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诈骗罪分析

人寿保险诈骗罪分析

一、寿险欺诈犯罪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钰[1](2020)在《我国寿险欺诈风险防范研究 ——以普吉岛杀妻骗保案为例》文中指出保险业是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经营风险实现了经济补偿功能,因此成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保险业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了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9年我国的保费收入达42645亿元(1),高额的保费收入使我国的保险市场成为了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保险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保险产品更新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为社会不同阶层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但保险与保险欺诈总是如双生子一般,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欺诈也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心术不正之人通过保险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进行保险欺诈,妄想通过保险欺诈获得不义之财。保险欺诈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危害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它直接伤害了保险的基础——最大诚信原则,扰乱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整个保险业的声誉,甚至还会变相地提升保险产品的价格,从而危害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而保险作为金融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险发展受限也势必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进程,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自保险欺诈屡屡发生后,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断地付出努力,与保险欺诈进行着斗争。鉴于这些国家保险业发展较早,保险体系较为完整,加之不断地努力,也是寻觅出了一些防范保险欺诈的方法。然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较晚,目前对于保险欺诈的防范能力还有待提升,法律监管、内部控制、民众意识上都有一定的欠缺,使得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有机可乘,因此我国加强保险反欺诈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近年反响较大的普吉岛杀妻骗保案,通过对国内外防范风险欺诈的方法进行总结,对保险反欺诈进行实务分析,进一步加深了解保险欺诈的危害性,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研究我国应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去预防保险欺诈,并从立法、保险公司内控、民众意识等角度分别提出建议。

卓梦琳[2](2018)在《保险欺诈行为的识别与防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具有社会经济补偿和互助性质的行业,保险产业一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我国的保险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左右,从而迅速壮大成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保险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保险欺诈行为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其表现形式为“移花接木、虚报冒领”,“一次事故、多次诈赔”,“不讲信用、赖债骗保”等,保险欺诈的现象极不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长期、快速和健康发展,市场中的诚信亟待加强。笔者从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保险公司从事理赔相关工作,有大量参与理赔纠纷案件及相关的处理经验,接触到大量的一手案件及数据统计,因此通过将保险理论与典型案例以及个人从业经验相结合,通过辩证地看待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反保险欺诈这一课题的探讨。本文介绍了保险欺诈的理论、现状、识别难点等,最后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反欺诈对策,希望给保险从业者以及保险行业提供有益的建议,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择保险欺诈课题进行研究的学术背景及意义,同时国内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借鉴与理论支持,绪论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全文的撰写思路。第二章为保险欺诈行为的理论概述,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了保险欺诈的基本含义,其次从经济方面、投保方面、社会原因、保险公司内部原因四个角度分析对保险欺诈形成的原因,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可能构成保险欺诈,本章着重对投保购买者、保险承保人和保险受益人的欺诈表现形式进行判别。第三章主要分析欺诈行为的现状与识别难点,中国的保险欺诈案件数量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虽然保险公司的非法经营和合同诈骗类的欺诈行为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来自投保方的诈骗却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保险行业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归纳欺诈行为识别的难点。第四章论述了人身险及责任险欺诈案例的识别,伴随着保险市场的壮大,保险欺诈呈多样化态势,通过对各险种保险欺诈案例的分析,归纳出各类欺诈案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欺诈行为识别的要点。第五章为结论与防范对策,为了维护众多保险消费者的利益,确保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整个保险行业必须要采取措施来防范保险欺诈行为,本章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险欺诈的防范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本人多年的在岗工作经验,提出个人对保险欺诈的看法,通过比较近几年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的数据得出预计保险欺诈损失金额,预估出中国保险欺诈的现状。其次,通过对典型欺诈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如建立多维度、多部门参与的合作机制等。

