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石圈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蛇绿岩,岩石圈地幔,同位素,Os
岩石圈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徐勇,刘金高,朱弟成[1](2019)在《藏南岩石圈地幔结构与演化:雅江蛇绿岩Os同位素与强亲铁元素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绵延约2000km的雅江蛇绿岩带被认为是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重要的缝合带之一(Hébert et al.,2012),它经历了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可以帮助破解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谜团。近十年来,雅江蛇绿岩中的镁铁质岩石(辉长/辉绿岩脉、枕状玄武岩)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吴福元等,2014),尤其是通过锆石U-Pb定年技术确定其形成时代为130~120Ma,利用全岩或矿物微量元素图解与Sr-Nd-Pb-Hf同位素示踪方法揭示这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张卉[2](2018)在《华南岩石圈地幔性质、含水性及其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岩石圈地幔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软流圈地幔-岩石圈地幔-地壳系统的相互作用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是浅部地壳与深部地幔联系的纽带。岩石圈地幔的成分、结构、形成和演化已成为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在对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研究中,被碱性岩浆携带至地表的橄榄岩捕虏体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的最直接样品,是地球深部的“探针”。橄榄岩作为上地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研究地幔性质的直接样品,还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组成、地壳的年龄和/或构造环境相关联,对讨论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特征、属性及其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橄榄岩捕虏体的主要组成矿物(橄榄石、辉石及石榴石)的理想化学式中不含H,但在晶格缺陷中有微量的结构水。虽然这些矿物中结构水的绝对含量并不高,但是如果考虑到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分数,就构成了岩石圈地幔中最大的水储库,对岩石圈地幔中水含量的研究为我们探究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选取华南中生代(151-132Ma)位于断裂带上的道县及新生代远离断裂带的新昌(5Ma)、西垄(26-24Ma)、安远(37Ma)和平南(50Ma)的橄榄岩捕虏体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结合地幔属性和含水性的这一视角来探索华南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和演化过程等关键问题。研究区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橄榄岩捕虏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仅有少量样品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以及全岩组成主量元素均具有相似的特征,其中道县地区所有样品具有饱满的地幔特征(橄榄石Mg#=88.0-89.3);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样品主体上具有饱满的特征,有少量样品具有适度难熔的特征(橄榄石Mg#=88.9-91.7)。道县和平南橄榄岩捕虏体中的单斜辉石的REE配分曲线均为LREE亏损型,Nb、Ti的负异常;新昌、西垄和安远的单斜辉石微量元素显示了从LREE亏损型、REE平坦型到LREE富集型的多重特征,通常具有Ti的负异常。具有饱满特征的橄榄岩捕虏体主要经历了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如道县地区);主体为饱满并有少量适度难熔-难熔特征的主要经历了低-中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仅有部分样品经历了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演化过程中还记录了多期的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并受到硅酸盐交代作用的影响,且交代介质可能来源于软流圈。研究区橄榄岩捕虏体中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均以OH形式存在结构水且有明显的特征峰。橄榄石的结构水仅在安远样品中测出,其他四个地区(道县、新昌、西垄和平南)的橄榄石水含量均低于检测限(2ppm)。对于未检测到的上述四个地区橄榄石水含量按照前人研究使用Dcpx/ol=10来模拟计算。全岩的水含量通过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叁种矿物的水含量及矿物模式含量计算得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全岩水含量分别为35-75ppm、12-21ppm、15-28ppm、63-120ppm和14-85ppm,其中新昌和西垄水含量较低。研究区大部分样品与MORB源区水含量的下限(50-200ppm)相似。就总体而言,研究区地幔水含量变化范围大,其中道县岩石圈地幔含水量的不均一性可能是部分熔融、地幔交代以及氧逸度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他四个地区可能与部分熔融作用有关。使用Wells二辉石温度计给出的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橄榄岩捕虏体的平衡温度分别为877-973℃、879-1023℃、927-1048℃、903-948℃和971-1063℃。研究区平衡温度与橄榄石的Mg#无相关性,不同性质的岩石圈地幔在垂向上并没有明显的分层,在同一深度适度难熔和饱满的橄榄岩交叉共存,与华南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研究区甚至于整个华南主体为年轻饱满的岩石圈地幔但仍有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的残余。华南岩石圈地幔也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在断裂带控制的区域地幔置换作用明显(如道县地区),岩石圈地幔全部(或大部分)被新生地幔所替代,而其他区域则是新老地幔共存。华南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和置换作用早在叁迭纪就已经发生。结合华南中新生代水含量的研究发现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水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华南岩石圈减薄/地幔置换作用发生早于白垩纪。且华南自早侏罗纪开始受东侧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导致华南处于岩石圈伸展和下部软流圈上涌的背景下,使得古老的富集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华南水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是在白垩纪之前发生大规模饱满地幔增生基础上,迭加软流圈来源熔/流体的结果。因此,华南岩石圈地幔是相对难熔岩石圈地幔在经历了软流圈物质不规则上涌、侵蚀、置换而残留的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随后这些上涌的软流圈物质冷却形成新生饱满岩石圈地幔,使新老地幔共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11-01)
