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冲电流聚合苯胺(论文文献综述)
蓝庆春[1](2020)在《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同时发挥了无标记免疫分析的快速、简便的优点和电化学检测高灵敏的优势,逐渐发展成熟且在免疫分析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用作电极修饰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活性分子的固定量、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本论文制备了一些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结构材料,将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材料引入到无标记电化学免疫领域,构建了一系列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快速、灵敏、低成本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解决了石墨烯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所制备的rGO@PS NSs展示出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利用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用于固定生物素化的抗体。捕获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在传感界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该复合物会有效阻碍电子传递,从而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减弱。利用电化学信号变化和目标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分子的快速无标记电化学检测。用甲胎蛋白(AFP)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100 ng/mL)和低的检测限(0.03 ng/mL,S/N=3)。此外,该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可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癌症的早期筛查。(2)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铂纳米粒子负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通过在rGO@PS NSs表面负载PtNPs,进一步地提高了石墨烯的分散性,PtNPs@rGO@PS NSs也表现出更好的导电性、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将PtNPs@rGO@PS NSs材料进行链霉亲和素功能化后,用于捕获生物素化抗体分子。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阻碍电子传递,引起电化学信号下降。根据电化学信号下降和抗原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抗原的灵敏检测。PtNPs的引入,显着增加了传感器的响应,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癌胚抗原(CEA)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05-70ng/mL)和低的检测限(0.01 ng/mL,S/N=3)。此外该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宽的线性范围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3)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多孔铜@氧化亚铜(Cu@Cu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该Cu@Cu2O凝胶材料展现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酸性介质中,Cu@Cu2O可以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的苯胺聚合产生聚苯胺,可得到聚苯胺电化学信号。通过链酶亲和素将该Cu@Cu2O材料功能化后,将生物素化的抗体固定于该固相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宽的线性范围(0.050-100 U/mL),低的检测限(0.022 U/mL,S/N=3)。该项工作为免疫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也为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检测平台。(4)以二价铁离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材料,发现该Fe-MOF具有高效、稳定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用该Fe-MOF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Fe-MOF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产生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0.050-140 U/mL范围内实现了对CA125的检测,检测限低至0.015 U/mL(S/N=3)。该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的快速、廉价、高灵敏检测,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可简便地用于癌症早期筛查与临床诊断,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5)以四价锆离子和1,3,5-苯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锆基金属框架材料MOF-808。所制备的MOF-808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pH为中性的条件下同样展示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特性。基于MOF-808材料,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以MOF-808电极基底材料,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捕获抗体构建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对苯二酚/过氧化氢(HQ/H2O2)检测体系中,通过MOF-808催化反应底物对苯二酚产生电化学信号。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MOF-808的催化,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0-150 U/mL),检测限为0.043 U/mL(S/N=3)。此外,该基于MOF-808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6)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种Cu-MOF材料,并在其Cu-MOF表面原位生长金(Au)纳米粒子,得到Au@Cu-MOF复合材料。由于Au和Cu-MOF的协同效应,Au@Cu-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更高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放大电化学检测信号。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Au@Cu-MOF催化HQ/H2O2反应,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CA125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300 U/mL,检测限为0.02 U/mL(S/N=3)。提出的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简单、超灵敏、低消耗等优势,为癌症大规模筛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平台。
杨亚如[2](2019)在《聚(苯胺-鲁米诺)类发光功能化材料的电聚合合成及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具有易微型化、成本低、稳定性好、选择性高且省时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公共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其中,鲁米诺作为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已用于多种标志物的ECL检测研究,因此以鲁米诺为基础的ECL生物传感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此外,基于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优异的特性从而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构建和应用方面也引起了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电聚合法将鲁米诺与苯胺共同固定于电极表面,并通过在该材料中复合有利于鲁米诺发光的材料而提高该复合材料中鲁米诺的发光性能。基于此聚(苯胺-鲁米诺)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构建了三种新型的ECL生物传感器,并分别实现了牛奶中胆碱、血清中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和漱口水中过氧化氢的灵敏检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SEM)、原子吸收光谱(AAS)和ECL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血红素成功地电聚合到聚(苯胺-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中并且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的ECL强度要优于聚(苯胺-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胆碱氧化酶(CHOD)的酶催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检测胆碱的ECL生物传感器。基于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增强后的ECL信号在1.0×10-11-1.0×10-7mol·L-1范围内与胆碱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12mol·L-1,并该传感器应用于牛奶中胆碱的检测研究。2.采用电聚合方法将苯胺和鲁米诺沉积到石墨电极表面,然后通过金纳米颗粒(Au NPs)与聚苯胺的静电吸附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苯胺-鲁米诺-金)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随后对其进行了SEM、EDS-Mapping、循环伏安(CV)和ECL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将Au NPs引入聚(苯胺-鲁米诺)复合膜中不仅可以提高该膜的电子传递能力而且能增强该膜的ECL的性能。基于聚(苯胺-鲁米诺-金)优异的电化学发光性能,将该复合材料用于构建一种新型的检测LAG-3的ECL生物传感器。此ECL生物传感器对LAG-3的检测具有线性范围宽和检出限低的特点,其线性范围为1.0×10-13-1.0×10-7mol·L-1,检出限为6.3×10-14mol·L-1,而且可以用于血清中LAG-3的灵敏检测。3.研究了聚(苯胺-鲁米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电聚合在石墨表面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电极表面成功地制备了聚(苯胺-鲁米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且该材料具有优异的ECL性能。基于H2O2对该材料ECL信号的增敏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H2O2的ECL生物传感器。该增敏的ECL信号在1.0×10-11-1.0×10-6mol·L-1范围内与H2O2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12mol·L-1,且该生物传感器可应用于漱口水中H2O2的检测。