刘轶,董捷[3](2018)在《保险欺诈风险的关键因素及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保险欺诈侵蚀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增加行业的潜在风险,触及保险制度的根基。保险监管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对欺诈等违法行为采取有效管控。保险反欺诈法规的制定、执行和司法适用都影响潜在违法者的决策。法律诉讼作为解决保险欺诈的一种方式,虽然不是最优选择,但却是化解纠纷的最终途径,其目标与保险监管相同。通过提取典型保险诉讼案例的欺诈关联因子,建立回归模型,探寻保险欺诈的作用机理,明确保险欺诈的制度诱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评估不同领域的保险欺诈风险,最后提出:阐明如实告知义务制度中保险人解除权的基础,完善如实告知义务制度、重构告知内容标准,提高保险欺诈的法律成本和法律执行率并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作为完善我国保险欺诈监管法规的具体对策。

唐金成,薛珂[4](2018)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险欺诈自保险出现伊始就如影随形,是影响保险业发展壮大的毒瘤。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与服务手段日渐丰富的同时,欺诈手段与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反保险欺诈问题研究的迫切性,总结了我国目前反保险欺诈的现状及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分析了欧美台反保险欺诈的经验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体系的对策建议。

刘轶[5](2017)在《保险欺诈及其监管问题的中美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保险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该改革为主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保险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国保费同比增长18.16%,配套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但不能不看到,行业风险不断暴露,不诚信保险行为大行其道,保险欺诈现象也日益严重,保险监管效果有限。保险欺诈影响了投保者的保险购买欲望和投资信心,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利润和偿付能力,违反了保险法基本原则,其结果必然扰乱保险市场的秩序,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保险欺诈呈现出违法手段多样化,诈骗方法智能化,涉案资金巨额化,犯罪链条全球化的特点。因此,保险欺诈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和深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美国在保险欺诈的监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险反欺诈立法相对完善。通过科学合理地分析我国保险欺诈的成因,发现我国在防范保险欺诈方面的不足,借鉴美国保险欺诈监管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保险欺诈监管制度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保险欺诈的含义、类别及危害,并从道德风险、逆选择、不确定性决策等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最大诚信、损失补偿、保险利益等保险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对保险欺诈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保险欺诈的成因进行了分类研究,具体包括对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提出的保险欺诈成因三角模型进行评判、修正,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博弈论方法、问卷调查法等,从保险欺诈监管相关的法律成本、法律执行概率和保险欺诈行为的合理性三个角度进行演绎推理,主要探讨保险欺诈的制度诱因。在实证分析方面,以保险纠纷与保险诉讼为切入点研究目前保险行业存在的欺诈风险,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学理论和案例分析,提取可能影响保险欺诈行为的因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回归分析,计算得出主要因子对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程度。立足我国保险监管的实际情况,对比美国保险欺诈相关案例和监管策略,具体比较研究了中美保险如实告知制度、不可抗辩制度和欺诈诉讼激励机制,评判保险反欺诈制度的设计模式,保险反欺诈制度的价值内涵,得出我国对保险欺诈的保险监管存在“规制保险欺诈的法律成本不足”、“法律执行率低下”、“欺诈合理性问题依然存在”等问题。借鉴美国对保险欺诈监管的成功经验,吸收监管制度的优点,提出我国保险欺诈监管的对策建议:对保险欺诈实施分类监管;建立保险反欺诈激励制度;科学管控承保风险;细化并加大保险欺诈的法律成本;建立健全保险欺诈的监管体系。

杨锦銮[6](2016)在《民国时期保险欺诈的盛行与惩治——以《申报》和《太安丰保险界》的记载为主要资料》文中认为保险欺诈的盛行是民国时期一项颇为引人注目的时弊。其欺诈手法因险种的不同而各具特点,保险欺诈对保险业的正常发展、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风气的健全产生了严重危害。民国时期保险欺诈的频发既有保险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又与社会经济的不景气、道德水准的低下和现代观念的缺失等有着更为直接的因果联系。为了惩处和防治保险欺诈,保险界、司法界及政府等有关方面作了多种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终究力度不够,成效有限,给后人留下了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怯帅卫[7](2015)在《保险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文中提出保险诈骗犯罪的侦查应从现场勘查与调查询问、保险合同审查等几个方面入手,同时综合分析案情,寻找案件突破口。侦查中应重视证据的收集,对事故现场的证据和理赔卷宗中的合同、文书、资料等证据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固定。保险诈骗犯罪的预防应从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加大对群众普法教育的力度,加强保险制度建设和严格照章办事等几个方面展开。应当注重建立统一的理赔信息数据库,为打击和预防犯罪提供有效信息。

