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刑罚执行是刑法运用的重要环节,刑罚效益的是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狱行刑工作的质量,但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偏重于对犯罪行为的研究,关于犯罪构成、量刑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已是炉火纯青,而对以罪犯待遇为核心的刑事执行理论的研究尚是一个薄弱地带,特别是对监狱行刑问题的研究就更少,在行刑问题研究上的落后和受冷落的局面,必然会影响我国刑法学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据了解,在国外刑法学界,研究重心向行刑领域倾斜已成普遍趋向。在当今日益人性化的时代,刑法学应该是一门以人为本的人学,刑罚也应关注人的价值,顺应人性的发展,我国刑法学瞩目的中心也应由犯罪行为向罪犯作适当的调整。同国外相比,目前我国行刑实践中社会化程度偏低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监狱行刑中的孤立、封闭、保守的倾向严重,尚没有典型的开放式监狱建成,同时在执行上也处于散乱失控的局面,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刑罚效益的发挥,阻碍着我国刑法执行工作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分析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程度偏低的原因,借鉴国外有益的立法与实践经验,寻求和设计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克服目前监狱刑罚执行过于封闭的弊端,通过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后勤保障等改造手段的社会化,实现罪犯改造过程的社会化,从而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增强罪犯刑满释放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推进行刑社会化导向下的中国刑罚改革,以发挥刑罚运作的最佳效能,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进监狱社会化进程也有利于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因为是犯罪人重返社会意味着最高层次的人道。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西方国家行刑制度的历史沿革,用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中外行刑制度的内容,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国内现行监狱制度的特点,总结刑罚执行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提出监狱内部行刑社会化是监狱行刑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了我国劳动改造的产生、作用及现状;第二部分是介绍对西方国家监禁制度的变迁;第三部分旨在对于狱内行刑社会化理论的前提基础——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环境进行探讨与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影响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各种制约因素;第五部分是对现行监狱制度行刑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及构想提出具体的设想。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 我国劳动改造制度的产生、作用及现状第一节 劳动改造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一、劳动改造制度的产生二、我国劳动改造政策在历史上的作用(一) 劳动改造的实行有利于改造罪犯的思想(二) 劳动改造的实行有利于矫正罪犯的行为(三) 劳动改造的实行有利于罪犯认罪、悔罪(四) 劳动改造的实行有利于将罪犯改造成新人(五) 劳动改造的实行有利于稳定罪犯的改造情绪第二节 传统监狱行刑制度面临重大变革一、犯罪率、重新犯罪率的不断攀升,监狱押量巨大(一) 发案数量和犯罪率持续上升(二) 重新犯罪率也成逐年递升趋势(三) 犯罪率与累犯率的骤升导致监狱押犯数量暴增二、行刑成本费用高昂,极大耗费国家司法资源三、长期封闭、统一的监狱教育,易使罪犯患上"监狱人格"四、强制罪犯参加劳动,易使罪犯产生抵触情绪五、过高地赋予改造效果的地位和作用六、行刑观念泛政治化第二章 西方国家监禁制度的变迁第一节 西方国家近代监禁制度第二节 西方国家现代监狱制度一、西方国家现代监狱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二、西方国家现代监狱制度的产生三、西方主要现代监狱行刑制度介绍(一) 不定刑期制(二) 假释制(三) 开放待遇制(四) 犯人自治制(五) 中间监狱制第三节 当代西方监狱制度新发展一、从隔离监视型监禁模式向开放自觉性监禁模式发展二、从男女分类关押到男女混合关押三、从认罪服判的理论教育到脱离罪恶的程序教育四、从统一人格的塑造到个性化人格的改造第三章 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改革的现实路径第一节 与美国"轻轻、重重"行刑制度的比较一、美国监狱的现状二、美国制度并不适应我国实际(一) 我国的刑法制度与国外迥异(二) 存在促使重犯率增高的风险(三) 误解宽恕,司法失信第二节 与英国"半监禁"行刑制度比较一、英国促进罪犯回归社会的刑种设置二、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我国难以开展"半监禁刑"制度第三节 与假释率最高的日本进行的比较一、日本假释制度介绍二、制度缺陷,导致我国假释适用人数极少(一) 减刑适用面过宽,假释适用人数少(二) 在假释制度设计上过于严苛,导致假释适用对象过窄第四节 我国实行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制约因素一、监狱体制还没理顺、监狱布局尚不合理二、服刑人员改造主体意识的现状分析三、改造罪犯方式、手段落后(一) 绝大部分监狱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社会高度隔离(二) 国家对监狱的投入有限,监狱运转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四、分级分类体制的不完善(一) 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二) 分类标准在选择定位上的不准确(三) 分类标准没有实现科学化(四) 分类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押(五) 仅注重静态分类,忽视动态分类(六) 监狱分级制度简单五、现阶段罪犯劳动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一) 劳动的定位和方式方法仍然可能错位(二) 对劳动中罪犯的权益保护不够重视(三) 劳动法律制度规定模糊第四章 我国监狱制度行刑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想第一节 监狱行刑社会化改革构想一、监狱职能必须单一化二、激发引导服刑人员改造主体的意识(一) 进一步端正认识,充分重视罪犯的改造主体地位(二) 建立起以激发罪犯改造主体意识为前提的服刑指导模式(三) 开展有限的自治管理,鼓励罪犯参与改造活动(四) 分层推进、循序渐进,与罪犯改造表现激励紧密挂钩(五) 激发罪犯改造主体意识应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六) 建立起科学的新型罪犯改造评价机制(七) 注意新技术、新理念在罪犯改造工作中的运用三、建立科学的分类分级体系(一) 应当确立开放性与等级性相结合的科学监狱分类体系(二) 应当确立完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科学监狱分类体系(三) 应当确立实验性与常规性相统的科学监狱分类体系(四) 继续深化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罪犯分类制度(五) 努力完善分级与累进相结合的罪犯待遇制度四、深化和完善罪犯教育(一) 教育内容应以社会现实为基点和目标(二) 教育主体多元化(三)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四) 加强亲情教育五、提高监狱行刑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监狱行刑队伍的素质第二节 监狱行刑社会化的探索实践介绍一、文明监狱的教育改造体系建设(一) 开展主题教育,提高教育改造工作内涵(二) 运用社会资源提高教育层次(三) 多种矫治方法并举,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自身特点(四) 深化个别教育,在转化效果上下功夫(五) 按在押罪犯结构,启动分类管理、分类矫治工作(六)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改造工作,注重发挥综合治理作用(七)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八) 营造监区文化,陶冶生活情操二、监狱体制改革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 转变观念,加强协调,实现狱内生产的规范运行(二) 加强劳动时间管理,依法组织罪犯劳动(三) 加强劳动过程管理,提高劳动质量(四)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五) 积极开展生产管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六) 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三、保持监狱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一) 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二) 实施中青年后备人才和青年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四、完善监督机制和狱政管理措施(一) 加强思想建设,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的理念(二) 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三) 宽严相济,狱政管理适应罪犯改造的需要(四) 疾病防治有保障,合理配膳达标准(五) 落实"文明执法十项措施",细化具体内容(六) 实施社会开放日,让社会了解和支持监狱工作五、营造和谐的的监狱环境(一) 建设和丰富监狱文化,以先进的理念推动监管改造工作(二) 建设花园单位,营造优美和谐的人文环境结语注释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监狱论文; 内部论文; 行刑社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