吴颖[3](2019)在《聚苯胺纳米材料的深度电解法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防腐涂层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聚苯胺,特别是聚苯胺一维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防腐涂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大规模制备聚苯胺一维纳米材料是其工业化应用的必经之路。但聚苯胺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过程往往有产率低、污染重的特点。本文对电化学法制备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形貌、纯度、性能、应用及电解液处理、回用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典型聚苯胺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废液产生量、生产成本等角度出发,讨论了多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认为:电化学法为最适合大规模生产聚苯胺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但电化学法废电解液回收、处理、回用(单次电解产率低)以及放大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对电解液进行深度(多次)电解聚合制备聚苯胺的过程。发现苯胺在聚合过程中同时发生聚苯胺的降解(主要是水解)过程,产生对苯二酚(HQ)和对苯醌(BQ)等副产物。副产物会参与苯胺的聚合反应,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聚苯胺产品的形貌变得不均一、纯度降低、性能等也会发生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化学聚合聚苯胺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的成分变化,测试、鉴定了聚合过程中的副产物种类及浓度,分析了聚苯胺生产过程的副反应及其对聚苯胺产品的影响。HQ和BQ是影响聚苯胺形貌、纯度以及性能的主要副产物。同时发现,通过将电极的形状改变为圆柱形,电极尺寸的放大效应可以得到缓解。为了降低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生产成本及减少废液排放量。研究了萃取对副产物的去除过程,使用硝基苯、2-辛酮、正辛醇等能有效地从电解质中去除HQ和BQ,由此得到聚苯胺的形貌恢复到均一的纳米纤维。另外,通过长时间静置法也能够去除部分副产物。论文还研究了深度电解过程和萃取纯化电解液过程对电解制备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使用新鲜电解液制备的均一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比电容为576.6 F/g。深度(多次)电解后,聚苯胺形貌发生变化,比电容降为422.1F/g。使用萃取法处理、回收的电解液制备的聚苯胺形貌和比电容与新鲜电解液无明显差别,比电容为571.1 F/g,降低了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生产成本和废液排放量。论文进一步研究了深度(多次)电解过程得到的产品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发现电解液中的HQ和BQ,能提高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的防护能力。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产品中HQ/BQ结构会促进氧化物钝化层的形成;纳米片状“聚苯胺”有利于阻碍离子传递到金属基体表面。当聚苯胺用于防腐涂层添加剂,使用过的电解液只需要补充原料浓度即可以回用,这种苯胺完全聚合过程工艺可以使单体的利用率接近100%,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曾金明[4](2019)在《基于三苯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高光学对比度器件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吸收率和透过率等)能够发生可逆稳定的变化,其在视觉上表现为颜色的变化。由电致变色材料组装成的电致变色器件在电致变色智能窗、汽车防眩目后视镜以及显示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三苯胺衍生物在电化学氧化条件下,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的阳离子自由基并伴有颜色变化。由此,基于三苯胺衍生物的电致变色材料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中,作者制备了系列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相应的聚合物,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目标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目标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通过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和电致变色循环测试仪,对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相应聚合物的基本光、电性能以及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将具有不同厚度的交联聚三苯胺乙烯(PVTPA-CLn,n=1,2,3)(或N,N,N’,N’-四苯基联苯胺(TPB)及其衍生物)作为阳极电致变色材料,乙基紫精(EV2+·2PF6﹣)(或三氧化钨(WO3))作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组装了双极性(阳极和阴极)颜色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对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VTPA-CLn薄膜比PVTPA薄膜具有更好的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这对制备具有良好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的材料和器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发现PVTPA-CL2(或TPB及其衍生物)可以和EV2+·2PF6﹣(或WO3)组装成多种双极性颜色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且这些器件均可以在具有高光学透过率的褪色态和黑色之间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它们的最大光学对比度均高于75.7%,这对进一步研制具有高光学对比度能够发生黑色颜色变化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借鉴意义。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制备了六种三苯胺衍生物(TPA-CHO、TPA-E2CN、TPA-2T-CHO、TPA-2T-E2CN、TPA-2EDOT-CHO和TPA-2EDOT-E2CN),测定了它们的基本光、电性能。通过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透明导电玻璃(ITO玻璃)上制备了基于三苯胺衍生物的相应聚合物薄膜(P(TPA-2T-CHO)、P(TPA-2T-E2CN)、P(TPA-2EDOT-CHO)和P(TPA-2EDOT-E2CN)),研究了其电致变色性能。发现聚合物薄膜在施加应用电压的情况下,其能够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聚合物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均具有较高的光学对比度,它们在1000 nm处的光学对比度分别为81.8%、41.4%、65.8%和75.6%。与含有噻吩基团的聚合物(P(TPA-2T-CHO)和P(TPA-2T-E2CN))相比,含有3,4-乙撑二氧噻吩(EDOT)基团的聚合物(P(TPA-2EDOT-CHO)和P(TPA-2EDOT-E2CN))具有更低的电致变色驱动电压和更好的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P(TPA-2EDOT-CHO)和P(TPA-2EDOT-E2CN)膜的电致变色驱动电压均为+1.5 V。第二部分:制备了聚三苯胺乙烯(PVTPA)和具有不同厚度的交联聚三苯胺乙烯(PVTPA-CLn,n=1,2,3)薄膜,测定了它们的基本光、电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并将不同厚度的聚合物PVTPA-CL2和PVTPA-CL3膜作为活性层分别组装了电致变色器件ECD 1(器件结构:ITO玻璃/PVTPA-CL2膜/凝胶电解质I/ITO玻璃)和ECD 2(器件结构:ITO玻璃/PVTPA-CL3膜/凝胶电解质I/ITO玻璃),测试了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发现PVTPA-CLn具有比PVTPA更好的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以及更高的光学对比度;PVTPA-CL2及其电致变色器件ECD 1可以在无色和灰绿色之间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PVTPA-CL3及其电致变色器件ECD 2可以在无色和黑色之间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ECD1和ECD 2在750 nm处的光学对比度分别为81.0%和84.3%;且ECD 2在整个可见光区域内的光学对比度均高于58.3%。第三部分:制备了三种TPB及其衍生物(TPB、TPB-2CHO和TPB-4Me),并测试了它们的基本光、电性能。利用TPB、TPB-2CHO和TPB-4Me作为活性材料,分别制备了电致变色器件ECD 3(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ITO玻璃)、ECD 4(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2CHO/ITO玻璃)和ECD 5(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4Me/ITO玻璃),研究了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在施加应用电压的情况下,基于TPB的器件ECD 3可以在无色和橙色之间发生可逆颜色变化,基于TPB-2CHO的器件ECD 4可以在浅黄色和橙色之间发生可逆颜色变化,基于TPB-4Me的器件ECD 5可以在无色和灰绿色之间发生可逆颜色变化。