李欣[8](2013)在《数据挖掘在寿险防欺诈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成为市场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业已成为金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保险欺诈也在不断滋生,急剧恶化,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令人堪忧。现已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寿险行业中防保险欺诈的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一套寿险行业的防欺诈系统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寿险行业防欺诈的现状和国内外现有防欺诈系统的局限性;2.基于太平洋寿险保定中心支公司所提供的数据,设计了寿险防欺诈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包括系统业务模型设计,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系统物理模型设计;3.根据上述设计方案,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预处理过程。提出异构数据的集成策略和脏数据的清洗策略;结合各业务模型特点,在防欺诈系统中成功的应用了数据挖掘中的SPRINT算法。

王碧波[9](2012)在《反保险欺诈之对策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总结分析国际反保险欺诈之经验,试图完善中国大陆地区人寿保险公司运行之对策与机制,全文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从有保险之日起,保险欺诈就如影随形。保险业之历史有多长,保险欺诈就有多久。一旦保险欺诈泛滥,将会造成保险公司交易成本提升,而将该交易成本转嫁由消费者负担;对消费者而言,将可能因保险欺诈而面临保险费提高的潜在损失。长此以往,社会互助机制可能就此瓦解,从而使作为分散个体的投保人处于无避险之境地,以至于陷于更大之风险困境。正因保险欺诈涉及国家经济制度层面,自有加以抑止之必要。本文主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分析研究法等方法。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与基本问题探讨”,介绍国内外保险欺诈研究之主要成果和文献,并对保险欺诈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探讨。重点讨论保险欺诈之含义、保险欺诈与保险犯罪之关系、保险欺诈与违反据实说明义务之关系、保险欺诈与道德风险之关系,并对保险欺诈行为进行经济学之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三章,“保险欺诈之基本要素”,以台湾地区为例,分析讨论保险欺诈之要件、保险欺诈之特性、保险欺诈之成因以及保险欺诈之类型。本文认为,保险欺诈之构成要件有四:一是客观要件,即必须保险欺诈行为人实施有欺诈行为;二是主观要件,即保险欺诈行为人必须具有欺诈之故意;三是事实要件与结果要件,即必须有保险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之结果;四是因果关系要件,即保险金赔付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保险欺诈之特征有四,即主体多元、二是行为复杂、危害深远、犯罪黑数高。保险欺诈之成因与类型都较为复杂。第四章,“反保险欺诈机制与立法比较研究”,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等七个国家和地区之反保险欺诈机构与机制、反保险欺诈相关立法之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得出各国反保险欺诈行为主要举措之一些基本特点。第五章,“保险欺诈案例特征之分析”,选取台湾地区部分人身保险典型案例,从保险欺诈行为人特征与动机、保险欺诈手法与特征等角度进行简要分析,以总结人身保险各类型欺诈之共同而又主要之特征,为本文构建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之对策与机制进行理论与实务之准备。第六章,“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制度之建构”,首先,就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现行运行机制存在之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次,从政府机构、保险公司、保险教育、保险监管等角度,就完善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运行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总结全文之论述,并提出有关防制保险欺诈之有关建议。

