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霸权稳定论的解读与评判

对霸权稳定论的解读与评判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流理论之一。这一概念的最初奠基人是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后被罗伯特·吉尔平推广到政治、安全领域,最后被基欧汉命名为“霸权稳定理论”。霸权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主张霸权国通过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维持国际体系稳定有序地运行。本文就霸权稳定论的提出与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冷战后的国际状况对霸权稳定论进行解读,并整理了目前对于这一理论的几点评判。说明只有当国际体系中更多国家可以共同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时,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边、自由的国际秩序。

关键词:霸权稳定论;霸权国;评判

一、对霸权稳定论的解读

(一)霸权稳定论的提出与演进

霸权稳定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学术起源是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73年出版的《世界大萧条:1929~1939》一书。当时正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时期。金德尔伯格提出,发生大萧条原因:作为霸权国家的英国失去继续领导国际经济能力,而能力上能够担当起这个角色的美国则缺乏担当责任的意愿,造成国际经济秩序失序。此书中金德尔伯格引用政治学中领导者概念和公共物品原理。

接着,罗伯特·吉尔平和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斯蒂芬·克拉斯纳发展了这一理论,吉尔平将其扩展到国际安全领域。这两位学者开始强调领导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来提供公共物品(金德尔伯格认为领导国提供公共物品是出于仁慈目的)。

直至1980年,罗伯特·基欧汉在一篇文章直接把这种关联性命名为“霸权稳定论”。另外,基欧汉对霸权理论的一项发展是区分总体性权力和具体问题领域的权力与国际机制的关联性。

(二)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学派之一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它的提出基于这样的假设: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因而秩序的建立和维持,需要实力基础之上的权力分配以及随之建立的霸权体系。归纳起来,霸权稳定论大致有以下几点:1.“有霸则稳,无霸则不稳”。国际秩序的稳定与繁荣,需要霸权来维持。所谓“霸权”,总的来说是指在军事、政治、经济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压倒别国优势、能够发挥领导支配作用的大国,例如18、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2.国际体系中公共物品的缺失,导致国际体系的不稳定,霸权国提供公共物品,世界出现霸权稳定。例如:19世纪的金本位制和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就是金德尔伯格所说的世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3.霸权国创立国际规制:霸权国通过制定和维护一整套的国际体制,影响和支配他国,从而形成霸权体系内的相对和平与稳定。4.“霸权必衰”即霸权国不堪重负,权力衰落。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霸权国长期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行为,必然会导致霸权国权力衰弱。例如:经历了美国霸权的巅峰时代之后,20世纪的70-80年代,日本和德国的经济迅速崛起,美国的经济伙伴从自由贸易中比它获益更多,美国霸权治理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5.霸权国(领导国)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减少义务,来挽回霸权的衰落。霸权国有两条路线可行:一是增加资源,二是减少成本。例如:冷战结束后,“责任分担论”一时间成为霸权稳定论者治疗美国霸权衰弱的主要处方。

(三)冷战后有关霸权稳定论的现实思考

7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国内“滞胀”和经济危机,国外冷战以及新兴国家兴起的多重危机下。美国不愿放弃它的霸主地位,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原有霸权体系,它迫切需要通过说服盟友来获得理解和支持。于是一时间霸权稳定论甚嚣尘上。

就霸权稳定论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对权势地位的迷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70年代以来的对外政策。无论是卡特政府的“世界秩序政治”,还是布什、克林顿宣扬的“世界新秩序”,根本性质都是一种“霸权秩序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实力来源更趋多样化、分散化。美国在冷战后的世界目标,就是建立和维护美国居主导地位的单极世界。冷战后,美国旷日持久地对伊拉克和古巴实施经济制裁,发动对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这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希望建立的多极世界是格格不入的。霸权稳定论就是美国为其霸权扩张披上的道德外衣。

二、对霸权稳定论的评判

(一)对霸权概念界定标准模糊的评判

霸权稳定论一经问世,就引发诸多争论,褒贬不一。近些年,围绕霸权稳定论的评判主要如下:

首先,评判霸权稳定论没有清楚界定霸权的标准,即没有说明一个国家占有世界力量的多少份额才算是霸权。提莫西·麦克考恩认为,霸权稳定论至少应该尽量弄明白与霸权、准霸权和非霸权相关的力量分布。布鲁斯·拉塞特指出,即使19世纪英国霸权处于顶峰时,其国民生产总值、军事开支等作为衡量权力的主要指标也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

其次,对霸权稳定论中的权力概念进行评判。霸权稳定论只重视霸权权力的物质因素,忽视非物质因素。乔治·莫德尔斯基认为,如果学术研究只重视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这些可以划分的力量而完全忽视如研究认同、知识、学习过程或合法性,其结论就会有歪曲现实的危险。约瑟夫奈认为霸权权力不仅局限于物质权力,软权力也极为重要。

(二)霸权稳定论本质:为霸权国利益服务

依照霸权稳定论,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以保持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开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处在“被剥削”地位,而其他国家在“搭便车”。但这只是为霸权国的存在提供了道德依据粉饰,实际上霸权国提供公共物品的动机是最大限度地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首先,在国际机制的创设阶段,霸权国就会从各个层面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接着,在机制建成之后,霸权国还会继续以其权力地位来达到理性的“利己目的”。在新兴国家崛起的过程中这一点得以体现,霸权国常常拒绝向新兴国提供公共产品,甚至率先破坏国机制。例如,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霸权国—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终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美元与黄金兑换关系,从而导致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霸权稳定论建构中的道德依据,并不成立,霸权稳定论的本质就是为霸权国利益服务。

(三)思考:霸权国真的能带来稳定么?

在霸权稳定论设定的因果关系中,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创设国际机制从而增强机制内各成员国行为的可预期性和可确定性。同时,霸权国拥有的强大的实力,可以对其他国家形成威慑力,进而以强硬手段来确保国际秩序的稳定。

事实上,霸权国是以理性的“利己”目的作为自身行动依据的。如果当前国际形势不符合霸权国利益。霸权国就会毫不犹豫地打破稳定,甚至挑起战争。且因为霸权国拥有更强的实力,它对稳定的改变往往更具破坏性。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如果霸权国一味地在博弈中以牺牲他者的利益来实现私利,那么必然在接下来的其他博弈中遭到所谓“一报还一报”待遇。例如,自1951年开始,西欧就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并由此推动了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现实中,霸权力量与国际体系稳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即一个国家成为霸权后,国际体系并没有立即实现稳定;一个霸权国家开始衰落后,国际体系也并没有随即出现动荡。二是即使霸权体系建立后,体系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荡。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这种“有霸则稳,无霸则不稳”的理论是不成立的。

参考文献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P292-304

[2]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A].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

作者简介:赵东旭(1994年—),女,汉,黑龙江哈尔滨,硕士在读,单位为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俄罗斯经济。

标签:;  ;  ;  

对霸权稳定论的解读与评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