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走出盛唐——安史之乱与盛唐诗人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吕蔚
导师: 杨恩成
关键词: 安史之乱,盛唐诗人,战乱文学,新变
文献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安史之乱对于诗歌来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研究安史之乱中的诗歌创作,对于理解盛唐到大历乃至中唐文学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或多论及盛唐诗歌,或多就大历文学是中唐文学之转折点给予阐释,而对介于两者之间的安史之乱及其前后的诗歌创作涉及甚少。本文就着意在这历史的一晃之间,捕捉历史心绪之变迁。 第一章试图通过对玄宗朝后期,在盛唐升平情形下隐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矛盾的揭示与剖析中,指出安史之乱实则是使这一切矛盾由隐而显的历史工具,是社会心理积聚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爆发。这一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皇权的旁落与相权的膨胀、中央集权的削弱及异族文化的入侵,这些隐患使盛唐诗人形成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他们开始在诗歌创作中注入理性的成分,展开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第二章考察玄宗朝后期盛唐诗人的心态及诗歌创作,在对作品的解读中寻找能够代表时代思想转型的信息。通过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盛唐诗人把对仕途的失意、对时局的担忧、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对战争的议论交织在一起,超越了一己之穷达,把忧家、忧己与忧国、忧民结合起来,表现出对社会全方位的关注与思考。他们开始在恣肆的激情中注入理性的思考,从而使诗歌创作的情感性与社会性融合。这是诗人心态转型的起点,也是安史之乱中诗歌创作之滥觞。 第三章分析安史之乱中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格局的转变。安史之乱是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导致了唐王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朝廷威信和统治能力的降低,这突出地表现在节度使拥兵自重及宦官专权上。它加剧了人口逃散,严重破坏了均田制,从而使唐前期的财政基础崩溃。这些必然又激化了其它社会矛盾,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继而也对文人心态及社会文化产生强烈刺激和重大影响。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君国思想的进一步增强、儒家学者的反思与努力及儒家文学观念的回归。 第四章考察安史之乱中人口迁移及盛唐诗人群体的迁移。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人口迁移是政治巨变的结果。战乱使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惨遭浩劫,居民离散,大量向南迁移。此后,北方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南方,同时汉文化也向东南推进。本章还通过对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的迁移路线、迁移原因、迁移地点、迁移类型及其审美观照的考察,探寻盛唐诗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和心理变化,从而指出战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玄宗朝后期社会政治、文化格局及诗人群体
第一节 唐玄宗朝后期社会的政治格局及安史之乱的成因
一 皇权的旁落与相权的膨胀
二 中央集权的削弱
三 异族文明的影响
四 盛唐诗人群体对政局的思考
第二节 唐玄宗朝后期社会的文化思潮
一 唐玄宗朝前唐代的思想文化
二 唐玄宗朝后期思想文化的特点
三 儒学复兴思潮的兴起
第二章 唐玄宗朝后期盛唐诗人的心态及诗歌创作
第一节 进身途径遭到破坏
第二节 对时局日渐衰落的忧虑
第三节 对民众苦难的摹写
第四节 对战争的议论
第三章 安史之乱中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及文化的转变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中唐代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
一 安史之乱及其结局
二 安史之乱中政治格局的变化
三 安史之乱中经济体制的转型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中唐代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
一 君国思想进一步增强
二 儒家学者的反思与努力
三 儒家文学观的复归
第四章 安史之乱中人口的迁移及盛唐诗人群体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中人口的迁移及寄居中心的形成
一 人口迁移
二 迁移中心的形成及盛唐诗人的流向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的迁移
一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迁移的原因
二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迁移形成的创作区域
三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迁移的类型及其审美观照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中的三大诗歌创作中心
一 两京
二 江淮
三 蜀川
第五章 安史之乱中的盛唐诗人群体及诗风新变
第一节 由热情激越趋向冷静凝重
一 盛唐时代的热情激越
二 由对帝国的歌颂转向对帝国的反思
第二节 由异彩纷呈趋向单一务实
一 由歌颂理想到书写现实
二 对战争及时局的关注
三 对朝廷中兴的渴望
四 对民生疾苦的感触
第三节 由阔大高华趋向内敛低沉
一 由阔大的情怀趋向对心灵的观照
二 由壮阔的山水之美趋向深沉、奇崛、枯寂
三 由激赏悦情趋向玩味悲情
第四节 由自然灵动趋向沉郁锻炼
第六章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
一 安史之乱中的经历
二 永王之乱及其政治理想
三 安史之乱中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杜甫
一 安史之乱中的经历
二 “诗史”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李、杜在安史之乱中诗歌创作的时代意义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 王效锋.陕西师范大学2012
- [2].唐代和亲研究[D]. 范香立.安徽大学2015
- [3].唐代京畿地区治安管理研究[D]. 杨月君.河北师范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 王效锋.陕西师范大学2012
- [2].危机与重构[D]. 李碧妍.复旦大学2011
- [3].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 李红霞.陕西师范大学2002
- [4].唐代侠风与文学[D]. 汪聚应.陕西师范大学2002
- [5].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D]. 景遐东.复旦大学2003
- [6].论盛唐文人的论谪心态[D]. 蔡阿聪.复旦大学2004
- [7].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D]. 霍建波.陕西师范大学2005
- [8].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 佘正松.四川大学2005
- [9].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 曹印双.陕西师范大学2006
- [10].唐诗与西域文化[D]. 海滨.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