础上,叠加“基础进食+强迫负重游泳”络气虚滞证候因素建模。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以下7组,每组15只:(1)对照组;(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HCY组);(3)复合模型组(络气虚滞证候+HCY);(4)人参(复合模型+人参);(5)四味通络组(复合模型+四味通络方);(6)通心络组(复合模型+通心络超微粉);(7)贝那普利组(复合模型+贝那普利)。从模型大鼠的生物学表征、血管内皮病理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的生化功能等方面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单味药物(人参)、组分配伍药物(四味通络方)、复方通络药物(通心络)干预,并与贝那普利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不同层次通络药物对复合模型的作用。3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NEI网络变化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本研究应用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大鼠模型,通过检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的水平(ELISA法);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e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的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系统: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2 (interleukin-2,IL-2)的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等,反应NEI网络的功能变化。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NEI网络相关因子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 ET、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 vW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观察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4病证复合模型大鼠血清培养HUVEC建立细胞模型并观察细胞骨架蛋改变及通络药物干预研究采用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模型大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细胞株,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形态、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F-actin含量、伊文思蓝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检测单层内皮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UVEC细胞骨架蛋白F-actin、p38、磷酸化p38(phospho-p38, p-p38)蛋白表达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变化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实验细胞分组:(1)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加入终浓度为20%的胎牛血清;(2)正常血清组: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加入终浓度为20%的正常大鼠血清;(3)复合模型血清组: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加入终浓度为20%的复合模型大鼠血清;(4)人参组:于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先加入人参(终浓度:1μg/ml)孵育,2h后加入20%复合模型大鼠血清;(5)四味通络组:于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先加入四味通络方(终浓度:100μg/ml)孵育,2h后加入20%复合模型大鼠血清。(6)通心络组:于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先加入通心络超微粉(终浓度:1μg/ml)孵育,2h后加入20%复合模型大鼠血清;(7)SB203580组:于无血清培养基(F12K)中先加入SB203580(p38阻断剂,终浓度:25umol/L)孵育,1h后加入20%复合模型大鼠血清。加入血清后各组培养时间为2h、6h、12h、24h四个时间点。结果: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建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对临床400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症状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包括络气郁滞、络气虚滞、郁热、痰湿、痰热、血瘀、阴虚、阳虚等证型;根据各症状对其证型的贡献分值,结合ROC曲线得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各证型的诊断阈值(证型后括号内数值)及辨证分型标准如下(每位患者症状贡献分值累加大于或等于该证型诊断阈值即可辨证为该证型,每症状后数值为其贡献分值):基本证型:络气郁滞证(5):心胸憋闷3善太息3烦躁3情志抑郁3脉弦2;络气虚滞证(6):乏力3神疲2气短2心悸2懒言1舌淡1脉弱1。兼夹证:郁热证(7):口干3口苦3面红2溲赤2便秘2舌红1苔黄1脉数1;痰湿证(5):胸脘痞闷3肢体困重3形体肥胖1痰多1苔白腻2脉滑1;痰热证(4):咳吐黄痰2口苦2苔黄腻1脉滑数1;血瘀证(1):舌暗1脉涩1;阴虚证(4):潮热盗汗2五心烦热2腰膝酸软2颧红1少苔或无苔1脉细数1;阳虚证(7):畏寒3肢冷3便溏2小便清长1舌淡胖1脉沉迟无力1。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结果显示:各证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大于85%,显示出各证型辨证诊断阈值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以证型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可见,络气郁滞证与郁热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具有较强的关联度,络气虚滞证与痰湿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另外,痰湿证与痰热证、痰湿证与郁热证、郁热证与阳虚证亦有关联关系。基于证型关联度分析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络气虚滞证45.3%,络气郁滞证55.8%,痰湿证17.8%,痰热证22%,血瘀证13.5%,阴虚证38.3%,阳虚证11.8%,可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型包括络气虚滞、络气郁滞两大基本证型,同时可兼夹痰湿、郁热、阴虚、阳虚、痰热、血瘀等证型。2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建立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模型建立后,从以下几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1)生物学表征:复合模型组大鼠表现为倦怠懒动,精神萎顿,行动迟缓,尾、鼻颜色淡白少润,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学表征评分显著升高(P<0.01);心率、呼吸加快(P<0.01)、爬杆时间降低(P<0.01)。(2)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光镜结果显示,复合模型组可见内皮细胞肿胀、分布不均匀、局部内皮细胞消失,内膜部分增厚、内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内弹力板有断裂;电镜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大部分嵴和膜融合或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圆形或椭圆形,脱颗粒现象明显,细胞质、细胞核水肿,部分细胞膜破裂、缺失,内容物外溢。(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和复合模型组可见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阳性信号明显减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ET1阳性信号明显增强。(4)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和复合模型组大鼠血浆ET、vWF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既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临床络气虚滞证的乏力、神疲、气短、心悸等症状、又表现出血管内皮损伤或功能障碍病的复合大鼠模型。