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及我国有关方针政策,更好地促进我省女子曲棍球项目的发展,保证我省女子曲棍球项目的竞争力,推动我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大致经历了发展起步、稳步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对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具有较全面的认知,但是教练员均为本科学历,队伍相对年轻化,执教年限较短,科研能力薄弱;(3)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生源区域局限性明显,选材方式缺乏科学性,在各个年龄段人才储备不均衡;(4)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训练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化训练水平函待提高;(5)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保障体系仍需发展和完善;(6)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大多数运动员能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但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不理想;(7)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出路相对狭窄,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安置政策保障;(8)缺乏必要的社会关注与舆论导向。发展对策:(1)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管理进一步科学化;(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3)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推动曲棍球项目普及开展;(4)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5)完善训练保障体系和竞赛体制;(6)加强研究,出台措施,学训结合,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7)深化社会保障意识,拓宽运动员的出路与就业渠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以及我国有关方针、政策的需要
  • 1.1.2 促进江苏省女子曲棍球项目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 1.1.3 尽快解决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 1.1.4 曲棍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滞后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已进行的工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发展历程的调查与分析
  • 3.1.1 发展起步阶段(2002 年)
  • 3.1.2 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 年)
  •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0 年)
  • 3.1.4 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2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2.1 组织领导机构现状
  • 3.2.2 教练员队伍现状
  • 3.2.3 运动员队伍现状
  • 3.2.4 训练管理现状
  • 3.2.5 训练保障现状
  • 3.2.6 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
  • 3.2.7 运动员出路与就业现状
  • 3.3 影响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 3.3.1 项目普及率很低
  • 3.3.2 尚未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 3.3.3 科学化管理水平函待提高
  • 3.3.4 科学化训练程度不够
  • 3.3.5 科学选材工作较滞后
  • 3.3.6 训练保障体系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 3.3.7 竞赛制度需要改革
  • 3.3.8 运动员学、训矛盾突出
  • 3.3.9 运动员的出路与就业很不理想
  • 3.3.10 缺乏社会关注与舆论导向
  • 3.4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 3.4.1 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 3.4.2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3.4.3 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推动曲棍球项目普及开展
  • 3.4.4 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 3.4.5 完善训练保障体系和竞赛体制
  • 3.4.6 加强研究,出台措施,学训结合,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 3.4.7 深化社会保障意识,拓宽运动员的出路与就业渠道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女子曲棍球项目体能训练若干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6)
    • [2].女子曲棍球项目体能训练的相关研究[J]. 才智 2017(27)
    • [3].世界女子曲棍球项目制胜手段研究——基于2014年世界杯女子曲棍球赛[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 [4].女子曲棍球项目体能训练研究现状与展望[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 [5].小学曲棍球项目教学问题探讨[J]. 家长 2019(05)
    • [6].中小学曲棍球项目教学问题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18)
    • [7].曲棍球项目专项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 2011(01)
    • [8].农村小学开展“多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辽宁教育 2020(02)
    • [9].论曲棍球项目中防守的重要性[J]. 广东科技 2014(24)
    • [10].简析曲棍球项目对中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J]. 运动 2014(12)
    • [11].“怒放”与“凋谢”:中国女曲的生存之道——世界冠军周婉峰访谈录[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05)
    • [12].女子曲棍球项目场员选材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 2014(03)
    • [13].析女子曲棍球项目制胜的方法与手段[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4].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现状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03)
    • [15].女子曲棍球项目形态选材指标的初步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 [16].对青少年儿童曲棍球项目身体训练的认识[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4(03)
    • [17].第10届~第12届全运会天津奖牌项目变化特征分析[J]. 运动 2016(11)
    • [18].我国优秀青年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损伤预测的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6(09)
    • [19].曲棍球项目体能训练方法探析[J]. 网友世界 2014(04)
    • [20].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4(05)
    • [21].我国部分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流动的项群特征与趋势[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2].浅谈曲棍球教练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3].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提高曲棍球运动员的拉射球速[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01)
    • [24].对曲棍球运动员赛间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S2)
    • [25].曲棍球体能训练的研究[J]. 体育风尚 2018(08)
    • [26].辽宁省男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04)
    • [27].上海市弱势奥运项目跨越式发展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 2016(01)
    • [28].营口市体育特色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 运动 2010(04)

    标签:;  ;  ;  ;  ;  ;  ;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