解百臣[10](2007)在《中国寿险市场监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寿险监管的新局面,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内控为基础,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努力构筑保险业风险防范的五道防线,但在监管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上还有待完善与提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寿险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改革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保险与寿险的内涵和外延出发,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与中国寿险监管历史、内容的变迁,并创造性的应用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寿险企业效率进行动态评估。提出了基于前沿面移动情况对决策单元进行分类的思想,并对可能产生的八种情况及原因进行逐一阐述。结果表明中国寿险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善营销方式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与国外大型保险集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种差距呈逐年减少趋势。其次,对寿险经营机构的监管与非对称信息下的市场行为监管进行了专门论述。将投保人风险类型分为高、中、低三种情况,讨论了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约束情况下寿险契约的订立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行为监管政策的调整除了要加强理赔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外,对部分投保人蓄意骗保及大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浓等情况同样需要予以关注。再次,构建了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理论。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监管部门今后应大力强化非现场监管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现场监管制度的作用;尽快实施指定精算师制度;加快偿付能力监管动态测试系统和保守的资产认可制度的建设工作;并完善负债评估制度。专门的投资博弈分析发现,改进稽查技术手段,提高稽查人员素质与工作积极性;降低稽查成本;加大处罚力度;都会有效降低机构和负责人违规活动频率。最后,在考虑监管政策不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的经营效果监管动态博弈模型,给出监管完全有效、完全无效、纳什均衡状态下寿险公司、监管部门的对应策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表明监管的过程就是寻找稳定与创新平衡点的过程,既要注意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又要把握监管尺度,过激或宽松的监管操作都会阻碍寿险市场的有效运行,寿险创新的发展。

二、寿险欺诈犯罪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寿险欺诈犯罪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寿险欺诈风险防范研究 ——以普吉岛杀妻骗保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相关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状况
        0.2.2 国内研究状况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1.案例介绍
2.案例分析
    2.1 普吉岛杀妻骗保案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2.2 普吉岛杀妻骗保案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2.3 普吉岛杀妻骗保案对保险反欺诈的启示
3.我国保险反欺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基本情况
    3.2 存在的问题
        3.2.1 同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了保险欺诈
        3.2.2 保险公司内各部门信息交流不足
        3.2.3 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低
        3.2.4 缺乏负责保险欺诈的监管机构
        3.2.5 保险欺诈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4.寿险欺诈成因分析
    4.1 社会原因
        4.1.1 社会道德意识原因
        4.1.2 司法机关对保险欺诈打击不力
    4.2 经济原因
        4.2.1 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4.2.2 保险损失程度衡量的人为性
    4.3 保险公司的内部原因
        4.3.1 保险合同条款的局限性和疏漏
        4.3.2 保险公司管理制度的缺陷
        4.3.3 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5.发达国家保险反欺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美国
        5.1.1 设立保险反欺诈的机构组织
        5.1.2 完善保险欺诈相关的法律体系
        5.1.3 增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
        5.1.4 加强公众保险反欺诈的认知
        5.1.5 将大数据应用于保险反欺诈
    5.2 英国
        5.2.1 完善保险欺诈相关法律体系
        5.2.2 建立保险反欺诈的机构组织
        5.2.3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
    5.3 日本
        5.3.1 建立保险反欺诈的机构组织
        5.3.2 规范保险公司内部操作流程
        5.3.3 提升民众的保险反欺诈意识
    5.4 德国
        5.4.1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5.4.2 建立多层次的保险监管体系
        5.4.3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
    5.5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5.1 建立保险反欺诈的机构组织
        5.5.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5.5.3 加强保险公司内控、提升从业者素质
6.寿险欺诈风险防范的对策
    6.1 强化最大诚信原则
    6.2 减少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6.3 完善反欺诈法律体系并加强执法力度
    6.4 加强对保险公司的内部管控,提升从业者素质
    6.5 大数据助力,加强保险反欺诈同业间合作
    6.6 加强民众对保险欺诈危害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保险欺诈行为的识别与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 保险欺诈行为的理论概述
    2.1 保险欺诈的定义
    2.2 保险欺诈的动机与成因
    2.3 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3 保险欺诈的行为现状与识别难点
    3.1 保险欺诈行为的现状与问题
    3.2 保险欺诈的识别难点
4 保险欺诈行为的识别方法
    4.1 欺诈行为的识别案例
        4.1.1 人身险欺诈案例
        4.1.2 责任险欺诈案例分析
    4.2 欺诈行为的共同特征
    4.3 保险欺诈行为识别的要点
5 结论与防范对策
    5.1 结论
    5.2 防范对策
        5.2.1 加大监管力度
        5.2.2 加强行业规范
        5.2.3 公司内部加强管控
参考文献
致谢