ECD 3、ECD 4和ECD 5的最大光学对比度分别为89.2%(480 nm)、58.3%(500 nm)和90.3%(480 nm)。第四部分:分别制备了EV2+·2PF6﹣化合物和WO3薄膜,并测试了它们的电致变色性能。利用EV2+·2PF6﹣(或WO3)与PVTPA-CL2膜(或TPB及其衍生物)分别组装了八种双极性电致变色器件:ECD 8(器件结构:ITO玻璃/PVTPA-CL2膜/乙基紫精凝胶电解质I/ITO玻璃)、ECD 9(器件结构:ITO玻璃/PVTPA-CL2膜/凝胶电解质I/WO3膜/ITO玻璃),ECD 10(器件结构:ITO玻璃/乙基紫精凝胶电解质II+TPB/ITO玻璃)、ECD 11(器件结构:ITO玻璃/乙基紫精凝胶电解质II+TPB-2CHO/ITO玻璃)、ECD 12(器件结构:ITO玻璃/乙基紫精凝胶电解质II+TPB-4Me/ITO玻璃)、ECD 13(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WO3膜/ITO玻璃)、ECD 14(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2CHO/WO3膜/ITO玻璃)、ECD 15(器件结构:ITO玻璃/凝胶电解质II+TPB-4Me/WO3膜/ITO玻璃),研究了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EV2+·2PF6﹣(或WO3)与PVTPA-CL2膜(或TPB及其衍生物)是颜色互补的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还发现ECD 8和ECD 9均可在无色和黑色之间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且ECD 9在440-960 nm范围内的光学对比度均不低于73.2%。与基于PVTPA-CL3膜的无色到黑色电致变色器件ECD2相比,ECD 8和ECD 9均具有更低的电致变色驱动电压、更高的光学对比度、更好的电致变色循环稳定性。ECD 8和ECD 9的电致变色驱动电压分别为+1.5 V和+2.0 V。同时,研究还发现双极性电致变色器件ECD 10、ECD 11、ECD 12、ECD 13、ECD 14和ECD 15均可以在具有较高光学透过率的褪色态和黑色之间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它们在700 nm处的光学对比度分别为78.6%、69.5%、87.6%、87.2%、83.0%和75.7%;且ECD 10、ECD11和ECD 12在电致变色800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邓磊[5](2018)在《激光直写石墨烯基微纳功能器件工艺研究》文中指出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微纳结构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在传感、储能、传热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石墨烯制造方法如机械剥离、气相沉积、外延生长和还原法等存在设备环境要求高、图案化困难和工艺复杂等问题,采用激光诱导直写聚酰亚胺制造石墨烯方法,能够一步式制备高精度具有跨尺度立体空间结构的图案化石墨烯单元,同时又兼具速度快和成本低特征。为进一步探究石墨烯的微纳结构和提升石墨烯的导电特性和比表面积,论文主要围绕:①激光直写聚酰亚胺(PI)制备石墨烯工艺优化;②石墨烯氨气传感检测及解吸附性能提升;③石墨烯骨架上电化学沉积聚苯胺构建复合结构,增加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和导电性等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阐明二氧化碳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化机理,正交分析激光功率密度、平台移动速度和激光脉冲宽度等工艺条件对石墨烯晶体结构及其品质、线宽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激光功率密度、平台移动速度、激光脉冲宽度等工艺条件分别为 7.27 kw/cm2、1.6 mm/s、357 μs。(2)基于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拓展石墨烯在氨气检测传感上的应用。首先分析了石墨烯气敏单元对氨气的响应灵敏度,针对氨气在石墨烯气敏单元上未能完全脱附的问题,通过在气敏单元两侧布置石墨烯加热单元,以期促进氨气的解吸附。实验结果表明,70℃解吸附温度下,石墨烯气敏单元在235 ppm氨气中能够很好地促进氨气解吸附,电阻均能恢复至初值。(3)为了更好地利用激光直写石墨烯的微纳米空间立体结构,通过在其立体结构内壁和骨架上电化学沉积聚苯胺纳米枝晶构建微纳复合结构以增强其比表面积和导电性。通过优化聚苯胺沉积时间,以期减小石墨烯内部孔洞尺寸。以激光直写的石墨烯叉指电极超级电容器为典型应用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电沉积后复合电极的孔径平均为3 nm;比表面积达113.8 m2/g,孔径相比石墨烯电极减小近7倍,比表面积增加近6.8倍,比电容量和能量密度分别为202.83 Fcm-3和22.42 mWh cm-3,远大于激光直写的石墨烯电极。因此该复合工艺能够解决激光直写石墨烯材料的孔隙直径和接触电阻较大等问题。论文针对激光直写石墨烯的工艺优化分析、传感检测和电沉积聚苯胺构建复合电极提升比表面积的研究结果将加深对激光直写石墨烯特性进一步认知,为未来应用于实际场合奠定基础。
黄雅羡[6](2016)在《基于“牺牲空间”策略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认为多溴二苯醚对人体可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干扰内分泌机制和生殖系统、毒害神经系统等,因此对多溴二苯醚的检测非常重要。现阶段采用的检测方法如色谱-质谱联用大多存在仪器操作麻烦,设备昂贵等各种问题。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分析方法,可解决现阶段检测手段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其无法对目标物质进行选择性识别,因此引入对目标物质具有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敏感识别元件,将电化学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制成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可快速、方便地进行选择性检测。本论文选取多溴二苯醚中含有两个溴原子的同系物,4,4’-二溴二苯醚作为检测目标物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制了一种快速、简单、灵敏且可选择性识别4,4’-二溴二苯醚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电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形成一层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膜。该体系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功能单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交联剂,4,4’-二溴二苯醚作为模板分子,加酸催化水解聚合后,电沉积于玻碳电极上,洗脱除去模板分子,则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膜可识别4,4’-二溴二苯醚的“空穴”得以形成。本实验对可影响该传感器的各个实验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所研制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1.0-9.0 μM范围内对模板分子具有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可达到0.04 μM。并运用标准加入法对土壤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回收率在97.8-102.5%,标准偏差为2.0-4.0%。该研究表明此传感器在测定实际样品中的痕量4,4’-二溴二苯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应用替代模板“牺牲空间法”合成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杂化物,并将其与电化学方法结合,制备了一种可选择性识别检测4,4’-二溴二苯醚的分子印迹碳糊电极。由于4,4’-二溴二苯醚无活泼官能团可与功能单体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选用4,4’-二溴二苯胺作为替代模板参与分子印迹合成过程。该体系中,将替代模板牺牲空间法合成的物质作为功能单体前驱体,正硅酸四乙酯作为交联剂,先后加酸和碱催化水解聚合,用氢化铝锂还原脲基除去替代模板后得到分子印迹杂化物,做成修饰碳糊电极后,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糊电极线性范围为0-0.7 μM,最低检测限可达7.5 nM。并运用标准加入法对水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回收率在99.3-105.0%,标准偏差2.3-3.0%。说明该传感器可成功应用于4,4’-二溴二苯醚的检测。3.应用替代模板“牺牲空间法”,以4,4’-二溴二苯胺为替代模板修饰氧化石墨烯合成了一种含氧化石墨烯的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杂化物,并制成以此分子印迹杂化物为敏感元件,以铁氰化钾作为探针的分子印迹碳糊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未加氧化石墨烯的碳糊电极相比,该传感器反应时间较快,且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说明作为二维材料,氧化石墨烯可提高分子印迹杂化物的洗脱和重新识别模板分子的能力,同时作为纳米材料,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可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灵敏度。该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003-0.5μM和1-10 μM,检测限可低至4.5 nM。并运用标准加入法对水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回收率在99.1到102.0%之间,标准偏差为2.0-3.0%。