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1)证候改善:与复合模型组相比,三种通络药物干预后,大鼠生物学表征评分、心率、呼吸均明显降低、爬杆时间明显延长,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通心络组作用最优;而贝那普利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光镜结果显示,各用药组的胸主动脉内膜病理损伤较复合模型组均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较复合模型组均明显减轻。(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用药组iNOS、ET1阳性黄染信号强度均较复合模型组减轻,eNOS阳性黄染信号强度均较复合模型组增强。从血管内皮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证实,通心络组和贝那普利组药物干预效果较好,人参组和四味通络组次之。(4)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与复合模型组相比,通心络组和贝那普利组NO均显著升高,ET、vWF均显著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人参组和四味通络组ET下降(P<0.01,P<0.05),NO和vWF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NEI网络变化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NEI网络的变化。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与复合模型组NE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复合模型组E明显升高(P<0.0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E无变化。反应HPAA功能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CRH显著下降(P<0.01),复合模型组CRH、ACTH、CORT均显著下降(P<0.05,P<0.01)。反应RAAS功能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模型组PRA、AngII、Ald均升高(P<0.01,P<0.05),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PRA、AngII、Al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映免疫系统相关细胞因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模型组IL-1β升高(P<0.01),IL-2下降(P<0.05),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IL-1β、IL-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组相比,复合模型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ACTH下降(P<0.01),RAAS中PRA、AngII均升高(P<0.01),Ald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β升高(P<0.05)。显示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存在NEI网络调控紊乱,证候因素(络气虚滞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NEI网络相关因子变化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典型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系统的相关性主要反映为NO、VWF与ACTH、NE、CORT、IL-2、CRH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NEI网络功能紊乱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密切相关性。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研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除贝那普利组NE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NE、E均明显下降(P<0.05,P<0.01)。HPAA,与复合模型组相比,通心络组CRH、ACTH、CORT均升高(P<0.01),人参组CRH、ACTH升高(P<0.05),四味通络组CORT升高(P<0.01),贝那普利对HPAA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RAAS,与复合模型组相比,通心络组和贝那普利组除贝那普利组PRA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PRA、AngII、Ald均下降(P<0.05,P<0.01);人参组AngII下降(P<0.05)。反应免疫因素的指标,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IL-1β均降低(P<0.01),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四味通络组和通心络组IL-2均升高(P<0.05);人参组和贝那普利组IL-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分析,显示复方通心络对NEI网络具有整合调节的作用优势。4病证复合模型血清培养HUVEC建立细胞模型并观察细胞骨架蛋白改变及通络药物干预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actin形态和分布。正常培养条件的HUVEC内,F-actin主要环绕于细胞周边,形成致密外周带。与对照组相比,在2h时间点,复合模型血清组F-actin无明显变化;在6h时间点,复合模型血清组可见内皮细胞F- actin解聚和重新分布即细胞周边的致密F-actin明显解聚、胞浆内F-actin明显增多、出现大量的应力纤维并达高峰;12h稍有减轻;24h逐渐恢复。流式细胞仪检测F-actin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正常血清组F-actin含量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复合模型血清组F-actin含量在6h和12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但在2h和24h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层HUVEC通透性检测(OD值)。复合模型血清组2h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表现出升高趋势,6h和12h通透性明显升高(P<0.01),24h呈下降趋势。HUVEC中F-actin、p38、p-p38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及正常血清组相比,复合模型血清组F-act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p3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p38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通络药物的干预作用。F-actin的形态与分布变化,在6h和12h时间点,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内皮细胞F- actin形态和分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通心络组和SB203580组效果最优。F-actin含量变化,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在6h和12h时间点,除四味通络组在12h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干预组F-actin含量均升高(P<0.01,P<0.05)。单层细胞通透性变化,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在6h和12h时间点,各干预组单层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HUVEC中F-actin、p38、p-p38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复合模型组相比,各通络药物组和SB203580组能显著上调F-actin蛋白表达(P<0.01),通心络组和SB203580组能下调p-p38蛋白表达(P<0.05)。各通络药物均可保护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以通心络组作用最优。综上所述,络气虚滞型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模型大鼠血清可导致HUVEC内F-actin形态变化和含量减少、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病变过程;通络药物可以使F-actin重聚和含量升高、降低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而对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起保护作用的。