(3)保险欺诈风险的关键因素及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 行为保险学的研究
    (二) 保险反欺诈法律规范的研究
    (三) 保险欺诈的识别与防范研究
三、典型案例实证分析
    (一) 案例样本选择、变量与回归模型设计
    (二) 变量分类和解释
    (三)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 回归分析———自变量对保险欺诈风险的影响评估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1.阐明如实告知义务制度中保险人解除权的基础
        2.完善如实告知义务制度, 重构告知内容标准
        3.提高保险欺诈的法律成本和法律执行率, 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4)互联网时代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时代反保险欺诈的研究背景及思路
二、我国反保险欺诈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一) 我国反保险欺诈的具体实践
        1. 保险反欺诈工作的整体布局
        2. 我国部分地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做法
        3. 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度参与保险反欺诈工作
    (二) 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反保险欺诈的相关法规不完善
        2. 反保险欺诈工作缺乏系统规划
        3. 反欺诈工作难度大, 保险人反欺诈意识不强, 能力不足
三、欧美及中国台湾反保险欺诈机构的经验启示
    (一) 欧洲
    (二) 美国
    (三) 中国台湾
    (四) 经验启示
        1. 建立反保险欺诈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
        2. 反保险欺诈需要多方全方位合作
        3. 反保险欺诈需要与时俱进, 及时运用互联网新技术
四、互联网时代强化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及监管机制
        1. 尽快完善反保险欺诈的专项法律体系
        2. 努力完善反保险欺诈的监管方式
    (二) 尽快建立保险行业的反欺诈联盟
        1. 及时公布反保险欺诈典型案例, 消除潜在欺诈隐患
        2. 加强行业内部合作, 建立反欺诈数据库
    (三) 保险公司应高度重视, 自觉做好反欺诈工作
        1. 设立专岗专人, 加强投保、理赔案件的核查力度
        2. 主动借助外力, 与第三方形成风险共担模式
        3. 积极引进反欺诈新技术, 提高其工作效率