光善仪,王宜波,余炉平,刘子潇,徐洪耀[7](2014)在《聚苯胺/碳纤维复合电极的控制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采用电化学原位聚合可控地合成了聚苯胺(PANI)/活性碳纤维毡(ACC)复合材料电极,用FTIR、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CC上的酸性(含氧)官能团与碱性苯胺通过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聚苯胺的成核起到诱导作用;通过调控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和施加电流方式可有效制备出不同形貌、不同电化学性能的PANI/ACC有序结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呈现出ACC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拉第赝电容的协同效应,在充放电电流为1A/g时,复合材料比电容达362F/g,为同等条件下ACC的2.5倍,该复合材料不仅电化学活性优异、成本低、具有快速地充放电性能,且该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王宜波[8](2014)在《活性碳纤维功能化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活性碳纤维(AC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吸附材料,与一般的活性炭相比,ACF有着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适中、均匀,吸脱速度快,成型性好等优点,呈现出较好的吸附、载体和导电等特性,在化学化工、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医疗卫生、电器、军工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实现其应用常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功能化处理。对碳材料进行功能化改性是拓宽其应用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适当电化学氧化,聚苯胺改性以及铁氧体负载对ACF进行了功能化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ACF在水处理、超级电容器、微波吸收等领域应用性能。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 ACF功能化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电化学氧化改性、聚苯胺改性ACF和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2、研究了活性碳纤维的阳极氧化过程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用酸碱滴定、红外、BET比表面积测定对氧化前后的ACF进行了表征;吸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后ACF对Cr(Ⅵ)和Fe(Ⅲ)的吸附能力增加;直流条件下,由于副反应导致的腐质碳的生成,随着阳极氧化程度的增加ACF的比表面积降低;相同条件下,脉冲阳极氧化后ACF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更多、重金属离子吸附量能力更强。并发现相对于直流条件副反应明显降低,比表面反而降低较少。3、采用电化学原位聚合可控地合成了聚苯胺(PANI)/活性碳纤维毡(ACF)复合材料电极,用FT-IR、SEM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ACF上的酸性(含氧)官能团与碱性苯胺通过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对聚苯胺的成核起到诱导作用;通过调控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和电流方式可有效制备出不同形貌、不同电化学性能的PANI/ACF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呈现出ACF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拉第赝电容的协同效应,在充放电电流为1 A/g时,复合材料比电容达362 F/g,为同等条件下ACF的2.5倍,不仅电化学活性优异、成本低,且该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4、制备了多波段兼容隐身复合材料。采用铁氧体对ACF和氧化ACF功能化,制备了 ACF/铁氧体复合微波吸收材料,发现氧化ACF/铁氧体复合呈现出明显增强的微波吸收性能,同时吸收波段加宽,最大吸波强度达12.76 dB。5、合成3种近红外吸收方酸菁染料,利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方酸菁低聚物在DMSO溶液中呈现出宽的吸收性能,吸收波长从500 nm到1100 nm,最大吸收波长为995 nm,当将其加入到聚氨酯弹性体中后,由于J-聚集的形成,吸收峰从995 nm红移到1070 nm,复合材料在1070 nm呈现窄强的近红外吸收性能,最大吸收截止波长进一步扩展到1150 nm,可满足1.064 μm激光和近红外兼容隐身需要。
王忠德[9](2013)在《导电聚合物及其杂化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活性材料(Electroactive Material, EM)是电子-离子的混合导体,其体相在氧化和还原过程中能够从溶液中可逆地置入和释放离子(离子交换或充放电过程)成为电导体。EM主要包括无机过渡金属络合物、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它们所具有的电化学属性并不随EM的体相不同而改变。EM在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交换膜、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催化、二次电池以及电致生色器件等新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寻求廉价、易合成、高电子传递速率、高离子交换容量、高电催化活性和高循环稳定性的EM,是EM研究的重点。聚苯胺是导电高分子EM中具有代表性的导电聚合物,虽然广大研究者通过不同方法合成不同形貌的聚苯胺基EM并用于不同领域,但很少人注意到不同分子构象聚苯胺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分子构象对聚苯胺本质属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成单一分子构象或一种分子构象含量多的聚苯胺材料,研究分子构象对其本质属性的影响。本论文首次通过单极脉冲自组装聚合法制备了全顺式聚苯胺纳米管膜电极,并阐明该全顺式聚苯胺纳米管的自组装聚合成长机理。该全顺式聚苯胺纳米管膜具有低的电荷传递阻力、好的润湿性、高的表观扩散系数、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和良好的稳定性,这些优良的性能都归因于全顺式聚苯胺具有螺旋上升的分子结构。并将该全顺式聚苯胺成功用于超级电容器材料和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传感器,同时期待该材料应用于其他电化学领域。在众多电控离子交换材料中,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的电活性材料的报道很少。因此,开发电控重金属离子交换材料来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迫在眉睫。本论文首次将聚2,6-吡啶二甲酸导电高分子EM应用于电控离子交换分离回收废液中的铜离子,并提出一种全新的电控离子交换机制。采用EQCM方法原位跟踪离子置入置出膜的过程,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聚2,6-吡啶二甲酸电控离子交换分离回收铜离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2,6-吡啶二甲酸对铜离子具有优良的选择性、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和超强的循环稳定性。本论文首次采用单极脉冲氧化法将铁氰化镍纳米颗粒锚固到碳纳米管表面,制得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膜电极,并通过调变氧化电位来实现对铁氰化镍的结构调控。该复合膜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结构可控,整个膜合成过程时间仅仅几分钟。该膜作为双氧水传感器,显示了优良的电催化还原活性,其归因于碳纳米管与铁氰化镍的协同催化效应。结果表明,在-0.2V电位下对双氧水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其检测双氧水的线性范围为0.04-5.6mM,敏感度为654mA-M-1·cm-2,在2s内电催化反应达到平衡,在信噪比为3时其检出限为2.8×101M。本论文还通过一步循环伏安电沉积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得到立方体聚苯胺/铁氰化镍纳米复合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FTIR对立方体聚苯胺/铁氰化镍纳米复合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观察到立方体聚苯胺/铁氰化镍纳米复合颗粒均匀的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由于羧基化碳纳米管的引入,为导电聚苯胺链上的氮原子提供了一种酸性的导电微环境,使得该复合膜电极在中性条件下具有电活性。该复合膜用于双氧水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性能,归因于碳纳米管与铁氰化镍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作为双氧水传感器具有高的敏感度、快速的响应时间和低的检测限,其电催化双氧水的动力学常数为1.29×108cm3·mol-1·s-1。同时该复合膜具有高稳定性和重现性。
李越[10](2011)在《纳米纤维PANI及PPy/NiHCF复合膜的单极脉冲电沉积及其超级电容性能》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更新,新型材料的合成技术也随之快速更迭交替着。材料的可控制备技术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由于能够兼具单一组分的性能优点并延伸出新的功效,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导电高聚物及其金属铁氰化物复合材料通过掺杂可以提高电容器性能,拥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为此我们对导电高聚物及其铁氰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器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采用单极脉冲法改变沉积过程中的电化学参数,在铂电极上可控制备了不同尺寸的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制备参数对PANI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活性以及电容量的影响;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技术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其在酸性溶液中超级电容器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与组成;并将之与循环伏安法所制备的PANI做了相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脉冲制备电压,制备了直径由90 nm到200 nm之间不同尺寸的PANI纳米纤维;采用单极脉冲法通过调节脉冲电压在铂片电极上制备出聚苯胺的比电容高达891.74 F·g-1,且比能量和比功率分别为111.78Wh·kg-1,1583.3 W·kg-1;在0.8 V脉冲电压下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通过500次循环伏安扫描之后,稳定性高达98%;通过和循环伏安法的比较,发现单极脉冲法所合成的PANI纳米纤维性能优于以循环伏安法所得的PANI膜的电化学性能,且两方法所得的产物具有不同的形貌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极脉冲法在铂电极上一步合成了在中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的聚吡咯/铁氰化镍(PPy/NiHCF)复合膜材料,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初步测试了复合材料峰形变化以推测其组成,探索了复合材料电荷传递动力学特性;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法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探索研究了PPy/NiHCF复合膜材料的电容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初步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单极脉冲法可以一步合成PPy/NiHCF复合膜材料,发现在脉冲电压在0.8 V时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与单一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比能量,且具有更好的循环伏安稳定性
