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测试技术研究

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测试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测试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光学工程

作者: 徐国雄

导师: 陆祖康

关键词: 悬浮芯片,两维,凝结成像,荧光,微球,灵敏度,微流场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个多学科高度交叉的领域。生物芯片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类:片式生物芯片和悬浮式生物芯片。由于片式芯片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特别是临床的使用。而悬浮式生物芯片由于它独有的灵活性将使其迅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特别是临床使用成为可能。生物芯片是采用分子杂交原理进行工作,将待检测样品加以荧光染料标记,然后和已知结构的生物芯片进行充分杂交,最后用检测装置分析杂交荧光信号。因此生物芯片的检测技术是决定生物芯片能否得到应用的关键因素。 首先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所使用的悬浮式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即基于流式细胞仪的一维串行检测技术,然后描述了本课题所设计的悬浮式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测试系统包括微流场系统、光学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为了提高检测速率首次提出二维流场设计进行二维检测。本课题研究的悬浮式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由于采用了CCD凝结成像、并行检测的方法,将大大的提高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检测速度。系统采用较简单的结构实现荧光检测,这将大大的降低整台装置的成本。 微流场系统包括微流通道及样品推射装置。采用三种方法制作了多种尺寸的微流通道:机械加工、激光烧蚀和蚀刻法。从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微流通道的特点。为了保证系统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流场的检测区域必须没有死区和湍流。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球在流场中的宏观运动特征。最后给出试验观察到的流场中微球运动和静止的形态,得出了微球在流场的检测区域作平稳运动的结论。 光学系统由激发光光学系统、荧光收集成像系统和滤色系统构成。激发光光学系统将激发光源发出的光束按照一定的要求投射于液流通道上的检测区域,以激发微球体上标记的荧光物质。荧光收集成像系统收集检测区域内微球体上的荧光信号,并将检测区域成像于CCD光敏面。滤色系统:在系统光路中,滤选激发光谱,以及滤选和分离荧光信号。提出了光学系统每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及各参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从一般荧光检测系统结构出发,详细分析了检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系统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荧光检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的理论表达式。最后计算出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1 生物芯片的基本概念

1.1.2 固态片式生物芯片

1.1.3 悬浮式生物芯片

1.1.4 固态生物芯片与悬浮式生物芯片的特点比较

§1.2 论文的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悬浮式生物芯片分析系统结构设计

§2.1 基于流式细胞仪的悬浮芯片检测系统

§2.2 悬浮式生物芯片分析系统的创新检测方法

2.2.1 二维微流通道

2.2.2 悬浮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凝结成像原理

§2.3 并行式凝结成像悬浮芯片检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2.4 并行式凝结成像悬浮芯片检测系统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流场系统研究

§3.1 微流场系统的设计要求

§3.2 微细加工技术及微流器件的制备

3.2.1 微细加工技术简介

3.2.2 机械加工法制备微流器件

3.2.3 激光烧蚀法制备微流器件

§3.3 湿法蚀刻制备微流器件

3.3.1 环境要求

3.3.2 蚀刻方法原理

§3.4 键合

§3.5 机械加工法、激光烧蚀法和湿法蚀刻制备的微流器件比较

§3.6 悬浮式生物芯片微流通道中流场的动力学描述

3.6.1 Stokes方程

3.6.2 微球在微流场中的约束方法

3.6.3 微球在微流场中的运动状态描述

§3.7 用雷诺数判断微通道中微流体状态

§3.8 微球在微流场中形态检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光学系统分析

§4.1 悬浮芯片检测系统实验装置结构

4.1.1 激发光光学系统

4.1.2 照明系统光路特点

§4.2 荧光收集成像系统

4.2.1 空间分辨率

4.2.2 放大率

4.2.3 景深

4.2.4 数值孔径

4.2.5 荧光收集成像系统光路中存在的矛盾

§4.3 滤色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悬浮式生物芯片系统灵敏度分析

§5.1 检测系统荧光信号强度分析

§5.2 荧光检测系统灵敏度分析

§5.3 悬浮式生物芯片系统灵敏度分析

§5.4 悬浮式生物芯片系统灵敏度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多光束相干照明用于生物芯片的荧光信号检测

§6.1 问题的提出

§6.2 多束相干照射法的荧光检测原理

6.2.1 激发光强度分布

6.2.2 样品

6.2.3 探测器的输出信号

6.2.4 杂交反应信息M((?))的获取

§6.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

附录: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7-19

参考文献

  • [1].1.蛋白质微阵列技术平台建立及TORCH抗原芯片研制 2.一种新型microRNA检测芯片的研制 3.蛋白质溶液构象与解折叠[D]. 梁汝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2].微阵列生物芯片分析方法研究[D]. 邓宁.浙江大学2007
  • [3].基于生物知识的生物芯片表达谱数据分析研究[D]. 方焯.华中科技大学2006
  • [4].基于光化学表面改性制备高灵敏度聚合物基基因芯片的研究[D]. 陈睿超.北京化工大学2015
  • [5].基因表达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的计算分析[D]. 石金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 [6].细胞电旋转芯片的介电力场计算模型及系统构建[D]. 王骏.华中科技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生物芯片的微制备技术研究[D]. 王娟.吉林大学2012
  • [2].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布局及调度问题研究[D]. 杨敬松.吉林大学2008
  • [3].应用于生物芯片中的CMOS荧光检测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 刘楠.复旦大学2008
  • [4].多农兽药残留检测的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研究[D]. 刘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
  • [5].双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D]. 王立强.浙江大学2004
  • [6].微流通道荧光检测技术研究[D]. 石岩.浙江大学2007
  • [7].用悬浮芯片技术定量检测多种病原体的研究[D]. 王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
  • [8].微阵列生物芯片分析方法研究[D]. 邓宁.浙江大学2007
  • [9].基于生物知识的生物芯片表达谱数据分析研究[D]. 方焯.华中科技大学2006
  • [10].基于介电电泳原理的生物芯片的构建及其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黄成军.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  ;  

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测试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