(5)保险欺诈及其监管问题的中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保险欺诈及监管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保险欺诈的界定、类型及危害
        2.1.1 保险欺诈的基本定义
        2.1.2 广义保险欺诈与狭义保险欺诈
        2.1.3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罪
        2.1.4 保险欺诈的类型
        2.1.5 保险欺诈的危害性分析
    2.2 保险欺诈与相关经济学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与保险欺诈
        2.2.2 道德风险与保险欺诈
        2.2.3 逆选择与保险欺诈
        2.2.4 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与保险欺诈
    2.3 保险欺诈与监管法律原则
        2.3.1 最大诚信原则与保险欺诈
        2.3.2 损失补偿原则与保险欺诈
        2.3.3 保险利益原则与保险欺诈
        2.3.4 近因原则及其他法律原则
第3章 保险欺诈成因问题分析
    3.1 保险欺诈三角的提出与修正
    3.2 保险欺诈的成本收益分析
        3.2.1 保险欺诈成本收益模型的建立
        3.2.2 保险欺诈法律成本分析
        3.2.3 保险欺诈诉讼博弈分析
    3.3 保险欺诈的法律执行概率分析
    3.4 保险欺诈的合理性分析
        3.4.1 保险欺诈行为合理性原因概括
        3.4.2 保险欺诈合理性的问卷调查
第4章 中美保险欺诈案例分析
    4.1 数据样本选择、模型设计与变量解释
        4.1.1 数据样本的选择
        4.1.2 模型的设计与变量说明
    4.2 保险案例数据统计
        4.2.1 保险欺诈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保险欺诈风险分析
    4.3 保险欺诈案例的回归分析
    4.4 美国保险欺诈案例分析
第5章 中美保险欺诈监管制度比较
    5.1 中美保险欺诈及监管情况分析
    5.2 中美保险欺诈监管中如实告知制度的比较
        5.2.1 中美如实告知内容重要性判断方法对比
        5.2.2 中美如实告知制度设计对比
        5.2.3 中美保险欺诈抗辩制度对比
    5.3 中美保险欺诈监管激励对比
    5.4 中美保险欺诈监管流程对比
第6章 中美保险欺诈监管比较的结论及启示
    6.1 如实告知制度存在的问题
        6.1.1 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判断问题
        6.1.2 不可抗辩制度与保险欺诈的关系问题
        6.1.3 权利的初始分配问题
    6.2 中国保险欺诈三角存在的的问题
        6.2.1 保险欺诈的法律成本问题
        6.2.2 保险人的诉讼激励问题
        6.2.3 保险欺诈的合理性问题
第7章 完善中国保险欺诈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
    7.1 对保险欺诈实施分类监管
    7.2 建立保险反欺诈激励制度
    7.3 科学管控承保风险
    7.4 细化并提高保险欺诈法律成本
    7.5 建立健全保险欺诈监管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民国时期保险欺诈的盛行与惩治——以《申报》和《太安丰保险界》的记载为主要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一、欺诈手段及其恶果
二、欺诈发生的原因
    其一,保险业本身所存在的道德风险。
    其二,社会经济不景气所导致的生计困境。
    其三,道德水准低下和个人贪欲膨胀。
    其四,现代保险知识和观念的缺失。
三、对欺诈的惩处与防治

(7)保险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险诈骗犯罪的侦查
    (一)保险诈骗犯罪的立案
    (二)保险诈骗犯罪的侦查途径
        1.通过现场勘查与调查询问展开侦查工作
        2.通过审查保险合同,发现骗保征象,突破案件
        3.综合分析案情,寻找案件突破口
    (三)保险诈骗案件侦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证据的收集
        2.围绕关键证据进行技术鉴定
        3.注重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
        4.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共同侦破案件
二、保险诈骗犯罪的预防
    (一)加大对群众普法教育的力度
    (二)大力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三)加强保险制度建设,严格照章办事
        1.健全管理规章
        2.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理赔操作规则
        3.处理好业务开展和防范保险诈骗的关系
    (四)建立统一的理赔信息数据库
    (五)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防范保险诈骗