二、脉冲电流聚合苯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冲电流聚合苯胺(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免疫分析 |
1.1.1 免疫分析概述 |
1.1.2 免疫分析的分类 |
1.1.2.1 异相免疫分析和均相免疫分析 |
1.1.2.2 标记免疫分析和无标记免疫分析 |
1.2 免疫传感器 |
1.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1.1 电位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1.2 阻抗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1.3 电流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2.2 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固定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
1.3.1 物理吸附法 |
1.3.2 共价键合法 |
1.3.3 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 |
1.4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1 碳纳米材料 |
1.4.2 贵金属纳米材料 |
1.4.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
1.4.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4.5 模拟酶 |
1.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1.5.1 肿瘤标志物概述 |
1.5.2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 |
2.2.3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的制备 |
2.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2.2.5 免疫分析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
2.3.1.1 表面形貌分析 |
2.3.1.2 拉曼光谱分析 |
2.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2.3.2.1 免疫传感器的XPS和FT-IR表征 |
2.3.2.2 免疫传感器的SEM表征 |
2.3.2.3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
2.3.2.4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2.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2.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2.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2.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 |
3.2.3 铂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的制备 |
3.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2.5 免疫分析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tNPs@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
3.3.1.1 表面形貌分析 |
3.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3.3.2.1 免疫传感器的SEM和XPS表征 |
3.3.2.2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3.3.2.3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3.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3.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3.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3.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维多孔Cu@Cu_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 |
4.2.3 Cu@Cu_2O凝胶材料的制备 |
4.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4.2.5 免疫分析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u@Cu_2O凝胶材料的表征 |
4.3.1.1 表面形貌分析 |
4.3.1.2 X射线能谱分析 |
4.3.1.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4.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2 Cu@Cu_2O凝胶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4.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4.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4.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
4.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4.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4.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4.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 |
5.2.3 Fe-MOF材料的制备 |
5.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5.2.5 免疫分析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e-MOF材料的表征 |
5.3.1.1 表面形貌分析 |
5.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5.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3.1.4 拉曼光谱分析 |
5.3.2 Fe-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5.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5.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5.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
5.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5.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5.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5.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5.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OF-808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仪器 |
6.2.3 MOF-808材料的制备 |
6.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6.2.5 免疫分析步骤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OF-808材料的表征 |
6.3.1.1 表面形貌表征 |
6.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6.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6.3.2 MOF-808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6.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6.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6.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6.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6.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6.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6.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6.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Au@Cu-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材料 |
7.2.2 仪器 |
7.2.3 Cu-MOF的制备 |
7.2.4 Au@Cu-MOF的制备 |
7.2.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7.2.6 免疫分析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Au@Cu-MOF复合材料的表征 |
7.3.1.1 表面形貌表征 |
7.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7.3.1.3 X射线能谱分析 |
7.3.1.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7.3.2 Au@Cu-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
7.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
7.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
7.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