结论:1首次建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候量化辨证分型标准在国内首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应用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标准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为中医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首次建立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量化辨证分型标准,本病可分为络气虚滞、络气郁滞两大基本证型,同时可兼夹痰湿、郁热、阴虚、阳虚、痰热、血瘀等证。络气郁滞或虚滞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占有重要地位。2建立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动物模型依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确立的辨证分型标准,以中医“劳则气耗”、“饥则损气”理论为指导,在高蛋氨酸饮食建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基础上,叠加“基础进食+强迫负重游泳”中医证候因素,成功建立了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复合大鼠模型,为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3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存在NEI网络调控紊乱并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复合模型大鼠NEI网络相关因子存在异常改变,具体表现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亢进、HPAA功能抑制、RAAS功能亢进和免疫系统细胞因子IL-1β升高、IL-2下降,提示复合模型大鼠存在NEI网络调控紊乱。络气虚滞证候因素在复合模型大鼠NEI网络调控紊乱中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复合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指标与NEI网络相关因子之间具有相关性,具体反映在NO、vWF和ACTH、NE、CORT、IL-2、CRH之间互相影响。上述研究提示,NEI网络调控紊乱可能是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4首次建立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细胞模型采用病证复合大鼠模型血清培养HUVEC,模拟病证复合损伤因素对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模型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含量降低、解聚和重新分布,单层细胞通透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5通络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整合调节作用不同类别的通络药物干预,均可明显改善复合模型大鼠络气虚滞证候表现,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损伤,调整内皮细胞相关因子的变化;改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HPAA、RAAS、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其中以复方通心络作用最明显,提示不同通络药物的科学组方在保护内皮功能方面发挥出整合调节优势。体外实验研究证实,复方通心络可改善F-actin的形态与分布,提高F-actin含量,进而降低内皮通透性,保护血管内皮,其机制与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虚血瘀证荷瘤小鼠复合模型的建立及活血化瘀法对其干预的影响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1)
- [2].多元回归-马尔可夫复合模型在上证综指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23)
- [3].基于复合模型的家居场景生成方法[J]. 计算机学报 2017(11)
- [4].基于即时学习的间歇过程复合模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6(06)
- [5].河流工程复合模型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水利 2016(04)
- [6].基于岭回归的思茅松单木生物量复合模型构建[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2)
- [7].散焦和运动模糊复合模型及参数估计[J]. 仪器仪表学报 2011(11)
- [8].聚合物驱三区复合模型试井分析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6(03)
- [9].基于情绪应激下心血管疾病大鼠复合模型的构建探索益气活血方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03)
- [10].基于复合模型动力蓄电池SOC估算[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7(06)
- [11].基于GM(2,1)灰色复合模型的财务风险预测[J]. 统计与决策 2015(17)
- [12].数据加密中的生长树复合模型[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6)
- [13].基于可视化技术和几何建模软件的颅面三维复合模型建模[J]. 中国医学装备 2015(12)
- [14].超声多普勒检测动脉内出血的多维度复合模型研究[J]. 声学学报(中文版) 2009(01)
- [15].基于一种复合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12(20)
- [16].黑河流域人口承载力预测分析[J]. 西北人口 2010(03)
- [17].双金属复合管复合模型有限元分析[J]. 焊管 2015(11)
- [18].HYDRO-PACIAE:描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流体力学和输运复合模型[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00)
- [19].闹德海水库洪水预报复合模型浅析[J]. 吉林水利 2009(03)
- [20].珠三角PM_(2.5)遥感估算区域复合模型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06)
- [21].宽厚板热矫直和冷却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 重型机械 2009(03)
- [22].基于元胞自动机复合模型的村镇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 [23].灰色—马尔科夫复合模型在黄金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01)
- [24].弹性车轮动力学复合模型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15(04)
- [25].一种基于复合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J].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5)
- [26].一种痤疮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02)
- [27].Caco-2/EAhy926细胞串联复合模型用于Fe_3O_4纳米粒跨膜转运机制的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8(07)
- [28].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区域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多元复合模型构建——以珠三角核心区为例[J]. 热带地理 2018(04)
- [29].基于复合模型的轨道运输事故风险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7)
- [30].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复合模型的市场细分研究——以移动通信行业为例[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09(02)
标签:辨证分型标准论文; 络气虚滞论文;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论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论文; 病证复合动物模型论文; 网络论文; 细胞骨架论文; 通络药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