(8)数据挖掘在寿险防欺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寿险防欺诈简介
        1.2.2 国内寿险防欺诈简介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寿险欺诈概述
        2.1.1 寿险欺诈概念的界定
        2.1.2 寿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2.2 数据挖掘概述
        2.2.1 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其流程
        2.2.2 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
        2.2.3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
        2.2.4 数据挖掘在寿险防欺诈研究现状
        2.2.5 实例的借鉴与思考
第3章 寿险行业防欺诈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1 寿险防欺诈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3.2 寿险防欺诈系统业务模型设计
        3.2.1 寿险防欺诈规律挖掘业务模型
        3.2.2 寿险欺诈行为识别业务模型
    3.3 寿险防欺诈系统逻辑模型
    3.4 寿险防欺诈系统物理模型
第4章 寿险防欺诈系统数据预处理
    4.1 数据预处理
    4.2 寿险防欺诈系统预处理框架
        4.2.1 寿险防欺诈系统预处理框架实现
        4.2.2 寿险防欺诈预处理系统中元数据
    4.3 寿险防欺诈系统异构数据集成
        4.3.1 数据源的异构策略
        4.3.2 脏数据的清洗策略
第5章 寿险防欺诈数据挖掘算法及其仿真实验
    5.1 寿险防欺诈规律挖掘业务核心算法
        5.1.1 寿险欺诈规律挖掘业务分析
        5.1.2 决策树及其改进形式 SPRINT 算法
        5.1.3 分布式环境下的改进 SPRINT 算法
    5.2 SPRINT 算法在寿险医疗欺诈中的仿真实验
        5.2.1 应用 SPRINT 算法进行风险分析
        5.2.2 决策树生成及分类规则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反保险欺诈之对策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2.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基本问题探讨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2.1.1 国外保险欺诈研究概述
    2.1.2 国内保险欺诈研究概述
第二节 保险欺诈之含义
    2.2.1 基本含义
    2.2.2 狭义保险欺诈与广义保险欺诈
    2.2.3 严格保险欺诈与不当使用保险欺诈
    2.2.4 财产保险欺诈、责任保险欺诈和人身保险欺诈
    2.2.5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
    2.2.6 本文之含义
第三节 保险欺诈与保险犯罪之关系
    2.3.1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之联系
    2.3.2 保险欺诈与保险诈骗之区别
第四节 保险欺诈与违反据实说明义务之关系
    2.4.1 据实说明义务之含义
    2.4.2 保险欺诈与违反据实说明义务之联系
    2.4.3 保险欺诈与违反据实说明义务之区别
第五节 保险欺诈与道德风险之关系
    2.5.1 道德风险之含义
    2.5.2 道德风险之特点
    2.5.3 道德风险与保险欺诈之关系
第六节 保险欺诈行为之经济学分析
    2.6.1 保险市场之信息不对称性
    2.6.2 保险欺诈之博弈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险欺诈之基本要素
第一节 保险欺诈的损失
第二节 保险欺诈之要件
    3.2.1 保险之含义与要件
    3.2.2 欺诈之含义与要件
    3.2.3 保险欺诈之要件
第三节 保险欺诈之特性
    3.3.1 主体多元
    3.3.2 行为复杂
    3.3.3 危害深远
    3.3.4 犯罪黑数高
第四节 保险欺诈之成因
    3.4.1 保险业历史成因分析
    3.4.2 保险自身特点成因分析
    3.4.3 社会大众心理成因分析
    3.4.4 有关政策法规成因分析
    3.4.5 有关具体成因之分析——以台湾地区人寿保险为例
    3.4.6 有关保险环节成因之分析
    3.4.7 有关当事主体成因之分析
第五节 保险欺诈之类型
    3.5.1 以行为主体分类
    3.5.2 以行为态样分类
    3.5.3 依保险时程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保险欺诈机制与立法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
    4.1.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1.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二节 英国
    4.2.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2.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三节
    4.3.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3.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四节 日本
    4.4.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4.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五节 美国
    4.5.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5.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六节 台湾地区
    4.6.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6.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七节 中国大陆地区
    4.7.1 反保险欺诈之机构与机制
    4.7.2 反保险欺诈之主要法律法规
第八节 综合评析
    4.8.1 各国反保险欺诈行为之主要举措
    4.8.2 各国保险行为法律规范之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险欺诈案例特征之分析——以台湾人身保险案例为视角
第一节 台湾寿险业业务发展近况
第二节 寿险欺诈案例分析
    5.2.1 行为人特征与动机