7.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7.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7.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7.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7.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聚(苯胺-鲁米诺)类发光功能化材料的电聚合合成及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化学发光 |
1.2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2.1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概述 |
1.2.2 基于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2.3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 |
1.3 纳米材料及在ECL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简介 |
1.3.2 纳米材料在ECL生物传感器中的作用 |
1.4 课题提出 |
2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胆碱生物传感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的电化学发光测定 |
2.2.4 修饰电极上的酶固定 |
2.2.5 胆碱的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材料的合成机理及表征 |
2.3.2 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
2.3.3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血红素)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5 ECL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6 ECL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 |
2.3.7 实际样品中胆碱的检测 |
2.4 小结 |
3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LAG-3免疫传感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聚(苯胺-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金)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2.4 ECL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苯胺-鲁米诺-金)复合材料的表征 |
3.3.2 聚(苯胺-鲁米诺-金)复合材料的ECL行为 |
3.3.3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免疫传感器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5 ECL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6 ECL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
3.3.7 血清中LAG-3的检测 |
3.4 小结 |
4 基于聚(苯胺-鲁米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H_2O_2生物传感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聚(苯胺-鲁米诺-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苯胺-鲁米诺-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4.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和ECL行为 |
4.3.3 ECL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4.3.4 漱口水中H_2O_2的检测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聚苯胺纳米材料的深度电解法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防腐涂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导电聚合物 |
1.1.1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 |
1.1.2 导电聚合物的掺杂及导电特性 |
1.1.3 导电聚合物的制备 |
1.1.4 导电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1.2 聚苯胺 |
1.2.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
1.2.2 聚苯胺的掺杂及导电机理 |
1.2.3 聚苯胺的氧化聚合机理 |
1.3 聚苯胺纳米材料 |
1.3.1 化学法 |
1.3.2 电化学法 |
1.4 含苯胺废水的危害以及处理 |
1.4.1 处理方法 |
1.4.2 聚苯胺纳米材料生产废液的特点 |
1.5 规模化生产一维聚苯胺纳米材料的方法分析 |
1.5.1 硬模板法 |
1.5.2 软模板法 |
1.5.3 界面聚合法 |
1.5.4 稀溶液聚合 |
1.5.5 快速混合法 |
1.5.6 电化学聚合 |
1.5.7 小结 |
1.6 超级电容器 |
1.6.1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6.2 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6.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实验评价 |
1.7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
1.7.1 金属的腐蚀与危害 |
1.7.2 腐蚀机理 |
1.7.3 金属的防护方法 |
1.7.4 导电聚合物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深度电解法制备聚苯胺以及副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聚苯胺电化学深度电解生产 |
2.2.4 电极形状改造以及放大生产 |
2.2.5 副产物HQ和BQ对聚苯胺的影响 |
2.2.6 聚苯胺以及使用过的电解液的表征 |
2.2.7 苯胺与苯醌共聚低聚体(CAB)的制备与表征 |
2.3 使用过的电解液的成分 |
2.3.1 定性分析使用过的电解液成分 |
2.3.2 定量分析使用过的电解液成分 |
2.4 聚苯胺生产过程的副反应以及副产物 |
2.5 聚苯胺深度电解生产的产品变化 |
2.5.1 副产物BQ和HQ对聚苯胺形貌的影响 |
2.5.2 聚苯胺深度电解生产的产品形貌变化 |
2.6 电极放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化学法生产聚苯胺电解液的处理回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使用过的电解液的制备 |
3.2.4 处理和回用使用过的电解液 |
3.2.5 聚苯胺制备 |
3.2.6 聚苯胺产品表征以及电解液回收处理效果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法处理、回用电解液 |
3.3.2 静置法处理、回用电解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回用电解液聚合聚苯胺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制备聚苯胺以及聚苯胺电极 |
4.2.4 聚苯胺产品表征以及电解液处理、回收效果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副产物对聚苯胺产品比电容的影响 |
4.3.2 深度电解合成聚苯胺的比电容 |
4.4 小结 |
第5章 深度电解聚合苯胺及其产物在防腐涂层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聚苯胺的制备 |
5.2.4 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的制备 |
5.2.5 聚苯胺、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表征 |
5.2.6 交流阻抗实验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副产物HQ和BQ对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 |
5.3.2 副产物HQ/BQ对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5.3.3 苯胺的深度电化学聚合及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的防护性能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三苯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高光学对比度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致变色概述 |
1.1.1 电致变色的定义 |
1.1.2 电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
1.1.3 电致变色器件结构 |
1.1.4 电致变色的应用 |
1.2 电致变色原理 |
1.2.1 过渡金属氧化物类电致变色原理 |
1.2.2 紫精类电致变色原理 |
1.2.3 共轭聚合物类电致变色原理 |
1.3 电致变色材料 |
1.3.1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 |
1.3.2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 |
1.4 黑色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一种电致变色材料的黑色电致变色器件 |
1.4.2 基于多种电致变色材料的黑色电致变色器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的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ITO玻璃的清洗方法 |
2.3 实验中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式 |
2.3.1 样品材料热性能的测试 |
2.3.2 材料和器件光、电性能的测试 |
2.3.3 样品HOMO、LUMO能级和带隙的测定与计算 |
2.3.4 样品薄膜和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测试 |
第三章 三苯胺衍生物及其相应聚合物的制备和电致变色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2 三苯胺衍生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3.2.3 三苯胺衍生物相应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苯胺衍生物的热性能 |
3.3.2 三苯胺衍生物的光、电性能 |
3.3.3 三苯胺衍生物相应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3.3.4 三苯胺衍生物相应聚合物的光、电性能 |
3.3.5 三苯胺衍生物相应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联聚三苯胺乙烯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聚三苯胺乙烯(PVTPA)的合成与表征 |
4.2.2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