徐珊,Martyn,Unsworth,胡祥云,Walter,Mooney[3](2018)在《华南岩石圈叁维电性结构对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陆块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复杂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复合、迭加与改造,尤其以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最为显着,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江南隆起、赣东北、武夷-云开、南岭和东南沿海六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华夏是华南陆块构造最为活跃的区域,经历了早古生代及早中生代两期陆内造山作用和印支、燕山期岩浆作用,在武夷-云开造山带形成了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锡、金、银多金(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八)——专题82: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83:地球化学进展》期刊2018-10-21)
倪喆[4](2018)在《基于岩石圈磁场异常特征演化的地震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推动下,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区每年一轮的流动地震地磁观测全覆盖,推进了地球物理场之一的地磁场观测与地震预测的深度融合,创新式的为地震事业开辟了新的前进方向。近年来,通过对已有地震地磁震例的总结与震前预测,辨识并高度凝练伴随着孕震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异常特征及其演化已逐渐成为预测地震叁要素(时空强)和震后趋势研判的较为有效地方式之一。本文基于南北地震带、南北天山和华南(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期刊2018-10-21)
祁凯[5](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及岩石圈动力演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克拉通破坏是目前中国地学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认为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新生代发生了破坏,岩石圈发生明显的减薄,而位于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争议较大,特别是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岩石圈的演化规律不清楚。基于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热历史以及热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岩石圈演化深部信息,为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演化及动力学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地温场特征、中~新生代热历史进行研究,总结了不同构造单元热史演化的规律及差异,结合深部分层结构,计算了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热结构与流变结构、构造及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与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现今Moho面深度在39km~46km之间,平均深度在43km左右,整体具有东南埋深浅,向西逐渐增大的特点;盆地现今地震岩石圈厚度在130km~200km之间,向西具有加厚的趋势,周缘新生代断陷盆地地震岩石圈厚度整体较薄(70km~100km);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分布在46 m W/m~2~70 m W/m~2,平均为62m W/m~2,属于中温型盆地,大地热流等值线呈南北向展布,东部热流值较大,向西逐渐减小,南北两侧隆起区热流值相对较高。盆地各构造单元热史演化路径趋势基本一致,中生界以来热流值不断增高,到早白垩世,热流达到最高,变化范围分布在81m W/m~2~103m W/m~2之间,对应岩石圈厚度发生了明显减薄,壳幔热流比小于1,具有典型的“冷壳热幔”岩石圈结构。早白垩世之后,热流开始快速降低,古近纪初期,热流降为63m W/m~2~73m W/m~2,新近纪以来,热流缓慢降低,直到现今,盆地现今热岩石圈厚度均值在82.77km~162.06km,东部热岩石圈厚度平均小于100 km,西部天环坳陷及西缘逆冲带厚度大于140km,呈现东薄西厚的特点,盆地现今地幔热流分布在21.79m W/m~2~38.76m W/m~2之间,中东部地区壳幔热流比略小于1,现今地幔相对较“热”,西部地区壳幔热流比平均在1.40~1.51,反映为“热壳冷幔”的岩石圈结构特征。中~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岩石圈动力演化主要受早白垩世地幔柱及太平洋-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6](2018)在《解密岩石圈——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部于2005年4月18日正式批准建设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1月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吴福元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郑永飞院士。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57人,其中研究员36名,正高级工程师4名,副研究员13名,高级工(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8年03期)
张卉,郑建平[7](2017)在《华南内陆地区橄榄岩捕虏体的含水性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华南沿海地区相比,有关华南内陆地区橄榄岩的含水性及深部岩石圈特征和在显生宙时期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电子探针、LA-ICP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综合手段对广西平南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组成矿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及水含量的全面分析,讨论了广西平南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含水性及华南内陆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过程。平南橄榄岩捕虏体主要由尖晶石方辉橄(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2: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3:地球化学进展》期刊2017-10-15)