    5.2.2 欺诈手法与特征
    5.2.3 实务见解
第三节 伤害险欺诈案例分析
    5.3.1 行为人特征与动机
    5.3.2 欺诈手法与特征
    5.3.3 实务见解
第四节 医疗险欺诈案例分析
    5.4.1 行为人特征与动机
    5.4.2 欺诈手法与特征
    5.4.3 实务见解
第五节 各类型人身保险欺诈案件之共同特征
    事前多经缜密规划,多属智能型保险犯罪
    欺诈者短时间、多家保险公司密集投保
    投保后短时间发生,并且迅速申请理赔
    主体通常不只一人,目标均为高额理赔
    伪造相关单据凭证,浮报损失情况严重
    只关心理赔进度,对事件发生漠不关心
    保险公司时而放纵,行为人屡试相同手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制度之建构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运行机制存在之问题
    6.1.1 缺乏统一之专门反保险欺诈政府机构
    6.1.2 缺乏统一之专门反保险欺诈民间协会
    6.1.3 有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6.1.4 反保险欺诈之社会舆论与环境尚欠佳
    6.1.5 缺乏统一开放反保险欺诈资料与数据库
    6.1.6 反保险欺诈新技术尚需进一步开发运用
    6.1.7 保险公司反保险欺诈之能力尚待提高
第二节 完善中国大陆地区反保险欺诈运行机制之建议
    6.2.1 建立全国统一之专门反保险欺诈机构
    6.2.2 建立统一开放之反保险欺诈民间协会
    6.2.3 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保险欺诈相关法规
    6.2.4 营造反保险欺诈之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6.2.5 加大公安司法机关打击保险欺诈力度
    6.2.6 建立统一开放反保险欺诈资料与数据库
    6.2.7 广泛开发运用反保险欺诈新技术新手段
    6.2.8 保险公司要提高自身反保险欺诈之能力
    6.2.9 大力加强反保险欺诈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7.1.1 关于保险欺诈之含义
    7.1.2 关于保险欺诈之要件
    7.1.3 关于保险欺诈与保险犯罪之区别
    7.1.4 关于保险欺诈之成因
    7.1.5 对于保险欺诈之类型
    7.1.6 关于反保险欺诈机制与立法比较研究
    7.1.7 关于人身保险欺诈案例之共同特征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中国寿险市场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保险与保险创新研究
    2.2 企业效率评估理论研究
    2.3 寿险监管基础理论综述
    2.4 市场行为监管研究
    2.5 偿付能力监管研究
第三章 寿险监管基本理论与寿险企业效率评估
    3.1 寿险监管的概念
    3.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保险监管体系
    3.3 中国保险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3.4 寿险监管的内容与方式
    3.5 寿险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第四章 寿险经营机构监管
    4.1 寿险经营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
    4.2 寿险经营机构变更的监管
    4.3 寿险经营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
    4.4 寿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
第五章 非对称信息下的市场行为监管
    5.1 寿险中介监管
    5.2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
    5.3 寿险欺诈监管
    5.4 对称信息下充分竞争市场保险契约的订立
    5.5 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寿险契约
    5.6 市场行为监管的政策调整
第六章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6.1 偿付能力监管基本理论
    6.2 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6.3 偿付能力监管现状
    6.4 寿险投资监管
    6.5 偿付能力监管政策博弈分析
    6.6 完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
第七章 监管政策博弈分析与完善
    7.1 监管政策博弈分析的特征
    7.2 监管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7.3 寿险公司监管动态博弈分析
    7.4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监管策略
    7.5 未来寿险监管发展趋势与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寿险欺诈犯罪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寿险欺诈风险防范研究 ——以普吉岛杀妻骗保案为例[D]. 刘晨钰. 辽宁大学, 2020(01)
  • [2]保险欺诈行为的识别与防范机制研究[D]. 卓梦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1)
  • [3]保险欺诈风险的关键因素及法律规制[J]. 刘轶,董捷. 金融理论探索, 2018(04)
  • [4]互联网时代我国反保险欺诈工作研究[J]. 唐金成,薛珂. 浙江金融, 2018(01)
  • [5]保险欺诈及其监管问题的中美比较研究[D]. 刘轶. 河北大学, 2017(12)
  • [6]民国时期保险欺诈的盛行与惩治——以《申报》和《太安丰保险界》的记载为主要资料[J]. 杨锦銮.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6(01)
  • [7]保险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J]. 怯帅卫.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06)
  • [8]数据挖掘在寿险防欺诈中的应用[D]. 李欣. 河北大学, 2013(11)
  • [9]反保险欺诈之对策与机制研究[D]. 王碧波.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中国寿险市场监管模式研究[D]. 解百臣. 天津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人寿保险诈骗罪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