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衍生物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行创制的一类具高效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具有国际原创性。丙酯草醚是该类先导化合物结构中已成功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除草剂。近年来,有关其作用机理陆续有所报道,但其生产应用主要在油菜田上,未见其在其它作物上的生产应用报道。在油菜以外农作物上进行应用试验,不仅能进一步验证丙酯草醚作用机理,而且也有助于拓宽丙酯草醚应用领域,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大、小麦处理丙酯草醚试验,旨在了解丙酯草醚在大、小麦田的除草效果和大、小麦耐药性、药害症状以及对大、小麦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农业生产上合适使用的剂量。试验结果如下:1、100mg/L丙酯草醚能够有效防除罔草、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以及繁缕、湿地蓼等双子叶杂草。掌握合适时期施药,株防效可达75%以上。丙酯草醚在杂草前期(2-3叶)施药防效较好,但后期(4-5期)防效不佳。2、小麦对丙酯草醚的耐药性要高于大麦。50mg/L丙酯草醚对小麦处理,田间见不到药害的症状,但大麦则表现出叶尖卷曲、叶色变淡等药害症状。另外,植株生长前期施药,药害会逐步缓解,对植株后期生长影响不大;但在大、小麦拔节期施药,大、小麦会产生严重药害。拔节期对大、小麦致死性喷药后,植株僵而不死,至完全死亡持续近2个月。3、大、小麦生长前期喷施丙酯草醚除草剂后,会影响植株高度和单茎干重。对千粒重影响不大,穗实粒数有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茎蘖数、有效穗数会相应增加,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本试验结果显示,其增产作用有限,未达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亚磷酸二丙酯合成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21)
-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棓丙酯氯化钠注射液中棓丙酯的含量[J]. 科技风 2013(23)
- [3].棓丙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J]. 中国新药杂志 2013(11)
- [4].丙酯草醚对几种果树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09(02)
- [5].血栓心脉宁联合棓丙酯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5)
- [6].RP-HPLC法测定注射用棓丙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J]. 药物分析杂志 2011(07)
- [7].血栓心脉宁联合棓丙酯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3)
- [8].棓丙酯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05)
- [9].棓丙酯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51例[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20)
- [10].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 农药 2009(01)
- [11].[A环-U-~(14)C]-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J]. 农药 2008(03)
- [12].丙烯酸羟丙酯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 山东化工 2019(02)
- [13].丙酯草醚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5)
- [14].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反应4例[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24)
- [15].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反应2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03)
- [16].注射用棓丙酯制备工艺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7)
- [17].好氧土壤中[C环-U-~(14)C]丙酯草醚的结合残留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动态[J]. 核农学报 2009(01)
- [18].[A环-U-~(14)C]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J]. 核农学报 2008(03)
- [19].棓丙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J]. 中国药业 2009(05)
- [20].丙酸正丙酯水解实验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24)
- [21].除草剂丙酯草醚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J]. 核农学报 2013(08)
- [22].棓丙酯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10)
- [23].乙酸3-苯基炔丙酯的合成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0(01)
- [24].棓丙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07)
- [25].红外光谱监测聚富马酸二羟丙酯及其共聚物的合成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1)
- [26].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及其应用进展[J]. 山东化工 2019(17)
- [27].一种原甲酸三丙酯的合成研究[J]. 山东化工 2015(01)
- [28].聚碳酸亚丙酯扩链研究[J]. 塑料工业 2013(12)
- [29].棓丙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27)
- [30].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反应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