徐珊,胡祥云,Martyn,Unsworth[8](2017)在《岩石圈叁维电性结构揭示的华南陆块形成与演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陆块位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南,是中国南部的主要大陆块体,处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汇聚拼合部位,呈现出一幅由内陆到陆缘及沟、弧、盆系列的地貌景观。华南陆块由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于新元古代沿江绍断裂碰撞拼合而成,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复杂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复合、迭加与改造,记录了显着的壳-幔物质迁移和相互作用过程,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华南陆块的碰撞拼合过程和岩石圈改造模式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华夏是华南陆块构造最为活跃的区域,不仅经历了早古生代及早中生代两期陆内造山作用,也受到燕山期强烈构造岩浆运动的改造,是研究华南陆块演化的关键地区。虽然普遍认为江绍断裂是记录扬子与华夏块体拼合的部位,但有关其形成时间、位置与时空演化等科学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江绍断裂在华南陆块两期陆内造山中的作用和陆内造山带成因等问题也存在较大分歧。岩石圈的电性结构不仅与地下岩体本身的物质成分、孔隙度及孔隙流体有关,还与岩石圈内部的温度、压力、应变等物理状态密切相关,能够间接提供地下深部热状态和流变性特征,这对于揭示大陆的形成、演化与深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对华南陆块东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叁维反演,得到了华南东部地壳及上地幔叁维电性结构。岩石圈叁维电性结构显示华南东部岩石圈具有横向电性分块不连续和自北向南逐渐减薄的特征,江绍断裂为一东倾的低阻异常区,扬子块体表现为相对高阻,并俯冲于华夏块体之下,记录了新元古代扬子与华夏块体俯冲、碰撞、拼合和华南陆块的形成过程。九岭山和武夷-云开造山带具有相对低阻的上地幔,并存在软流圈底侵与上涌,我们认为与造山后的伸展相关。(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期刊2017-10-15)
张健,董淼,吴时国,高玲举[9](2017)在《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是我国南海南缘陆架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海槽之下陆壳减薄的原因、前陆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机制是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地震、重磁、地热观测资料,依据地震沉积地层分析、重磁反演分析、地幔流应力场分析、热-流变学分析方法,文中计算了南沙海区地壳结构特征、南沙海槽逆冲推覆热-流变学结构。结果表明:南沙海区Moho面深度在18~26km,其中海槽区Moho面最浅,由海槽中心向东南至陆坡,Moho面由20km快速下降到26km深度,说明南沙海区陆壳结构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南沙海区地壳累积流变强度FC与岩石圈累积流变强度FL之比小于80%,显示为一个整体陆壳地块,岛礁区大部分地段地壳热流QC与海底热流Q0之比大于60%,为"热壳冷幔"型热结构,而海槽区情况正相反,QC/Q0小于40%,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南沙海槽Moho面温度在300~700℃,地壳整体温度较低,地温梯度在垂向上高、低相间成层分布,地壳浅层地温梯度在15~30℃/km,深层地温梯度大于45℃/km。南沙海槽南北两侧应力分布特征不同,北侧挤压,南侧伸展。北侧挤压区,地层挤压收缩量由深向浅减小,南侧伸展区,地层伸展量由深向浅增大,类似手风琴风箱结构。北侧黏滞系数高、流变强度大,南侧黏滞系数低、流变强度小。南侧的黏滞系数、流变强度大约比北侧低2~3个数量级,因此南沙海槽南侧比北侧更容易发生构造变形。由计算结果推测,南沙Moho面起伏或陆壳减薄与"地壳重力均衡作用"和"地幔热隆升作用"有关,海槽东南缘逆冲推覆体构造变形机制主要是"地壳缩短"作用,其次是"重力滑脱"作用。文中没有涉及南沙陆块不同地质时期Moho面、"地壳均衡"、"地幔热隆升"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南沙海槽基底变形中"弹性挠曲"和"逆冲推覆"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7年03期)
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10](2017)在《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利用中—新生代热史、地壳分层结构以及流变学参数,模拟计算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由叁迭纪—侏罗纪时期的"冷幔热壳"型岩石圈热结构转变为白垩纪至今的"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从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来看,中生代早期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厚的脆性层;早白垩世初期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的脆性层完全转变为韧性层;晚白垩世开始,中地壳上部出现薄层的脆性层;古近纪早期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变薄变浅;现今则除了发育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外,上地幔顶部开始在浅部发育薄的脆性层。中—新生代岩石圈总强度演化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早期经历了两期减弱,中生代早期岩石圈总强度远大于中侏罗世之后的岩石圈总强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强度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厚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侧面反映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因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可以为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7年03期)