4.2.3 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VTPA-CLn薄膜的制备 |
4.3.2 聚合物的热性能 |
4.3.3 聚合物薄膜的光、电性能 |
4.3.4 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性能 |
4.3.5 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N,N’,N’-四苯基联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电致变色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TPB及其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5.2.2 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PB及其衍生物的热性能 |
5.3.2 TPB及其衍生物的光、电性能 |
5.3.3 基于TPB及其衍生物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三苯胺衍生物和聚合物的双极性黑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EV~(2+)·2PF_6~-的合成与表征 |
6.2.2 PVTPA-CL_2和WO_3薄膜的制备 |
6.2.3 基于EV~(2+)·2PF_6~-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6.2.4 基于WO_3薄膜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6.2.5 双极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EV~(2+)·2PF_6~-的热性能 |
6.3.2 EV~(2+)·2PF_6~-和WO_3的光、电性能 |
6.3.3 基于PVTPA-CL_2 双极性黑色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
6.3.4 基于TPB及其衍生物双极性黑色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激光直写石墨烯基微纳功能器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纳功能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1.2 石墨烯微纳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
1.2.1 石墨烯的结构、性质 |
1.2.2 石墨烯基功能器件应用 |
1.3 石墨烯基功能器件的制造技术 |
1.3.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3.2 石墨烯功能器件制造要求 |
1.4 激光调控制备宏观结构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5 问题的提出和课题来源 |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化工艺优化及其性能表征 |
2.1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化装置及原理 |
2.2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化参数优化 |
2.2.1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化功率优化 |
2.2.2 激光诱导聚酰亚胺石墨烯单元线宽优化 |
2.3 石墨烯化表征及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直写石墨烯基氨气传感及其解吸附性能研究 |
3.1 石墨烯基氨气检测装置 |
3.2 激光直写石墨烯氨气气敏性能分析 |
3.2.1 石墨烯线宽对氨气检测性能的影响 |
3.2.2 石墨烯气敏单元循环响应性能分析 |
3.2.3 石墨烯气敏单元柔性特征分析 |
3.3 激光直写石墨烯加热单元促进氨气解吸附分析 |
3.3.1 石墨烯加热单元的热性能验证 |
3.3.2 石墨烯加热单元的结构设计 |
3.3.3 石墨烯加热单元热效应性能分析 |
3.3.4 石墨烯加热促进氨气解吸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聚苯胺超级电容器制备与性能探究 |
4.1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性能探究 |
4.1.1 石墨烯电极电化学性能分析 |
4.1.2 石墨烯材料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测试 |
4.2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 |
4.3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性能分析 |
4.3.1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时间优化分析 |
4.3.2 不同复合时间电极结构SEM对比分析 |
4.3.3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测试 |
4.3.4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循环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牺牲空间”策略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分子印迹 |
0.1.1 分子印迹学说的来源与发展 |
0.1.2 分子印迹的原理 |
0.1.3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0.1.3.1 共价法 |
0.1.3.2 非共价法 |
0.1.3.3 半共价法 |
0.1.4 MIPs的制备 |
0.1.4.1 本体聚合 |
0.1.4.2 原位聚合 |
0.1.4.3 沉淀聚合 |
0.1.4.4 悬浮聚合 |
0.1.4.5 表面分子印迹 |
0.1.5 分子印迹最新研究进展 |
0.1.5.1 光敏性MIPs |
0.1.5.2 温敏性MIPs |
0.1.5.3 pH敏感型MIPs |
0.1.5.4 荧光性MIPs |
0.1.5.5 磁性MIPs |
0.1.6 溶胶凝胶分子印迹技术 |
0.1.6.1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 |
0.1.6.2 溶胶-凝胶MIPs的研究应用 |
0.1.7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0.1.7.1 表面涂覆法 |
0.1.7.2 电聚合法 |
0.1.7.3 分子自组装法 |
0.1.7.4 电沉积法 |
0.1.7.5 整体混合法 |
0.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
0.2.1 POPs污染来源 |
0.2.2 POPS特性 |
0.2.2.1 持久性 |
0.2.2.2 迁移性 |
0.2.2.3 生物累积性 |
0.2.2.4 高毒性 |
0.2.3 POPs检测方法 |
0.2.3.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0.2.3.2 光谱分析技术 |
0.2.3.3 生物及免疫分析技术 |
0.2.3.4 电化学分析技术 |
0.3 纳米材料 |
0.3.1 纳米材料概述 |
0.3.1.1 碳纳米管 |
0.3.1.2 富勒烯 |
0.3.1.3 氧化石墨烯 |
0.3.2 纳米材料应用 |
0.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0.4.1 立题依据 |
0.4.2 研究思路 |
0.4.3 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杂化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1.1 前言 |
1.2 实验部分 |
1.2.1 实验药品 |
1.2.2 实验仪器 |
1.2.3 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膜电极的制备 |
1.2.4 MISG@GCE检测4,4'-二溴二苯醚过程 |
1.2.5 电化学测试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MISG@GCE的形成机制 |
1.3.2 MISG@GCE电化学响应 |
1.3.3 MISG@GCE洗脱模板分子时间的优化 |
1.3.4 MISG@GCE识别吸附模板时间的优化 |
1.3.5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1.3.6 选择性、重复性及稳定性 |
1.3.7 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牺牲空间”策略的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2.2.4 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
2.2.5 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IH@CPE的形成机制 |
2.3.2 红外光谱表征 |
2.3.3 电化学响应 |
2.3.4 MIH@CPE的优化 |
2.3.4.1 石蜡油、石墨粉与MIH用量优化 |
2.3.4.2 测试底液铁氰化钾溶液的pH值 |
2.3.4.3 MIH@CPE识别吸附模板时间的优化 |
2.3.5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2.3.6 选择性、重复性及稳定性 |
2.3.7 MIH@CPE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牺牲空间”策略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4,4'-二溴二苯醚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4,4'-二溴二苯醚氧化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3.2.4 碳糊电极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表征 |
3.3.2 GO-MIH@CPE的形成机制 |
3.3.3 GO-MIH的表征 |
3.3.4 电化学响应 |
3.3.5 GO-MIH@CPE的优化 |
3.3.5.1 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优化 |
3.3.5.2 石蜡油、石墨粉与GO-MIH用量优化 |
3.3.5.3 测试底液铁氰化钾溶液的pH值 |
3.3.5.4 识别吸附模板时间的优化 |
3.3.6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3.3.7 选择性、重复性及稳定性 |
3.3.8 GO-MIH@CPE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聚苯胺/碳纤维复合电极的控制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聚苯胺/活性炭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碳毡前处理 |
2.2.2 活性碳电极的制备 |
2.2.3 电化学聚合苯胺 |
2.3 分析和表征 |
2.3.1 测试与设备 |
2.3.2 比电容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 电解质浓度影响 |
3.4 脉冲条件的影响 |
4 结论 |
(8)活性碳纤维功能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活性碳纤维阳极氧化研究进展 |
1.3 聚苯胺功能化活性碳纤维研究进展 |
1.4 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
1.4.1 碳纤维雷达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
1.4.2 方酸菁染料在激光隐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ACF阳极氧化及其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步骤 |
2.2.3 表征及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解质的影响 |
2.3.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2.3.3 氧化时间的影响 |
2.3.4 脉冲电流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PANI/ACF复合电极的控制制备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步骤 |
3.2.3 表征及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2 电解质浓度影响 |
3.3.3 氧化时间的影响 |
3.3.4 脉冲电流的影响 |
3.3.5 ACF及复合材料的红外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ACF基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4.2.2 实验步骤 |
4.2.2.1 铁氧体/ACF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2 高透明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
4.2.2.3 1.06μm吸收方酸菁染料的合成 |
4.2.3 表征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铁氧体/ACF微波吸收性能 |
4.3.2 方酸菁染料结构表征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导电聚合物及其杂化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活性功能材料的结构 |
1.2.1 无机电活性功材料的结构 |
1.2.2 有机电活性功能材料的结构 |
1.2.3 导电聚合物/铁氰化物杂化电活性功能材料的结构 |
1.3 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制备 |
1.3.1 无机电活性功材料的制备 |
1.3.2 有机电活性功材料的制备 |
1.3.3 导电聚合物/铁氰化物杂化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制备 |
1.4 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应用 |
1.4.1 电控离子交换 |
1.4.2 超级电容器 |
1.4.3 传感器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一顺式结构聚苯胺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电极预处理 |
2.2.3 聚苯胺合成 |
2.2.4 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
2.2.5 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全顺式聚苯胺和混合结构聚苯胺的表征 |
2.3.2 全顺式聚苯胺和混合结构聚苯胺的量化计算 |
2.3.3 全顺式聚苯胺的成长原理 |
2.3.4 全顺式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 |
2.3.5 全顺式聚苯胺的超级电容性能 |
2.3.6 全顺式聚苯胺的电催化抗坏血酸性能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2.6-吡啶二甲酸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设备 |
3.2.2 电极预处理 |
3.2.3 PPDC薄膜制备 |
3.2.4 薄膜性能实验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DC膜电极的制备 |
3.3.2 PPDC膜电极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
3.3.3 PPDC膜电极电控离子交换机理的研究 |
3.3.4 PPDC膜电极的再生 |
3.3.5 PPDC膜电极对Cu~(2+)选择性的研究 |
3.3.6 PPDC膜电极的循环寿命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铁氰化镍/聚苯胺/碳纳米管杂化电活性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电极预处理 |
4.2.3 膜电极的制备 |
4.2.4 复合膜特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纳米管/聚苯胺/铁氰化镍杂化膜的一步电合成 |
4.3.2 碳纳米管/聚苯胺/铁氰化镍纳米复合颗粒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 |
4.3.3 碳纳米管/聚苯胺/铁氰化镍纳米复合颗粒的结构调控 |
4.3.4 碳纳米管/聚苯胺/铁氰化镍复合纳米颗粒电催化双氧水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一步单极脉冲电沉积法合成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杂化膜电极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电沉积基底液的制备 |
5.2.3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4 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的合成 |
5.3.2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的表征 |
5.3.3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 |
5.3.4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的电催化双氧水性能 |
5.3.5 铁氰化镍/壳聚糖/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传感器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 |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 |
(10)纳米纤维PANI及PPy/NiHCF复合膜的单极脉冲电沉积及其超级电容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导电高聚物 |
1.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2.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2.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发展历程 |
1.4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 |
1.5 论文设计思想和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条件 |
2.3 PANI纳米纤维及PPy/NiHCF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电极预处理 |
2.3.2 PANI纳米纤维及PPy/NiHCF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PANI纳米纤维及PPy/NiHCF复合材料的分析测试方法 |
2.4.1 循环伏安法(CV) |
2.4.2 恒电流充放电法(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
2.4.3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 |
2.4.4 X射线能谱分析 |
2.4.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三章 形貌可控纳米纤维聚苯胺膜的脉冲沉积及其电容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2 电极预处理 |
3.2.3 PANI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NI纳米纤维的制备 |
3.3.2 脉冲电压对PANI纳米纤维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3.3.3 脉冲次数对PANI纳米纤维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3.3.4 脉冲占空比对PANI纳米纤维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3.3.5 脉冲频率对PANI纳米纤维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3.3.6 PANI纳米纤维的电容性能测试 |
3.3.7 PANI纳米纤维的稳定性 |
3.3.8 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与组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Py/NiHCF复合材料的单极脉冲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电极预处理 |
4.2.3 PPy/NiH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y/NiHCF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PPy/NiHCF复合材料的FTIR表征 |
4.3.3 复合膜的SEM及EDS能谱分析 |
4.3.4 脉冲电压对PPy/NiHCF复合材料的影响 |
4.3.5 稳定性测试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脉冲电流聚合苯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 蓝庆春. 扬州大学, 2020(01)
- [2]聚(苯胺-鲁米诺)类发光功能化材料的电聚合合成及分析应用研究[D]. 杨亚如.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3]聚苯胺纳米材料的深度电解法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防腐涂层的应用[D]. 吴颖. 天津大学, 2019(06)
- [4]基于三苯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高光学对比度器件的研究[D]. 曾金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激光直写石墨烯基微纳功能器件工艺研究[D]. 邓磊. 厦门大学, 2018(02)
- [6]基于“牺牲空间”策略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D]. 黄雅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 [7]聚苯胺/碳纤维复合电极的控制制备与性能[J]. 光善仪,王宜波,余炉平,刘子潇,徐洪耀. 功能材料, 2014(16)
- [8]活性碳纤维功能化及其应用[D]. 王宜波. 东华大学, 2014(04)
- [9]导电聚合物及其杂化电活性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D]. 王忠德.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10]纳米纤维PANI及PPy/NiHCF复合膜的单极脉冲电沉积及其超级电容性能[D]. 李越.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