岩石圈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陆岩石圈地幔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软流圈地幔-岩石圈地幔-地壳系统的相互作用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是浅部地壳与深部地幔联系的纽带。岩石圈地幔的成分、结构、形成和演化已成为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在对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研究中,被碱性岩浆携带至地表的橄榄岩捕虏体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的最直接样品,是地球深部的“探针”。橄榄岩作为上地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研究地幔性质的直接样品,还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组成、地壳的年龄和/或构造环境相关联,对讨论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特征、属性及其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橄榄岩捕虏体的主要组成矿物(橄榄石、辉石及石榴石)的理想化学式中不含H,但在晶格缺陷中有微量的结构水。虽然这些矿物中结构水的绝对含量并不高,但是如果考虑到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分数,就构成了岩石圈地幔中最大的水储库,对岩石圈地幔中水含量的研究为我们探究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选取华南中生代(151-132Ma)位于断裂带上的道县及新生代远离断裂带的新昌(5Ma)、西垄(26-24Ma)、安远(37Ma)和平南(50Ma)的橄榄岩捕虏体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结合地幔属性和含水性的这一视角来探索华南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和演化过程等关键问题。研究区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橄榄岩捕虏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仅有少量样品为(尖晶石)方辉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以及全岩组成主量元素均具有相似的特征,其中道县地区所有样品具有饱满的地幔特征(橄榄石Mg#=88.0-89.3);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样品主体上具有饱满的特征,有少量样品具有适度难熔的特征(橄榄石Mg#=88.9-91.7)。道县和平南橄榄岩捕虏体中的单斜辉石的REE配分曲线均为LREE亏损型,Nb、Ti的负异常;新昌、西垄和安远的单斜辉石微量元素显示了从LREE亏损型、REE平坦型到LREE富集型的多重特征,通常具有Ti的负异常。具有饱满特征的橄榄岩捕虏体主要经历了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如道县地区);主体为饱满并有少量适度难熔-难熔特征的主要经历了低-中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仅有部分样品经历了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演化过程中还记录了多期的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并受到硅酸盐交代作用的影响,且交代介质可能来源于软流圈。研究区橄榄岩捕虏体中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均以OH形式存在结构水且有明显的特征峰。橄榄石的结构水仅在安远样品中测出,其他四个地区(道县、新昌、西垄和平南)的橄榄石水含量均低于检测限(2ppm)。对于未检测到的上述四个地区橄榄石水含量按照前人研究使用Dcpx/ol=10来模拟计算。全岩的水含量通过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叁种矿物的水含量及矿物模式含量计算得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的全岩水含量分别为35-75ppm、12-21ppm、15-28ppm、63-120ppm和14-85ppm,其中新昌和西垄水含量较低。研究区大部分样品与MORB源区水含量的下限(50-200ppm)相似。就总体而言,研究区地幔水含量变化范围大,其中道县岩石圈地幔含水量的不均一性可能是部分熔融、地幔交代以及氧逸度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他四个地区可能与部分熔融作用有关。使用Wells二辉石温度计给出的道县、新昌、西垄、安远和平南橄榄岩捕虏体的平衡温度分别为877-973℃、879-1023℃、927-1048℃、903-948℃和971-1063℃。研究区平衡温度与橄榄石的Mg#无相关性,不同性质的岩石圈地幔在垂向上并没有明显的分层,在同一深度适度难熔和饱满的橄榄岩交叉共存,与华南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研究区甚至于整个华南主体为年轻饱满的岩石圈地幔但仍有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的残余。华南岩石圈地幔也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在断裂带控制的区域地幔置换作用明显(如道县地区),岩石圈地幔全部(或大部分)被新生地幔所替代,而其他区域则是新老地幔共存。华南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和置换作用早在叁迭纪就已经发生。结合华南中新生代水含量的研究发现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水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华南岩石圈减薄/地幔置换作用发生早于白垩纪。且华南自早侏罗纪开始受东侧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导致华南处于岩石圈伸展和下部软流圈上涌的背景下,使得古老的富集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华南水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是在白垩纪之前发生大规模饱满地幔增生基础上,迭加软流圈来源熔/流体的结果。因此,华南岩石圈地幔是相对难熔岩石圈地幔在经历了软流圈物质不规则上涌、侵蚀、置换而残留的古老难熔的岩石圈地幔,随后这些上涌的软流圈物质冷却形成新生饱满岩石圈地幔,使新老地幔共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石圈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徐勇,刘金高,朱弟成.藏南岩石圈地幔结构与演化:雅江蛇绿岩Os同位素与强亲铁元素的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张卉.华南岩石圈地幔性质、含水性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8
[3].徐珊,Martyn,Unsworth,胡祥云,Walter,Mooney.华南岩石圈叁维电性结构对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启示[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八)——专题82: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83:地球化学进展.2018
[4].倪喆.基于岩石圈磁场异常特征演化的地震预测[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2018
[5].祁凯.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及岩石圈动力演化初探[D].西北大学.2018
[6]..解密岩石圈——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J].科学中国人.2018
[7].张卉,郑建平.华南内陆地区橄榄岩捕虏体的含水性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42:地幔地球化学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成因、专题43:地球化学进展.2017
[8].徐珊,胡祥云,Martyn,Unsworth.岩石圈叁维电性结构揭示的华南陆块形成与演化过程[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2017
[9].张健,董淼,吴时国,高玲举.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J].地学前缘.2017
[10].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J].地学前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